Anda di halaman 1dari 18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朋党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在庆历四年(1044)向宋仁宗上了一篇奏章,被评为是
欧阳修最好的文章之一,也是“文起八代之衰”的古文运动中最好的文章之一,在汉语言
文学传世的政论散文中,也是最好的文章之一。本文实践了欧阳修“事信、意新、理通、
语工”的理论主张。通篇对比,很有特色。

《朋党论》作者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庆历三年(104
3),任谏官。为人耿直,敢于谏诤,在开明派范仲淹和守旧派吕夷简的斗争中,站在范仲
淹一边,受到排挤、打击,屡遭贬官。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死后谥文忠。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重视人才培养,积极推行诗文革新主张,提倡效法
韩愈,在散文、诗、词等各方面都有很高成就。他的散文具有说理明白、平易流畅、委曲
婉转、情文并茂的独特风格。他的《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这一文学形式。有《欧阳文
忠公集》、《新五代史》和《新唐书》 (与宋祁合撰)等。

这是一篇奇文,文章之奇在于没有单纯的从歌颂君子之朋兴国、批判小人之朋的角度出发,
而是着重从人君使人用人的角度出发作文。其说理之深,其用心之诚,实所共鉴。
中国文人的主流理想是“学而优则仕”,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抱负,更
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这是中国文化促成的一股巨大的洪流,
欧阳修就是此洪流中人。参与政治运作、激扬政治热情成了他作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这
篇《朋党论》既是一篇政治上的辩护文,也是一篇伟大的文学作品。其不仅着眼于一时一
地,而且是对当朝以后来的统治者的殷切劝谕。
文章用笔老道,笔锋犀利。开篇即提出朋党自古有之,重要的是人君能过识别是君子之朋
还是小人之朋的论点。不怪朋党,只提人君,可谓大识力,大笔力。继而又论证小人之朋
是伪朋,君子之朋是真朋的论点,证毕又回到人君当退小人之朋用君子之朋这一总论点上
来。然后联引数证,证明人君用好君子之朋能兴国,用小人之朋能误国甚至亡国的论点,
为总论点服务。最后又规劝人君能够镜鉴古往今来兴亡治乱之史,殷殷之情,跃然纸上。
文章用笔流畅如行云流水,说理透彻令人醍醐灌顶。金圣叹批曰:“最明畅之文,却甚幽
细;最条直之文,却甚郁勃;最平夷之文,却甚跳跃鼓舞。”非虚语也!
文忠公论朋党,是在封建君主专制体制背景下论述的,然而“朋党”是一个普遍现象,在
当代对当权者仍有相当的借鉴意义和极大的警醒作用。望后来人能退小人之朋用君子之朋,
不负文忠公之望,不负天下人之望。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作品原文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当
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自保。故臣谓小人无朋,其暂为朋者,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
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
始如一,此君子之朋也。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
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
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
治。《书》曰:“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周有臣三千,惟一心。”纣之时,亿万人各异
心,可谓不为朋矣,然纣以亡国。周武王之臣,三千人为一大朋,而周用以兴。后汉献帝
时,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及黄巾贼起,汉室大乱,后方悔悟,尽解党人而释
之,然已无救矣。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及昭宗时,尽杀朝之名士,或投之黄河,曰:
“此辈清流,可投浊流。”而唐遂亡矣。

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
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
舜亦不疑而皆用之;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
君子与小人也。周武之世,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
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嗟呼!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1]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作品译文

臣听说关于朋党的言论,是自古就有的,只是希望君主能分清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就
好了。大概君子与君子因志趣一致结为朋党,而小人则因利益相同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
的规律。

但是臣以为:小人并无朋党,只有君子才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小人所爱所贪的是薪
俸钱财。当他们利益相同的时候,暂时地互相勾结成为朋党,那是虚假的;等到他们见到
利益而争先恐后,或者利益已尽而交情淡漠之时,就会反过来互相残害,即使是兄弟亲戚,
也不会互相保护。所以说小人并无朋党,他们暂时结为朋党,也是虚假的。君子就不是这
样:他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用这些来提高自身修养,那么志
趣一致就能相互补益。用这些来为国家做事,那么观点相同就能共同前进。始终如一,这
就是君子的朋党啊。所以做君主的,只要能斥退小人的假朋党,进用君子的真朋党,那么
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唐尧的时候,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结为一个朋党,君子八元、八恺等十六人结为一
个朋党。舜辅佐尧,斥退“四凶”的小人朋党,而进用“元、恺”的君子朋党,唐尧的天
下因此非常太平。等到虞舜自己做了天子,皋陶、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同时列位于朝廷。
他们互相推举,互相谦让,一共二十二人结为一个朋党。但是虞舜全都进用他们,天下也
因此得到大治。《尚书》上说:“商纣有亿万臣,是亿万条心;周有三千臣,却是一条
心。”商纣王的时候,亿万人各存异心,可以说不成朋党了,于是纣王因此而亡国。周武
王的臣下,三千人结成一个大朋党,但周朝却因此而兴盛。后汉献帝的时候,把天下名士
都关押起来,把他们视作“党人”。等到黄巾贼来了,汉王朝大乱,然后才悔悟,解除了
党锢释放了他们,可是已经无可挽救了。唐朝的末期,逐渐生出朋党的议论,到了昭宗时,
把朝廷中的名士都杀害了,有的竟被投入黄河,说什么“这些人自命为清流,应当把他们
投到浊流中去”。唐朝也就随之灭亡了。

前代的君主,能使人人异心不结为朋党的,谁也不及商纣王;能禁绝好人结为朋党的,
谁也不及汉献帝;能杀害“清流”们的朋党的,谁也不及唐昭宗之时;但是都由此而使他
们的国家招来混乱以至灭亡。互相推举谦让而不疑忌的,谁也不及虞舜的二十二位大臣,
虞舜也毫不猜疑地进用他们。但是后世并不讥笑虞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蒙骗,却赞美虞
舜是聪明的圣主,原因就在于他能区别君子和小人。周武王时,全国所有的臣下三千人结
成一个朋党,自古以来作为朋党又多又大的,谁也不及周朝;然而周朝因此而兴盛,原因
就在于善良之士虽多却不感到满足。

前代治乱兴亡的过程,为君主的可以做为借鉴了。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词语注释
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幸:希望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 同道:志同道合

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然:但是;惟:只是。

反相贼害 贼害:伤害,残害。

君子则不然 然:这样。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守:信奉;名节:名誉气节。

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退:排除,排斥。

则同道而相益 益:帮助。

凡二十二人为一朋 凡:共。

纣有臣亿万 亿万:极言其多。

尽解党人而释之 解:解除,赦免。

为人君者,可以鉴矣 鉴:动词,照,引申为借鉴。

通假字 善人虽多而不厌也 厌:通“餍”,满足。

古今异义 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 并列古义:同时列位;今义:并排平


列,不分主次。

词类活用 目为党人 目:名词活用为动词,视,看。

然皆乱亡其国 乱、亡:均为使动用法,使……混乱,使……灭亡。

一词多义

1.用作介词。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及其他,可视情况译为"用""拿""凭
借""依据""按照""用(凭)什么身份"等。例如: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之修身《朋党论》

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五人墓碑记》)

(2)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例如:

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3)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朋党论》

(4)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例如: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5)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

译为"率领""带领"。例如:

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战国策·周策》)

(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信陵君窃符救赵》,率领)

2.用作连词。用法和"而"有较多的相同点,只是不能用于转折关系。

(1)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常用来连接动词、形容词(包括以动词、形容词为中心
的短语),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例如: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游褒禅山记》)

(2)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
为"而"或省去。例如: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3)表示目的关系,"以"后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
而""来""用来""以致"等。例如: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敛赀财以送其行。(《五人墓碑记》)

不宜妄自菲薄……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

(4)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例如:

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古人……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

(5)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例如: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3.复音虚词"以是""是以",相当"因此",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例如:

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石钟山记》)

①有人

或投之黄河《朋党论》

②相当"有的---,有的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

③有时,偶或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④也许,或许

云霞明灭或目睹

⑤如果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⑥或者

或利尽而交疏《朋党论》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①进用 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②因,因为 而周用以兴

③使用 士以此爱乐为用《李将军列传》

④服从 乃详尊怀王为义帝,实不用命《李将军列传》

①逐渐 唐之晚年,渐起朋党之论

②浸泡 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溴,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劝学》

③浸湿,沾湿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诗经·氓》

特殊句式

此自然之理也 判断句

然纣以亡国 省略句,应为“以之亡国”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 被动句,为……所

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 判断句,“为”表判断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起笔不凡,开篇提出:君子无党,小人有党的观点。对于小人用来陷人以罪、
君子为之谈虎色变的“朋党之说”,作者不回避,不辩解,而是明确地承认朋党之有,这
样,便夺取了政敌手中的武器,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开头一句,作者就是这样理直气
壮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它包含三个方面内容: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朋党有君子与小人之
别;人君要善于辨别。作者首先从道理上论述君子之朋与小人之朋的本质区别;继而引用
了六件史实,以事实证明了朋党的“自古有之”;最后通过对前引史实的进一步分析,论
证了人君用小人之朋,则国家乱亡;用君子之朋,则国家兴盛。文章写得不枝不蔓,中心
突出,有理有据,剖析透辟,具有不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全文共分五段。

第一段:“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吾子、小人而已。”“朋党”,
指同类人因某种目的而在一起。“自古有之”的“之”是代指“朋党之说”的。“幸”是
希望的意思,“惟幸”,说只希望。“其”,代“朋党”,为第三人称“他们”。听说有
关朋党的议论,是自古以来就有的,只是希望国君能辨别他们是君子还是小人罢了。

第二段:“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
也。”“以同道为朋”,就是因志同道合而结为朋党,“以”是因为的意思,“以同利为
朋”,就是因利害关系相同而结为朋党。接下去,作者以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然臣谓
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这里用“然”字转折,问道:“我以为小人没有
朋党,只有君子才有,那原因是什么呢?”“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这是说小人所喜好的是禄利,“禄”是俸禄,小人所贪的是财物。“当其同利之时,暂相
党引以为朋者,伪也”,“党引”是结为朋党,互相援引。这句说,当他们利害相同时,
暂且互相勾结援引而成朋党,那是假的。“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交疏,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及”是到了,“其”代这些小人,“贼害”即伤害。这几句
说,到了他们见到好处而争先恐后,或者好处已经抢光了,交往也少了,则反而互相残害,
即使是兄弟亲戚也不能相保。所以,作者重复说:“故臣谓小人无朋,伪也。”再说君子,
他们的行为完全两样:“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不
然”,即不是这样。“守”,是坚守、遵循的意思。“忠信”,是忠诚、守信,“名节”
是名誉、气节。君子所坚守的是道义,所力行的是忠信,所珍惜的是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以之”的“以”,是凭借的意
思,“之”,代上面所说的“道义”、“忠信”和“名节”。这几句说,凭借道义、忠信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和名节来修炼自身,那么君子就有了共同的道德规范,相助而得益,凭借这些为国效力,
那么君子就同心协力,始终如一。接着,作者用“此君子之朋也”一句,强调这些作为与
小人截然不同。因此,他得出结论说:“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
则天下治矣。”“退”是斥退,罢黜,“用”是进用。这几句说:所以做国君的,只要斥
退小人的假朋党,用君子的真朋党,那天下就安定太平了。

第二段运用了对比。作者在分析君子、小人的区别时剖析道:小人、邪者以利相结,
同利则暂时为朋,见利则相互争竞,力尽则自然疏远或互相残害,从实质上看,小人无朋;
与此相反,君子之朋以道相结,以道义、忠信、名节为重,同道、同德,自然同心,从这
一意义上看,君子之朋才是真朋。二者对比鲜明,水到渠成的得出“退小人之伪朋,用君
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的结论,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同时带起下面的一段文字。

第三段广泛列举史实,从各方面论证用君子之真朋则国兴,用小人之伪朋则国亡。与
上文开头的“朋党之说,自古有之”遥相呼应,对上文结尾的“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
真朋,则天下治矣”,是有力的补充和论证。文中正反引用尧、纣时对朋党的利用,加强
对比,阐明小人无朋,君子有朋,有关国家兴亡。再以东汉桓、灵时的党锢之祸、晚唐昭
宣帝时朱全忠杀害名士的史实,引用反面例证,阐明迫害残杀君子之朋导致亡国的历史教
训。

第三段:作者举了大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人为一朋,
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朋,尧之天下
大治。”“共工,驩兜等四人”,都是古史传说中凶狠邪恶之徒,“君子八元,八恺”之
“元”,是指善良的人,“恺”是指忠诚的人。传说高辛氏有八个有才德的后裔,叫做
“八恺”。舜辅佐尧黜退四凶小人的朋党,而进用元、恺君子之朋党,因而尧的天下得到
大治。

至于舜之时,文章写道:“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
更相称美,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及舜自为天
子”,说等到舜自己做了天子。皋、夔,稷、契等贤臣一起在朝中做官。“更相称美,更
相推让”的“更相”,是相互的意思,“更”,读第一声。“称美”,是称颂人家的美德
和好处,“推让”是谦虚礼让。这样,他们团结一心,舜对他们都加以任用,天下也获得
大治。等等。

第四段:作者带有总结性地论述:“夫前世之主,能使人人异心不为朋,莫如纣;能
禁绝善人为朋,莫如汉献帝,能诛戮清流之朋,莫如唐昭宗之世:然皆乱亡其国。”“夫
前世之主”的夫是发语词,没有实义。“莫如纣”的“莫”是代词,为无指代词,代人,
当“没有人”讲,代物,当“没有什么”讲。这几句说,前世君主,能使人人不同心不结
为朋党,没有人像商纣王那样;能禁止善良的人结成朋党,没有人像汉献帝那样;能杀戮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品行高洁、负有时望者的朋党,没有什么时候像唐昭宗统治时那样。这些国君都把他们的
国家搞乱了,灭亡了。“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疑,莫如舜之二十二臣,舜亦不疑而皆用之。
然而后世不诮舜为二十二人朋党所欺,而称舜为聪明之圣者,以能辨君子与小人也。周武
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
多而不厌也。”这是说:“互相称美推让而不自生疑心,没有人像舜的二十二个臣子,舜
也不怀疑他们而都加以任用。然而后世的人不责备舜被二十二人的朋党所欺蒙,反而称颂
舜为聪明的圣人,是因为他能辨别君子和小人啊。”这几句里,“诮”是责备的意思,
“以能辨”的“以”是因为的意思。“周武之士,举其国之臣三千人共为一朋”,“举”
是全,“其”是代词他,即周武王,这句说他全国所有的三千人臣民,全部结成一个大朋
党。“自古为朋之多且大莫如周”,“多”是人数多,“大”是范围广,这句说,自古以
来,结成朋党人数多而且范围大没有哪个朝代象周朝那样的。“然周用此以兴者,善人虽
多而不厌也。”“用此以兴”的“用此”,就是因此。“善人虽多而不厌”说好人虽多而
不满足,也就是再多也不嫌多。“厌”是满足。

文章末尾,作者又强调了一下:“夫兴亡治乱之迹,为人君者可以鉴矣。”“迹”是
历史事迹,“鉴”是借鉴。这是说上述的兴亡治乱的史迹,做国君的可以借鉴。很明显地
请求宋仁宗纳谏,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以使国家兴盛起来。

文章不讳言朋党,而是指出朋党有原则的区别,“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
人以同利为朋”,并引证历史来说明君子之朋有利于国,小人之朋有害于国,希望人君进
君子之真朋,去小人之伪朋。文章避免了消极地替作者作辩解,而从正面指出朋党的客观
存在,指出借口反对朋党的人就结为朋党,说明朋党有本质的不同。这就争取了主动,使
作者立于不败之地,文章也由此具有深刻的揭露作用和强大的批判力量,而排偶句式的穿
插运用,又增加了文章议论的气势。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中心思想
文章而言,欧阳修的《朋党论》自是一篇出色的议论文,在当时和后代都受到很高的评价,
产生很大的影响。但这篇好文章却没有起到有利于“新政”的作用。明人茅坤说它“破千
古人君之疑” ,实际上,不说“千古人君”,连当时的宋仁宗读这篇文章时所生之“疑”
就没有破除。过珙说《朋党论》让仁宗之“终为感悟”, ,吴楚材、吴调侯也说《朋党
论》写得有水平,“宜乎仁宗为之感悟”, ,但仁宗并没有真被“感悟”,倒是由开始
的有些“拿不准”到后来的“拿得准”,即认定欧阳修此文观点不对。后来欧阳修被贬出
京师,与《朋党论》就很有关系。到了清代,雍正更是对欧阳修的《朋党论》极为不满,
他自己也作了篇《朋党论》,指斥欧阳修《朋党论》中的“君子以同道为朋”说,认为
“君子无朋,惟小人则有之”。并说“设修在今日而为此论,朕必饬之以正其惑”。
《朋党论》为什么不能说服人君,反倒让人君生疑乃至恼火呢?首先是,“朋党”这
一话题过于敏感;在人君心中,这并不简单的是一个可以平心静气谈论的话题,它触动着
人君的神经。但更重要的可能是,欧阳修的文章虽然讲理讲得头头是道,但所讲之“理”
实际上并不符合皇家的需要。
《朋党论》文章结构有一个特点:从开头到“故为人君者,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
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意已完足,但文章接着又说:“尧之时,小人共工、驩兜等四
人为一朋,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舜佐尧,退四凶小人之朋,而进元、恺君子之
朋,尧之天下大治。及舜自为天子,而皋、夔、稷、契等二十二人并列于朝,更相称美,
更相推让,凡二十二人为一朋,而舜皆用之,天下亦大治。”这不仅仅是“提供证据”,
同时也是描绘先秦儒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图景。也就是所谓“尧舜之道”。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思想内容 说明 例子
君子的朋党能持之以 君子坚持道义、忠信、名节、提 -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
恒。 高自身的修养,志趣,互相补 忠信,所惜者名节。
益,并且观点也相同,这样的朋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
党才能持久(真实的)。 相益;以之事国,则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
一,此君子之朋也。
小人的朋党是利益用尽 小人只在利益相同的时候,才会 -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
时友情便交疏了。 互相勾结,互相利用,成为暂时 所贪者财货也。当其
的朋党,不会持久(虚假的)。 同利之时,暂相党引
以为朋者,伪也;及
其见利而争先,或利
尽而交疏,则反相贼
害,虽其兄弟亲戚,
不能自保。
好皇帝能使国家长治久 周武王有三千臣,可是臣子们互 - 周武王之臣,三千人
安。 相团结,不分彼此,都是一条 为一大朋,而周用以
心,一心忠于国君。 兴。
昏君只会祸国殃民。 商纣王虽然有亿万臣,可是却是 - 纣之时,亿万人各异
亿万条心,因他不能使全部臣子 心,可谓不为朋矣,
都归顺于他,以至于他的王朝灭 然纣以亡国。
亡。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艺术特色 说明 例子
结构严密、叙事清楚、 - 第一段主要描写的是希望 -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
条理分明(用段落来叙 国君能辨别他们的臣子是 有之,惟幸人君辨其
说事情的进展及后果。 君子还是小人。 君子小人而已。
作者把故事分成五个段
落来写。) - 第二段写的是希望君主懂 - 故为人君者,但当退
得使用君子的朋党来列位 小人之伪朋,用君子
于朝廷,使他的国家能兴 之真朋,则天下治
盛繁荣,而不进用小人的 矣。
朋党。

- 第三段写的是作者举了大 -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
量的历史事实来说明小人 之朋,而进元、恺君
无朋,君子有朋,有关国 子之朋,尧之天下大
家兴亡的事件。 治。
- 《书》曰:“纣有臣
亿万,惟亿万心;周
有臣三千,惟一心。

- 第四段写的是赞美君主的 - 更相称美推让而不自
聪慧及才能。 疑,莫如舜之二十二
臣,舜亦不疑而皆用
之;然而后世不诮舜
为二十二人朋党所
欺,而称舜为聪明之
圣者,以能辨君子与
小人也。

- 第五段写的是君主可以以 - 嗟呼!兴亡治乱之
兴亡治乱的史事来作为参 迹,为人君者,可以
考,并且使用君子的真朋
鉴矣。
党,退小人虚伪的朋党,
以便能让国家繁荣兴盛。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语言技巧: - 用短短的几个字来说明来 - 兴亡治乱之迹,为人


文章用字遣词精炼及简 说明为了能使国家兴盛, 君者,可以鉴矣。
洁 君主应善用前代的治乱兴
亡的过程来做借鉴。

文章里的人物性格刻画
鲜明及生动
(一)虞舜是个聪 -虞舜是个聪明的圣主原因 - 舜佐尧,退四凶小人
明及有智慧 是因为他懂得如何区别君 之朋,而进元、恺君
的君主。 子与小人,进用君子朋 子之朋,尧之天下大
党,使他的国家繁荣兴 治。
盛。

(二)邵宗是个残 - 邵宗是个冷血的君主,他 - 及昭宗时,尽杀朝之


暴,冷血无情 杀害自己朝中的贤良居 名士,或投之黄河,
的国君。 士,以至将他们投入黄 曰:“此辈清流,可
河,唐朝也因此而灭亡
投浊流。”而唐遂亡
了。
矣。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修辞手法
1. 对比 - 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 - 小人所好者禄利也,
起做比较 所贪者财货也。君子
则不然。所守者道
义,所行者忠信,所
惜者名节。以之修
身,则同道而相益;
以之事国,则同心而
共济;终始如一,此
君子之朋也

-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
2. 排比 - 是用一组结构相似的语 相益;以之事国,则
句,语气一致,意思密切 同心而共济;终始如
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 一,此君子之朋也。
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为
了表达其相关内容的修辞
手法。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附录

1. 中国文学网,http://www.literature.org.cn/Article.aspx?ID=16440,
2011 年 4 月 14 日

2. Soso 问问网站,欧阳修《朋党论》主旨意义,
http://wenwen.soso.com/z/q315274847.htm?w=%A1%B6%C5%F3%B5%B3%C2%DB%A1%B7
&spi=1&sr=3&w8=%E3%80%8A%E6%9C%8B%E5%85%9A%E8%AE%BA%E3%80%8B&qf=20&rn=14
08&qs=4&sid=0a8181510003115352177a3008e8add7&uid=6010209&ch=w.search.3
2011 年 8 月 23 日

3. 《朋党论》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541618.htm,
2013 年 5 月 10 日
BCN1034/课业 欧阳修《朋党论》 黄雪霓

我的看法:

我对朋党论的看法是它里面所说的小人之朋党的史事正反应出现在社会面临到的问
题。许多人因为见到对方将为自己带出有利益的事物时,他们才会互相勾结,互相在一起
成为朋党。可是当他们真正遇到要一起共患难的时候,他们所谓的朋党或永不变的友谊便
立刻随影消失不见。平日里口头上的誓言说得信誓坦坦,也让人听得弥天乱坠;有福同享,
有难同当的誓言最后也只会变到有福同享,有难齐跑!这种不好的现象不仅发生在学生之
间的相处关系也发生在大人的世界里。许多人交朋友只喜欢看表面,葫芦里卖的是个各种
毒药,只要见到矛头不对,便转而来危害自己的朋友,让对方帮自己挡住所有子弹,以求
自保,然而却不是真心诚意,愿意为对方付出的去交一位朋友。这样的社会风气实在让人
感到心寒。

在这现实的社会中,我也认为我们国家的领袖们应懂得善用君子的朋党,因为君子
们坚持的是道义,履行的是忠信,珍惜的是名节。他们会用这些来提高自己的素养及品德,
所做之事且都是让人感到信服的。如若我们国家用的是君子的朋党,许多法律的漏洞,以
及贪污、张明福事件也不会接二连三的陆续出现。进用君子的朋党能让我国所有行政人员
都万众一心,尽心尽力的为国家来服务,使我国的 2020 宏远能提早达成。互相保护又为
国着想的公务人员不仅能打击那些贪官污吏也会使这些贪官们提早被绳子依法,以便让老
百姓们过上舒服安宁的生活。

所以在交朋友时,大家必须看清对方的真面目,以便能交到君子作风的朋友,君子
作为的朋友能帮助我们度过所有的难关,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帮我们度过人生的低潮。

Anda mungkin juga menyu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