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 di halaman 1dari 99

目录 

 
中文摘要................................................................. 3
Abstract................................................................. 7
综述:寒与寒证现代研究概况.............................................. 11
1 寒邪实质研究 ................................................................ ................................................. 11
2 寒对机体的影响研究 ................................................................ ..................................... 11
2.1 呼吸系统 ................................ ............................................................................ 11
2.2 免疫系统 ................................ ............................................................................12
2.3 循环系统 ................................ ............................................................................13
2.4 消化系统 ................................ ............................................................................14
2.5 内分泌系统 ................................................................ ........................................15
2.6 神经递质 ................................ ............................................................................15
2.7 泌尿系统 ................................ ............................................................................16
3 寒证诊断研究 ................................................................ .................................................16
前    言 ............................................................... 18
1 寒与寒邪 .............................................................. 19
1.1 寒字解................................................................................................ .........................19
1.2 寒气与寒邪 ................................................................................................ ................19
1.2.1 寒气与寒邪 ................................................................ .....................................19
1.2.2 天之寒气与地之寒气 .....................................................................................20
1.2.3 寒与风 ................................................................................................ .............22
1.2.4 寒与季节 ................................ .........................................................................23
1.2.5 寒与地域 ................................ .........................................................................24
1.2.6 寒与运气 ................................ .........................................................................25
1.2.7 外寒与内寒 ................................................................ .....................................26
1.2.8 寒与伤寒防御 ................................................................................................ .27
1.3 从《伤寒杂病论》看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27
1.3.1 寒邪发病与传变 ................................ .............................................................27
1.3.2 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32
2《伤寒杂病论》对寒与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 38
2.1 寒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38
2.1.1 寒、寒邪引起的病证和寒证 .........................................................................38
2.1.2 从《伤寒杂病论》看寒邪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 ....38
2.2 几种常见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 ....................................................45
2.2.1 伤寒 ................................ ..................................................................................45
2.2.2 五脏中寒 ................................ .........................................................................46
2.2.3 胸痹 ................................ ..................................................................................47
2.2.4 寒疝 ................................ ..................................................................................48
2.2.5 寒实结胸 ................................ .........................................................................48
2.2.6 脏结 ................................ ..................................................................................48
2.2.7 阴寒 ................................ ..................................................................................49
3《伤寒杂病论》对寒证的治疗 ............................................ 50
3.1 治寒方法 ................................................................ ....................................................50
3.1.1 内治法 ................................................................................................ .............50
3.1.2 外治法 ................................................................................................ .............52
3.2 治寒常用方药 ................................ ............................................................................57
3.2.1 治寒常用药物 ................................................................................................ .57
3.2.2 治寒常用方剂 ................................................................................................ .64
结语:关于寒与寒证实质的思考 ........................................... 80
附:从运气学说看寒气与寒证.............................................. 82
主要参考文献 ........................................................... 92
致谢.................................................................... 97
个人简历................................................................ 98
中文摘要 

寒为六淫之一。在东汉以前,人们认为寒邪是引 起疾病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所以寒
症受到医学家的特别重视,温散法在临床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大约到了晋唐时期,人们
已经较多的应用清解法治疗伤寒。金元继之。明清以后,温病学说大行其道,寒症和治
疗寒症的方法多所忽略。今日,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人们还是较多的使用寒凉方法。
现代药学研究更多的关注寒凉药物抗病源微生物的作用。现在相当多的中医也认为微生
物感染性疾病是热证,应该用苦寒寒凉的方法治疗,故一见到感染性疾病,就不再论脉
症,径直投以寒凉;寒之不效,即使大其量而用之,也不会从寒邪寒证思考,不敢也不
会使用温热。
其实,寒气充满宇宙,寒邪遍布天地,寒邪为病也是普遍的现象。已故中医学家刘
渡舟教授认为中医应该重新给予寒邪足够的重视。明清以来的重温轻寒是对两汉以前重
寒轻温的某种程度的否定,是中医学的发展。但是,当重温轻寒走向了极端,就需要反
思和反正了。重视寒邪和寒证,就应该重视张仲景,重视《伤寒杂病论》 。

1 寒与寒邪

1.1 寒字解
“寒”是一个象形字。表达的意思是,气温很低,水结为冰,人在屋下,不能耐受,
拥草御寒。
“Cold”指大大低于人体体温的环境温度(of temperatu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human body)。

1.2 寒气与寒邪
1.2.1 寒气与寒邪
寒冷是一种感觉。感到寒冷的温度是有差别的。与年龄、地域、体有关。
寒是六气之一。寒乃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全过程所必需的正常之气。寒气过重,寒气
持续作用于人体的时间较长,超过了人的抵抗与承受能力,寒气便会伤人害人。伤害人
体的寒气,在中医更多地称之为“寒邪”。
1.2.2 天之寒气与地之寒气
后世医家阐发仲景学说,即把伤人的寒邪分为天之寒气、地之寒气和人之寒气三类。
天之寒气是指气象因素的寒冷,缺少阳光。地之寒气是居处之寒、水湿之寒。人之寒气
主要指来源于饮食物中存在的寒气。包括物理温度和寒性食物。
1.2.3 寒与风
由于风与寒常常相兼相随,而且风能促进散热,引起温度下降。风性开泄,善动而
不居,发泄腠理,既容易导致人体正气的散越,也为外邪包括寒气的入侵创造了条件。
1.2.4 寒与季节
寒与季节有关,多发生于冬季和深秋、早春。但即使春夏亦有寒袭。寒与季节的关
系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时要考虑的因素。
1.2.5 寒与地域
寒冷与地域有关。地域不同,形成的气候特点亦不同。北方多寒。南国“寒”有寒
冷与阴湿相伴的特点。
1.2.6 寒与运气
寒的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节律性可用运气学说解释,包括季节节律和更长周期的
节律。《伤寒论》也认为对寒气运行规律的把握,对寒气运行情况和致病情况的预测是
非常重要的。掌握寒气发生的规律和节律对于认识寒与寒证,对于寒证的辨证,对于寒
证的预防等都是有必要的。
1.2.7 外寒与内寒
寒邪有外、内之分。发生于人体之外的寒为外寒,产生于体内的寒为内寒。内寒则
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于身体内部产生的寒气。《伤寒论》中的寒多是外寒。由阳虚引
起的寒既可以表现于外,出现寒气在外的表现,如恶寒、肤冷、肢厥等,但也多出现一
些寒气在内的表现如腹痛、下利、腹中冷等。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
系,相互影响的。
1.2.8 寒与伤寒防御
张仲景在《伤寒论・伤寒例》里说:“冬季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于
寒。 ”所谓“固密”,就是保护人体阳气,使其收藏,勿使发泄耗散。如果不注意这一点,
不能固密,阳气不能收藏于内,发泄耗散于外,则阳气虚,这样便容易为寒邪所伤。

1.3 从《伤寒杂病论》看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1.3.1 寒邪发病与传变
1.3.1.1 寒邪发病
寒邪是否引起疾病的发生,主要与邪气盛衰、正气强弱有关,也就是内因和外因的
关系。 《伤寒论》第 97 条论述少阳病的发病的内容充分说明了正气强弱是疾病发生的一
个重要因素。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论述血痹的发生也很好的说明了这点。
1.3.1.2 寒邪伏藏
寒邪虽然已经侵入了机体,但并没有引起疾病,寒气藏伏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这
种情况下,疾病是否发生,还要随时间、季节、人体正气的消长等因素的变化而定。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论述了寒邪伏藏的部位、伏藏寒邪的发作,以及如何判
断伏寒。
1.3.1.3 寒邪传移
张仲景明确提到“邪传”,并论述了邪传的病症实例。
寒邪的传移,多与寒邪变性一起发生。寒邪传移的形式和规律,古代医家总结出循
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等。此外,邪气的传移也可以发生在经-腑或经-脏之间。
在《伤寒论》中,邪传一经,导致新的病证,有时原发病已罢,有时原发病证未罢,
这就成为了“完全性传移”和“不完全性传移”二种情况。
1.3.1.4 寒邪变性
寒邪变性则是指侵入人体的寒邪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寒邪在性质上发生变化,绝大
多数都是变化为热。在外感疾病中,病因性质的变化更是常见。在里的内寒,在某些因
素的影响下,也会发生性质的变化。影响寒邪性质发生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是患者的体
质类型、治疗与护理因素等。

1.3.2 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1.3.2.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张仲景在《伤寒例》中说: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所谓“杀厉”,
主要就是说寒邪可能极其严重地损伤、削弱机体阳气,引起危险的结果。在《伤寒杂病
论》中,寒伤阳气的致病特点有充分的反映。阳气被寒邪所伤,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变。
1.3.2.2 寒性收引
“寒性收引” 。张仲景虽然没有直接讲过“寒性收引”的话,但《伤寒杂病论》论
述的许多寒伤性疾病,其临床特征及其病理特性充分反映了“寒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伤寒论》病症为例,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则可
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等症状。寒性收引致病特点反映在几个突出的症状上,如
无汗、脉紧、身体拘急、拘挛,肌肉骨节疼痛等。
1.3.2.3 寒性凝滞
“凝滞”,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 “凝滞”则指具有流通、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
质,主要是气、血、营卫、津液因为寒邪的凝滞,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
凝结。形成瘀血、气滞、痰饮、水湿,又将阻碍气、血、津液的流行和敷布。
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看,寒性凝滞致病特点在病机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营卫凝
滞、气机凝滞、血脉凝滞、水液凝滞。
1.3.2.4 寒伤人于阳衰之时
“寒伤于暮”反映了寒邪伤人的一种规律:当外界寒气较重,当人体阳气较为虚弱
的时候,最多发生寒邪伤人的情况。
1.3.2.5 极寒伤经――寒伤人体深部
《金匮要略》说:“极寒伤经。 ”“极寒”指的是大寒,程度严重的寒气。寒性收引
凝敛,寒伤人深。
1.3.2.6 寒可久积
寒是可以累积的,这种累积的寒仲景称为“久寒”。为持续受到寒冷刺激和虚是久
寒形成的关键。张仲景提出久寒的临床表现及久寒的治疗。

2《伤寒杂病论》对寒与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2.1 寒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2.1.1 寒、寒邪引起的病证和寒证
“寒”是指致病的原因。“寒邪所致的疾病”是指由寒邪作为单一原因或作为主要
的原因引起的一些疾病。而“寒证”则是依据病证的主要病变而言,其最主要的、最基
本的病变概括起来就是寒伤、寒凝、寒闭、寒结、阴盛阳虚。寒邪可引起寒证,但寒邪
引起的疾病并不一定都是寒证。寒邪在引起了疾病之后,寒邪的性质可能发生根本的变
化。寒证也并不一定都是由寒邪引起。
2.1.2 从《伤寒杂病论》看寒邪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从《伤寒杂病论》看来,寒证有如下十个主要的临床特征:恶寒、寒脉、身体拘急
疼痛、口淡不渴、小便色白、肢冷、踡卧、无热症、静而多寐、舌苔白。

2.2 几种常见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论述了《伤寒杂病论》中常见寒证的诊断与辨证,主要包括伤寒、五脏中寒、胸痹、
寒疝、寒实结胸、脏结、阴寒等。

3《伤寒杂病论》对寒证的治疗
系统的论述了张仲景治疗寒气和寒证的方法,可以分为内治疗法、外治法二大类及
所用方药。内治法包括发汗散寒、温里散寒(温里散寒又包括温脾散寒、温胃散寒、暖
肝散寒、温肺散寒、散寒化水、温心散寒(通脉)、温暖少阴、温阳散寒(回阳救逆)
等)、攻下寒结、涌吐寒实、温散寒结。外治法涉及熏法、熨法、灸法、烧针(温针)、
坐药法及散摩法。治寒常用方药涉及麻黄、桂枝等十余味。治寒常用方剂包括麻黄汤、
桂枝汤、理中汤、四逆汤等近 40 味。

结语:关于寒与寒证实质的思考
中医寒邪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它与环境温度、物理因素、气象因素、生物因素、
化学因素等都有关系。一种致病因素,它是寒邪还不是寒邪,最主要的可能还不在这种
致病因素本身,而在于它所作用的人体。对寒邪本质的认识必须考虑它的作用对象。所
以,寒邪的本质还是要从病证去分析,从患者的体质去分析。
《伤寒杂病论》论述了较为实用诊断寒与寒证的方法。但是寒证的诊断还缺乏特异
性较强的指标。寒证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是一个与寒邪本质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医对寒邪
实质认识的发展和进步必将对寒证的临床诊断产生推动。

寒与寒证实质的问题也是一个中医基础理论问题。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要重视中医语
言。对寒及寒证的研究,也必须对相关的语言进行整理、定义、取舍、补充、修正,建
立新的语言体系,由此建立新的《寒证论》。
 
 
主题词: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寒,寒邪,寒证
Abstract

Cold is one of the six influenc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cold -evil, one of the
six evils, is the common pathogenic factor of diseases. Befor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25-220), People thought that cold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to induce
exogenous diseases. Cold syndrome was paid much more attention and warming and
cold -expelling methods were widely applied. But from the Jin and Tang Dynasty, the
heat-reducing methods began to prevail. After the theory of concerning the treatment of
epidemic febrile diseases was founded, the cold syndrome and methods to treat cold
syndromes was neglected. Today, people use more medicines of cold nature to treat
exogenous diseases and researches are paid more attentions to these drugs ’
anti-microorganism effects. But this has exceeded the proper limits.
Cold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 the universe. People often suffer from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s can be easily seen in daily medical experiences. The late TCM expert
Liuduzhou once emphasized that cold-evil be paid adequate attentions again, and he pointed
out a new concept of disease——“air-conditionging Shanghan”. Pay attention to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s,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Zhangzhongjing, pay attention to
Zhangzhonging’ s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1 Cold and cold-evil


1.1 What is the meaning of word“cold”?
“Cold ” is a pictograph in Chinese characters. It means temperature is low, water freezes,
man in a house, use hay to keep out of the cold. In English, it means of temperatu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human body.

1.2 Cold and cold-evil


1.2.1 Cold and cold-evil
Cold is a kind of sense. The sense of cold is different among people according to their ages,
living places, and their constitutions.
Cold is one of the six influences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s a normal climatic
variation of nature. All things of creation cannot live without cold. But if the c1imatic
variations are too unusual, the occurrence of the natural cold is so excessive that people can
not adapt to it, such cold will affect the human body and cause diseases. The cold under such
circumstances is then called “cold-evil”.
1.2.2 Cold of Tian and of Di
The concept of “Cold of Tian and of Di” was put forward by Keyunbo, a famous doctor in
Qing Dynasty. “Cold of Tian” refers to meteorological cold, closely related to temperature
and the sun’ s rays. “Cold of Di” refers to cold and damp dwelling places and cold nature of
water. Another concept is “Cold of Ren”, it refers to cold diet, cold here means low
temperature of food and/or cold nature of food.
1.2.3 Cold and wind
Cold often attack the body with wind. Wind could increase heat diffusion. Wind-evil can
loosen the skin and interstitial space of flesh and pervade them. Wind could cause damage to
Vital-qi and cold-evil could then enters the body easily.
1.2.4 Cold and seasonal conditions
Cold prevails in winter and late autumn and exists also in other seasons. The seasonal
factor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ifferentiation of syndromes.
1.2.5 Cold and local Conditions
The northwestern areas of China are cold and dry. But cold also exists in south land.
1.2.6 Cold and Yunqi theory
The meteorological cold has its own law in one year and from year to year.
Zhangzhongjing also thought that the law of climatic cold is important to forcast the cold
weather and cold-related diseases.
1.2.7 Exogenous cold-evil and endogenous cold-evil
Pathogenic cold is differentiated into exogenous cold-evil and endogenous one. Exogenous
cold-evil refers to the environmental pathogenic cold; endogenous cold-evil refers to the
pathological manifestation of the deficiency of yang -qi and loss of warmness. These two are
both differentiated and related. Cold-evil discussed in Zhangzhongjing’s Treatise on Febrild
Diseases mainly focused on exogenous cold-evil.
1.2.8 Cold and keep out of the cold
Zhangzhongjing said in Paradigm of Shanghan,“In hard winter, people should protect
yang-qi and prevent pathogenic cold from entry”.

1.3 The principles of the occurrence of cold-evil disease and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of
cold-evil
1.3.1 The occurrence of cold-evil diseases and their development
1.3.1.1 The occurrence of cold-evil diseases
The occurrence of cold -evil diseases is determined by the result of the struggle between the
Vital-qi and the cold-evil. Zhangzhongjing explained this idea in the chapter of Shaoyang
Disease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the chapter of “On Pulse Syndrome Complex and
Treatment of Blood Paralysis and Weakness Fatigue” in 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
1.3.1.2 The incubation of cold-evil
Although cold-evil enters the body, there is no manifestation in clinic. Zhangzhongjing
discussed this phenomenon in Paradigm of Shanghan, concerning three aspects, the location
of the incubative cold-evil, the onset of incubative cold-evil, and how to diagnose the
incubative cold -evil.
1.3.1.3 The transmission of cold-evil
After cold-evil enters the body, it can transmit from one site of the body to another.
Zhangzhongjing discussed evil transmission in 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 We can also find evil transmission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The transmission of cold-evil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cold-evil.
1.3.1.4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cold-evil
After cold-evil enters the body, it often change the nature to an non-cold-evil, often
heat-evil. 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pathogeny in etiology in Western medicine.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cold-evil is common in the course of the exogenous disease.
The endogenous cold-evil could also change its nature in the course of the recovery of
yang-qi.
The change of the nature of evil involves factors such as constitution, treatment, nursing,
etc.

1.3.2 The pathogenic features of cold -evil


1.3.2.1 Pathogenic cold is a Yin pathogen and tends to impair Yang-qi.
Zhangzhongjing put forward this view in Paradigm of Shanghan.
1.3.2.2 Cold causes constriction
When pathogenic cold enters the body it may cause the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qi to
constrict and cause the muscu1ar striae,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and tendons to contract and
thus incur contracture and spasm. The common symptoms are anhidrosis, tense pulse,
muscular cramp and retarded flexion and extension of joints.
1.3.2.3 Pathogenic cold is coagulative and obstructive in nature
When pathogenic cold attacks the human body, it may block or coagulate qi and blood in
the channels and impede their flow, causing various kinds of pain, it block or coagulate
ying-wei, causing headache, stiff neck, and general pain, etc, such as the Taiyang cold-attack
syndrome; it block or coagulate the body fluid, causing uropenia and edema,etc.
1.3.2.4 Cold-evil attack when the yang-qi is in insufficiency
“Cold attacks at dusk”, said by Zhangzhongjing in Synopsis of prescriptions of the Golden
Chamber.
1.3.2.5 Severe Cold injures channels
Zhangzhongjing said, “Extreme cold injures Jing”. It means severe cold is inclined to
injure the longitudinal or internal meridians, thus, the deeper part of the body.
1.3.2.6 Cold-evil could be accumulated in the body
Zhangzhongjing called cold-evil accumulated in the body “Jiu Han”. It is because the
body is continuously attacked by cold-evil and the yang-deficiency, which is the critical
factor. Zhangzhongjing pointed ou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reatment of “JiuHan”.

2 The diagnosis of cold-evil and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old syndrome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2.1 The basic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
2.1.1 Cold(or cold -evil)、cold-evil induced diseases and cold syndromes
“Cold(or cold -evil)”refers to the pathogenic factor. “Cold-evil induced diseases” refers to
diseases that induced independently or mainly by cold-evil. Cold syndrome indicates that
pathologic conditions of a disease are cold in nature. Cold -evil could induce cold syndrome,
but not all cold-evil induced diseases are differentiated as cold syndrome and not all cold
syndromes are induced by cold-evil.
2.1.2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there are ten main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cold syndrome, they are aversion to cold, pulse of cold manifestation,
spasm and pain of the body, flat taste with absence of thirst, clear urine, cold extremities,
coiled posture, without heat symptoms, being quiet and oversleep, whitish fur on the tongue.

2.2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old syndrome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Discuss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old syndromes as below: diseases caused by
cold-evil(febrile diseases), chillstroke of the five viscera, chest obstruction, chill colic, locked
chest due to cold, accumulation of yin cold in viscera, woman with genital chills.

3 The treatment of cold syndrome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The internal treatment of cold syndromes include: inducing sweat and dispelling cold-evil;
warming za-fu organs to dispel cold-evil; eliminating accumulated pathogenic cold in the
intestines; causing vomiting accumulated pathogenic cold in the chest, etc.
The external treatment of cold syndromes include: fumigation and steaming methods;
applying heated wrapped herbs to an affected part; moxibustion; acupuncture with the needle
warmed by burning moxa; warm herbs used through vagina; warm herbs used by
palm-rubbing the head.
The common Chinese drugs used to treat cold syndromes in 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include ephedra, cinnamom twig, dried ginger, fresh ginger,
Chinese mugwort leaf, aconite root, etc. The common formulae include Mahuang Tang,
Guizhi Tang, Daqinglong Tang, Lizhong Tang, Sini Tang, etc.

4 Concluding remarks
Cold-evil in the TCM covers a lot, relating to temperature in environment, meteorological
factors, biological factors, chemical factors, etc. Cold or cold-evil, is not depended on cold
itself, but on whom it acts on. We must consider the person who suffered from cold(cold-evil)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ld-evil, thus analyse the syndrome and constitution of the
person i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cold-evil.
Zhangzhongjing discussed practical methods in diagnosing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
Cold syndrome lacks of characteristic diagnostic indices, which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nature of cold-evil.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e of cold-evil will surely put forward the
diagnosis of cold syndrome.

The nature of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 are questions of basic theories of TCM. The
development of TCM basic theory must pay attention to TCM language problem. In the
research of cold-evil and cold syndrome, we must sort out the languages, give a proper
definition, supplement and revise the languages, built a new language system, thus built a
new Treatise on Cold Syndrome.

Keywords: Zhangzhongjing,Treatise on Febrile Diseases and Miscellaneous Diseases ,


Cold,Cold-evil,Cold syndrome
综述:寒与寒证现代研究概况  

1 寒邪实质研究 

[1]
目前寒邪本质的研究主要从气象因素的寒入手。研究 应用气象因子数据,使寒邪
得到直观解释,选取中医辨证均为寒邪外侵型的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类风湿性
关节炎三种疾病,并应用气象因子数据对其量化分析。实验研究选取三种疾病 390 例按
气象数据提供的月平均气温、月最高或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风速、月平均降
水量、月平均湿度等六项指标分析结果显示:支气管哮喘外寒证的发病与月平均气温、
月最高或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相关,其中与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大,月最高或最低气
温次之,月平均气压再次之,前两者与其呈负相关,后者与其呈正相关。支气管哮喘的
发病主要与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气压有关,其中与月平均气温相关性最大,呈负相关,
与月平均气压的相关性次之,呈正相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与月平均气温、月最高
或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相关,其中相关性依次减低与前两者呈负相关,与后者呈正相
关。结果表明,寒邪与月平均气温、月最低气温、月平均气压显著相关,其中与前两者
成负相关,与后者成正相关,表明寒邪主要与温度气象指标密切相关。 

2 寒对机体的影响研究 

2.1 呼吸系统 

[2] [3]
冷暴露后易患呼吸系统感染及诱发加重某些呼吸系统疾病 。有研究 发现急性冷
暴露后大鼠下呼吸道及血液免疫防御功能降低。实验将 SD 大鼠分为对照(N)、冷暴露
1d(C1D)、冷暴露 1 周(C1W)及冷暴露 2 周(C2W)四组,每组 12 只。冷暴露组每天
置冷室(-20±2℃)2h。结果:冷暴露各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01),管肺泡灌洗液内细胞总数 C1D 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2W 组明显高
于对照组(P<0.05)。血中红细胞数在冷暴露后无变化,白细胞数 C1D 及 C1W 组明显低
于对照组(P<0.01),且 C1W 及 C2W 组淋巴细胞相对增多,中性粒细胞相对减少。  
[4]
有研究 发现寒冷刺激可能促进 SO2 对呼吸道的损伤。研究将 Wistar 大鼠(雌雄各
半)分为 SO2 组,用 250~300PPm 的 SO2 刺激,日刺激 1 小时,连续 13 天。寒冷 SO2 组,
先用 200~250PPm 的 SO2 刺激 1 小时,然后用低于环境温度(20℃)5℃的冷空气(15
℃)刺激 15 分钟,持续 13 天。SO2 组动物的 SO2 用量为 250~300ppm,而寒冷+SO2 组的
用量亦为 200~250ppm,但所形成的呼吸道损伤作用则是后者较前者重,说明寒冷刺激
可加重 SO2 对呼吸道的损伤。  
环境寒冷亦可对呼吸道局部免疫能力产生影响,温度可以改变粘膜的渗透性和毛细
血管阻力,冷气流来到时,毛细血管阻力增高,渗透性降低。鼻粘膜分泌物的抗体浓度
与分泌物多少是平行的,受凉后鼻腔内分泌的 SIgA 明显减少。冬季比较干燥,鼻粘膜
容易发主一些微细的皱裂,使得病毒易于人侵。气温下降时,鼻腔局部温度下降到 32
[5]
℃左右,这个温度非常适合病毒的繁衍生长 。 
 
2.2 免疫系统 

2.2.1 寒冷环境中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 
 
Tromp[6]发现淋巴细胞和血小板在冷峰过境和极地冷气团流入时突然上升。 
[7]
Vogclaere 也发现寒冷应激可导致红细胞、血红蛋白显著升高(P<0.05),白细胞
和血小板也稍升高,同时,血浆容量减少,故而认为血细胞增多,部分原因是血液浓度
增大。 
Sundaresan[8] 也观察到,亚急性寒冷游泳应激可使大鼠白细胞数、嗜酸粒细胞和嗜
碱粒细胞数增多,而淋巴器官的重量却没有明显改变。 
[9]
李文学等 报道,小鼠-3℃暴露两天(4~6 小时/天)后,其外周淋巴细胞酸性
α-醋酸萘酯酶(ANAE)阳性率下降 14.5%6。 
[10]
李氏 另一组实验(同样条件)中观察到,寒冷应激大鼠脾脏,胸腺重量减轻,胸
腺出现急性病理性萎缩,胸腺组织环腺苷酸(cAMP)含量升高,cAMP/环鸟苷酸(cGMP)
比值亦升高。 
Ben-Nathan 等人 [11]亦发现寒冷应激后,小鼠胸腺和脾脏出现严重萎缩。  
[12]
有实验 发现寒冷条件可引起短时间的免疫阴性应激反应。研究以寒冷(4℃)和
高压电场为受试条件,用 NK 活性、Mφ活性、IL-2 产生能力作指标,观察 C57BL/6 雄
性鼠实验组在低温(4℃±2℃冷室)条件下饲养,随意饮水进食,于第 1、3、7、14、
21 天分别处死 11 只鼠,检测上述免疫指标,同时也检测 11 只正常鼠的免疫功能。观
察受试动物在应激状态时免疫功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第一周受试动物在在寒冷条
件下却呈一过性下降,自第二周起逐渐恢复至正常。连续观察 3~8 周,各项免疫指标
也无明显变化。 
其他作者[13] 也发现 4℃下暴露对机体免疫功能有短时间的抑制作用。 
[14]
有人 观察了寒冷对正常人体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的影响,实验对象为正常健康男
性,年龄 19~20 岁,着装一致,每日于平均气温-14~-3℃室外环境中自然暴露 6h,
其余时间在室温 18~20℃环境中生活,于暴露第 7 天和 21 天进行免疫指标检测。对照
为正常男性,年龄 20~22 岁,健康,自然暴露于 18~20℃环境中。结果表明暴寒 7 天
NK 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暴寒 21 天,回升到较对照组稍高水平,暴寒 7
天与暴寒 21 无 NK 活性变化差异非常显著(P<0.01)。IL-2 产生能力、mIL-2R 表达水平,
暴寒 7 天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 。暴寒 21 天,IL-2 产生能力、mIL-2R 表达水平、
sIL-2Ra 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IL-2 及其受体表达水平 3 项指标
2 次检测结果差异均有显著性变化(P<0.01)。 
[15]
有研究 发现 NK 和 LAK 细胞的活性随冷暴露的时间而呈波动性变化,最终使机体
的免疫功能降低。研究采用冷暴露方法处理小鼠,A 组为对照组,B、C、D 组分别冷处
理 3d、1 周及 2 周。冷处理组分别置于温度-15±2℃环境下,每天 1h,然后放回常温
下饲养。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检测 NK、LAK 细胞的杀伤活性,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短时间的急性冷暴露,NK 及 LAK 细胞的活性呈一过性降低,以后又逐渐恢复并
呈增强趋势。但是,在较长时间的冷暴露下,小鼠 NK、LAK 细胞的活性又显著降低,与
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2.2 寒冷环境中体液免疫功能的改变 
 
[16]
Kao 报道,慢性寒冷暴露能显著地升高鸡的抗体效价,在抗原注射后短时间寒冷
暴露 2~4 次可提高凝血素和溶血素的反应,30 分钟冷暴露 2~4 次显著升高 IgM 水平,
但 IgG 则显著地下降,作者认为抗体效价的升高与冷刺激的时间和抗原注射的时间的关
系。 
Regnier 等[17] 观察到用绵羊红细胞(SRBC)免疫鸡后,经冷和热刺激,24 小时和 5 天
后抗体水平没有显著改变,从而认为B 细胞和 T 辅助细胞没有受到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 
而许多研究则显示寒冷刺激可导致体液免疫功能抑制。如 Kelly[18] 观察到小牛暴露
于冷空气(-15℃)12 小时后,血清 IgM 浓度下降 23%,同时血浆皮质醇、胰岛素水
平显著升高,据此认为某些激素水平的升高与 IgM 下降有关。Gross[19] 也观察到寒冷应
[20]
激可导致抗 SRBC 抗体效价下降,与用皮质酮模仿应激所出现的结果相同。Hayashi
也观察到类似的实验结果,当外界温度从 25℃降至 8℃时,小鼠免疫球蛋白 PFC 段受到
抑制,在当小鼠免疫后一天改变环境温度,聚乙烯吡咯酮(PVP)反应的抑制可持续 6
天,在温度降为 8℃时,皮质酮水平升高,并能持续 3 天,作者认为免疫反应的前期阶
[14]
段比后期阶段对温度变化的反应更为敏感。有人 发现)健康男性,每日于平均气温-
14~-3℃室外环境中自然暴露 6h,其余时间在室温 18~20℃环境中生活,结果暴寒 7
天细胞培养上清 IgG 含量明显下降(P<0.01),21 天恢复正常。实验组暴寒 7 天与 21
天 2 次检侧结果有显著差异( P<0.01) 。 
 
综观寒冷环境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各实验结果尚未达成一致性规律性的认识,
其原因可能是免疫系统对寒冷刺激的反应非常夏杂,它受着寒冷刺激的时间、强度、动
物的种系及其生存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于人体而言,突然强烈的寒冷气象因素和
进入特殊寒冷环境(如冷库),无疑使机体产生应激反应,由于产热和保温的需要可导
致交感-肾上腺髓质的兴奋以及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
糖皮质激素的大量分泌可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因此,可以认为诸如寒潮、进入特殊寒
冷环境等情况下,环境温度的急剧下降,可以导致免疫功能抑制,使机体对于病原微生
物易感。 

2.3 循环系统 

已有研究证实气象因素对脑血管病发病也有影响,脑出血多见于高压、低温条件下,
脑梗塞则多见于高湿、高温条件下,气象因素尤其是剧烈变动的气象因素是脑血管病发
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21]。 
[22]
有研究表明 鼠在寒冷状态下可发生脑血管出血。实验取出生后 59~60 天大白鼠,
分为 4 组,每组 5 只,暴露于 4℃寒冷中实验 12 周。其中,24h 暴露组:全天 4℃状态
下饲养;8h 和 4h 暴露组:每周 5 天,每天分别 8h 和 4h 仅在黑暗期间行寒冷暴露,其
它时间在 24℃状态下饲养;对照组:全天于 24℃条件下饲养。每天分别记录体重、进
食和饮水量,并每周 1 次,测定 4h 和 8h 暴露组非暴露日黑暗期收缩压。于 12 周后,
观察脏器重量、发生脑出血的症状等。结果,暴露期间鼠的死亡 24h 暴露组为 3 只,4h
暴露组为 2 只,对照组为 1 只。死亡鼠均可见脑表浅血管出血,寒冷暴露 3 组的生存鼠
均观察有出血灶。对照组 3 只表浅血管未见出血。暴露期间收缩压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24h 暴露组体重虽未见增加,但进食量和饮水量均较其它组明显增加。8h 暴露组进食量
也比对照组多。暴露 12 周后,脏器重量各组间未见明显差异。 
[23]
有研究 表明低温、高压的气象因素可导致微血管收缩、毛细血管开放减少。研究
按气象条件设置的不同将 40 只家兔均分为八组:对照组、高气温组、低气温组、高气
压组、高湿度组、低湿度组、复合气象 1 组(高温+高湿)和复合气象 2 组(高压+低温)。
每组分别观察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结果:低温组、高压组及复合气象 2 组表现为微血
管收缩、毛细血管开放减少,尤以复合气象 2 组明显;而高温组、高湿组和复合气象 1
组的变化则相反,表现为微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大量开放、血液瘀滞、血流缓慢、血管
周围有渗出;低湿组与对照组相比基本无变化。气象条件可以引起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
这种变化与临床拟合较高,提示微循环的变化是气象因素影响脑血管病发病的一个重要
途径。 
[24]
冷应激环境因素刺激可导致大鼠高血压和血管功能异常。研究 采用 40 只 3 月龄
雄性 Wistar 大鼠,随机分成寒冷组和对照组,寒冷组动物置于 4±2℃的冷环境中,每
天 4 小时,共 8 周。每周测鼠尾血压、心率、体重。8 周后取胸主动脉完整血管环,生
理多导记录仪分析血管活性物质对离体血管环舒缩功能的影响。结果寒冷组的鼠尾压、
心率均明显升高(P<0.01),四周鼠尾血压达到最高(为 136.4±5.5mmHg)。血管环功能
实验表明,冷应激组大鼠血管环对 AngⅡ、NE、NTG 的反应性与正常组无差别,但对钙
通道开放剂(Bayk8644)的收缩反应明显增强(P<0.01)及 Ach 引起的内皮依赖的舒张反
应明显减弱(P<0.05)。 
[25]
有研究发现反复寒冷刺激可诱发孕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样的改变 。实验采用成年
Wistar 雌鼠随机分为 4 组:非孕对照组(NN)、非孕寒冷组(NC)、妊娠对照组(PN)、妊
娠寒冷组(PC),从妊娠第 1 天至妊娠第 19 天每天分别置于(4±2)℃4h(寒冷组)及 25℃
(对照组),测定大鼠血压、尿蛋白、体重、红细胞压积,测量胎盘重量、胎鼠重量及身
长,观察胎盘、肾脏组织学改变。结果 NC 及 PC 组刺激两周后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加,
与 NN 及 PN 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C 组与 PN 组相比,胎盘重量、胎鼠重量及身长
均显著降低,其肾脏及胎盘各层均有明显的缺血、缺氧的组织学表现。 
[26]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可出现内脏相对缺血。研究 采用多普勒方法,对 16
例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的心输出量、颈内动脉及两侧肾动脉血流速度进行了动态
研究。结果表明,低温(<32℃)时心输出量降低伴有脑、肾动脉血流速度显著降低。
颈内动脉平均流速为正常的 50%~60%;肾动脉平均流速为正常的 60%。复温至 35℃
时,心输出量已恢复至接近正常,颈内动脉血流速度达到正常值的 70%,而肾动脉血
流速度无明显增加,需复温至 37℃才能达正常水平。脑、肾动脉血流在低温及复温过
程中变化的不一致,提示寒冷损伤时新生儿有类似“潜水反射”机制参与,内脏相对缺
血。 
[27]
有研究 发现寒冷损伤可降低新生犬的血容量。研究采用新生犬作为动物模型,先
测定正常温度时的血容量等各项指标,然后用冰袋物理降温,使新生犬体温降至 30℃
左右,持续 1 小时后再测各项指标,之后热水袋复温。复温时间约 1 小时,温度恢复至
正常(37.4±0.97℃)后复测各项指标。结果血浆容量由正常的 74±14ml/kg 下降到低
温时的 49±9ml/kg。复温后,血浆容量继续下降至 39±17ml/kg(P<0.01) 。低温时存
在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代谢性酸中毒及颈动脉血流降低等循环障碍的表现。 

2.4 消化系统 

寒冷是引起胃肠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正常生理情况下,胃的运动是由胃平滑肌周
期性产生电活动和机械活动来完成的。胃肠运动依赖其自主神经和迷走神经的控制以及
诸多胃肠激素的调节[28] 。 
寒冷刺激机体应激时,内脏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增高,血中ACTH浓度增加,肾上腺皮

质激素含量随之上升。同时,胃内粘液HCO3 屏障障碍使粘液分泌减少,粘膜电位差下降。
由于胃粘膜微循环障碍,又使粘膜血流量降低,渗出增多,局部炎性介质生成增加以及
胃酸分泌相对增多。如果应激状态持续,则可造成机体神经内分泌失调,胃粘膜屏障保
[29]
护功能削弱和胃粘膜损伤因素作用增强,最终导致应激性溃疡的发生 。 
[30]
有人 发现冷浴刺激引起胃电节律异常。研究选取冬泳志愿者44名,在水温为-1.2
℃~0.6℃的冰槽中几近裸泳2~3分钟,入水前及出水后行胃电图检测;出水后1小时抽
样。17人进行第二次复测。结果:出水后44名受试者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异常胃电图活
动;出水1小时复测胃电图有16人已恢复为正常慢波。 
[31]
有研究 发现采用寒冷加束缚为应激源 (Cold-Restraint Stress,CRS),即将大
鼠四肢用胶布固定于铁丝架上,并置于 6℃冷柜中,持续 6 小时,对大鼠结肠收缩活动
及排粪质量的观察发现,结果持续 6 小时的寒冷束缚应激引起其结肠动力显著增强,应
激解除后 60 小时仍未恢复。应激尚可改变进食和 P 物质等生理性刺激引起的结肠动力
反应。 
有研究[32]发现大鼠在寒冷浸水应激后胃粘膜(腺胃区)全部出现不同程度的糜烂;
胃液体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应激前24±2.24 分钟;应激后 56.6±7.34 分钟;P<0.001);
胃窦胆碱能、VIP、一氧化氮能阳性神经纤维的面积和积分光密度显著改变。提示寒冷
应激可能影响肠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从而影响正常胃运动。 
饥饿与寒冷等因素作为应激源,可导致机体物质代谢的变化,并造成机体损害。有
[33]
实验 用健康昆明种小鼠,在禁食 42~66 小时后再将动物置铁丝笼内突然放入-4℃冰
箱内进行急性冷刺激 2~4 小时。观察糖原(PAS 反应),SDH(琥珀酸脱氢酶),LDH(乳酸
2+
脱氢酶),ChE(胆碱酯酶),Mg -ATPase(镁激活三磷酸腺苷酶),MAO(单胺氧化酶)。结
果饥饿后骤冷时胃粘膜层出血,胃粘膜 PAS 反应、SDH 活性更显著下降,而肌间神经丛
的 ChE、MAO 活性明显增强。 

2.5 内分泌系统  

[34]
有人发现 寒冷可使甲状腺功能和胰岛功能受到抑制。研究观察夜间负荷行军人员
13 项内分泌指标测定,试验现场气温为 -12℃,相对湿度 <40%,大气压为 90.7kPa
(680mmHg),风力 3 级。行军区域海拔为 1100~1500m。受试人员在行军前一日(对照
日)于夜间 11 时抽取静脉血,在连续 2 天进行夜间负荷行军后(试验日) ,也于夜间
11 时抽取静脉血。结果,垂体-甲状腺轴及其它代谢性激素试验日 T3 和 INS 测定值较
对照日显著降低(P<0.01 和 P<0.001) ,TSH、T4 和 GH 相差不显著(P>0.05)。皮质醇、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血清β-微球蛋白测定试验日与对照日比较测定值均无
显著性差异 (P>0.05)。垂体-性腺轴激素:试验日 LH 测定值较对照日显著阵低(P=0.05),
FSH 和 T 相差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试验日 T3 和 INS 测定值较对照日显著降低,
提示甲状腺功能和胰岛功能受到抑制。 
有研究[35] 在一次攀登麦金利山活动中高原和寒冷对甲状腺激素参数的影响。受试者
为参加登山的 15 例男性。在平静状态下采集血样,分析促甲状腺素( TSH) 、总游离甲
状腺素(T4 ) 、三碘甲状腺氨酸(T3)、逆转 T3(rT3)和皮质醇。分别于上山前一周在美
国大陆(PRE-I)、在阿拉斯加登山前(PRE-II)和下山后立即(POST)取样测定。结果,
PRE-I 和 PRE-II 各项参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然而,和 PRE-II 比 POST 时的
TSH、TT3 和 fT3 明显减低值(P<0.05)
,而 rT3 和皮质醇明显增加,TT4 和 fT4 无明显变化。
皮质醇的上升值(△=POST-PRE-II)和 TSH 及 TT3 的增减低(△)呈负相关,相关系数
分别为-0.52(P=0.05)和-0.49(P<0.06);此外,TT3 减低值和 rT3 增加值呈逆相关
(r=-0.66,P<0.01)。以上结果显示,登山探险造成了平静状态下甲状腺素浓度的改变,
尤其是导致了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低 T3 状态” 。这些变化似乎与在外周 T4 向 T3 的转换
受阻有关,这很可能是由于循环皮质醇水平增高所致。 

2.6 神经递质 

有研究[36]发现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 含量在冷暴露过程中总的趋势是升高的。
对照组是将 10 只大鼠置于 18~20℃室温下饲养,常规饮水,喂食,光照。实验组Ⅰ组:
将大鼠 10 只置于 3~5℃环境中一周。Ⅱ组,Ⅲ组:分别将 10 只大鼠置于-3℃和 3℃冰
箱内,3 小时/天,连续 2 天,冰箱内放一只充满氧气的球胆,使氧含量维持在 19%。
结果表明: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 含量在冷刺激过程中总的趋势表现为升高,但
Ⅱ组垂体中β-EP 含量下降(P<0.05),下丘脑中β-EP 含量明显升高(P<0.001)。 
有人 [37] 对 36 只大鼠在不同低温环境中亮氨酸-脑啡肽( L-EK)、环一磷酸腺苷
2+ 2+
(cAMP)、CA 及 Mg 含量进行观察,Ⅰ组(8℃~10℃):将大白鼠 9 只置于 8℃~10℃
环境中一周。Ⅱ组(2℃~4℃):将大白鼠 9 只置于 2℃~4℃冰箱内,每天 3h,连续一
周。冰箱内放一只充满氧气的球胆 ,使之缓慢地释放氧气,使冰箱内氧气含量维持在
19%左右。每隔 30min 更换氧气球胆。Ⅲ组(-1℃~2℃) :将大白鼠只置于-1℃~2℃
冰箱中,每天 3h,连续一周,其它同上。对照组(16℃~18℃):9 只大白鼠,除寒冷
外各条件相同。实验各组与对照组相比,L-EK、 cAMP、Ca2+ 及 Mg2+ 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1)

2+ 2+
提示在寒冷刺激过程中 L-EK、CAMP、Ca 及 Mg 参与体温调节。 

2.7 泌尿系统 

[38]
有研究发现 寒冷刺激对排尿反射有抑制作用。实验观察寒冷刺激对 SD 雄性大鼠
膀胱功能的影响。寒冷刺激是将大鼠左后肢远端约 2/3 插入一自制箱内,向箱内注入
10℃冷水 150ml,留置 5min,测定皮肤表面温度。实验分为非刺激对照组(通过连续
20min 向膀胱内注入生理盐水进行膀胱内压测定)和冷水刺激组(在向膀胱内注入生理
盐水的第 5~10min 之间进行寒冷刺激)。根据排尿间隔和排尿时膀胱内压的测定评价膀
胱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足背温度的变化:非刺激对照组温度有所上升;
冷水刺激组接近于刺激前水平;冷水刺激对膀胱功能的影响:非刺激对照组(22 只)
77.3%排尿间隔缩短, 22.7%排尿间隔稳定;冷水刺激组(21 只)71.4%排尿间隔延长,
28.6%无变化。冷水刺激组冷水刺激 1min 的平均排尿间隔比非刺激对照组明显延长
(P<0.05),并维持 2min,但膀胱内压两组间无显著差异。与非刺激对照组比较,冷水
刺激组的 3min 内排尿间隔明显延长,但冷水刺激对排尿时膀胱内压无影响。实验结果
表明冷水刺激对排尿反射有抑制作用。 

3 寒证诊断研究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证的研究是中医基础研究的核心。目前已有学者参考现
代心理学行为功能量化及生命质量量化等评分方法,对辨证因子――症状、体征进行轻、
中、重的等级积分,对证候辨证进行半定量化的分析。研究者[39] 在通常的国家或部颁的
诊断依据的主症加次症的诊断模式上,提出更要对辨证要素的轻重程度、出现频率、持
续时间等因素进行辨识。在对寒证的辨证研究中,在中医文献基础上,提取最能反映寒
证的 39 个症状、体征:恶寒、畏寒、喜暖、肢冷、踡卧、面色淡白、面色白、面唇色
青、面红如妆、口淡、口渴饮热、口吐清水、喜食热物、隐痛、喜温喜按、呕吐清稀、
肠鸣、痰白清稀、喷嚏、清涕、鼻塞、冷汗、无汗、神疲乏力、小便清长、夜尿频多、
大便溏稀、完谷不化、五更泻利、舌质淡白、舌质胖嫩、苔白、苔灰黑、苔滑、脉迟、
脉紧、脉微、脉细欲绝、脉散,以单位计量、程度轻重、发作频率、伴随条件、外界刺
激、缓解条件等基本原则为依据,制定寒证了的评分细则。基本原则在临床应用中,往
往三四条原则结合起来综合判断病情,较单独判断,更符合实践操作情况。例如对小便
清长这一症状的量化诊断,除了尿清这一定性指标,主要以尿量多少来分轻中重程度。
而对恶寒这一症状的诊断,除了怕冷分为“稍怕寒冷”、 “明显寒冷(应为明显怕冷)”、
“严重寒冷(应为严重怕冷)”三级,还结合加衣能否缓解来评判。对寒证辨证因子的
评分细则作了初步研究,是对寒证辨证因子的一次整理归纳,也为中医八纲辨证的定量
化研究奠定了基础。 
该项研究的研究者 [40]又在寒证辨证因子等级评分基础上,制定了虚寒证辨证因子等
级量化标准,从虚寒证的定性、定位、主症状、兼症等角度确定虚寒证的 40 个辨证因
子,40 个辨证因子为:四肢发冷、身体 踡卧、畏寒怕冷、喜温喜暖、面色淡白、面唇
青黑、面苍颧红、口淡无味、口渴饮热、口吐清水、隐痛、喜温喜按、肠鸣水声、呕吐
清稀、鼻流清涕、下肢水肿、身出冷汗、神疲乏力、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胸痛、食少
纳呆、脘腹胀满、咳嗽气喘、痰白清稀、头晕目眩、胸胁疼痛、腰膝酸痛、大便溏稀、
完谷不化、五更泄利、夜尿频多、小便清长、舌质淡白、舌质胖嫩、苔白、苔灰黑、苔
滑、脉迟、脉无力。确定虚寒证主证为四肢怕冷,身体踡卧,畏寒怕冷,喜温喜暖。每
一症状制定出轻、中、重度、极重 4 个等级的评分细则。以畏寒怕冷为例,其轻、中、
重度、极重 4 个等级分别为轻(评 1 分):时有冷感,不必增加衣被。中(评 2 分) :经
常怕冷,稍加衣被,可解其寒,与常人相差不多。重(评 3 分):经常怕冷,必着厚衣
被,方解其寒,比常人怕冷。极重(评 4 分):极端怕冷,见风则恶,增加厚衣厚被,
比常人明显怕冷。以大便溏稀为例,4 个等级分别为:轻:大便溏稀、偶尔有便稀。中:
大便略稀,每日 2~3 次。重:大便清稀,每日 3~4 次。极重:大便清稀如水,每日 4
次以上。余同。 
从 40 个辨证因子中还提取出五脏虚寒证辨证要点为虚寒证主证+虚寒证定位诊
断。以心阳虚诊断为例:虚寒证主证:四肢怕冷,身体踡卧,畏寒怕冷,喜温喜暖。虚
寒证定位诊断:心阳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胸痛。其余症状为虚寒证兼证。 
另外,提出在排除热证基础上,具备虚寒证主证 2 项以上者,可诊断为典型虚寒证。
根据五脏定位因子作出五脏、脏腑兼证定位诊断。 
由于虚寒证与很多辨证因子有关,而每一个辨证因子对辨证的贡献度却并不一样。
研究[41]筛选出典型的虚寒证患者 20 例,选择 10 例正常人为对照组。对正常人和虚寒证
患者以虚寒证的评分标准为依据进行评分并进行辨证分析。将正常组与虚寒证组的 40
个辨证因子积分,经统计分析发现,15 个辨证因子的轻重程度与虚寒证辨证有密切的
关系:四肢发冷、身体踡卧、畏寒怕冷、喜温喜暖、口淡不渴、隐痛冷痛、喜温喜按、
神疲乏力、夜尿频多、心悸怔忡、胸闷气短、食少纳呆、腰膝酸痛、苔白、脉无力。进
一步分析发现四肢发冷、身体踡卧、畏寒怕冷、喜温喜暖 4 个主症都有统计学意义,说
明虚寒证主症的确定是有一定的数理依据。涉及心、脾、肾三脏的定位辨证因子都达到
统计意义。6 个兼症因子也达到统计意义。 
中医辨证较多考虑症状的有无,极少涉及症状的轻重程度。对于虚寒证的程度研究,
从主症对虚寒证的轻重程度进行划分。划分原则兼顾定性、定量评分。定性记分是有症
状计 1 分,无症状计 0 分。定量评分是根据虚寒证评分原则打分。将二者加起来即为综
合得分(最高得分 20 分)。通过对正常人、虚寒证患者得分综合分析比较,发现主症积
分比证候积分更能反映证候的轻重程度。
前    言 
 
寒为六淫之一。在东汉以前,人们认为寒邪是引起疾病的最为重要的原因,所以
寒症受到医学家的特别重视,温散法在临床上得到较多的应用。大约到了晋唐时期,
人们已经较多的应用清解法治疗伤寒,这一状况在晋・陶弘景、 唐・孙思邈的著作里
[42]
得到反映。 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 中说:“尝见太医疗伤寒,惟大青知母诸冷物
投之,极与仲景本意相反。”金元继之。刘河间“六气化火”、“五志化火”的观点很
容易引导人们产生百邪归一的认识 。明清以后,温病学说大行其道,寒症和治疗寒症
的方法多所忽略。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多个方面的因素有关 ,如气候的变化、外感热病
的治疗难度与医学的求新发展等。但在今天看来,温病学说和寒凉方法大行其道 ,重
温轻寒,风行天下,这或多或少有些矫枉过正。时至今日,在外感疾病的治疗中,人
们还是较多的使用寒凉方法。现代药学研究更多的关注寒凉药物抗病源微生物的作
用,大青叶、板蓝根、山豆根、鱼腥草、银花、连翘,银翘散、白虎汤、清温败毒饮……
大概也是在这样一些因素的影响下,现在相当多的中医也认为微生物感染性疾病是热
证,应该用苦寒寒凉的方法治疗,故一见到感染性疾病,甚至一见到“炎”字,就不
再论脉症,径直投以寒凉;寒之不效,即使大其量而用之,也不会从寒邪寒证思考,
不敢也不会使用温热。2003 年对非典的中医治疗,几人能用治寒方法?姑且不说治寒
方法,就是《伤寒论》的方法,即使是非温热方剂,几人能用? 呜呼!麻黄汤、桂枝
汤、葛根汤、青龙汤直可以束之高搁,准备送往历史的博物馆了。 
2005 年在各方面舆论都提到禽流感有可能大范围流行的情况下,人们获知瑞士罗
氏公司的对禽流感有效的“唯一”药物“达菲”,其主要成分竟然是从八角茴香提取
的莽草酸。八角茴香,辛热之品,禽流感,温病,将这样一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便
使人进入无穷的沉思。 
其实,寒气充满宇宙,寒邪遍布天地,寒邪为病也是普遍的现象。已故中医学家
刘渡舟教授认为中医应该重新给予寒邪足够的重视,他曾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名词
[43]
“空调伤寒” 。明清以来的重温轻寒是对两汉以前重寒轻温的某种程度的否定,是
中医学的发展。但是,当重温轻寒走向了极端,就需要反思和反正了。重视寒邪和寒
证,就应该重视张仲景,重视《伤寒杂病论》,这就是作者要选择《伤寒杂病论》寒
与寒证研究的原因与旨意所在。 
1 寒与寒邪 

1.1 寒字解 

“寒”是一个象形字。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
:“寒,冻也。从人在宀(mian) 下
以茻薦(mang jian)覆 之,下有仌(bing)也。” “茻,众艸也。”“薦,兽之所食
草也。” 外面是“宀”(mian ) ,即房屋;中间是“ 人”,人的左右两边是四个“草”,
表示很多草 ;下面仌表示“冰”。寒字是一个会意字 ,几个符号表达出的意思是,气
温很低,水结为冰,人在屋下,不能耐受,拥草御寒。 
寒字在《辞海 》、《辞源》都释为“冷”
。查“冷”字,再释曰“寒冷”。大概《辞
海》
《辞源》的编写者认为,寒字的意思人人皆知,所以不再细 释了。那么,寒字的
准确意义到底是什么呢?寒是言环境温度 。笔者查了一下英文 《韦氏新世界词典》
(Webster’s New World Dictionary)对 cold(寒)的解释。cold 指大大低于人体体
温的环境温度(of temperature much lower than that of human body)。这个词解
很好:寒虽然指环境温度低下,但是不能把寒仅仅解释为环境温度低下,如此解释并
不全面,不准确。寒一定要与人体体温相比较。唯有较多的低于人体体温,人必须采
取措施以保护体温,那便是寒,那才可以言寒。 

1.2 寒气与寒邪 

1.2.1 寒气与寒邪 
 
人和高等动物机体都具有一定的温度,这就是体温。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
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的表层皮肤和深部都分布温度(温觉、冷觉)感受器。
当环境温度降低,刺激机体的温度感受器,温度感受器便发出信息,传导到大脑皮层,
产生寒冷的感觉;同时信号也传导到身体的体温调节中枢 ,引起以系列变化,改变产
热和散热能力,使体温维持于相对稳定状态。  
一般来讲,当外界环境温度降至 15℃以下时,人便感觉到了明显的寒冷,必须穿
戴。不 过,对于不同的人群 ,不同地域的居民来讲,他们感到寒冷的温度是有差别的。
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其一为年龄。体温与年龄有关;年轻人体温偏高,老年人体温偏低。随着年龄的
增长,机体体温有逐渐降低的倾向,大约每增加一个年龄段(10 年),平均降低 0.05
℃。其原因可能部分与机体的新陈代谢高低变化有关。老年人机体的细胞活动减弱,
新陈代谢较低下,产热较少。 
其二为地域。“寒”还与人的感觉及其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有关。在我国的粤琼
港澳等南方地区,年平均气温较高,当地居民的身体已经适应当地的气候,所以当气
温降至 10℃左右的时候,人们便感到明显的寒冷。而 10℃左右的气温若在年平均气
温较低的北国,人们的寒冷感觉便少一些。 
其三为体质。对于那些体质较强,或者经常进行耐寒能力锻炼的人群来讲,他们
对寒冷的温度标准要比其它人低许多。反 之,有些人体质较弱,平时也没有进行耐寒
能力的锻炼,他们自然不甚耐寒。 
寒是六气之一。寒乃是万物生长化收藏全过程所必需的正常之气。适度的寒可以
是闭藏的条件。没有寒,便没有闭藏;没有闭藏,也就没有下一个周期中的正常的生
长。此正如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所说:“夫春温夏热秋凉冬寒者,四时之正
” [44] 可见,生物的生长化收藏,包括人的生长壮老已,这
气也,以成生长收藏之用。
样的过程需要正常的适度的寒气。环境的温热凉寒促成自然的生长收藏。《素问・生
气通天论》用“若冬无夏”比喻阴阳不和,也说明冬(寒)对于生长和生命是十分重
要的。 
但是,正如《金匮要略》所说,“人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
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张仲景在这里所说的“ 风气”,便是指自然正常气候,
包括风寒暑燥。而“万物”是包括人的。如果寒气过重,寒气持续作用于人体的时间
较长,超过了人的抵抗与承受能力,寒气便会伤人害人。伤害人体的寒气,在中医更
多地称之为“寒邪”。从这个意义上讲,寒气与寒邪“似乎” 没有本质的区别,只是
程度的不同,只是看寒引起了怎样的结果,是否导致人体发病。 
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可能并不如此简单,还需要做更加深入的分析。这个问题至少
有二个方面要提出讨论。首先,邪者,不正也。故当我们称“寒 邪”的时候,应该是
指“不正的寒气”。但现实的情况是,在不少的情况下 ,伤害人体、引起人体疾病的
寒气还不是“不正之气”,而是完全正常的寒气。正常的寒气之所以引起了疾病,不
是寒有何不正,而是患者身体抵抗能力的虚弱。其次,用现代科学眼光看,引起疾病
的寒邪,其本质有时并不是寒气,并不是环境温度的低下导致对人体的物理伤害的寒
气,而是另外的一些“非 寒”因素。对于这个问题,文章最后一个部分“关于寒邪实
质的思考”还将讨论。 
 
1.2.2 天之寒气与地之寒气 
 
《伤寒杂病论》中没有进一步将寒气分为天之寒气和 地之寒气。但寒气确实存在
天、地二种;后世医家就从天、地寒气的角度认识《伤寒论》病证。如清・柯琴在《伤
寒来苏集》中即把伤人的寒邪分为天之寒气、地之寒气和人之寒气三类。他说:“寒
之伤人有三:早 晚雾露,四时风雨,冬春霜雨,此天之寒气也;幽居旷室,砖地石阶,
大江深泽,邃谷高山,地之寒气也。好饮寒泉,喜食生冷,酷嗜瓜果,误服冷药,人
 [45]
之寒气也。”  
按照这样的分类,天之寒气是指气象因素的寒冷。其最具代表性者是冬季之寒。
张仲景在《伤寒例》中称冬寒“最为杀厉之气也。”天之寒气如果失于防御,对人的
健康有很大的危害。有学者曾质疑仲景《伤寒杂病论》原序中的描述:“余宗族素多,
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认
为寒邪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致死率,因而疑为温疫。那么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回顾历
史可知,东汉末期疫病流行的时候,即 2 世纪末至 3 世纪初,中国正处在开始于 2 世
[46]
纪后半期的寒冷周期。竺可桢先生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指
出:
“到东汉时代,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有几次冬天严寒,晚春国都洛阳还
降霜降雪,冻死不少穷苦人民。……直到三国时曹操(公元 155~220 年)在铜雀台
种橘,只开花而不结果,气候已比汉武帝时寒冷。曹操儿子曹丕在公元 225 年,到淮
河广陵(今之扬州)视察十多万士兵演习,由于严寒,淮河忽然冻结,演习不得不停
止。这是我们所知道的第一次有记载的淮河结冰。那时气候比现在寒冷。这种寒冷的
气候持续了很长时间,每年阴历四月(等于阳历五月份)降霜,直到第 4 世纪前半期
达到极点。……那时年平均温度大约比现在低 2~4℃。”气温低下可能是东汉后期产
生大疫情的重要原因之一,提示该时期疫病流行的病邪性质与寒冷低温有密切关系。
了解这一历史背景,能更好地体会《伤寒例》中“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
也”的意义。仲景《伤寒论》自序所描述的很可能是当时大规模的寒疫流行的情况。 
冬日阳光远,寒气重。阳光又可称“天阳”
,是所有生物包括人类生存与生长最
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条件。太阳光的波长产生的能量穿透皮肤,进入人体內,与体内
的各种化学物质与矿物质发生互动及反应 ,协助体内各项必需成分与营养物质的合
成,以及各种不同类型废物的分解与排出 。太阳光可增加机体对氧气的吸收、降低心
跳的速度、增加机体对维生素 D 及钙质的吸收,甚至改善肌肉的能量,并使人更能放
松且不易疲倦。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因为发现维生素 C 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
Szent-Gyorgyi 教授就曾表示,“我们人体所有的能量都源自太阳的光线。”中国古代
医家也十分重视阳光的宝贵。《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
则折寿而不彰。”张景岳更直接地提出“天之大宝, 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
一息真阳。”阳光在冬日尤为宝贵,民间有冬天晒太阳如进补药的说法。古人还提倡
冬日“曝日”,或称“负暄”,即晒太阳。唐・白居易有《负日》诗云:“杲杲冬日出,
照我屋南隅。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初似饮醇醪,又如蛰者苏。外融百骸畅,中
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在他看来, 晒太阳似饮醇醪,可畅百骸。如
果缺少阳光,阳气不足,即易产生寒气。是为天之寒气。 
按照柯琴的说法,地之寒气是“旷室邃谷”与“大江深泽”中的寒气。高宅大院,
深壑低谷, 大江湖泽,阴寒较重,是为地之寒气。
“ 大江深泽”之寒是水湿之寒。笔
者在《寒与地域》一节中另有论述。这里特别要说明的是仲景对水寒(水湿之寒)的
重视。他甚至考虑到煮药用水的寒气问题。他用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治疗因发汗后心
阳虚不能镇伏下焦寒水之气的“脐下悸者,欲作奔豚”,方后注:“作甘澜水法”(取
水二斗,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以祛除水寒之
气。张仲景认为,煮水尚不足以去水寒,还必须经过这样一番处理的水才可用来煮药。
用这样的水煮药,也就不会助长身体内的水寒之邪。深井的水, 虽然夏天,犹寒凉刺
骨,这便是地之寒;山洞深处,虽在夏天,犹冷气飕飕,这也是地之寒。 
而柯琴所说的“ 人之寒气”,则主要指来源于饮食物中存在的寒气。饮食物的寒
首先指其物理温度而言。比如冰、凉 水、冷食等。现代人追求口感和时髦,喜食冷饮,
不知寒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也可能损伤肺脏。“微则为咳,甚则为泄。”古人
早就提出饮食要“寒温适中”。《灵枢・师传》说:
“ 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
寒温中适, 故气将持,乃不致邪僻也。”意思是说饮食不可过热,也不可过凉;只有
寒温适中,脾胃之气、脏腑功能才可保持平和,而无偏盛偏衰之变。孙思邈在《千金
翼方》中也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民间也有“空腹忌
冷”的说法。今天有科学家提出“食宜暖”。 [47] 许多儿童夏日嗜食冰激凌,甚至冬天
也吃,吃完就出现咳嗽、 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因为冰激凌入口,寒气入胃,胃的
温度很快下降接近 0℃,胃肺比邻,肺的温度也急剧降低,导致肺中毛细血管收缩,
发生咳嗽和痰不易咳出的情况。这是由饮食物物理温度低下产生的寒,也是寒邪。 
其次是食物的非物理性的寒,我们可以称之为“生物性的寒”。许多食物具有生
物性的寒,如绿豆、西瓜、冬瓜、梨等。绿豆性寒无毒,清热解毒,生津止渴;梨性
凉,生津润燥;西瓜更有“天生白虎汤”之称 ,可以用于发热、口渴、尿赤的治疗。
久食、过食寒性的食物,或者体质虚寒的人进食了较多的寒凉性质的饮食,就容易为
其寒气所害。这也是寒邪,属于“人之寒气”。食物的生物学性质的寒气,其现代科
学本质是什么,现在还很难说清。是不是其中存在某种物质?某种导致寒性反应的成
分?如果真是存在这样的物质成分,即可称之曰“寒素”。物理性质的寒与生物学性
质的寒不一样,如梨是寒性的,即使适当加热,或煮熟了,梨还是寒的,不会因为加
热、煮熟而变热。当然,加热、煮熟之后,其寒性减弱了。 
张仲景很重视食物之寒,也就是柯琴所说的“人之寒气”对身体、对疾病转归的
影响。《伤寒杂病论》有些方剂的方后注明确规定忌食生冷,如桂枝汤 、乌梅丸等。
这是张仲景告诫人们小心饮食之寒。饮食之寒对于疾病的恢复,对于药物疗效的发挥
是不利的。元・王好古在其《阴证略例》中,对内伤冷物遂成“阴证”的病变与治疗,
作了系统的论述,对于理解“人之寒气”有参考价值。《阴证略例・论元阳中脱有内
[48]
外》 云:“或有人饮冷内伤,一身之阳,便从内消,身表凉,四肢冷,脉沉细,是
谓阴证……”他认为“若饮冷内伤,虽先伤胃”,但其病变则有三阴经不同的症状表
现。在仲景三阴证治的启发下,凡伤在太阴脾经,治以理中丸、理中汤;伤在少阴肾
经,治以通脉四逆、四逆汤;伤在厥阴肝经,治以当归四逆、吴茱萸汤。对于“饮冷
[49]
内伤,外感寒邪无汗者”,他创用自拟“神术汤”; 对于“伤寒内感拘急,三焦气虚
[50]
自汗,及手足自汗”者,“宜先缓而后急,缓宜黄芪汤。” 王好古对伤寒的研究侧重
在内感方面,他所阐发的伤寒内感阴证理论独具特色。所谓伤寒内感 ,即由于饮食冷
物、误服凉药以及口鼻吸入雾湿之气,导致人体阳气损伤而发生的疾病。 
徐大椿在《古今医统大全》 [44] 中有一段话:“中寒不拘冬夏,或中天地之寒,或
受饮食之寒 。缘阳气内虚,腠理空豁,寒邪直中三阴之经。”这段话与柯琴对寒气的
分类大同小异。 
 
1.2.3 寒与风 
 
由于风与寒常常相兼相随,而且风能促进散热,引起温度下降,所以风与寒常常
容易混淆。但风与寒是不同的,风属阳,寒属阴。风为春季主气,但四季皆有风。风
不仅常常与寒相兼相随,它也常与湿、燥、火相兼相随。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
说:
“风亦因四时之气,成温凉寒热也。若气候严寒 ,风亦凛冽。天道暄和,风亦温
[44]
暖。冬时坎水用事,天令闭藏,水冰地冻,风与寒相因而成杀厉之气。” 风为百病
之长。“风者,百病之长也。”风性开泄,善动而不居,发泄腠理,既容易导致人体正
气的散越,也为外邪包括寒气的入侵创造了条件,所以风与寒合,确能加重寒气的“杀
厉”之性。 
气象学意义的风是由气压分布的差异所引起的,而各地气压差异的原因是由于空
气冷热差异导致:热空气发生膨胀,气压降低了;相反的,一个地区冷下来的结果会
引起那里气压的升高。这样,冷和热的矛盾运动,通过气压高低的矛盾,最后又转化
为风的矛盾运动,热运动转化成为风的机械运动。风就很自然地成为传送热量的角色。 
从气象学的意义上讲,《内经》概括的“六淫”实际上是大气温度、湿度 (水汽
含量)和风三个气象要素(寒、热、湿、燥是温度和湿度的两极)。而“风”是影响
乃至决定空气热量交换的重要气象因素,也影响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及其传递状态的重
要因子。在太阳辐射一定的前提下,影响和决定空气温度和湿度高低的因子是空气的
流动,即“风”。 
风能加速散热,故常常可以导致寒气或寒邪发生。仲景称使人发病的风为“客气
邪风”。故风寒虽然阴阳迥异,却常常相因为患。柯韵伯就说:
“盖风中无寒,即是和
风;一夹寒邪,中人而病,故得与伤寒相类,亦得以伤寒名之。” [51] 
现代生物气象学研究表明,人体感热温度与气温和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呈负相
关。当气温高于皮肤温度(32℃)时,热平流对人体起加热作用,但风速增大,却加
快了汗液的蒸发而带走了大量热量使感热温度相对降低,此时,风对人体感热温度的
影响是上述两种作用的总和。而当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冷平流对人体起冷却作用,
风速加大又加速了热量的散发,使人体更感寒冷。此时 (包括夏天),体虚者极易感
受风寒而致病。[52]  
在冬季,人们都更加关心天气预报,其中最关心的就是气温,但即使如此,仍有
许多人还是受凉、生病了。这多是因为忽略了风速。例 如,一听预报气温是-4℃,便
误认为即使今天有 5 级大风,气温也还是 -4℃。其实,大风天气里,身上的热量会被
地迅速带走 ,人实际处于比-4℃更寒冷得多的环镜中。一般而言,当气温在-18℃以
上,风速每增加 1 千米/小时(相当于蒲氏微风,3 级),人体感受到的风寒程度便降
低了 0.345℃。气温为-4℃,风速为 32 干米/小时(相当于蒲氏清风,5 级)时,近
似的相当风寒温度是:-4℃-32×0.345℃=-15℃。也就是说 ,此时的人体要抵抗-15
℃的严寒,而不是-4℃的轻寒。所以在关注天气变化时,不仅要关注气温是多少,还
要看风力大小,把风也算入寒冷程度,这样就可减少患病的几率。 
 
1.2.4 寒与季节 
 
寒与季节有关,多发生于冬季和深秋、早春。但是其它季节也可能发生、存在。
寒为冬季主气,在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人体注意防寒保暖不够,则常
易感受寒邪。此外,淋雨涉水,或汗出当风,亦常为感受寒邪之重要原因。 
冬应寒,冬季的最大特点就是寒。北风呼啸,万物萧条,漫天飞雪,是冬季景象。
故人们常以 “严冬”、“寒冬”形容冬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冬三月,此谓
闭藏,水冰地坼……”《伤寒例》 引《阴阳大论》亦有“冬气冷冽”、“冬时严寒、万
类深藏”的描述。古人在“阳主生,阴主杀”思想的支配下,以及御寒保暖措施不够
的情况下,认为“寒”(冬寒)“最成杀厉之气”,故又有“寒毒”的称谓。 
天文学上的冬季是指从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至春分(3 月 21 日前后)这个时间段。
中国古籍上多用立冬(11 月 8 日前后)作为冬季的开始。而在气候统计上,因一般以 1
月份为最冷月,7 月份为最热月,故以阳历 12、1、2 月份为冬季。另一种分季方法是
以候(每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稳定降低到 10℃以下作为冬季开始。
《伤寒例》 中更是
把“从霜降以后,至春分以前”所伤之寒分为三个阶段,即“九月十月,寒气尚微,
为病则轻;十一月十二月,寒冽已严,为病则重;正月二月,寒渐将解,为病亦轻。” 
由于大陆和海洋热力特性的差异,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太阳辐射减弱的冬
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另外,冬季严寒的亚洲内陆形成一个冷性高气
压,东部和南部的海洋上相对成为一个热性低气压,高气压区的空气要流向低气压区,
就形成我国冬季多偏北和西北风。 
虽然冬季是一年里最寒冷的季节,但它却是四时正气之序,是自然规律,是阳气
伏藏的时令。只要善于“摄生”
,按照《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去做,
“冬三月,……
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调整起居与情志,就可以“养藏”
与“奉生”,不为寒邪所伤。 
寒虽然肆虐于冬季,但即使春夏亦有寒袭。此即古人所谓“非其时有其气”。 古
人所谓“春时应暖,而反大寒”,“夏时应热,而反大凉”,皆是。在非其时而出现的
寒气中,另有一种特殊的“寒气”,其致病性强,古人称之为“时行”。至于导致“一
岁之中,长幼之病多相似者”,则不是通常意义的寒气,肯定是与寒冷相关的生物学
因素,古人又名之曰“寒疫”(
“时行寒疫”
)。  
早春尚寒,而早春也常常出现“乍暖还寒” 的情况。吴瑭有“春初之风,挟寒水
[53]
之母气”的说法 。冬属水,春属木,故冬为春之母。在夏季,既有可能出现非其时
而有其气的寒,而人们往往“自取其寒”,穿戴较少,贪凉喜寒,露 宿于高墙下、过
道中,睡于电风扇、空调下,也容易受寒生病。 
寒与季节的关系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时要考虑的因素。寒证可以发生在冬季以外
任何季节,但一般来讲,冬季较多寒证,冬季发生的寒证其病情也较重。 
 
1.2.5 寒与地域 
 
寒冷与地域有关 。地域不同,形成的气候特点亦不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记载了我国五方气候的基本特点,即东方生风,南方生热,西方生燥,北方生寒,中
央生湿。可见,北方多寒。黑龙江的漠河是我国最北端的城镇,也是我国冬季最寒冷
的地方之一,那里曾观测到接近-50℃的最低气温。 
《素问・异法方宜论》更进一步论述了我国五方气候与地理的关系,
“东方之域,
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西方者,金石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
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
”“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
“中央者, 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指出五方气候之异主要在于天阳之
气的生长与收闭,北方寒冷主要是因为其处于“天地所闭藏之域也。”《素问・五常政
大论》也提出“阴阳之气,高下之理,太少之异也。”即天气的阴阳差异、地势的高
下区别,是四方(五方)之所以有寒热温凉的气候差异的原因。 
寒冷多发于西北地区,西伯利亚、极地地区,那自然是很寒冷的。但即使南国也
有寒邪。首先,从气象学角度而言,深秋和初冬期间来自北方的干冷空气,很少经海
上影响南方,特别是华南。此时的空气较为干燥,较难成云致雨,所以这时的较强冷
空气影响多为晴朗的干冷天气。而从冬至后到春季,较冷空气多走偏东路线,经过海
洋辗转南下,从海洋上带来了大量的水汽,影响南方,碰到一些山地的抬高和阻挡,
较容易形成云雨。造成冬至后较强冷空气对我国南方的影响多为阴雨天气。故而在南
方有“干冷不算冷,阴冷才真冷”的说法。寒冷与阴湿相伴,是南国“寒”的特点。 
与寒多发于冬季,而其它季节都可发生的道理一样,寒虽然重于北方,但任何地
方都可以出现。寒证可以发生在北方以外任何的地区。寒与地域的关系也是中医临床
辨证施治时要考虑的因素。 
关于寒与地域的关系,还有一种现象在此提出讨论。“四川人以附子为常食品,
医家用乌附动辄数两,麻黄柴胡动辄数钱,……然在川地则绝少伤阴劫津之弊者。”
有人解释这是因为长江水“由青海西康雪山中急流入川,寒性正盛,川人饮此寒水,
[54] 
故用乌附热药适得其平,解表亦非多量麻、柴无能为力。”
 
1.2.6 寒与运气 
 
寒不仅与季节、地域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有一定的规律性,也有节律性。如冬季
多寒,早春、晚秋多寒,早晚气温也偏低,等。掌握寒气发生的规律和节律对于认识
寒与寒证,对于寒证的辨证,对于寒证的预防等都是有必要的。 
在一年之内,寒的发生和运行有其规律和节律。为什么有些年分的气温比其它年
份偏低或偏高?为什么有些年份的冬天不冷或更冷,春天不暖而反寒?在季节节律以
外,是否存在更长周期的节律?运气学说正是回答和研究这样问题的学问。 
《伤寒论》也认为对寒气运行规律的把握,对寒气运行情况和致病情况的预测是
非常重要的。不 过《伤寒论》仅仅提出了对一年之内寒气变化情况判断的方法,它根
据二十四节气给予说明,其具体内容见于《伤寒例》。该篇有云:“夫欲候知四时正气
为病,及时行疫气之法,皆当按斗历占之。
”《伤寒论》没有对寒气运行情况的年周期
以上更长周期节律的说明。不过“按斗历占之”一语也包含了运气学说的精神。对于
年周期以上更长周期中气候运行的规律以及异常的气候变化,古人建立了运气学说加
以解释和预测。 
运气学说是古代探讨气象变化规律的一门知识。即运用五运和六气的节律性运动
及其相互化合,来解释说明天体运动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性,以及天体运动和气候变化
对生物对人类的关系及影响。“运”指“五运”,即木、火、土、金、水五行五方之气
的运动;“气”指“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变化要素的变化。 
运气学说的推演符号为天干和地支,五运配以天干(十干统运),六气配以地支
(地支纪气)
,天干与地支配合,天干在上,地支在下,上下组合起来,就叫“甲子”。
运气学说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合,根据各年纪年由干支组
合成的甲子,推算各年的五运、六气、主 气、客气、司天、在泉、太过、不及,观察
运与气之间相互化生和承制等状况。古代天文历法家、农家、医家、兵家、阴阳家都
曾广泛应用运气学说。 
医家观察“运”与“ 气”之间相互化生和承制的关系,预测每年气象特点及气候
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影响规律,判断发病情况。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
所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其
内容集中反映在《内经》中《素问・天元纪大论》以下七篇大论。 
如何通过运气学说认识寒气?笔者撰写了《从运气学说看寒气与寒证》一文,由
于其篇幅较大,故置之附篇。 
 
1.2.7 外寒与内寒 
 
寒邪有外、内之分。内外是就人之身体而言,发生于人体之外的寒为外寒,产生
于体内的寒为内寒。柯韵伯所言“天之寒气”、
“地之寒气”发生于人体之外,所以是
外寒。而他说的“人之寒气”,是指来源于 “喜食生冷,酷嗜瓜果”的寒气,从外而
来,当然也是外寒。内寒则是由于机体阳气不足,于身体内部产生的寒气。 
《伤寒论》中的寒多是外寒。六经伤寒都是伤于外界的寒邪。所谓“太阴直中”、
“少阴中寒”等病证也都是中于外界的寒气。说的更细一点,直中于身体内脏的寒邪,
虽然其发病在里,不是在表,也是外寒。不过在《伤寒论》所论述的由寒邪引起的病
证,寒气并不是从外界侵入,而是自体内产生。或由治疗过程中 ,汗吐下等治疗不当,
或寒凉药物的不当应用,导致机体阳气损伤,或严重的汗出、呕 吐、下利等症状引起
阳气损伤;阳气损伤则阴气偏盛,是以寒从内生。《伤寒论》第 29 条:“伤寒脉浮,
自汗出,小便数,心烦, 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
厥,咽中干,烦燥,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
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
加烧针者, 四逆汤主之。”其中甘草干姜汤证和四逆汤证,都是因为不适当的治疗导
致了机体阳气损伤,寒气由内而生。概而言之,诸如理中汤证、四逆汤证类等,其不
属于直中发病者,一般都是寒自内生。 
《内经》云:
“阳虚生外寒。”从《伤寒论》看,由阳虚引起的寒既可以表现于外,
出现寒气在外的表现,如恶寒、肤冷、肢厥等,但也多出现一些寒气在内的表现如腹
痛、下利、腹中冷等。 
外寒与内寒虽有区别,但它们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阳虚内寒之体,容易
感受外寒;而外来寒邪侵入机体,积久不散,又常能损及人体阳气,导致内寒。汗、
吐、下等治疗方法的不当运用,之所以能够导致阳气损伤,寒从内生,与机体阳气脆
弱是有关系的。 
 
1.2.8 寒与伤寒防御 
 
张仲景在《伤寒论・伤寒例》里 说:“冬季严寒 ,万类深藏。君子固密,则不伤
于寒。”所谓“固密”,就是保护人体阳气,使其收藏,勿使发泄耗散。如果不注意这
一点,不能固密,阳气不能收藏于内,发泄耗散于外,则阳气虚,这样便容易为寒邪
所伤。对“固密”的意思最好还要结合《黄帝内经》来理解。《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在论述顺四时阴阳消长而养生时说:“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
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
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水冰地坼”正是由“冬季严寒”所 致;“无扰
乎阳”也就是“固密”的另 一种方式的表达。而“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
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固密的一些具体措施。 
要“固密”,就要慎起居。冬三月的起居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一些
睡,晚一些起。要“固密”
,就要调情志。冬三月的调情志应该是“使志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若已有得。”要“固密”,就要适寒温。冬三月要“去寒就温”,特别是在
北方,人们都棉裹裘衣, 戴手套帽子,围围巾,封闭得严严实实,这个衣着不就是一
个“藏”吗?不就是一个“去寒就温”吗?将整个身体封藏起来,闭藏起来,与冬藏相
应,这就是养藏。要“固 密”,就要节动静。冬三月应该“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泄
皮肤也就是皮肤的开泄。剧烈运动会导致皮肤开泄而汗出,汗出多了就会耗气伤阳,
使气亟夺。冬三月是阳气闭藏的时候,这个时候皮肤也应该相应的闭藏,运动一定要
适量,应该避免过多的开泄皮肤,这样才能与冬相应,这样才有利于养藏。 
由此可见,张仲景所讲的“固密”就是保护阳气、保养身体,进而预防受寒的意
思。这与“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思想是一致的。 

1.3 从《伤寒杂病论》 看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1.3.1 寒邪发病与传变  

1.3.1.1 寒邪发病 
 
寒邪是否引起疾病的发生,主要与邪气盛衰、正气强弱有关,也就是内因和外因
的关系。邪气侵入人体或存在于人体是发病的前提。邪气所在之处即正气相对虚弱之
处。当邪气和正气的斗争达到一定的激烈程度便会发病。在这种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中,
内因最为重要。如果正气旺盛,即使寒气很重,也不一定会引起疾病;反之,如果正
气衰弱,那就很容易受寒发病。正如《灵枢・百病始生》所说:“此必因虚邪之风,
与其身形,两虚相得,乃客其形。两实相逢,众人肉坚。”
“两虚 ”
,指致自然界的“虚
邪”和人体正气之虚;“两实”,指较强烈的六淫之气与人体正气的充实。 
如《伤寒论》第 97 条: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与胁下,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藏府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
故使呕也。”此论述少阳病的发病。气血虚弱之人, 肌腠疏松,卫阳不固,邪气可穿
透太阳而直犯少阳。邪气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胁下是少阳所主之位。邪结于此,
发为少阳病。这一条文充分说明了正气强弱是疾病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又如《 金匮要略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云:“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 师曰:
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
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合紧去则愈”
,“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
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这虽然是对风邪
而讲的,但是风为百病之长,且此“风”亦可以理解为风寒之邪。血痹是一种因气血
不足,感受风寒之邪,血行阻滞引起的,以肢体局部麻木不仁,严重者也可有轻度疼
痛为主的疾病。平时缺乏劳动或锻炼的人,虽然外表上肌肉丰盛,其实筋骨脆弱,营
卫不足,腠理不固,因而抵抗病邪的能力是薄弱的。这种人稍事劳动则容易汗出,汗
出则腠理更加疏松;或平时无事多思,睡眠不好,辗转反侧,造成身体抵抗能力更加
低下,即使感受轻微的风寒之邪,亦足以引起血行闭阻,而得血痹之病。血痹之病总
由气血不足 ,外卫不固,感受外邪,阳气受阻,血行不畅所致。如尤在泾云:“阳气
者,卫外而为固也。乃因疲劳汗出,而阳气一伤,卧不时动摇,而阳气再伤,于是风
邪虽微,得以直入血中为痹……”。 
 
1.3.1.2 寒邪伏藏 
 
寒邪伏藏是伏邪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伏邪学说,是古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
通过观察、分析,对人体感邪发病过程推导出来的理论。因而,它不是具体的病因论,
而是关于邪气伏藏和发病情况的一种学说。上节主要讨论寒邪伤人引起疾病发生,这
里主要谈的还不是发病问题,寒邪虽然已经侵入了机体,但并没有引起疾病,寒气藏
伏于身体的某个部位。在这种情况下,疾病是否发生,还要随时间、季节、人体正气
的消长等因素的变化而定。 
《黄帝内经》已有伏气学说的思想。《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是以春伤于风,
邪气留连,
(夏)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痎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痿厥。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 内经》这段话的意思是,春天为风邪所伤,但并没有立即引
起疾病的发生,邪气流连不去,至夏天才发为洞泄;夏天为暑邪所伤,也没有立即引
起疾病的发生,至秋天才发为痎疟;秋天为湿邪所伤,疾病没有立即发生,到了冬天,
发为上逆咳嗽、痿厥;冬天伤于寒邪,没有引起疾病的立即发生,直到来年的春天,
才发为温病。在这里,《内经》虽然只用了一句“邪气流连”,但暑、湿、寒邪于夏、
秋、冬季伤人以后,都是在体内流连不去的。这就是讲的邪气伏藏的问题。
《素问・热
论》说:“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这里并没有
明确讲邪气流连,但后世医家一般都认为,
《内经》的意思也是“寒邪”伏藏于机体,
至于夏至日前后发作。 
张仲景继承了《内经》伏气学说。《伤寒例》说:
“冬时严寒 ……中(寒邪)而即
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张仲景
在这里说的非常明白,寒邪伤人以后,有一部分立即发病了,还有一部分并没有即时
发病,“寒毒藏于肌肤”,到了春天发为温病,或到了夏天发为暑病。《伤寒例》又云:
“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温热病,皆由冬时触寒所致。”仲景的引申发扬,使伏邪概念
具体化。“伏寒化温论”便成为温病病机公认的解释,遂成为后世论温病“伏邪”的理
论依据。 
下面从寒邪伏藏的部位、伏藏寒邪的发作,以及如何判断伏寒三方面进一步说明
寒邪伏藏问题。 
 
1.3.1.2.1 寒邪伏藏的部位 
 
关于寒邪伏藏的部位,医家有不同的认识。归纳起来有邪伏肌肤、邪伏肌骨、邪
伏少阴等观点。邪伏肌肤说由张仲景提出。《伤寒例》云:“寒毒藏于肌肤 。 ”寒邪伏
《诸病源候论・温病诸候・温病候》[55] 云:
藏于肌骨的观点由隋代巢元方提出。 “为寒
毒藏于肌骨中。”笔者认为,巢元方书中的 “肌骨” 或为“肌肤”之误。认为寒邪伏
藏于少阴的医家较多,如叶天士、柳宝诒等均认为“寒邪伏于少阴”。 
 
1.3.1.2.2 伏藏寒邪的发作 
 
伏藏于体内的寒邪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作,引起疾病 ?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季节、
新感等。人天相应。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功能,以及伏藏于体内的寒邪,都会受到
天地阴阳消长、季节变化的影响。故伏藏的寒邪,或在春天发动,或在夏天发动,也
可能在秋天发动,而分别为温病、暑病、疟疾等。 
体内有寒邪伏藏的人,若重被邪气侵犯,伏藏的寒邪极有可能“因加而发”。而
情绪不调、饮食不节等也是影响伏藏寒邪发病的重要因素。此可以从《灵枢・贼风》
篇得到启发 。该篇说:“此皆尝有所伤于湿气,藏于血脉之中、分肉之间,久留而不
去,若有所堕坠,恶血在内而不去。猝然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时,腠理闭而
不通,其开而遇风寒,则血气凝结,与故邪相袭,则为寒痹;其有热则汗出,汗出则
受风,虽不遇贼风邪气,必有因加而发焉。”这段文字说明,若湿气、恶血作为“故
邪”藏于体内“久留而不去”
,一旦出现了诱因 ,如 “喜怒不节,饮食不适,寒温不
时”之类,引起正气不和或虚弱,则故邪可能发动,引起发病。 
一般认为,《伤寒论》第 6 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是伏藏寒
邪发作而形成的疾病。清・ 章虚谷《医门棒喝》 [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为温病。
是少阴伏邪 ,出了太阳,以其热从内发,故渴而不恶寒。”柳宝诒《温热逢源・伏温
[57]
内燔营血发吐衄便红等证治》 :“温邪化热外出, 其熏蒸于气分者,为烦热 、口渴
等证。”说明热在气,初起即以发热而不恶寒、口渴 ,此外也可能存在心烦、尿赤、
舌质红、苔黄、脉数等表现。 
 
1.3.1.2.3 如何判断伏气(寒邪伏藏) 
 
在《伤寒论・辨脉法》中,张仲景提出了一个依据脉象判断伏气的方法。《辨脉
法》云:“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
脉之。若脉微弱者,当喉中痛似伤,非喉痹也。病人云:实咽中痛。虽尔,今复欲下
利。
”按照张仲景的意思,医生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依据相关理论,判断伏气为病,
“以意候之”
。一个病例 ,是否与伏气有关 ,那就需要通过脉诊作出判断,
“当须脉之”。
从张仲景这里所举的例子看,冬寒伏于少阴,至春阳气升发之际而发病,因少阴属肾,
肾司二便,而经脉循行咽喉,故少阴伏气病,法当咽喉疼痛而又下利。若但为春日新
感风邪,其脉多见浮弦。今脉反见微弱,可能与伏寒化热有关。 
寒邪为什么能伏藏于身体?寒邪伏藏于身体是否有任何表现 ?如何判断身体是
否有寒邪伏藏?如果能够认识到体内有寒邪伏藏,是否应该采用措施驱逐之,应该采
用怎样的方法?对于这些与寒邪伏藏相关的问题,古代医家言之较少。这些问题应该
成为研究课题。 
 
1.3.1.3 寒邪传移 
 
侵犯人体的寒邪既可以停留于一处,也能传行于另一处。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邪
传”或“病 传”。张仲景不仅明确提到“邪 传”,也论述了邪传的病症实例 。
《金匮要
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说:“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疢难,不越三条:
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
外皮肤所中也;……”其中“经络受邪,入脏腑”
、“四肢九窍、血脉相传 ”
,就是讲
的“邪传”
。张仲景的这段文字也表明,他在《伤寒论》中提出的“传”,
“不传”,说
的就是邪气传移的问题。 
至于寒邪之传, 仲景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均有论述。
《 伤寒论》中的
内容很丰富:寒邪初伤太阳之表,如果太阴脾阳不足,表邪可以内陷,传入太阴而为
太阴寒湿之病。如果少阴里虚,表寒可以内陷,传入少阴而为少阴虚寒证。 
当然,寒邪的传移,更多的是与寒邪变性一起发生的。关于寒邪的变性,下面将
有专节论述。寒邪传移的形式和规律,古代医家总结出循经传、越经传、表里传等。
此外,邪气的传移也可以发生在经-腑或经-脏之间,如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循经入腑,
成为蓄水证或蓄血证,便是临床常见的情况。  
在《伤寒论》中,邪传一经,导致新的病证,有时原发病已罢,有时原发病证未
罢,这就成为了“完全性传移”和“ 不完全性传移”二种情况。 
 
1.3.1.4 寒邪变性 
 
寒邪可以传,亦可以变。寒邪移传是指寒邪侵入人体之后在体内部位的变化;寒
邪变性则是指侵入人体的寒邪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始而为寒,继而寒变化为非寒 。寒
邪在性质上的变化有时是非常迅速的,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完成。如《伤寒论》阳
明病,“始虽恶寒,二日自止”即使其例。 最初感受的是寒邪,但仅在一日之内便变
化为热,其性质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形成了阳明实热。所以,受寒邪所引起的疾病不
一定都是寒证。 
中医病因,其性质能发生变化,这一点与西医学是不同的。在西医学里,一种病
因进入身体以后,其性质一般是不会变化的。有些致病微生物可能会发生结构上的变
异,但其变异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不会发生在一个病例。 
寒邪在性质上发生变化,绝大多数都是变化为热,很少变化为风或暑,亦较少变
化为燥与湿。 
[58] 
导师傅延龄教授对证的性质、结构等作过深入系统的研究。 在探讨“证的不稳
定性”时,他说“证不是恒定不变的;病不变而证常变。除了疾病本身的阶段性变化
外,证还可能受治疗、饮 食、环境、情绪、气候、季节、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
化,由实到虚,由表到里,先寒后热,前肝后脾,昨上今下等,不断变化。在西医,
致病因素一般是不变的,如肺炎双球菌不可能变为痢疾杆菌。而在中医 ,病因性质是
可以变化的,尤其是在外感疾病中,病因性质的变化更是常见。寒邪完全可能化为热
气,热邪也完全可能转变为寒邪。举例而言,由外寒伤表所致的伤寒病,其始可能是
太阳伤寒表实证,经过发汗可能变为表虚证,误下可能导致太阴虚寒证,过汗可能导
致少阴阳虚证,亦可能导致太阳蓄水证,或阳明热实证等。在外感疾病中,证不仅常
常变化,而且其变化常常会很快,古人说“走马看伤寒”便是这个意思。……” 
在里的内寒,在某些因素的影响下,也会发生性质的变化,《伤寒论》中就有不
少这样的例子。如少阴寒证,在阳气来复以后,有可能化为热邪。原文 293 条曰:
“少
[59]
阴病八九日 ,一身手足尽热者,以热在膀胱,必便血也。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中解为:“膀胱,太阳也。少阴太阳为表里。少阴病至八九日,寒邪变热,复传太阳。
太阳为诸阳主气,热在太阳,故一身手足尽热;太阳经多血少气,为热所乘,则血散
下行,必便血也。”这是少阴之寒由于阳复太过,由寒变热,脏病还腑所致。而寒在
厥阴,同样存在阳复太过的情况。原文 334 条曰:“伤寒先厥后发热,下利必自止,
而反汗出,咽中痛者,其喉为痹。发热无汗,而利必自止,若不止者, 必便脓血。便
脓血者,其喉不痹。”伤寒先厥后发热,若是阳气来复,疾病有向愈之机 ,故下利必
自止。但阳复应以和平为宜,如果阳复太过,又会致成邪热为病。邪热蒸于外,逼迫
津液外泄则反见汗出;热炎于上,熏灼咽喉则病喉痹(喉痹:咽喉红肿,闭塞不通)。
若发热无汗,阳热不得外泄而迫于里;趋于下,则热伤下焦血分而发生便脓血的病证。
由于邪热下行而不上逆,故便脓血者,就不发生喉痹肿痛。原文 332 条所论,原为寒
盛伤阳之证 ,但在阳复寒退的过程中,“后三日脉之而脉数,其热不罢者,此为热气
有余,必发痈脓也。”则是阳复太过,阳热邪气溢于肌肤所致的身发痈脓证。  
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医学里,在张仲景医学中,寒引起疾病,后来寒变为热、变
[60]
为湿……正如张志聪在《素问集注》 中所言:“……又如伤寒,天之阴邪也,或中
于阴,或中于阳,有中于阳而反病寒者,有中于阴而反病热者,……如感吾身中之水
湿,则为青龙、五苓之证;如感吾身中之燥热,又宜于白虎、承气诸汤……”一方面
说明寒邪为病在进入人体后会产生诸多的变化;另一方面,张志聪提出了产生这种变
化的原因——人体反应性不同所致。即如他所说[60] :“如感风寒暑湿燥火而为病者,
病天之六气也。天之六气病在吾身,而吾身中 又有六气之化。……如感吾身之阳热,
则为病热;感吾身之阴寒,则为病寒;感吾身之水湿,则为痰喘;感吾身之燥气,则
为便难。……是吾身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标本阴阳之气化也。……此止受天之一
邪,而吾身中有表里阴阳变化之不同也。” 
影响寒邪性质发生变化的几个主要因素是患者的体质类型、治疗与护理因素等。
寒邪进入人体之后,从阳化热,从阴化寒。这就是古人所言“从 化”学说的内容。体
质类型不同,对六淫的易感性亦不同,感受之后发生的变化也不同。这在《内经》中
早有反映。 如《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指出,“木形之人”、“火形之人”
,“能春夏不
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而“土形之人”、
“ 水形之人”、“金形之人”
,皆“能秋冬不
[61]
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现代, 匡调元氏提出 体质的定义为:人类体质是人群及
人群中的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环境的影响下,在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程中形
成的机能、结构与代谢上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状态往往决定着他的生理反应的特异
性及其对某种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所产生病变类型的倾向性。他采用[62]常体、寒体与
热体 3 型作为实验研究的入门,其一系列动物实验研究表明:三种体质在生理机能、
代谢指标、淋巴细胞体外增殖及 DNA 损伤后修复能力以及免疫功能方面,存在明显差
异。感邪之后,寒体易化寒,热体易化热。 
正因为寒邪的性质会发生变化,我们不能因为有受寒之经过,即判定其所患为寒
证;我们也不能因为没有受寒之经过,而判定其所患为非寒证。 

1.3.2 寒邪致病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1.3.2.1 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阳气也被称为“ 生气”(
《 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专篇讨
论了阳气的生理功能以及多种原因导致阳气失常引起的病变及其机理。篇中称“阳气
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突显了阳气的独尊地位。人体阳气的主要生
理功能是:温养身体,护卫表里,抗御外邪,生化精微,温养神明,柔和筋骨,运行
血脉津液。 
阴阳对立。寒为阴邪,最伤阳气。充足的阳气可以制阴,但若阴寒偏盛,则阳气
不仅不足以驱除阴寒之邪,反为阴寒所制,“阴盛则阳病”(《素问》),削弱阳气。
阳气受损,失其正常的卫外防御、温煦气化作用,则可出现多种寒证。寒邪致病的这
一特点在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有十分突出而充分的反映。张仲景在《伤寒例》中
说:
“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厉之气也 。
”所谓“杀厉”
,主要就是说寒邪可能极
其严重地损伤、削弱机体阳气,引起危险的结果。 
在《伤寒杂病论》中,寒伤阳气的致病特点有充分的反映。从临床表现上看,寒
伤阳气有如下一些常见的表现,如恶寒、下利、肢冷,等。 
阳气被寒邪所伤,可能导致一系列的病变,如气血凝滞、胃不受纳、 脾失运化、
津液不摄、气化不行等。 这些病变在《伤寒杂病论》都有反映。而其中最为严重的病
变是亡阳。 
以下分而论述的寒邪收引、凝滞等致病特点,都与寒邪导致阳气损伤有关,也是
寒伤阳气的具体表现。 
 
1.3.2.2 寒性收引 
 
“寒性收引”。这是中医对寒邪致病之最主要特点的高度概括。张仲景虽然没有
直接讲过“寒性收引”的 话,但《伤寒杂病论》论述的许多寒伤性疾病,其临床特征
及其病理特性充分反映了“寒性收引”的致病特点。 
“收”,收缩、收紧;“引”,因为收缩而产生牵引的力量与特点,故一般解为收
缩牵引之意,张景岳释“引”为“急”。急者紧也。寒邪侵袭人体, 可使皮肤、肌肉、
腠理、脉、 筋等组织收缩、紧张、挛急。
《 素问・举痛论》中有“寒则气收……寒则
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寒性收引, 则腠理、 经络、筋脉出现收缩、挛急等变
化。以《伤寒论》病症为例,如寒邪侵袭肌表,毛窍腠理闭塞,卫阳被郁不得宣泄,
则可见恶寒发热,无汗、身体疼痛等症状。 
从《伤寒杂病论》看,寒性收引致病特点反映在几个突出的症状上,如无汗、脉
紧、身体拘急、拘挛,肌肉骨节疼痛等。本文将在后文给予说明。 
 
1.3.2.3 寒性凝滞 
 
“凝滞 ”
,即凝结、阻滞不通之意。收引与凝滞是相关的 ,是寒邪致病特点的二
个既相关又有区别的方面。“收引”指皮肤 、肌肉、 筋脉等组织结构的收缩、紧缩。
而“凝滞”则指具有流通、升降出入运动特征的物质,主要是气、血、营卫、津液因
为寒邪的凝滞,其流动性减弱,流行缓慢,甚至停滞、凝结。换句话讲,体内任何流
动的物质,逢热即行,逢寒便凝。而流动性减弱甚至停滞、凝结的气血、津液等形成
瘀血、气滞、痰饮、水湿,又将阻碍气、血、津液的流行和敷布。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有这样一条原文:
“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
寒,涩为血不足。 趺阳脉微而迟, 微则为气,迟则为寒。 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
足逆冷则营卫不利 ;营卫不利,则腹满肠鸣相逐,气转膀胱,荣卫俱劳; 阳气不通即
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
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这一条原文对寒邪导致营卫、
气血凝滞是很好的说明。 
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看,寒性凝滞致病特点在病机上的特点可以归纳为营卫
凝滞、气机凝滞、血脉凝滞、水液凝滞。兹分述于下: 
 
1.3.2.3.1 营卫凝滞 
 
《伤寒论》太阳伤寒证的临床表现,其突出特征是无汗、身疼痛。无汗、身疼痛
的病机既是由于寒邪的收引,皮肤收缩,腠理闭塞,同时也是由于在寒邪的作用下,
营卫流动性的减弱,出现凝滞的现象。麻黄汤证是太阳伤寒的代表。《伤寒论》第 35
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 ,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
由于寒邪伤表,营卫凝滞,血脉流行不利,故无汗、身疼痛。治之用麻黄汤辛温发散
寒邪,寒邪去,表气温和,营卫宣通,血脉流行,即汗出表和,疼痛即随之消失。 
 
1.3.2.3.2 气机凝滞 
 
“脏寒生满病。
”《伤寒论》太阴病即是其例。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
自利益甚, 时腹自痛。”张仲景把腹满列为太阴病提纲证的第一个症状,足见其对腹
满的重视。为什么“脏寒生满病”?其主要机制是,由于寒邪凝滞,脾胃之气流行缓
慢,壅滞于中,于是便出现了腹胀。理中汤方后注有一加减法:“腹满者,去术,加
附子一枚。”此足见寒邪能使气机凝滞的致病特点。 寒凝气滞而腹满,故用附子温阳
散寒,寒气去,气机行,则腹满除。 
 
1.3.2.3.3 血脉凝滞 
 
寒邪致病的另一个突出的表现是血液因为寒凝而不能顺利流行 ,甚至停滞为瘀 。
人身气血津液之所以能运行不息,通畅无阻,全赖一身阳和之气的温煦和推动。一旦
阴寒之邪偏盛,阳气受损,则经脉气血失于温煦和推动而凝滞不通。气血 凝滞不通,
不通则痛,故寒邪伤人多见疼痛症状。因此 中医常说寒性凝滞而主痛。《素问・痹论》
也说:“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寒邪是疼痛的最主要的病因。《素问 ・举痛
论》详尽地论述了 14 种疼痛病证的病因,其中大多数与寒邪有关。《伤寒论》三阴寒
证都见疼痛,其主要原因也都是寒凝。当归四逆汤的是寒凝血脉不通的较为典型的病
证。由于血凝不行,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外,该病证也常见疼痛、月经后(愆)
期、痛经等。胸痹、心痛、脏结、寒疝等,都与寒凝血脉不行有关。 
 
1.3.2.3.4 水液凝滞 
 
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看,寒性凝滞致病特点的另外一个方面表现在气机、津
液运行的凝滞,在症状上则出现胀满、浮肿、小便不利等。而水饮内生以后,又成为
病因,进而引起一些相关的症状,如咳喘、下利、悸眩等。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
并治》论述的“水气”病之“气分”证,其中有一种类型便是由于阳虚寒凝,水饮停
滞,积留于心下。证见心下痞结坚满 ,按之有如覆杯之状,兼见手足逆冷,麻木不仁,
腹满肠鸣,恶寒身冷,骨 节疼痛,脉迟而涩等症。治宜温阳散寒,行水散结, 方用桂
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阴凝解散,阳气通行,水饮自消。 
 
1.3.2.4 寒伤人于阳衰之时 
 
《金匮要略》说:“寒伤于暮。”为什么张仲景说“ 寒伤于暮”?暮是夜晚。《素
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
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
因为暮则天之阳气衰减,而寒生矣。所以,从自然界寒气来讲,在夜暮时候,寒气增
多增长。另一方面,在夜暮时候,人之阳气也收藏,在表之阳衰减,卫外功能下降,
则容受寒邪侵犯。张仲景“寒伤于暮”的意思是说,入暮以后,自然界阴气较重,而
人之阳气相对较弱,易于受到寒气的侵犯。 
正是因为上述道理,则寒岂止伤于暮?推演开来,则“寒伤于暮”反映了寒邪伤
人的一种规律:当外界寒气较重,当人体阳气较为虚弱的时候,最多发生寒邪伤人的
情况。以一年而论,则冬季易于出现寒邪发病;以一月而言,则月空之时,自然界阳
气与人体的阳气亦有所衰减,也容易出现寒邪发病。此外,如天阴天雨也是阳弱之时。
而凌晨虽然阳气开始生起,毕竟小弱,阴寒尚浓,以其气虚,故易为“邪之所凑”。 
进一步推演开来,则人在因为疾病或生理性的身体阳气虚弱之时,也容易为寒邪
所中。如《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曰:“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
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 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
妇人产后气血两伤,卫外不固,汗多而腠理疏松,则风寒之邪易入。“喜中风”
,风寒
邪气也。身体大汗出后,无论是生理性的大汗,还是因病或因治疗而大汗出,气随汗
泄,阳气必弱,也是容易为寒邪中伤的时候。  
“寒伤于暮”表达的是一种规律,一种寒邪伤人在时辰、时间上的规律,这就是
寒伤人于阳弱之时。根据这一精神,阳衰之地,入日光较少、阴霾较重的地方,也是
寒伤的易发之处。 
 
1.3.2.5 极寒伤经― ―寒伤人体深部 
 
《金匮要略》 说:“极寒伤经。”
“极寒”指的是大寒,程度严重的寒气。
“极寒伤
经”
,是与“极热伤络”相较而言的。经络走行部位特点是,经分布深而络位置较浅,
经在里而络在表,络为阳而经为阴。从寒热之气的性质来讲,热为阳而寒为阴。故热
邪多伤于络,而寒气多伤于经。另外 ,从邪气性质来讲,热性发散,其特性向上向外,
故热邪伤人多在身体的较为浅表的部位,如皮肤、络脉;寒性收引凝敛,其特性向下
向内,故寒气伤人,则可能深入身体深处,如筋骨、关节。不过,张仲景“极寒伤经”
的主要意思也可以如此理解:由于经与络可以指代机体的深浅部位,故“极寒伤经、
极热伤络” 也表达了热伤浅而寒伤深的意思。 从脏腑受病而言,热邪多伤上焦心、
肺,心、肺之部位较浅。寒邪既可以伤中、上二焦,也常常可以伤及下焦,直陷少阴
肾脏,肾脏之部位较深。 后世温病学说有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而
温邪直入下焦少阴的情况就比较少见。《伤寒论》的一些病证比较清楚地反映了寒邪
伤人的这种特点。如寒邪直中太阴,或直中少阴等。寒邪直中太阴,症 见“腹满而吐,
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寒邪直中少阴,症见“脉微细,但欲寐”,
“下利清
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等。 
张仲景“寒伤人深”的观点还可以从《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论妇人
之病的特点来看。“妇人之病,因虚、积冷 、结气, 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
积结,胞门寒伤,经络凝坚。”妇女在经期 、产褥期由于气血不足, 血海空虚 ,寒邪
外侵易深入经络,着于胞门,胞门乃子宫通阴中之门户,寒冷久积,导致经脉寒凝,
气滞血瘀,临床上可见痛经、月经愆期,月经量少,甚至闭经、不孕等病证。 
由“极寒伤经”所表达的“寒伤人深”的特点也不是绝对的,并不是说寒仅仅伤
于深处部位。前面已 经提到,寒邪也能伤人体浅表的部位,如皮肤、卫气、肌肉等。
太阳伤寒证就是其例。 
 
1.3.2.6 寒可久积 
     
寒是可以累积的,这种累积的寒仲景称为“久寒”。《伤寒论》中有 :
“手足厥寒,
脉细欲绝,当归四逆汤主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351、352 条)提出了久寒的概念,什么是久寒?顾名思义,久寒乃陈久之寒,积聚
[63]
不去之寒。方有执在《伤寒论条辨》 中说:
“久寒,谓宿昔素常,藏府有沉寒也”。
[64]
张璐在《伤寒缵论》 中谓:“久寒者,陈久之寒,非时下直中之寒也明矣。”说明久
寒停聚的部位——在内、在藏府,以及久寒在时间上的特点—— 非时下直中之寒。在
《伤寒杂病论》中,久寒又分别有陈寒、积冷、连年积冷、久伤取冷等说法。 
在《伤寒杂病论》里可以看到导致久寒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二:一为持续受到寒冷
刺激,如《 金匮要略・痓湿暍病脉证治第二》中:
“ 病人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
者,名风湿 。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又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
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肾著之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
之”
。二为虚,这也是久寒形成的关键。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
二十二》中说: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绝,至有历年,血寒积结,
胞门寒伤, 经络凝坚”,可见虚是第一位的 ,因虚“寒”才会内袭, 因虚“寒 ”无以
化解,久而久之才会积聚不散。正如徐忠可所云:
“ 人不虚,则邪不能乘之,因虚,
故偶感之冷 ,不化而积,气热则行,冷则凝,冷气凝滞,久则结,结者不散也。”同
样,因为“身劳汗出”日久必伤阳气,经常“衣里冷湿”便会导致寒湿留着。 
久寒停聚的部位,以上下内外而言,在里有之,“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在下有之,
“肾著之病 ,……病属下焦,……腰以下冷痛”
、“下有陈寒者……”、“冷结关元”;
在经络有之 ,
“至有历年,血寒积结,…… 经络凝坚”,在脏腑有之,“连年积冷,流
注心胸痛”
、“胞门寒伤”
、“在中盘结(指积冷),绕脐寒疝”、“腰以下冷痛”。 
久寒的临床表现,一方面是寒聚部位的疼痛,如“腰以下冷痛”、
“流注心胸痛”、
“绕脐寒疝”,亦可以“一身尽疼”,而寒聚之处自然影响相关脏腑经络的功能,无庸
赘言。其二,久聚之寒在人体未必只是一派寒象,这正是与当下直中之寒的区别之处。
“或结热中,痛在关元”,谓热中与关元之寒并存,彼热不能消此积聚关元之寒。“病
人一身尽疼 ,发热,日晡所剧者”,一身尽疼,是汗出当风 久伤取冷之寒,发热日晡
所剧是寒化之热。其三, 久寒影响疾病向愈。《伤寒论》
“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当归
四逆汤主之 。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方证对应,本
可获效,何以再加大剂吴萸生姜,仲景虽没有明示,但说明内有久寒会影响方药发挥
作用的,非大剂温热药除去不可,也说明久寒可能是不易辨识的 ,在常规治疗而不效
的情况下,应考虑到久寒的存在。 
对于久寒的治疗,仲景提出“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
之”
,“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仲景用吴茱萸配生姜以及细辛治疗久寒、陈寒。吴
[65] [66]
茱萸《神农本草经》 记载有“温中下气,止痛”的作用,《本草便读》 记载“其
辛苦而温,芳香而燥,本为肝气主药……其性下气最速,极能宣散郁结,故治肝气郁
滞,寒浊下踞,以腹痛疝痛等疾……”,取其速下寒邪,尤其是肝寒;生姜辛散,偏
于宣通,《本草纲目》 [67]谓“生用发散”
,取其发散力强,一速下,一发散,久踞之寒
可望消除,而且,二药的用量也很大 ,吴茱萸用到二升,生姜用到半斤 。细辛下陈寒,
[68]
张隐庵 疏之曰:
“气味辛温,一茎直上 ,色赤黑,禀少阴泉下之水气而上交于太阳”,
[69]
故细辛“散少阴经气之寒,厥有专长” ,对于“ 风寒之在上在下附于骨节九窍者,
[69]
则专力以去之,绝不旁骛” 。 
 
2《伤寒杂病论》对寒与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2.1 寒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2.1.1 寒、寒邪引起的病证和寒证 

寒、寒邪引起的病证和寒证是三个密切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寒”是指致病
的原因。“寒邪所致的疾病”是指由寒邪作为单一原因或作为主要的原因引起的一些
疾病。而“寒证”则是依据病证的主要病变而言,其最主要的、最基本的病变概括起
来就是寒伤、寒凝、寒闭、寒结、阴盛阳虚。寒邪可能引起寒证,但寒邪引起的疾病
并不一定都是寒证。如风寒外感,引起了太阳伤寒,其基本病变是风寒外束,营卫闭
郁,肺气不宣,这是寒证。而风寒外袭阳明,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阳气旺盛,引起
的疾病却是里热内盛,这就不是寒证,而是热证 。但这种病证可以称为由寒邪引起的
疾病。如前所述,寒邪在引起了疾病之后,寒邪的性质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寒邪从
阳化热,一种寒证就变化为热证了,如太阳病转为阳明病,即是其例。 
寒证也并不一定都是由寒邪引起。如一种非寒邪引起的病证,如果误用苦寒攻下,
攻下太过,导致太阴脾阳虚损,形成了太阴寒证。 

2.1.2 从《伤寒杂病论 》看寒邪与寒证的基本临床特征 

根据现代中医基础理论,寒证是指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
所形成的病证。其临床特点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
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等。 其基本病变机理是:感受寒邪,或因阳气不足,
人体失于阳气的温煦,故恶寒喜暖,面白多寒;阴盛于内,无津液损伤 ,则口淡不渴;
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则舌淡苔白而润;
阳虚气弱,血脉则鼓动无力,脉迟。 
那么,在《伤寒杂病论》中,寒证的临床特征如何?张仲景是如何认识寒证,如
何诊断寒证的?他对寒证临床表现特征的认识和描述,对寒证的诊断有哪些特点? 
从《伤寒杂病论》看来,寒证有如下十个主要的临床特征。也可以认为,张仲景
主要依据如下几个指标诊断寒证。 
 
2.1.2.1 恶寒 
 
恶寒是指病人怕冷的感觉。恶寒与恶风常常伴见,也就是恶风寒。恶寒是寒伤阳
气的一个最基本的也是最常见的症状。即使寒邪在太阳之表,人体阳气也受到损伤,
所以太阳病的恶寒,与二个方面的机理有关,其一为 卫阳被遏, 其二为卫阳损伤。阳
明受邪之初也有可能出现短暂的一过性的恶寒,其机理既是由于正气为寒气乍挫,也
与寒伤阳气有关。少阳之寒热往来,其恶寒也由于正气虚弱,阳为寒伤。三阴恶寒更
是由于阳气损伤。寒邪袭表,卫阳被遏,卫气“温分肉”的功能受阻,可致恶寒,如
仲景所言“ 卫气不行,则恶寒”。机体阳气不足而致卫表不固,或里阳虚衰,不能温
于肌表,亦可致恶寒,即阳气(卫气)不足,则恶寒。寒邪着于脏腑,或脏腑阳气不
足,可致脏腑及所属相关部位产生恶寒的感觉,如“心中恶寒”、“腰中冷痛”、
“少腹
如扇”等。 
在仲景著作中,由寒邪(外感、内生)所致的恶寒见于多种病证,各有不同的特
点,其伴随症状也各不相同: 
 
2.1.2.1.1 太阳病恶寒 
 
伤寒表实因风寒束表,卫阳被遏,故恶寒。《伤寒论》曰:“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表实证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头身疼痛、脉浮紧为主。表虚证
以恶风寒、发热、汗出、头痛、脉浮缓为主。太阳表郁轻证,亦可见有恶寒者,因日
久邪微,正邪相争,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23 条曰:“太阳病,得之八九
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 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面
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
。属表病
日久,邪郁不解,汗出不彻,其特征是: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寒热发无定时,一日
二三度发,面赤身痒,其恶寒是“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呈“如疟状”的特征。 
 
2.1.2.1.2 阳明病恶寒 
 
邪入阳明,里热炽盛,一般没有恶风寒。但若寒邪初入阳明,阳气一时被郁,热
势未盛,肌表不温,亦可见恶寒者。如“问曰: 病有得之一日,不发热而恶寒者,何
也?答曰: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183 条)。由于阳明为多气
多血之腑,易化热化燥,故此恶寒出现时间极为短暂,甚至在发热的同时恶寒即会消
失,故谓“虽得之一日,恶寒将自罢,即自汗出而恶热也”
。 
 
2.1.2.1.3 少阳病恶风寒 
 
少阳居半表半里之位,受寒侵袭,致少阳枢机不利,正邪相争,可见恶寒,但此
恶寒是与发热交替出现,仲景谓:
“往来寒热”。(96 条) 其与太阳病之发热恶寒并见
不同,为少阳病所独有,且伴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2.1.2.1.4 三阴病恶寒 
 
三阴受寒、阳气不足,其病都见恶寒,而且都是无热恶寒。太阴病恶寒,兼见腹
满而吐、食不下,自利,时腹自痛。少阴恶寒,主要是由肾阳虚衰所致,多伴有无热
恶寒,嗜卧,或下利,或四肢厥逆。例如“下之后,复发汗,必振寒,脉微细,所以
然者,以内外俱虚故也。”(60 条) “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
灸之,附子汤主之。”(304 条)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
汤主之。”(305 条) 厥阴寒证,是寒客厥阴肝经,阳气虚衰,亦可见恶寒。  
 
2.1.2.1.5 杂病恶寒 
 
寒气伤于脏腑,致阳气虚衰,也常见恶寒。如寒疝, 阳虚寒盛,在恶寒的同时,
见绕脐痛,不欲食,自汗出,手足厥,脉沉紧,等。尤怡在《金匮要略心典》中说:
“弦紧脉皆阴也。而弦之阴从内生,紧之阴从外得。弦则卫气不行而恶寒者,阴出而
痹其外之阳也……。” 妇人妊娠六七月,胞宫开而不合,风冷之气乘之,阳气虚损,
阴寒内盛,可见少腹恶寒,胎胀腹痛等症。
《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曰:
“妇
人怀妊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
也,当以附子汤温其脏。”此由胞宫寒伤, 自觉胎胀大,尤其少腹作冷,有如被扇之
状,腹部疼痛,并见发热,脉弦。妇人产后,气血亏虚,风寒外袭,荣卫失调,屡有
恶寒之证。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曰:
“产后风续之数十日不解,头微痛,
恶寒,时时有热,心下闷,干呕,汗出,虽久,阳旦证续在耳,可与阳旦汤”。为产
后血虚,腠理不固,风寒外袭,荣卫失调,其特征是:恶寒,时时有热,头微痛,心
下闷,干呕,汗出,而病程较长,持续数十天不愈。 
 
2.1.2.2 脉象 
 
脉诊是中医认识疾病的重要手段。张仲景在寒与寒证的诊断中,很重视脉诊。根
据《伤寒杂病论》,寒在脉象上的反映,最常见的脉象有紧、迟、弦 等。兹分述如下: 
 
2.1.2.2.1 脉紧 
 
张仲景说“寒令脉急。”(
《金匮要略・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 
寒邪收引,在症状上的一个最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现象是引起血管的收缩、紧缩,
而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便是“紧脉”。 
何为紧脉?“ 脉紧者,如转索无常也。
”(《辨脉法》)紧脉要点,一为劲急,此为
关键;一为左右转移不定,以与弦脉之“按之不移”相鉴别。《金匮要略・痓湿暍病
脉证治》“夫痉脉,按之紧如弦, 直上下行。”章虚谷在《伤寒论本旨》 [70] 中说:
“按
之者,脉沉而不浮也;紧者,如绞索之状,阴邪凝敛故也。
” 
人体受寒后出现紧脉,其主要机理是脉管在寒气的收引作用下,出现收缩、紧缩
的变化。 
张仲景屡屡明示“紧则为寒”,即脉紧是寒邪致病的最具特征性的现象。如: 
《辨脉法》有 云:“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 紧则为寒。风则伤卫, 寒则伤荣。
荣卫俱病, 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平脉法》有云:“趺阳脉紧而浮,浮为气,紧
为寒。”又曰:
“寸口诸微亡阳,诸濡亡血,诸弱发热,诸紧为寒。诸乘寒者,则为厥,
郁冒不仁, 以胃无谷气,脾涩不通,口急不能言,战而栗也。”其中“口急不能言”
的症状也是寒性收引致病特点的表现。 
《伤寒论》原文第 3 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
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中有言:“问曰:病者苦
水,面目身体四肢皆肿, 小便不利……其脉何类?师曰:寸口脉沉而紧,沉为水,紧
为寒,沉紧相搏,结在关元……”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
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阳气虚弱、虚阴寒内盛虚冷而见紧脉,也是寒令脉急,寒气 收引的表现。《伤寒
论》283 条: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此为寒盛于内,有亡阳之势,脉沉而阴阳俱紧,仲景示人少阴虚寒证亦可见到似乎寒
实证的脉象。
《伤寒论》第 287 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 自下利,脉暴微,手
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
”其脉紧亦为里阳不足,阴
寒内盛的表现。《辨脉法》
:“脉阴阳俱紧者 ,口中气出,唇口干燥,踡卧足冷,鼻中
涕出,舌上胎滑,勿妄治也。到七日以来,其人微发热,手足温者,此为欲解;或到
八日以上,反大发热者,此为难治。设使恶 寒者,必欲呕也;腹内痛者,必欲利也。” 
《伤寒论》原文 67 条“伤寒若吐、若下后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紧脉主寒,寒凝
则水饮不化,沉则主里主水病,故脉沉紧正是体内有水寒之气的指征。
《金匮要略・胸
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
小紧数,栝萎薤白白酒汤主之”,是中焦(胃)有停饮,阴寒内盛之征。
《金匮要略・痰
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 ,心下痞坚,面色黎黑,其脉沉紧……”
寒饮留伏于里,结聚不散,其脉沉紧。 
《平脉法》:
“ 问曰:曾为人所难,紧脉从何而来?师曰:假令亡汗、若吐,以肺
里寒,故令脉紧也。假令咳者,坐饮冷水,故令脉紧也。假令下利,以胃中虚冷,故
令脉紧也。” 
上述条文清楚地说明,寒邪导致脉紧,其机理是因为寒性收引。如果寒气消散,
阳气来复,身体温和,则皮肤、肌肉、血脉、筋经舒缓、松弛,紧脉之象亦随之消失。
《伤寒论》说:“脉紧反去者,此欲解也。” 
 
2.1.2.2.2 迟脉 
 
迟脉,脉来一息不足四至。《伤寒论》第 333 条:“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
芩汤彻其热 ,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此是脾胃阳
气虚弱的反映。“脉迟为寒”,此清楚地说明张仲景凭迟脉诊断寒证。寒凝脉道,阳气
不运,脉行滞缓,故脉迟而无力。
《伤寒论》 第 195 条 :
“阳明病,脉迟,食难用饱,
[71]
饱则微烦头眩,必小便难,此欲作谷瘅。”柯琴 说:
“迟为阴,阴主寒 ,而迟有浮沉。
浮迟应表寒,沉迟应里寒,虽迟脉,多有病在腑者。然五藏为阴,而阴脉营其藏,则
主藏之大纲也。脉状种种,总该括于浮沉迟数,然四者之中,又以独浮,独沉,独数
为准则。而独见何部,以何部深求其表里藏府之所在,病无遁情矣。”当然,脉迟也
可见于热证,如阳明热证,但热证迟脉必有一派实热现象。 
 
2.1.2.2.3 革脉 
 
革脉的特征是“ 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革脉多主伤精亡血、 阳气浮
越、虚寒相搏的病变。《伤寒杂病论》提及革脉凡四 ,说明张仲景认为革脉是寒的重
要表现特征: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 虚。寒虚相搏, 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失精。(《辨脉法》) 
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搏, 此名为革。
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夫精。(《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
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粟而振。(《惊悸吐血
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搏,此名曰
革,妇人则半产漏下,旋复花汤主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由此可见,革脉对于认识寒与寒证,对于寒证的诊断是有很大意义的。 
 
2.1.2.3 身体拘急、 疼痛 
 
从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看,寒性收引致病特点也表现在肌肉、关节和筋的收缩,
其临床表现特征便是身体拘急、拘挛,肌肉骨节疼痛等。
《金匮要略》大建中汤证之
“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便是典型的反映。由于寒气收引,肠道、腹
壁皮肤和肌肉出现收缩,故腹部出现一些类似于头、足的隆起。《伤寒论》芍药甘草
附子汤证之 “脚挛急”,白术附子汤之肢体疼痛不得屈伸都是寒气收引的表现。寒客
经络关节,经脉拘急收引,则可使肢 体屈伸不利,或冷厥不仁。寒冷对关节的影响较
大。实验 [72]证明,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温度,以直肠为最高,关节温度最低,且暴
露于寒冷的环境中,关节温度下降最多,回温慢;当温度下降时,滑液中的粘蛋白含
量增多,这增加了滑液的粘度,影响了关节的活动。突然降温的冷刺激又可使肾上脉
素分泌增多,又增加滑液的粘度,再加上细胞渗透性的减低,使关节中代谢废物如尿
酸等不能及时从关节中排出,这也增加了关节运动的阻力。 
 
2.1.2.4 口淡不渴 
 
口淡不渴多由于寒邪在里,脏腑虚寒 。张仲景把这个症状作为寒证的一个重要特
征。
《伤寒论》277 条指出:“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 ,宜服
四逆辈。”张仲景说的非常清楚,自利不渴反映着“脏有寒”。脏有寒,无津液损伤,
故口不渴。如果脏有热, 津液必定会损伤,多见口渴。热越重,则口渴越重。这是诊
断是否寒证的一个重要指标。《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亦指出:“肺痿,吐涎
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 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
中冷。”一句“肺中冷”
, 由前面“其人不渴”作出的诊断,便显得“口不渴”作为寒
证的诊断指标是很有意义的。 
 
2.1.2.5.小便色白 
 
小便的颜色是中医临床辨证的重要指标。颜色清白者,寒而无热;颜色黄者,多
为有热。这一认识,其最早的源头可能来自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
九条有云:“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澄澈清冷,包括小便色白。张仲景对
于寒证的辨证也选用了这一指标。
《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少阴病,欲吐不吐,
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
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282)张仲景说的
非常明确,小便色白者,以下焦虚有寒。无论小便长短,但见其色清白,多为寒证。 
张仲景对小便色白的另一种表述方式是“小便色不变”。《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
并治》说:“黄疸病,小便色不变,欲自利,腹满而喘,不可除热,热除必哕。”小便
色不变者,不可除热。何也?因为小便色不变便是无热,便是有寒 。
《医宗金鉴・黄疸
[73]
病脉证并治第十六》 “黄疸病小便当赤,今不赤而白,且欲自利,虽腹满而喘,是
湿盛无热,阴黄证也。” 
 
2.1.2.6 肢冷 
 
肢冷即手足四肢表面温度低于正常并伴手足寒冷感觉。它与恶寒一样,主要是阳
气不能温暖所致,最多见于寒证。肢冷的最为主要的原因是寒伤阳虚,或阳虚阴盛。
寒邪直中,损 伤阳气;或大病迁延,阳气渐耗,而致阳气虚弱,阴寒内盛,阳气不能
温暖。如邪入少阴,少阴阳虚,致心肾阳气大伤,不能温煦四末,故肢冷一症,为少
阴虚寒主症之一,每伴下利呕吐,恶寒身踡,神疲气短,舌淡脉微等。如果阳气虚极,
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可见下利脉微,四肢厥逆,小便清长等虚寒现象,同时也见到
虚阳外越的“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等假热表现。如果阴寒内盛,逼迫虚阳于上,
出现恶寒、肢冷 、下利、脉微等,同时见到虚阳上浮之面赤、咽痛等,为阴盛戴阳证。
如果少阴阳气不足,不能温运水湿,或外界寒湿侵袭,寒湿留着关节肌肉,临床见身
痛骨疼,恶寒肢厥,舌淡苔腻,脉沉而微等。  
寒邪侵犯厥阴肝经,肝阳不足,不能温养肢末,亦可见肢冷。寒邪侵犯足太阴脾,
脾胃虚弱,寒邪内阻,阳气不能达布四末,也可见肢冷。一般而言,太阴为病,重则
累及少阴;而少阴为病,则必有太阴虚寒见证,其区别就在于病理重心在脾或在肾。
血虚寒凝可致肢冷。血虚感寒,寒邪凝滞,气血运行不畅,四肢失于温养,而致肢冷
恶寒。 
 
2.1.2.7 踡卧 
 
踡卧也是阳虚有寒的反映,是寒证的表现之一。在《伤寒论》里,这个症状共出现
9 次,都见于寒证,主要是三阴寒证。少阴病阳虚阴盛,阳气不能温煦,患者恶寒踡卧,
欲得被覆向火。踡缩、踡卧反映阳虚有寒。当人体阳盛有热的时候,往往采取与踡缩相
反的姿势,甚至角弓反张。 
 
2.1.2.8 无热症 
 
张仲景对于寒证的诊断,还采取了排除法的认识方法。
《伤寒论》曰:
“ 寒实结胸,
无热证者, 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如何确认结胸病是寒实结胸,还是热实
结胸?张仲景没有给出寒邪的诊断指标,如恶寒、肢冷、不渴、 尿白等,他用“无热
证者”作为辨证的原则性方法。只要没有热象,那便是寒证。这种排除性诊断方法在
临床上是很有应用价值的。 
 
2.1.2.9 静而多寐 
 
阳主动,阴主静。寒属于阴邪,最能伤阳。寒多阳衰,故寒证多静,不似热证多
躁。阳气损伤,神明失于阳气的温阳,可以导致神明不精,其人但欲睡眠。少阴病虚
寒证,心肾虚衰,常见此症。 
 
2.1.2.10 舌苔白 
 
寒证多见舌淡苔白。张仲景在诊断寒症时,对舌诊没有过多的依赖。他之所以没
有过多地依赖舌诊 ,主要是在东汉以前,中医舌诊还处于起步阶段,医家对舌象的观
察较少,舌诊知识积累不多。正是张仲景,他在历史上最早把舌象用于临床辨证。他
似乎已经认识到寒证见白苔,白苔属寒。 《 伤寒论》:“问曰:病有结胸,有藏结,其
状何如?答曰:按之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何谓藏结?答曰:如结胸状,
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藏结。舌上白胎滑者,难治。
”(128、
129)脏结是脏气虚衰、阴寒凝结的病证。“藏结无阳证,不往来寒热,其人反静,舌
上胎滑者, 不可攻也。”(130)脏结无阳热症状,舌上苔白,或见(白)滑苔,不可
攻下。 
 
2.2 几种常见寒证的诊断与辨证 

2.2.1 伤寒 

伤寒是寒证的一种,是临床上最为重要的一种寒证。 但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伤寒指一切感受外邪而发的疾病,包括风温、中风、湿温、暑温、秋燥、冬温
等。这样一些疾病自然不是寒证。狭义的伤寒是寒证,但如果寒邪发生性质上的变化,
从阳化热,由此形成的继发病证也可能不是寒证,如阳明实热证。伤寒与寒证不同。 
柯韵伯说“六经皆有伤寒。” 
 
2.2.1.1 太阳伤寒 
 
太阳从经络上来说,包括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并与手少阴心经,足少
阴肾经互为表里。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以固护于外,为诸经之藩
篱。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卫阳被郁,亦被损伤,营卫不和,其临床特征为
恶寒明显、 发热(体温较高)、无汗、头痛 、骨节酸痛、或颈项强痛,或咳嗽气喘,
脉浮紧,苔薄白。此为太阳伤寒的主证主脉。  
寒邪多与风邪相兼而伤人。风寒袭表,引起的病证类型固然与邪气有关,与风寒
孰轻孰重有关,也与患者的体质有关。表实者受病常为伤寒表实;表虚者受病,则自
汗出而恶风寒,脉浮缓, 名为中风。从这个意思上讲,中风称为风证可,称为寒证亦
无不可。《伤寒论》提纲证:“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大概
就是这种意思。 
 
2.2.1.2 阳明伤寒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腑。其阳气旺盛。一般来讲,寒伤较少。即使被寒邪侵犯,也
仅仅出现轻微而短暂的恶寒,一般在一日左右,寒邪很快便从阳明旺盛之阳而化为燥
热,恶寒自罢。此为阳明伤寒,寒邪在于肌肉之表。从《伤寒论》看,临床上也有一
种阳明中寒的病证,寒邪直中于阳明之胃。胃受寒邪,阳气损伤,不能受纳、腐熟水
谷,故其临床特征为不能食、呕吐,等。论理应该有上腹部疼痛。由于寒邪在胃不在
于脾,故不见下利、绕脐疼痛。如果出现下利,腹痛部位偏下,则说明寒邪转入了太
阴。 
 
2.2.1.3 少阳伤寒 
 
少阳伤寒者,风寒邪气一部分在于肌肤之表,一部分在于胸腹腔之里。正因为如
此,故少阳病常见寒热往来的现象。但少阳毕竟居胁下,主枢机,藏相火,故寒邪入
于少阳,必结于胁下,出现诸如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闷、默默不欲饮食、心烦
喜呕等症状。 
 
2.2.1.4 太阴伤寒 
 
太阴伤寒的发病形式有二种。其一风寒之邪直中太阴;其二,饮食之寒从口入损
伤太阴之阳。太阴伤寒既有重在表者,亦有偏重于里者。重在表者,为太阴伤寒表证,
证见身体疼痛,虽不发热而手足温。此手足温不是温暖的温和,而是低度发热的温。
其所以如此者,因为太阴属阴,阳气受损,寒气较多,故不能抵御寒邪,不能出现身
体发热的症状,而但见于四肢。四肢者为脾所主。故见手足自温、脉浮缓。如果太阴
伤寒偏于里,则表现为脾阳损伤、邪从寒湿而化的特点,症见腹满而吐、食不下,自
利,腹痛等。 
 
2.2.1.5 少阴伤寒 
 
少阴病为心、 肾两脏病变。心、肾为火、水之脏。 寒邪侵犯少阴,导致少阴心肾
阳气损伤。如果寒邪尚留连在少阴之表,其入未深,证见轻度的发热,明显的恶寒,
头痛,无汗,手足逆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反沉。同时,毕竟少阴心、肾阳气不足,
视寒伤的轻重,可以见到不同程度的四肢不温甚至厥逆,下利甚至下利清谷,腹中痛
甚至冷痛等症。 
一般来讲,少阴伤寒,其在表者,亦可见精神萎靡,但欲睡眠。邪入愈深 ,这些
症状愈重。如果里阳虚,阴寒盛,则上述症状更重。沉迟无力,脉微欲绝。阳气衰微,
不能敷布于四末,则四肢厥逆。阴寒内盛,阳微不能 运化,则下利清谷。寒主收引,
故腹中冷痛拘急。阳气虚弱,其表不固,则汗出身冷。如果虚阳外越,或虚阳上浮,
亦可见身热、面赤等假热之象。 
 
2.2.1.6 厥阴伤寒 
 
厥阴伤寒的病情比较复杂。厥阴为阴之尽,阳之始,故病至厥阴,往往正气衰竭,
脏腑功能紊乱 。因此其临床表现以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为主,以“ 阴阳之气不相顺
接”之“厥”为特征。厥阴伤寒,其偏于表者,为寒凝肝经的病症。其偏于里者,与
少阴虚寒证相似。若阳气来复,则病情向愈、或转属少阳。寒邪虽盛,而正气尚能与
之抗争,则阴阳相持,表现为寒热错杂诸证。阴寒过盛、阳气不继而绝,则病情危重
而导致死亡。 
 

2.2.2 五脏中寒 

《金匮要略》论述了“五脏中寒”的病变。“五脏中寒”就是心中寒、肝中寒、
脾中寒、肺中寒和肾中寒五种病变。顾名思义,这是指外界寒邪直入五脏所引起的病
症。五脏中寒不同于六经伤寒。如心中寒、肾中寒不等于少阴病,肝中寒不等于厥阴
病,脾中寒不等于太阴病,而肺中寒当然也不等于太阴病,也更不是太阳病。六经伤
寒多属于急性外感热病,而五脏中寒主要还不是热病。 
现存《金匮要略》中,仅见心中寒、肝中寒和肺中寒三种。肾中寒、脾中寒的内
容可能脱落了。林亿等在校对本条的时候说:“详五藏各 有中风中寒,今脾只载中风,
肾中风、中寒俱不载者,以古文简乱极多,去古既远,无它可以补缀也 。”
《金匮要略》
论“心中寒 ”的表现是:“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噉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
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这样的临床表现似乎是胃的症状。心、胃位
置相近。在古代方书中,心胃之病常常交错、相混。
《 金匮要略》论肝中寒的表现:
“肝
中寒,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这样的
临床表现还有待进一步研读。《金匮要略》“肺中寒”但记载了一个症状:“吐浊涕。”  

2.2.3 胸痹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 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
胸痹轻者,患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胸痹重者,患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
背,背痛彻心。本病见于《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胸痹之病,喘息咳
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 
胸痹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素体阳虚,胸阳不足,阴寒之邪乘虚侵袭,寒凝气
滞,痹阻胸阳而成。《金匮要略》说:“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
所以然者, 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此
外,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老体虚等亦是本病发生的原因。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
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遏胸阳,阻滞心脉;虚为心脾肝肾亏虚,心脉失常。 
胸痹的主要临床特征为胸部憋闷、疼 痛,甚则胸痛彻背,同时兼见短气、喘息、
不得卧,等。辨证当细察虚实,分清标本,本为阳虚,实则有阴寒、痰浊、血瘀的不
同;本虚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之不同。阴寒凝滞者,症见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
气短,心悸,重则喘息, 不能平卧,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苔白,脉沉迟。寒湿留
着者,疼痛时缓时急,时觉胸中痞闷,并有其他湿象。痰浊壅塞者,症见胸闷如窒而
痛,痛引肩背,气短喘促,咳嗽,吐痰沫,不得卧,肢体沉重,形体肥胖,舌苔浊腻,
脉濡缓。若见心中痞,胸满气塞,胁下逆抢心等证,则属痰浊痹阻胸阳,寒气上逆,
治宜枳实薤白桂枝汤以通阳散结,化痰下气。若但见胸中气塞、短气,则属痰湿轻证。
以气短为主者,病机在肺;以气塞为主者,病机在胃。属于中焦阳虚,胸阳不足者,
症见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心中痞,胸满气短,胁下逆抢心,四肢不温,倦怠乏
力,语声低微,大便溏,舌淡苔白,脉弱而迟。 
胸痹须与胃脘痛、真心痛相鉴别。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易与胃
脘痛混淆,但胃脘痛多伴有嗳气、呃逆、泛吐酸水或清涎等脾胃证候,可资鉴别。真
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
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细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2.2.4 寒疝 

寒疝是一种阴寒性的腹中疼痛证。古代医家认为凡寒气攻冲作痛,概可称为“寒
疝”。本病见于《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原文曰:“寒疝绕脐痛,若发
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
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寒疝的发生多与寒邪内侵,或过食生冷,素体阳虚等因素有关。风寒之邪从体表
侵入腹中,或过食生冷, 寒伤中阳,导致腹中气机阻滞,血脉凝滞,故腹痛作矣。阳
气不足,脾阳不振,运化失司,寒湿停滞,气血不足以温养,故腹痛。总之,寒疝的
主要病机为阳虚寒盛 ,寒气内结。故《诸病源候论・寒疝腹痛候 》说:“疝者痛也,
此由阴气积于内,寒气结博而不散,脏腑虚弱,故风邪冷气与正气相搏击,则腹痛里
急,故云寒疝腹痛也。” 
根据《金匮要略》的论述,寒疝多见发作性的腹痛,犯寒即发,发作时绕脐疼痛,
或腹部上下攻冲作痛,痛剧则汗出肢冷,脉弦。寒疝的辨证,当审其虚实,腹痛喜按
者为虚,拒按者为实;久痛者多虚,暴痛者多实;痛轻势缓者多虚,痛重势急者多实。
寒盛于里者,症见绕脐疼痛,发作有时,痛有休止,恶寒 ,不欲饮食,痛剧时出冷汗,
手足厥冷,甚或唇青面白,脉弦紧或沉紧。表里俱寒者,症见腹中疼痛,手足逆冷,
冷甚则手足麻痹不仁,身体疼痛,或恶寒,头痛,舌质淡,苔白润,脉沉细。血虚兼
寒者,症见腹中疼痛,两胁拘急疼痛,痛轻势缓,得按得熨则减,舌淡苔白,脉弦带
涩,或微紧无力。脾胃虚寒,水湿内停者,腹中疼痛,痛势较甚,喜温喜按,肠鸣漉
漉,胸胁逆满,呕吐痰涎,或泄泻,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
细而迟。脾胃阳衰,中焦寒盛者,症见从腹至心剧烈疼痛,其痛上下走窜而无定处,
腹中寒气冲逆时,则腹皮突起,如头足样的块物上下攻冲作痛, 且不可以手触近,呕
吐,不能饮食,或腹满时减时增,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 

2.2.5 寒实结胸 

    结胸是有形之邪气凝结于胸膈,以胸脘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 伤寒
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曰:
“ 问曰:病有结胸, 有脏结,其状何如?答曰:按之
痛,寸脉浮,关脉沉,名曰结胸也。” 
    结胸的主要病机为外邪内陷,与有形之物如痰水之类凝结于胸膈。依其寒热可分
为热实结胸与寒实结胸两类。寒邪与冷饮结聚者称为“寒实结胸” 。寒实结胸症见胸
胁或心下硬满疼痛而拒按,没有热症表现。《伤寒论》说:“寒实结胸,无热症者,与
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无热症,展开来讲就是无热恶寒、喜暖肢冷、口淡不
渴,舌苔白滑,脉沉迟,等。 

2.2.6 脏结 

    脏结指脏气虚衰、阴寒凝结于腹部的病证。其症状以心下硬满疼痛、饮食如故、
时时下利、或胁下有痞块、痛引少腹为特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何
谓脏结?答曰:如结胸状,饮食如故,时时下利,寸脉浮 ,关脉小细沉紧,名曰脏结,
舌上白苔滑者,难治。”脏结的病机是脏气大虚,阴寒凝结,气血瘀滞。邪结在脏,
胃腑无实邪阻滞,故饮食如故;脏为寒结,阳虚不运,水谷不别,故时时不利;若脏
结日久,气血郁滞,脉络闭阻,则见胁下痞块,痛引少腹。总之,本病为脏虚阳衰,
阴寒凝结于脏,性质属阴、属虚、属寒。 
    脏结与寒实结胸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结胸属实证,表现为心下痛 ,按之硬满,
甚则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可见不能食,不大便,脉实有力。脏结属虚
证,表现为心下硬满,甚或连及少腹疼痛,或胁下有痞块,饮食如故,下利,脉虚无
力。 
   

2.2.7 阴寒 

阴寒指以自觉阴中寒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病症,又称阴冷。《金匮要略・ 妇人杂
病脉证并治》论述了这种病症。其病多由素体阳虚,复感寒湿之邪,寒湿下注于阴所
致,其临床表现为自觉阴道寒冷,带下清稀,少腹冷,腰膝重, 舌质淡,苔薄白,脉
沉。
《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云:
“阴寒,前阴寒也,治以温中坐药。
蛇床子,性温热能壮阳,故纳之以助阳驱阴也。” 
 
3《伤寒杂病论》对寒证的治疗 
 
寒为阴邪。寒邪为病,最易伤损阳气,出现收引、凝滞病变。
“寒者热之”,寒证
的治疗,主要是驱散寒气、扶助阳气,根据寒邪所在的部位、寒邪的轻重、兼夹病邪
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方药 。张仲景治疗寒气和寒证的方法可以分为内治疗法、外治法
二大类。 

3.1 治寒方法 

3.1.1 内治法 

3.1.1.1 发汗散寒 
 
寒邪在表者必须“汗而发之”。如寒邪束表的太阳伤寒,张仲景用麻黄汤、葛根
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以及桂枝汤类方,发散在表的寒气。外邪侵袭,正气抗
邪于表,病势向上向外,则治宜顺其病势,汗而发之。六经伤寒,病势均向上向外,
故皆可使用汗法,因势利导之。张仲景习惯于用麻黄、桂枝相配伍。如麻黄汤,发汗
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
薄白,脉浮紧者。风寒散,肺气宣,毛窍开,营卫畅,自然汗出表解而寒热、头痛、
喘逆诸症悉除。如果寒邪较重,则加重麻黄的用量,如大青龙汤之用麻黄 6 两,如果
寒邪轻微,则少用麻黄桂枝的剂量,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甚至如桂
枝二越婢一汤麻黄用量之微。 
张仲景通过发寒散寒,往往要求通过温覆、啜粥等辅助方法促进出汗。  
如果寒邪在表而兼有湿邪,张仲景则用附子与白术、桂枝相伍,以散寒燥湿。如
果少阴伤寒,或表里皆寒者,张仲景往往麻黄与附子,或桂枝与干姜配合使用,如桂
枝人参汤、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就是这种治法的代表。 
 
3.1.1.2 温里散寒 
 
温里散寒方法主要是针对寒邪在里的病证而设。在《伤寒杂病论》中,温里散寒
的方法很多,包括温脾散寒、温胃散寒、暖肝散寒、温肺散寒、散寒化水、温心散寒
(通脉)、温暖少阴、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等。兹分述之: 
 
3.1.1.2.1温脾散寒 
 
温脾散寒的主方是理中汤。理中汤是温脾散寒第一方。凡脾胃虚寒,皆可用理中
汤温之。其中甘草、干姜是最基本的药物构成,加人参甘温健脾益气,白术健脾燥湿,
则温阳散寒之力更强。脾家寒气重者,遵张仲景旨意,用理中汤与四逆汤合方,则具
附子理中汤之意。 
 
3.1.1.2.2 温胃散寒 
 
胃中之寒既可以来源于天地之寒气,也可以来源于饮食。胃 有寒者,则见不能食、
呕吐、或胃痛。治当温胃散寒。张仲景温胃散寒,多用干姜、生 姜、半夏、桂枝、吴
茱萸、附子等物。代表方剂为甘草干姜汤、吴茱萸汤等。 
 
3.1.2.3 温肺散寒 
 
在《伤寒杂病论》中,温肺散寒的主方也是甘草干姜汤。方用干姜辛温、炙甘草
甘温,二物相伍,能辛甘化阳,壮阳气而消阴寒。
《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曰“形寒
寒饮则伤肺 。
”肺有寒则咳吐涎沫清稀、不 渴、遗尿等。舌象多见舌质淡苔白而润,
脉象多为沉弱迟涩。甘草干姜汤既可以温脾胃,也可以温胸肺。 
 
3.1.1.2.4 温心散寒 
 
寒邪侵犯心脏,轻者胸闷、心悸,重则心胸疼痛。治之当温心脉而散寒气,张仲
景常用桂枝、炙甘草、生 姜、薤白、附子、乌头等。代表方剂为栝蒌薤白白酒汤、桂
枝去芍药汤、桂枝甘草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等。 
 
3.1.1.2.5 暖肝散寒 
 
暖肝即温肝。 寒犯肝脏、寒凝肝脉者,见干呕、吐涎沫、巅顶疼痛,或胁痛、少
腹疼痛、经行疼痛,等。治之当用暖肝之法。吴茱萸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吴
茱萸生姜汤是其代表方剂。 
 
3.1.1.2.6 温肾散寒 
 
此法针对寒邪侵入肾脏的病变。肾脏为后天之本,肾脏之阳气为先天元阳。故寒
邪侵入肾脏,必然导致肾阳损伤,阴寒内盛。其临床表现比较复杂,总之应该温肾散
寒。张仲景温肾散寒主要用附子、细辛等药。其代表方剂有四逆汤、通脉四逆汤、茯
苓四逆汤、白通汤、真武汤、干姜附子汤,等。四逆汤是温肾散寒、回阳救逆法中的
主要方剂。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通行十二经,温阳、祛寒,回阳以救逆,为主药;
干姜亦为辛热之品,长于温中祛寒,与主药协同,温阳祛寒之力甚强,为辅药;以炙
甘草为佐使者,一则补脾胃,二则能缓附子、干姜辛烈之性。 
 
3.1.1.3 攻下寒结 
 
此法用于寒邪与宿食等有形实邪阻结于肠道,壅而不通的寒实内结证。证见胁下
偏痛,发热,脉紧弦,还可见腹痛便 秘,手足厥逆,舌苔白腻等。治之宜攻下寒结,
用大黄附子汤。该方是治疗冷积便秘,正气未虚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攻下冷
结的作用。 
张仲景在治疗寒邪深伏阴分的病症时,每每附子与细辛配伍应用,如麻黄附子细
辛汤。大黄附子汤所治之积,非泻不能去,而积之属寒者,又非温不能化,于是张仲
景用大黄与附子、细辛相配,变寒下为温下,该方附子用至三枚,远比麻黄附子细辛
汤为大,而大黄仅三两,大约仅及附子剂量的五分之一,意在散寒为主。 
 
3.1.1.4 涌吐寒实 
 
寒邪侵入胸膈,其与痰实相结者,每见汗出、寒热、 寸脉浮等,状如桂枝汤证,
同时见胸中痞硬、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浮等症。此 外,还可见痰塞喉中、不能言
语、懊恼不安、欲吐不能等症。治之当涌吐寒实,用瓜蒂散。张仲景说此证为“胸有
寒也。”一般将此“寒”字解释为“痰”字 或“邪” 字,指痰饮实邪而言。然笔者认
为,此寒字就是指寒邪而言。 
 
3.1.1.5 温散寒结 
 
此法用于寒与痰结,阻滞胸膈之寒实结胸证。证见胸中或心下硬满疼痛而拒按,
呼吸困难,大便不通;或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
如米粥;或痰涎壅盛,呆滞不语,其舌苔白滑,脉沉弦或沉迟有力。治之用三物白散,
巴豆辛热峻泻,以下沉寒冷饮结聚;贝母清金化痰,开结解郁;桔梗开提肺气,排吐
痰涎。三药合用,可使寒痰积冷经吐下而去。  
 

3.1.2 外治法 

3.1.2.1 熏法 
 
[74]
熏为外治之大法,可分为火熏、汤熏、烟熏、醋熏和香熏 5 法。  可以散寒、
温阳、去湿、除秽、通经活络,等。临床多用于寒证的治疗。《伤寒论》用熏法取汗,
治疗太阳表邪未罢,部分邪气又涉及阳明经之太阳阳明并病证。
《伤寒论》第 48 条云:
“二阳并病 ……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
”面色缘缘正赤,
这是阳明经表之邪怫郁不散,为表邪独盛,不得发越之故,因此治疗“当解之、熏之”,
即用发汗解表或外熏取汗的方法治疗。仲景未具体言熏法的操作。据《外台秘要・伤
[75]
寒门》 引崔氏方疗伤寒阮河南蒸法(即火熏)介绍:“薪火烧地良久,扫除去火,
可以水小洒,取蚕沙、挑 叶、桑叶、柏叶、诸禾糠及麦麸……以此等物著火处,令厚
二三寸,布席卧上,温覆,用此发汗,汗皆出。”即在地上掘一坑,用薪火烧地良久,
扫除去火,可用水小洒, 然后用桃叶铺地(桑叶、柏叶、蚕砂、诸禾糠及麦麸等亦可
用)
,约厚 2~3cm ,上布席,患者卧席上,温覆,汗出周身而止。仲景所言熏法亦可
理解为汤熏法,即用大剂量药物(如葱、姜、防风等,根据病情决定)煎汤,以汤气
《医方考》[76]所载的“接汗法”
蒸熏病人。 ,即用“葱姜各半斤,煎汤一斛”蒸熏全身,
“姜葱能通腠理,作汤以蒸之,则表疏而汗易泄” 。 以上二法可补仲景熏法取汗之未
详。 
但须注意 ,温病里热,误用本法,以火攻热,两阳相劫,伤津劫液,也会产生许
多变症。仲景对此曾明示:“太阳病,以火熏之,不得汗,其人必躁。”“伤寒脉浮,
医以火逼劫之,亡阳,必惊狂。”这说明阳盛阴虚应作为火熏之禁忌证,否则“熏之
则身发黄”
、“熏之则喘”等误治变证,即难避免。 
 
3.1.2.2 熨法 
 
熨法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是采用药物和适当辅料经过加热处理敷于患部或腧穴
并时加移动的一种外治疗法。熨法借助温热之力,将药性由表达里,通过皮毛、腠理、
经络运行,内达脏腑,可达到以疏通经络,温中散寒,镇痛消肿等作用。 
仲景在《伤寒论 》中有“熨背汗出”的记载。第 110 条云:
“太阳病二日,反躁,
凡熨其背, 而大汗出,大热入胃,胃中水竭,躁烦必发谵语……”
。 太阳病二日,言
邪尚在表, 不应烦躁而见烦躁,故曰“反躁”,表明里热已盛,治当辛凉,忌用火法
发汗。若医者误用火法熨其背取汗,以致汗出津伤。里热更盛,烦躁更甚,又并发谵
语等。 
此虽为误用熨法之例,但熨法确能发汗则可见一斑。在古代是一种外治以驱散寒
凝的治疗方法。《灵枢・刺节真邪 》中有“ 治厥者, 必先熨调和其经,掌与腋 、肘与
脚、项与脊以调之,火气已通,血脉乃行……”的记载;
《素问・玉机真藏论》曰:
“痹
不仁肿痛,可汤熨及火灸刺之。盖病坐于筋,则拘急挛缩,痹而不仁,则经血凝泣。
二者皆由外有所感,熨能温之。血性得温则宣流,能引凝泣也。”可 见,熨法可以通
血脉,治寒厥,可以驱寒邪,治疗痹痛不仁之证。 
仲景未述及熨法的具体操作,后世医家有较为详尽的描述。如海藏老人在《阴证
略例》中曾引韩祗和“灰包熨法” [77],治疗下焦积寒冷,上焦阳盛,而难投温下焦药
的病例。方法为:
“炭灰或桑柴灰二三升许,入好醋拌和,干湿得所,铫内炒令灰热,
以帛包裹,置脐下熨之,频换灰包令常热,以腹不满痛为度。或初熨时,病人不受者,
勿听,但令极熨之,不住灰包可也。如灰包熨后,得下利一两行,或小便二三升,或
微似有汗,此是阴气外出,或下泄也,勿疑之,病轻者乃得愈也,后出余气而解。” 
[78]
朱肱在 《类证活人书》 中也有用葱熨法 治疗伤寒阴厥的详细记载:“葱熨法:
治气虚阳脱,体冷无脉, 气息欲绝,不省人,及伤寒阴厥,百药不效。葱以细索缠如
绳许大,切去根及叶,惟存白,长二寸许。如大饼餤,先以火烧一面,令通热,又勿
令灼人,乃以热处搭病人脐,连脐下,其上以熨斗满贮火熨之,令葱饼中热气郁郁入
肌肉中,须预作三四饼, 一饼坏不可熨,又易一饼,良久病人当渐醒,手足温,有汗
即瘥。更服四逆汤辈温其内。昔曾有患伤寒冥冥不知人,四体坚冷如石,药不可入,
用此遂瘥。” 
以上二例可补仲景之未详。 
 
3.1.2.3 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药物放置在体表的穴位部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温和
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治病和保健
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灸法治寒,《伤 寒论》中有 7 条论述,
《金匮要略》中有 2 条(与
《伤寒论》复出)
,实共 7 条。根据仲景施用艾灸的主治病证及其作用机理,有下列
几种: 
 
3.1.2.3.1 温阳散寒 
 
《伤寒论》第 117 条“烧针令其汗, 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
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汤,更加桂二两也。”此处用灸法治疗心阳虚
致发奔豚证。用烧针的方法迫使发汗,然外邪不解,针刺的部位被风寒所袭,导致寒
闭阳郁,卫气不行,故局部红肿如核状。烧针迫汗,损伤心阳,阳虚阴乘,下焦之寒
气乘虚上逆,故发奔豚。治疗先以艾柱灸针处之赤核各一壮,以温阳散寒;再内服桂
枝加桂汤平冲降逆,扶心阳之虚。如此灸法与药物并用,而疾病可愈。本条在《金匮
要略・奔豚气病篇》复出。 
 
3.1.2.3.2 温阳复脉 
 
《伤寒论》第 292 条“少阴病,吐利,手足不逆冷,反发热者,不死。脉不至者,
灸少阴七壮 。
”此处用灸法治疗少阴病阳回与吐利脉不至之证。少阴脉不至,是因吐
利交作,正气暴虚,气血一时不相续接所致。脉不至,故手足必然逆冷,此证若得恰
当治疗,正气可望恢复, 故可用灸法,灸少阴经穴,以温阳复脉。若久病垂危而脉不
至者,则须求他法而治。 
 
3.1.2.3.3 温经散寒 
 
《伤寒论》第 304 条:“少阴病,得之一二日以上,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
之,附子汤主之。”本条论述灸法治疗阳虚寒湿证。 一二日,示疾病初起;口中和,
少阴阳虚寒湿内阻的反映;因内无邪热,且阳虚寒湿内阻,故口中不苦不燥不渴,此
为少阴阳虚寒湿证的审证要点。督脉循行于背部,统督诸阳 ,今少阴阳衰,寒湿不化,
故恶寒以背部为甚。因此治疗上,除用附子汤外,尚须兼用灸法,以增强其温经散寒
[79] [80]
除湿之功。 如同成无己所言 :“灸之,助阳消阴”
、黄元御谓 :
“灸之以温外寒,
附子汤以温内寒”。 
[81] [82]
对于所灸穴位,后世常器之 云:“当灸膈俞、关元穴”,张路玉 认为当“更灸
关元以协助之”。 
 
3.1.2.3.4 温阳举陷 
 
《伤寒论》第 325 条“少阴病,下利,脉微涩 ,呕而汗出,必数更衣,反少者 ,
当温其上, 灸之。”本条论述用灸法治疗少阴下利, 阳虚气陷,阴血不足证。少阴下
利,脉见微涩,微主阳气虚,涩主阴血少,故本证属阳虚阴血不足之下利。因阳虚气
陷,故大便次数多;阴血虚损,故大便量反少。阳虚而阴寒气逆,胃失和降则呕。阳
虚不能固表则汗出。本证阴血不足,缘于阳虚气陷,下利过多,故治以灸法,温阳举
陷。阳回利止,则阴血不复受损;阳气充足,则阴血尚可化生,故本条回阳, 具温阳
[82]
举陷,以复阴液之功。对于所灸穴位,后世注家 多认为是巅顶百会穴。 
 
3.1.2.3.5 温经回阳 
 
《伤寒论》第 343 条“伤寒六七日,脉微,手足厥冷,烦躁,灸厥阴,厥不还者,
死。
”本条论述灸法治疗阴盛阳竭重证。伤寒六七日 ,出现脉微,手足厥冷,是阳气
衰微,阴寒独盛之证。更见烦躁不宁,乃虚阳上扰,心神无主所致。病情虽重,然无
大汗、面赤、反不恶寒等症,故可艾灸以温经回阳。若灸后阳气得以回复,手足转温,
则疾病有转愈之机;若厥冷依然,则示阳气衰竭,预后不良,故曰“死”。对于所灸
穴位,后世常器之主张灸太冲穴[83] ,张令韶[84]则主张灸行间和章门穴,取回阳之功,
若配合关元、气海等穴,当可增强疗效。 
 
3.1.2.3.6 温阳散寒通脉 
 
《伤寒论》第 349 条“伤寒脉促,手足厥逆,可灸之。”本条论述灸法治疗阳衰
厥逆脉促者。伤寒病入厥阴,出现手足厥逆,脉促,当为阳衰阴盛所致。阳衰不能温
暖四末,故手足厥逆。脉促非阳盛劲急之促,乃阳衰心气无力主持,气血运行反常,
故脉虽数而无力,且有间歇现象,即后世注家成无己谓“脉促……为阳虚不相续 ”[85] 、
[86] [87]
方有执谓“短促” 、卢之颐 “势将堕”之促,此为阳衰,可用灸法,以温阳散寒
[88]
通脉。对于所灸穴位,后世陈修园 认为“可于厥阴之井荥俞经等穴灸之”
。 
 
3.1.2.3.7 回阳救逆 
 
《伤寒论》第 362 条“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
死。
”亦论述灸法治疗厥阴危证。下利、手足厥冷、 无脉,乃阴寒邪盛,阳气极度衰
微,病情十分危险之候, 若用汤药救治,尤恐缓不济急,故用灸法急救。灸后手足能
温,脉能自还,病尚可治。若灸后手足依然不温,脉搏仍然不起,反而出现微喘症状,
是肾气竭于下,肺气脱于上之危候。本条在《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篇中复出。
对于所灸之穴,后世常器之[89]说“ 当灸关元、气海”,可供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灸法可以助阳消阴,对于阴寒阳虚诸证,疗效确著,但对实
热证、阴虚阳盛者,则不适宜。仲景在著作中多次强调、再三告诫。如《伤寒论・辨
太阳病脉证并治》第 115 条曰:“脉浮热甚,而反灸之,此为实,实以虚治, 因火而
动,必咽燥吐血。”太阳病脉浮热甚,为表阳闭郁, 邪气实盛。本应解表开郁之证若
灸之,不但不能疗疾,反使阳气郁闭更甚,火热内攻,上伤阳络,动血伤阴,继而可
见咽燥、吐血、伤津、动血之变证。它如第 116 条 曰:“微数之脉,慎不可灸 ,因火
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 ,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
微数之脉即数而无力之脉,多主阴虚火旺。阴虚火旺之证,本应“慎不可灸”,若误
用灸法,伤阴助热,使阴血更虚,火热愈焚,“追虚逐实”,使血液散乱于脉中,阴血
难复,肌肤筋骨失却濡养,形成肌肤枯燥、焦骨伤筋的严重后果。所以临床运用时,
一定要明辨寒热,慎防变证。 
 
3.1.2.4 烧针(温针) 
 
烧针,又 称“温针”,针刺方法的一种,是待针刺入穴位以后烧灼针柄(如将艾
绒或艾条段置于针柄上),使热气透入。一般认为正式提出“温针”的是张仲景。近
[90]
代著名针灸学家陆瘦燕 认为“温 针”与《灵枢》中的“燔针”基本相同。 
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提及烧针和温针的条文如《伤寒论》16 条、
29 条、117 条(此条在《金匮要略・奔豚气病篇》复出)、118 条、119 条、153 条、
221 条、223 条,虽均未说明用法,但从中可以看出发汗是最主要的用途,另外烧针
疗法在汉代是很盛行的。 
烧针虽可用于发汗,但由于其发汗作用峻猛,所以用不得法,可导致变证丛生,
如仲景所言“火气虽微, 内攻有力”(第 116 条)。一般不适用于太阳病(尤其是太阳
伤寒),尤其对体内素有郁热或素有津伤者不适合,这也是仲景在著作中反复强调的。
所以,一般认为[90]温针的适应于阴寒之邪所侵袭而致的疾病,如冷麻不仁,走注酸痛,
关节不利,经络壅滞,肿胀腹满,以及瘫、痪、 痿、痹四大奇疾,特别对一切慢性疾
病属阴寒者,更为相宜。 
 
3.1.2.5 坐药法 
 
坐药法是外治法之一,即用药物直接局部应用的一种方法。仲景应用此法治疗妇
人阴寒之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 20 条云:
“ 蛇床子散方,温阴中坐
[91]
药。
”(《脉经》 为:“妇人阴寒,温中坐药,蛇床子散主之”。
)此为阴冷寒湿带下的
治法。从“温阴中”三字,可推知患者自觉阴中寒冷甚至连及后阴、股腋。本证应还
有带下,腰痠重,阴搔痒等症状。病由阴寒湿浊之邪凝着下焦所致。具体治疗方法为:
“蛇床子仁 ,末之,以白粉少许,和令相得,如枣大,棉裹内之,自然温 。
”阴冷寒
湿带下,用蛇床子和白粉少许散作为坐药,直接温其受邪之处以暖宫除湿,杀虫止痒。
后世医家尤怡[92]认 为:
“此病在阴中而不关脏腑,故但纳药阴中自愈。”。吴谦 [93]在《医
宗金鉴・妇科心法》主张本病可在内服桂附地黄丸的同时,外用蛇床子、吴茱萸、远
志、干姜等分末,棉裹纳阴中,可收卓效。 
此法为妇人阴寒的外治法,寒湿为患,关乎子脏,外治亦须辨证施治,认为不关
脏腑的说法是不恰当的,若内外兼治,取效更捷。现代医学常用它来治疗男女生殖器
[94] [95] [96]
官病变,如霉菌性阴道炎 、阴道滴虫 、龟头包皮念珠菌病 等。 
 
3.1.2.6 散摩法 
 
散摩法,是用药散涂搽外敷局部病患之处以取效的一种外治方法。仲景用附子和
盐为散治疗外感风寒引起的头风病 。头风病是一种发作性头痛,头眩或头重之病 ,是
感受风寒引起,病在头部经络,故治疗可用外搽或外敷法,更为便捷。方用附子辛大
热,温经散寒止痛力更胜,与盐同用,取盐能软坚走血,引附子入经络而达血脉,祛
风通络,使外邪解而痛自愈。本方在《外台》 [97] 头风头痛门亦见。附子为散外搽,可
[98]
避免起内用助火。故陈修园在《金匮要略浅注》 中说:
“外摩之法,法捷而无他弊。”
[99] [100]
现代有用于治疗肌肤顽麻疼痛 、 股外侧皮神经炎。   
 

3.2 治寒常用方药 

3.2.1 治寒常用药物 

3.2.1.1 麻黄 
 
为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性温,味辛、微 苦。归肺、
膀胱经。 
张仲景的很多方剂都用麻黄,主要是用麻黄散寒邪。  
麻黄辛温升散,能开宣肺气,疏脂理,透毛窍。凡外感风寒之表实证用之咸宜。
如仲景麻黄汤,葛根汤、大青龙汤等方中均以 麻黄为君药,治疗太阳病发热、恶寒、
[101]
无汗等证。《本草经疏》 谓 “麻黄,轻可去实,故疗伤寒,为解肌第一。专主中风
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气者,盖以风寒湿之外邪,客于阳分皮毛之间,则
脂理闭拒,荣卫气血不能行,故谓之实,此药轻清,故能去其壅实,使邪从表散也。”
[102]
《本草经读》 称“麻黄禀春气而入肝;味苦无毒,得火味而入心。心主汗,汗主疏
[103]
泄,故为发汗上药,其所主皆系无汗之症。”
《本草正义》 则进一步解释说“麻黄轻
清上浮,专疏肺郁,宣泄气机,是为治外感第一要药,虽曰解表,实为开肺,虽曰散
寒,实 为泄邪,风寒固得之而外散,即湿热亦无不赖之以宣通。”证之临床,麻黄之
用,未出左右。 
 
3.2.1.2 桂枝 
 
桂枝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味辛、甘,性温。归心 、肺、膀胱经。  
  张仲景用桂枝之辛温,发汗散寒,解肌祛风。如他治“太阳中风”之桂枝汤,治
[104]
“太阳伤寒”之麻黄汤,方中桂枝之用,皆有发汗解肌之意。
《 医宗金鉴》 谓:
“桂
[1 0 5]
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本草衍义补遗》 更精确地说明:“仲景治表用桂
[67]
枝,是卫有风邪”,“以桂枝发其邪使卫和表密”。《本草纲目》 亦进一步证实:“桂
枝透达营卫,故能解肌而风邪去。”后世皆认为桂枝配麻黄为发汗峻剂 。 
张仲景亦用桂枝散寒温经,通脉活血。如他用桂枝附子汤治“风湿相搏,身体疼
烦,不能自转侧”,用甘草附子汤治“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用桂枝芍药知母汤
治“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仲景在三方中均用桂枝配附子而缓解疼痛,是取桂枝
[106]
能祛风寒湿邪,温通经脉之功。
《长沙药解》 赞桂枝“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寒湿。”
[107] [108]
《药品化义》 谓桂枝“能领药至痛处。 ”《本草再新》 亦谓其可治“手足发冷作
麻。
”《本经疏证》[109] 则直言:
“桂枝能利关节,温经通脉。”证之临床,桂枝温经通脉
之功确凿。 
张仲景也用桂枝治疗阳虚生内寒所致的寒证。如仲景在治疗阳虚水肿及痰饮、水
湿的一些方剂,皆选用桂枝,是取桂枝温阳散寒、助阳化气。陈修园说,桂枝“行阳
消阴,如高照当空,则阴云全消”。再如张仲景用桂枝温通心阳,如枳实薤白桂枝汤
[110] [111]
主治“胸痹”。王旭高 评说方中的桂枝可“行阳开痹”。 《金匮要略论注 》 亦谓桂
枝能“行阳”。仲景又用桂枝生姜枳实汤主治“心悬痛 ”
,用桂枝配姜、枳辛开苦降,
化饮平冲止痛,则更进一步说明桂枝辛温助阳,善温通胸阳而治胸痹。还有桂枝甘草
汤,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这些主治“心阳虚”证
[65]
的方剂,皆以桂枝为君,更是其善温通胸阳的证明。《神农本草》 载桂枝能主治胸
中“结气”。后世皆以桂枝为治疗胸痹痰饮的要药。 
  张仲景用桂枝温中散寒。如小建中汤。 
 
3.2.1.3 干姜(生姜) 
   
3.2.1.3.1 干姜 
 
为姜科植物姜的干燥根茎。味辛、性 热。归脾、胃、 心、肺 经。 
[69]
  温中散寒:干姜为“温中土之专药“ (《本草思辨录》),凡中焦寒证皆可用之
如治太阴虚寒证之理中丸(汤),方用干姜以“专散里寒,……配以甘草,取辛甘合化
” [107](《药品化义》)又如治”心胸
为阳之义, ……君参术以温中气,更有反本之功。
中之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之大建中汤;治“干呕,吐 逆,吐涎沫”之半夏
干姜散等,均用以温运中焦,驱散寒邪,恢复脾阳。 
  回阳救逆:干姜用以回阳,常与附子同用,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四逆加人参
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等。
《本
[112]
草求真》 谓:“干姜,大热无毒,守而不走,凡胃中虚冷,元阳欲绝,合以附子同
投,则能回阳立效”。故书中有“附子无姜不热”之句 。仲景四逆、白 通、姜附汤皆
用之。说明 干姜确有回阳救逆之功。 
  干姜能温肺化饮:如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苓甘五味姜辛汤等,方中均用
[109]
干姜以温肺化饮,治疗风寒和水饮射肺之寒喘寒嗽。诚如《本经疏证》 所云:
“观
小青龙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真武汤、皆曰心下有水,苓甘五味(汤)诸加干姜法,又
皆隶于痰饮,则可见干姜所治,为在中之水饮,非在上之痰饮”。仲景治疗寒饮咳喘,
常以干姜、细辛、五味子相伍并用。 
  干姜能温经止血。如治吐血不止之柏叶汤,治“少阴病,下 利,便脓血”之桃花
汤,治“妇人陷经、漏下”之胶艾汤等,方中均取干姜温经止血之功,治疗虚寒性出
[113]
血。
《本草正》 谓:
“(干姜)若炒至黑炭,已失姜性矣。其亦用以止血者,用其黑涩
之性已耳。若阴盛格阳, 火不归元及阳虚不能摄血,而为吐血、 衄血、下血者,但宜
[114]
炒熟留性用之,最为止血之要药”。《本草从新》 云,“干姜。炮黑,止吐衄诸血”。
提示本品止血当以炮姜为宜。 
 
3.2.1.3.2 生姜 
 
生姜乃发散风寒、解表退热之常用药物。
《伤寒论》大青龙汤主治表寒里热证,
桂枝汤主治风寒表虚证,均取生姜辛温发散之力以散表邪 。对此功效,历代均有较详
细的论述。如《神农本草经》[65]谓服后可“出汗”;
《名医别录》[115]云其能“主伤寒头
痛,鼻塞 ,咳逆上气”;《日用本草》[116]云可“治伤寒、伤风、头痛”
;《本草纲目 》则
曰“生用发散”。现今每以生姜加入散寒解表剂中治疗风寒感冒,颇有疗效。 
生姜能温胃散寒。温中和胃,降逆止呕之功。凡因胃寒呕吐,或饮停于胃而呕吐
者,常为首选药物。如《金匮》泽漆汤、小半夏汤之治“呕吐,谷不得下”
;橘皮竹
茹汤之治“呕逆”;吴茱萸汤之治“食谷欲呕 ”
,“呕而胸满”;旋覆代赭汤之治“噫气
不除”;生姜泻心汤之治“干噫食臭”,均取其温胃止呕之功。分析仲景用姜,凡用于
温胃降逆止呕者多用生姜,如小半夏汤;通阳化饮止呕、散结每用生姜汁,如生姜半
夏汤;温中补阳,和胃止呕则用干姜,如半夏干姜散。姜善止呕,后世论述颇多,如
[117]
《名医别录》曰可“止呕吐”;
《药性论》 云其“治中焦呕逆,不能下食”;
《 本草从
新》亦有“姜汁……治噎隔反胃……煨姜,和中止呕”之说。又如《千金方》说:
“姜
为呕家圣药,盖辛以散之,呕乃气逆不散,此药行阳而散气也”,可谓见地之论。 
  生姜亦可温中化饮,散寒饮。生姜辛温又可化饮祛痰。《名医别录 》称其可“去
痰行气”;《药性论》谓之可“去水气满”,即是指的这等功效。考仲景真武汤治疗少
阴阳虚引起的水邪泛滥,生姜泻心汤治寒水停留胃脘引起的痞满证,越婢汤之发越水
气等,用生姜均取生姜温中化饮除痰之功。综观仲景所制温化寒饮诸方,如小青龙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多用干姜组方。 
  生姜也能温肺止咳。《金匮》附方生姜甘草汤主治“肺痿、咳吐痰涎不止”
,即取
其温肺止咳之功。仲景以生姜止咳,组方甚少,后世对风寒犯肺之咳嗽则用之较多较
广。如《名医别录》云其可治“咳逆上气”;《药性论》曰可“下气 ”,“生与干并治
嗽”
,即是指的这等功效。 
 
3.2.1.4 细辛 
 
为马兜铃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北细辛或华细辛的全草。味辛,性 温。归肺、肾经 。 
温肺化饮: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
“冲
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苓甘五味姜辛汤;还有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
苓甘五味甘草去桂加姜半夏汤方,苓甘五味加姜辛夏仁黄汤,这些治痰饮咳嗽病脉证
治的方子变证迭出 ,加减频繁,惟各方中用细辛不变,仲景之旨 ,是取细辛温肺化饮,
[118]
以止咳喘之功。
《药性论》说它能治“咳逆上气。”
《本经逢原》 说它主“痰结湿火。”
[119]
《本草通玄》 还谓其“主痰厥气壅”。《别录》谓细辛能“破痰,利水道”。大医家
 [115]
陶弘景还赞它“最能除痰” 。都说明细辛有温肺化饮,止咳喘之效。 
散寒止痛:“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仲景用细辛合干姜
有温化寒痹以止痛之旨。还有仲景在主治风湿表虚证的防己黄芪汤方后云:
“下有陈
寒者加细辛三分”。更说明细辛有温经散寒止痛之功。 再参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厥
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若其人内有久寒者”
;乌梅丸中用细
辛安蛔、治久痢;大黄附子汤,用细辛与附子、大黄相配,治寒积便秘、胁下偏痛;
还有主治“寒气厥逆”的赤丸,用细辛配乌头温以散寒,而止腹痛,可知细辛为里寒
《珍珠囊》[120]谓其主“少阴苦头痛”。并谓以“细辛为主,以独活为使,治少
证而用。
阴头痛如神。
”《神农本草经》说它可治“百节拘挛,风湿痹痛”。证明细辛是一味温
经散寒止痛的要药。 
 
3.2.1.5 艾叶 
 
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其性味苦、 辛,温。归肝、 脾、肾经。 
温经散寒:《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篇》云:“吐血不止者 ,柏叶汤主之”;
《金
匮要略・妇人妊娠篇》治妇人漏下、产后下血等则用胶艾汤。两方皆取艾叶温经止血
之功。
《药性论》谓本品可“止崩血,安胎止腹痛”;并云能“止赤白痢及五脏痔泻血”。
[121] [122]
《食疗本草》 亦谓可治“金疮,崩中 ”;
《世医得效方》 用本品为主 ,治“腹痛,
妇人下血 ”,均说明艾叶具有温经止血之功。近代多用治疗冲任虚寒所致的月经量多、
崩漏,以及衄血、吐血。 
散寒止痛:《本草正》曰:
“艾叶能通十二经,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
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凡妇人血气寒滞者,最宜用之。
”《卫生易简方》
[123] [124]
谓能治“脾胃冷痛”;《圣济总录》 用之治 “气痢腹痛”;
《 本草纲目》则谓“艾
附丸治心腹冷痛,调女人诸疾,颇有深功,
”可谓经验之谈。仲景制柏叶汤、胶艾汤
等方,亦用本品以散寒止痛。 
 
3.2.1.6 附子(乌头、天雄 ) 
 
乌头有川乌、草乌两种。川乌系毛莨种植物乌头的块根。草乌系同科植物北乌头
的块根;二者均性温,味辛、苦,有大毒。归心、肝、脾经。 
乌头 
祛风湿、散寒止痛:《长沙药解》谓:“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
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如
乌头汤治“病历节不可屈伸,疼痛”
;大乌头煎治“寒疝绕脐痛”;乌头桂枝汤治“寒
疝腹中痛”
;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赤丸治“ 寒气厥逆”等,诸方
[103]
中乌头之用,旨在驱风散寒湿而止痛,故有“非寒莫属,非痛不用”之说。张寿颐
云“乌头主治,温经散寒,……且长为祛除外风外寒之向导者。散外邪,是其本性。”
[120]
李杲 亦云,乌 头“除寒湿,行经散风邪,破诸积冷毒”
,故乌头以治沉寒痼冷之疾
见长。 
 
附子 
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旁生块根(子根)。辛、甘 ,热,有毒。归 心、脾、肾经。 
散寒回阳:如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加胆汁汤等回阳救逆之剂,方中皆以生
附子为君,其功如《本草经读》所言:“附子,味辛气温,火性迅发, 无所不利,故
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
《本草正义》亦谓:
“附子,本是辛温大热,其性善走,故为
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药,外则达皮毛而除表寒,里则达下元而温痼冷,彻内彻外,凡三
焦经络,诸脏诸腑,果有真寒,无不可治。但生者尤烈,如其群阴用事,汨没真阳,
地加于天,仓猝暴症之肢冷肤清,脉微欲绝,或上吐下泻,澄澈不臭者,非生用不为
[125]
功。
”而《长沙方歌括》 则认为“阳气不能执行,宜四逆汤。元阳虚甚,宜附子汤。
阴盛于下格阳于上,宜白通汤。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宜通脉四逆汤。盖以生气既离,
亡在顷刻,若以柔缓之甘草,岂能疾呼散阳而使返耶。”可见仲景以之急救既亡之阳,
以拯危难之意明矣。 
张仲景常用附子散寒止痛:如桂枝加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桂枝芍
药知母汤、乌头赤石脂丸、九痛丸等散寒止痛之剂,方中皆伍炮附子。其功如《神农
本草经》所载:“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拘挛膝痛,不能行步。”
《名医别录》
亦言其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诸疾。再如《本草思辨录》所释:
“附
子阳药,以其人阳虚而寒重,非扶阳则风不能以徒驱,故扶阳与驱风并行。寒为阴邪,
湿亦为阴邪,风湿之风, 与伤风之风,亦致不同,非阳虚不尔,故亦需附子。”
《医学
[126]
衷中参西录》 亦认为“凡一切凝寒痼冷之结于脏腑,著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
服此莫不奏效”。 
温肾散寒。如八味肾气丸,真武汤等温肾化气之剂,方中皆以炮附子为君。其功
如张元素所言:“益火之原,以消阴翳,则便溺有节, 乌、附是也。”
《 本草正》解之
亦详:“附子,因其善走诸经,故曰与酒同功,能除表里沉寒,厥逆寒噤,温中强阴,
暖五脏,回阳气,格阳喉痹,阳虚二便不通及妇人经寒不调,小儿慢惊等证。大能引
火归原,制伏虚热……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故仲景
之用附子,常取其温补肾阳,化气行水之功。  
 
天雄 
系附子或草乌头之形长而细者;也有指附子种在土中,经年下生子根而独根长大
者,本品辛热,有毒。 
如天雄散,仲景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后提出本方,未言其主治何病,《本草思辨
录》言其主治为“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脉极虚芤迟,为清谷亡
。《金匮要略方论本义》[127]解释说 :天雄一方,纯以温补中阳为主,以收涩
血,失精”
肾精为经,但方中天雄与桂枝均为辛热温散之品,非脾肾阳虚性失精切勿轻易使用。”
《本草求真》谓 :
“天雄,能补下焦命门阳虚。”
《本经逢原》谓:
“天雄,禀纯阳之性,
补命门、三焦,壮阳精,强肾气,过于附子。”说明本品具有较强的益火助阳之功。 
张仲景用天雄驱风散寒蠲痹:
《神农本草经》谓: “主大风,寒湿痹,历节痛,……
强筋骨,轻身健行。
”《药性论》谓能治“冷痹”;《本草求真》谓其“属主治风寒湿痹
之品”。如《圣济总录》 [128]所载天雄丸,治风湿痹皮肉不仁、骨髓疼痛不可忍者,常
与附子、桂枝、干姜、防风同用。 
 
3.2.1.7 巴豆 
 
为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成熟种子。味辛性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张仲景用巴豆温寒逐饮。如三物小白散治“寒实结胸 ,无热证者”。寒实是指水
寒气冷所凝结之痰饮邪气。寒实结胸,必是寒痰冷饮结聚于胸膈而见胸胁或心下硬满
疼痛等证。治寒实结胸,非辛热不足以开化水寒,非峻攻不足以破其凝结。巴豆大辛
大热,药性刚猛,攻寒逐饮,用之甚为合拍,与桔梗、贝母以开胸中结滞以消痰,组
[129]
成散剂以峻下寒实邪气。《本草汇言》 谓“巴豆,推荡脏腑,开通闭塞之药也。左
氏曰,此剂味甚辛敛,气甚热烈,性甚刚猛,攻关拨固,功过牵 、黄;推滞逐实,力
浮硝、戟;追逐一切有形留著、久顽不逊之疾”。说明其有温通峻下逐饮之功能。 
用巴豆峻下寒积:
《本草通玄》谓:
“巴豆,禀阳刚雄猛之性,有斩关夺门之力……
巴豆、大黄,同为攻下之剂。但大黄性冷,腑病多热者宜之;巴豆性热,脏病多寒者
宜之。”巴豆峻下寒积之功不言而喻。如《外 台》走马汤、三物备急丸等,方中 均用
巴豆,取其峻下寒积之功。 
 
3.2.1.8 吴茱萸 
 
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的未成熟果实。辛、苦, 温,有毒。归肝 、胃经。 
张仲景用吴茱萸温中降逆:如 治“食谷欲呕”
,“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呕而
胸满者”,“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等的吴茱萸汤。仲景以吴茱萸为
君制方,意在温中散寒,下气降逆。如《神农本草经》曰: “主温中下气”,《本草衍
[130] [131]
义》 谓: “吴茱萸下气最速,阳虚人服之愈甚”,《本草经疏》 言之更详,其曰:
“吴茱萸,辛温暖脾胃而散寒邪,则中自温、气自下,而诸证悉除”。 
吴茱萸有散寒止痛的作用。如治“九种心痛”,
“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
“连
年积冷,流注心胸痛”等之九痛丸及治“手足厥寒,脉微欲绝,其人内有久寒者”之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中之用吴茱萸意在温经散寒,开郁止痛。如《药性论》
认为其“主心腹疾,积冷,心下结气,疳心痛”,
《本草纲目》谓之能“开郁化滞”,
又曰:“吴茱萸,辛热能散能温,苦热能燥能坚,故所治之证,皆取其散寒温中、燥
湿解郁之功而已。”故《补辑肘后方》 [132]以之配生姜、清酒治疗疝气腹痛。 
暖宫祛瘀:如 治“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
“妇人少
腹寒,久不受胎”,“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及至期不来”等证之温经汤。方中之
用吴茱萸,意在温暖胞宫,散寒祛瘀 。
《本草思辨录》解之曰:
“温经汤有瘀血在少腹,
而以吴茱萸为君,非以其能行瘀也。妇人年五十所而病非新得 ,宜缓图不粗峻攻 。……
不知妇人之病,多因虚积冷结气,瘀血在少腹不去,其为有久寒可知。冲任之血,肝
实之主。肝中积冷之气,非吴茱萸讵能辟去。” 
 
3.2.1.9 蜀椒 
 
为芸香科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花椒或青椒的干燥成熟果皮。近代习称花椒、川椒。
其性味辛,热;有小毒。归脾、胃、肾经。 
温中止痛:如治“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
上下痛而不可触近”之大建中汤和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之乌头赤石脂丸。两方
均选用味辛而热的蜀椒,前方取其温中散寒作用,并与补脾健胃药合用,可使中阳得
运,阴寒自散;后方旨在与一派大辛大热的乌头、附子同用,共奏逐阴邪、散寒凝、
止疼痛之功。
《药性论》称其:“疗腹中冷痛。”《别录》谓能:“除六腑寒冷”。《长沙
药解》进一步解释说:“蜀椒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
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止呕吐,善医泄利”。证诸临床 ,凡脾胃虚寒
之脘腹冷痛,或呕吐、泄泻均可应用,常用本品炒热布包温熨痛处,可达到良好的止
痛效果。 
 
3.2.1.10 灶中黄土 
 
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底中心的土块。又称灶心土、伏龙肝。辛 、温。归脾 、胃经。 
温中止血:如 治“下血,先便后血”之黄土汤。仲景于方中用灶中黄土,其意正
如《名医别录》所言:“主妇人崩中、吐血, 止咳逆、止血”,《本草便读》亦曰:“其
功专入脾胃,有扶阳退阴,散结除邪之意。凡诸血病,由脾胃阳虚而不能统摄者,皆
可用之,黄土汤即此意。”可见灶中黄土功在温中止血 。故《本草衍义 》则以之配蚕
砂、阿胶治妇人血露。 
 
3.2.1.11 酒 
 
为米、麦、黍、高梁和面酿成的一种饮料。味甘、微苦,性 辛、温,有毒。归心、
肝、肺、胃经。 
温经散寒:如赤丸治“寒气厥逆”;侯氏黑散治“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治“手足厥寒”且“内有久寒者”
。仲景于方中用酒,是取
其温经散寒之意。还有如天雄散治“失精家少腹弦急,阴头寒”。白术散治“妇人虚
寒,胎动不安。”仲景令以酒和药服,亦是取其温经散寒,以助阳气之意。
《本草纲目》、
《医林纂要》 [133] 皆谓酒能“暖胃辟寒”,“助肾兴阳”。陶弘景更有“大寒凝海,惟酒
不冰,明其热性、独冠群物”的高论。《本草纲目》中还有“王肃、张衡、马均,三
人冒雾晨行,一人饮酒, 一人饱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的
记载。有力说明了酒有“ 壮神御寒”之功用。今人亦常用其治风寒痹痛,筋脉挛急等
证。 
酒中所含的乙醇被胃吸收后,在体内氧化产热,可温暖身体。乙醇还有扩张毛细
血管和皮肤血管的效力,由于皮肤上有很多神经末梢,当血液通过时,皮肤会产生温
暖之感。但这种温暖是暂时的,酒精燃烧过后,由于皮肤散热过快,反会耗费体内热
量,因而继之而来的是加倍的寒战。这一点对以酒暖身者而言,不可不知。 
 

3.2.2 治寒常用方剂 

3.2.2.1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
覆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麻黄汤具有发汗散寒解表,宣散肺中寒气的作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伤寒表实
证,证见头痛、发热、身 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寒、无汗、气喘、脉浮紧,或不
发汗而致衄;若阳明病兼太阳表实,证见喘而胸满、脉浮、无汗。此外,本证还常见
口不渴、咳嗽、鼻塞、流涕、苔薄白等。 
麻黄汤为发汗解表之峻剂。麻黄辛温,善开腠理、透毛窍、散风寒、宣肺平喘,
正如《神农本草经》所载:
“主风气、伤寒、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
气,除寒热。
”故以之为君。桂枝辛温,善于温经散寒 ,入营分透达营卫,解肌腠之
风寒,调和营卫,以助麻黄发汗而解肌,驱邪外出,故以之为臣。杏仁苦温,苦泄降
气,助麻黄平喘利气,故以之为左。甘草甘平,入十二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
肺止咳,调和诸药。本方的用药配伍规律,实为经方之代表,君臣佐使,显明易义,
协同作用,配合默契,堪称组方用药的典范,不愧经方之盛名。 
 
3.2.2.2 桂枝汤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口父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
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 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之微似有汗者益佳,不
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初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
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
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具有发寒散寒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作用。张仲景用该方主治① 太阳中风,
证见发热、汗出、头痛、 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或浮弱等。②太阳病汗下后,外
证未解。如下之后,其气上冲 ;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等 。③营卫不和,
证见常自汗出,或脏无他病,时发热 、自汗出而不愈者。④表里证俱在 ,当先解表者。
如伤寒不大便六七日,而头痛有热,小便清者;心下痞而兼恶寒者;阳明病,脉迟、
汗出多、微恶寒者;或病人烦热如疟,脉浮虚者。太阳病,脉浮者。⑤表里同病先治
其里,里和表未解者。如下利清谷或下利腹胀满,服四逆汤后清便自调,仍身体疼痛
者;或霍乱病吐利止而身痛不休者。 
本方在张仲景中用于治疗太阳中风、营卫不和,以及各种外证未解者,有解肌祛
风、外调营卫、内和脾胃、滋阴和阳之功。方中桂枝辛温 ,解肌祛风;芍药酸苦微寒,
敛阴和营。二药同用,一散一收,于解肌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可使表
邪得解,里气得和。生姜辛散,温中和胃,佐桂枝发汗通阳,大枣甘缓,养胃生津,
佐芍药益阴和营。甘草甘平,调和诸药,既可佐桂枝、生姜辛甘发散,以祛在表之邪,
又可助芍药酸甘化阴,以和在内之营。生 姜、甘草、大枣、桂枝又可为食用,故有开
胃健脾之功。 
关于本方服法及注意事宜,可综合如下:①桂枝剂是汗法的一种,一定要发汗,
才能解肌祛风,故服已须臾,定要啜热稀粥一升。一则可使谷气内充而资汗源;二则
可助胃气、益津液,不但利于酿汗,更使余邪不得羁留,外邪不能复入。因此,用之
发汗,自不致亡阳;用之止汗,亦不致贻患。②药后温覆,取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
佳。即药后持续出汗,遍周全身,发汗要微,不可令汗出太多,若汗出如水流漓,则
真气外泄,正气受损,邪气反留,病则不愈。③ 若一服而汗出病解,则当停后服,此
乃中病即止,以免过剂伤正。④若一服不汗,可继进二服,依如前法。又不汗,再服
可缩短给药时间,半日许将三服服尽,即小促其间之谓。⑤若病重者,当昼夜观察其
病之进退,做到周全 护理。⑥若服一剂而汗不出,病症犹在者,可连续服至二三剂,
至病愈为止。⑦服药期间,务必忌口,凡生冷、粘滑、肉面、五 辛、酒酪、臭恶等物
皆在所禁之列。 
本方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外能解散风邪、调营卫,内能理气血、协阴
阳、和脾胃。桂枝汤应用广泛,不仅用于外感,亦多用于杂病。凡由于气血不和、营
卫失调引起的发热、汗出、脉弱等证,均可用本方治疗。正如徐忠可所说:
“外证得
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调阴阳。” 
 
3.2.2.3 大青龙汤 
 
麻黄六两(去节),枝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
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
,石膏如鸡子大(碎)。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
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扑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
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大青龙汤有发汗散寒解表,清热除烦的作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太阳中风或伤寒,
风寒外闭而阳气怫郁化热之证。证见不汗出而烦躁、发热恶寒、身疼痛、脉浮紧,或
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脉浮缓,无少阴证。  
大青龙汤为麻黄汤之变局,实为麻黄汤倍麻黄、甘草,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
方中麻黄协同桂枝,辛温发汗,以开祛邪之路;更加石膏,辛而大寒之品,以清在内
之郁热;甘草和中;姜、枣以调营卫、滋助汗源,此乃清内攘外之剂,一汗并奏表里
双解之功。对其组方之理,柯琴[134]评论说:“太阳中风脉浮紧,头痛,发热恶寒,不
汗出而烦躁。此麻黄汤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也。诸证全是麻黄,有喘与烦躁之别,
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
能作汗,故持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寒不解,变为寒
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
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攮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
也。
” 
本方为发汗峻剂,凡阳气不足,表虚有汗,脉象微弱者,一律禁用。 
 
3.2.2.4 小青龙汤 
 
麻黄(去节)、芍药、干姜、桂枝、炙甘草、细辛各三两,五味子、半夏各半升。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取三升, 去滓,温服一
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
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杏仁四两。
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
景意。 
小青龙汤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用。张仲景用于治疗风寒客表,水停心下
之证。证见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咯清
稀冷痰或白泡沫痰,舌苔白滑,脉弦或浮弦、细滑。方用麻黄发汗平喘,兼能利水,
桂枝解肌,调和营卫,麻黄配桂枝,增强通阳宣散之力;桂枝配芍药为外散风寒,内
敛营阴,加强调和营卫之功;干姜、细辛之辛,温中散寒以化饮,半夏辛燥,降逆化
痰以蠲饮;配五味子以敛肺止咳,以防肺气之耗散;甘草和中,调和诸药,故本方有
外散风寒,内除水饮之功。 
 
3.2.2.5 桂枝麻黄各半汤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
,芍药、 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
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本方为辛温轻剂,具有调和营卫,小发其汗的作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太阳病多日
不解,微邪郁于肌表之证。证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如疟状,一日二三度发,无汗,
身痒,面色反有热色。由于本证为太阳病多日不解,微邪郁于肌表,用麻黄汤则嫌其
峻,用桂枝汤则嫌其缓,故宜以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之。方由桂枝汤与麻黄汤各取三分
之一剂量合方而成,为偶方小汗之剂。方以桂枝汤调和营卫,益汗液之源;麻黄汤疏
达表邪,为发汗之用。 
 
3.2.2.6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半两(汤炮),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 (去皮尖、
炒)
。 
上剉麻豆大。 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 温服,有微汗, 避风。 
本方具有解表化湿的功用。张仲景用于治疗风湿。证见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
剧。由于风湿在表,阻闭营卫,故一身尽痛。风与湿合,湿邪容易化热化燥,故身疼
发热而日晡增剧。其病多由汗出当风,或经常贪凉,湿从外侵所致。病既属于风湿在
表,仍当使之得微汗而解,所以用本方轻清宣化,解表祛湿。薏苡仁甘淡微寒,利水
渗湿,清热除痹,通利关节,缓和挛急。 《神农本草经》曰:“主筋急拘挛,不可屈伸,
久风湿痹,下气。”《本草求真》:“以其色白入肺,性寒泻热,味甘入脾,味淡渗湿。”
合麻黄之辛温发散,解表祛风寒;配杏仁之利肺气而宣肺解表;甘草之补中土而胜湿。
本方与麻黄加术汤同为祛风湿痹痛之方,但麻黄加术汤有桂枝之辛温,发汗之力强,
白术之燥湿健脾,偏于温散寒湿;本方去桂枝、白术加薏苡仁之甘寒,偏于凉散风湿,
即风为阳邪,易于化燥伤阴,故以清化为宜。  
 
3.2.2.7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
一升,日三服。 
本方具有助阳解表的功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少阴病兼表证。证见发热恶寒、头 疼
身痛、无汗、肢冷、神疲倦怠、嗜卧、咽痛、暴喑、心悸、胸闷、久咳不愈、痰白而
稀等症。其脉沉,或迟缓,或细弱,舌质淡,舌苔薄白或白滑。少阴病本为阴盛阳虚
之病变,其脉当沉细或微细,其证本不当发热。今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系少阴
阳虚兼太阳感寒,为太少两感之证,即《素问・热论》所谓“两感于寒”之证, 故发
热而脉沉。本方乃少阴病兼太阳表实之正治之方,为少阴经之表药。方中以附子入肾,
温经助阳;麻黄入太阳膀胱经,以发汗解表;更以细辛之辛兼治表里,内温少阴寒邪
以助阳、外散太阳之热以解表,三者合用,相辅相成,在温经助阳之中,微微发汗,
以散在表之邪,内护少阴之阳,俾外邪出而真阳壮,于发中有补,温中有散,使表解
而无损于阳。 
 
3.2.2.8麻黄附子甘草汤 
 
麻黄二两(去节),甘草二两(炙)
,附子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 ,去上沫 ,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 服
一升,日三服。 
本方亦具助阳解表的功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少阴太阳两感证。 证见发热恶寒、 无
汗、浮肿、小便不利、嗜睡、脉沉等。本方即麻黄细辛附子汤易细辛为炙甘草而成。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尚有发热之表证,但无里证,其病势较轻浅,故去细辛之辛散走
窜,沟通内外之力,而以甘草之甘缓和中,以缓麻黄、附子之势。以期温经解表,而
不欲其辛散太过,从而达到微发其汗的目的。  
 
3.2.2.9 大黄附子汤 
 
大黄三两,附子三枚(炮),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
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本方具有温阳散寒,泻下冷积的功用。张仲景用于治疗寒实内结之证。证见胁下
偏痛,发热,脉紧弦。还可见腹痛便秘,手足厥逆,舌苔白腻等。由于阳气不足,脾
胃虚寒,运化失健,腑气不通,故见以上诸症。其治非温不能去其寒,非下不能去其
结,故以附子温经散寒,回阳止痛;细辛辛温,交通内外 ,散寒止痛;大黄苦寒泻下,
通便导滞,可去实结,又有附子、细辛之辛温大热,佐大黄之苦寒,使寒性散而走泄
[135]
之性存,如尤怡 所说:“大黄苦寒,走而不守,得附子、 细辛之大热,则寒性散而
走泄之性存是也。”  
仲景治寒邪深伏阴分,常用附子与细辛相配,如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附
子、细辛与麻黄同用,而成温经散寒之剂。本方所治之积,非泻不能去,而积之属寒
者,又非温不能化,遂用大黄与附子、细辛相配,变苦寒为温下,尤其是方中附子用
至三枚,远比麻黄附子细辛汤一枚为多。 
 
3.2.2.10 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
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本方功能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于治疗①伤寒里虚邪乘,
土衰木横,证见腹中急痛,阳脉涩,阴脉弦;②平素气血不足之人感寒之后,出现心
中烦悸。《金匮要略》中则用于治疗①虚劳里急,证见悸、衄、腹中痛 、梦失精、四
肢酸疼、手足烦热、咽干口燥;②虚劳萎黄、小便自利;③妇人里虚,腹中痛。此外,
还可见神疲乏力、虚怯少气、盗汗、面色无华、饮食无味、胁肋腹胀、头重不举、少
腹拘急、小便频数、久病羸弱等众多症状。舌象一般为舌淡苔白,脉象可见弦、涩、
缓弱、细沉、大而无力等。 
本方是桂枝汤倍用芍药加饴糖而成。方中重用饴糖, 甘温补脾益气, 和胃缓急,
为主药;桂枝温阳气,芍药益阴血,二者为辅药;甘草甘温益气,既助饴糖、桂枝益
气温中,又和芍药和里缓急、止痛为佐药;又以生姜之辛温,大枣之甘温,辛甘相合,
健脾胃,和营卫,调诸药,共为佐使。因此,本方具有温以祛寒,甘以缓急,辛以宣
通,温中补虚,和里缓急的作用。所谓“建中”,即是通过以上作用, 建复中气。中
气健则气血化源不乏,阴阳虚损之证自愈。 
 
3.2.2.11 大建中汤 
 
蜀椒二合(炒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如一炊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复之。 
本方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痛。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主治心胸中大寒痛,呕
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注:上冲皮起,出现有头足,是形容腹
中寒气攻冲,皮肤突起如头足样的块状物),上下痛而不能触近,大建中汤主之。脘
腹剧痛,系中阳虚弱,阴寒之气上逆所致。治宜温建中阳。方中蜀椒味辛性热,温中
下气,降逆止痛为主药; 干姜辛热,温中祛寒,和胃止呕为辅药;人参益脾胃,扶持
正气;重用饴糖建中缓急,既能增椒、姜止痛之功,又可调和椒、姜之燥烈,共为佐
使,合而成为温中补虚,降逆止痛之剂。 
 
3.2.2.12 理中汤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丸,研 碎,温服之,日 三
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九,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依两数切,用水八升,
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
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
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
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本方功用温中祛寒, 补气健脾。张仲景用于治疗霍乱,证见吐利、头 痛、发热、
身疼痛、寒多不用水;或大病瘥后,胸上有寒,喜唾,久不了了;或胸痹属中焦虚寒、
寒气上冲者,证见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太阴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
益甚,时腹自痛,不渴,亦可应用本方治疗。其腹痛特点为喜温喜按、腹虽满而不坚,
常兼见倦怠乏力、手足欠温,或黄疸色晦,或肢体浮肿,或吐衄便血、崩漏不止;其
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缓迟弱。 
本方所治之证,乃由中阳不足,脾胃虚寒,失其运化、升降、 统摄之职而致。 治
宜温运中焦,补益脾胃,使中气健运,升降复常,统摄有权,诸证可愈。方用辛热之
干姜,温中祛寒,以复脾阳为主;人参甘温,大补元气,强壮脾胃为辅;佐以白术健
脾燥湿,三药一温一补一燥,配伍甚当;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四药合用,
使中焦之寒得辛热而去,中焦之虚得甘温而复,清阳升而浊阴降,运化健而中焦治,
故曰“理中”。《伤寒论后条辨》 [136] 称“阳之动,始于温,温气得而谷精运,谷立生
而中气赡,故名理中,实以燮理之功,予中焦之阳也。若胃阳虚即中气失守,膻中无
发宣之用,六腑无洒陈之功,犹如釜薪失焰,故下利清谷,上失滋味,五脏凌夺,诸
症所由来也。参、术、炙草所以固中州,干姜辛以守中,必假之以焰釜薪而腾阳气,
是以谷气入于阴,长气于阳,上输华盖,下摄州都,五脏六腑,皆以受气矣,此理中
之旨也。” 
 
3.2.2.13 桂枝人参汤 
 
桂枝四两(别切),甘草四两(炙)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日再、夜一服。 
本方功用温中解表。张仲景用于治疗太阳病误下后而致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或
腹痛喜温喜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浮而迟弱,舌淡苔白。本方由理中汤加桂枝
而成,主治太阳病误下后,脾气虚寒而表邪不解的“协热利”。方中以理中汤温中散
寒止利,用桂枝后下以解太阳之表,共奏辛温解表,温肠止利之功,为表里两解之法。 
 
3.2.2.14 甘草干姜汤 
 
甘草四两(炙)
,干姜二两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本方功用温中复阳。张仲景用于治疗中焦虚寒 、脾弱肺寒之证 ,证见四肢厥冷 、
咽中干、烦躁、吐逆,或肺痿而见吐涎沫、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头眩。此外,
脾胃虚寒之脘腹疼痛、喜温喜按 、吐酸、腹泻;脾阳虚衰 ,失于统摄所致吐血、衄血、
便血;脾虚肺寒之咳嗽,其特点是痰多稀白、咳则遗尿等症也是本方所治范畴。舌象
多见舌质淡苔白而润,脉象多为沉弱迟涩 。该方可被视作理中丸、四逆汤等著名温里
方剂的基本方,既可用于伤寒之阳证,也可用于虚寒肺痿。方用甘草、干姜辛甘化阳,
可振奋中阳,补土暖金。 
 
3.2.2.15 真武汤 
 
茯苓、芍药、生姜各三两(切)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若小便利者去茯苓; 若下利者,去
芍药加干姜二两;若呕者,去附子加生姜半斤  
本方功用温阳利水。张仲景用于治疗①少阴病阳虚水泛之证,证见腹痛、下利、
小便不利或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咳、或呕;② 太阳病发汗伤阳,导致阳虚水动,证
见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此外,还可见浮肿、面白无华、
畏寒、气短、头晕、手足冷、咳痰稀白等症。其舌多淡嫩而胖,舌苔白或灰黑而滑;
脉沉细微或浮大无根。张仲景应用本方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水之
所制在脾,水之所主在肾。脾阳虚,则湿积而为水;肾阳虚,则聚水而从其类。水湿
聚而不化,溢于肌肤,则四肢沉重疼痛,甚则水肿;水湿下注,则腹泻便溏;水气上
冲,则或咳或呕;聚而不行,则小便不利;清阳不升,则头眩短气;至于发汗后,身
瞤动者,殆为汗出过多,阴随阳伤,经脉失养之故。治宜助阳行水之法,俾阳气胜,
水气消,则诸症自愈。方中以附子之大辛大热,温肾暖土,以助阳气。以茯苓之甘淡
渗利,健脾渗湿,以利水邪;生姜辛温,既助附子之温阳祛寒,又伍茯苓以温散水气。
佐以白术健脾燥湿,以扶脾之运化。其用白芍者,一者取其利小便;一者取其缓急止
腹痛。
《神农本草经》尝言芍药:
“主邪气腹痛……止痛,利小便“;或取其敛阴缓急,
以解身之瞤动。诸药相伍,温中有散,利中有化,脾肾双补,阴水得利,故为脾肾阳
虚,寒水为病的有效方剂。 
 
3.2.2.16 附子汤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术四两,芍药三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功用温经壮阳,散寒除湿。张仲景用于治疗少阴病阳气虚衰、寒湿阻滞之证,
证见口中和,背恶寒,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此外,《金匮要略》中用以
治疗妊娠阳虚宫寒证,证见妊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少腹如扇。
此外,还可见,头晕、心悸、胸痛、下利、呕吐、浮肿、畏寒、欲近衣被、阳萎等症。
舌淡白而滑,或灰黑而润;脉多沉弱或微。方中炮附子扶先天之阳气,温经止痛;人
参补后天之根本,益气扶正;白术、茯苓助人参以补中培土,协附子以利水消阴;芍
药和血通痹,既监制附子之燥热,又助附子散寒滞,疗身痛。 
本方系真武汤减生姜加人参而成,组成仅差一味,功用却有不同。此方倍白术、
附子,去生姜而用人参,旨在温补以祛寒湿;彼用生姜而不用人参,旨在温散以逐水
气,两方补散之分,只在此一味之间,故一主行水收阴,一主回阳峻补。因而,二方
主治各异,彼主腹痛,四肢沉重,下利而有水气者;此主身痛, 骨节痛,背恶寒,口
[137] 
中和者,“此大温大补之方,乃正治伤寒之药,为少阴固本御邪之剂也。 ”
 
3.2.2.17 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干姜一两半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 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
三两。 
本方功能回阳救逆。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阳气虚衰,阴寒内盛为主要病机的病
证。
《伤寒论》记载本证包括:①少阴病虚寒证。②霍乱吐利,阴阳暴脱证。③阳虚
之体复感外邪或伤寒误治伤阳,虽有身体疼痛等表证,而以里阳虚证为急者。④阳虚
不化,寒饮内停证等。证见神疲欲寐,恶寒踡卧,腹中冷痛,口鼻气冷,口淡不渴,
甚则四肢厥冷,二便失禁,舌质淡、苔白滑,脉沉迟细微等。方中姜、附俱辛热,附
子善走,回阳祛寒;干姜善守,温中散寒;更以甘草甘温益气和中,辛甘化阳,而为
温补脾肾,回阳救逆之剂。 
 
3.2.2.18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其脉即出煮愈。面色赤者,
加葱九茎;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呕者,加生姜二两; 咽痛者,去芍药,加
桔梗一两;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病皆与方相应者,乃服之。 
本方功能破阴回阳,通达内外。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阳气大衰,阴寒内盛,格
阳于外为主要病机的病证。证见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手足厥逆,脉微欲绝,
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咽痛 ,或利止脉不出。此外,还可见口鼻气冷,
躁扰不宁,渴而得水不欲咽等症。除脉微欲绝外,尚可见洪大无伦、按之则无,舌质
淡、苔白滑或黑滑。通脉四逆汤与四逆汤药味完全相同,只是干姜、附子的用量较大,
温阳驱寒之力量更强,有回阳复脉之功。若面赤者,虚阳上泛也,加葱白引阳气以下
行;腹中痛者,脾络不和也,去葱,加芍药以通脾络;呕者,胃气逆也,加生姜以降
逆气;咽痛者,少阴循经上逆也,去芍药之苦泄,加桔梗之升提;利止脉不出者,谷
气内虚,脉无所禀而生,去桔梗,加人参以生脉。 
 
3.2.2.19 白通汤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本方功能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阴盛阳虚,虚阳被格拒为
主要病机的病证。《伤寒论》叙述本证较简,仅言少阴病下利脉微。若就临床看来,
可见手足厥逆,畏寒背冷,咽喉痛而其色淡滞、下利清谷,舌苔白滑,脉微或沉伏等;
若是虚阳上越,则可见面赤如妆 ,即所谓戴阳证。本方由四逆汤去甘草之缓,加葱
白破阴通阳而成。 
 
3.2.2.20 吴茱萸汤 
 
吴茱萸一升(洗),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切),大枣十二枚( 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温服七合,日三服。 
本方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张仲景用于治疗阳明胃寒、少阴吐利、厥阴头痛
等证 ,
《金匮要略 》中用以治疗胸阳不足的阴寒上逆之证 。证见 ①阳明胃寒,食谷欲
呕;②少阴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③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④胸阳不足,
阴寒上逆,呕而胸满。还可见巅顶头痛、胃脘冷痛、嘈杂吞酸、吐清涎不止、目眩、
口淡、面色苍白等症,往往夜间症状较甚。其舌苔白滑、脉多沉弦。本方虽有病在阳
明、少阴、厥阴之别,但其证都有呕吐。《素 问・举痛论》曰:
“寒气客于肠胃,厥逆
上出,故痛而呕也。”所以无论是胸膈满闷,厥阴头痛 ,还是手足逆冷 、烦躁欲死,
皆与胃中虚寒,浊阴上逆有关。吴茱萸味辛而苦,性燥热,既有温胃散寒,开郁化滞
之功,又具下气降浊之用,故以为君;人参大补元气,兼能益阴,用为臣药,补胃之
虚。生姜温胃散寒,大枣益气滋脾,以助君臣药温胃补虚;姜枣相合,还能调和营卫,
皆是佐药之义。如此配伍,共奏温中补虚,消阴扶阳之功,使逆气平,呕吐止,余证
亦除。 
 
3.2.2.21 当归四逆汤 
 
当归三两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细辛三两   甘草二两(炙)  通草二
两  大枣二十五枚 (擘,一法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日三服。 
本方功能养血通络,温经散寒。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血虚凝为主要病机的病证。
证见手足厥寒、麻木,甚或疼痛,遇冷加重,舌淡苔白,脉细等。方中桂枝、细辛温
通经脉,辛散表里之寒; 当归、芍药养血和营;甘草、大枣补养脾气;通草可通利血
脉关节。 
 
3.2.2.22 乌头桂枝汤 
 
乌头  桂枝三两(去皮)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剉,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乌头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 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 初服二
合;不知,服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本方功能解表和营,温里止痛。本方证是以里寒内盛兼外感风寒为主要病机的病
证。证见腹中冷痛,手足逆冷,痛剧则手足不仁,出冷汗,并伴有身体疼痛,恶寒头
痛等。方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汤以和营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 
 
3.2.2.23 三物白散 
 
桔梗三分 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 贝母三分 
上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 羸者减之。病
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本方功能涌吐痰实,泻下寒积。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寒与痰结,阻滞胸膈为主
要病机的病证。证见胸中或心下硬满疼痛而拒按,呼吸不利 ,大便不通,或痰涎壅盛,
呆滞不语,舌淡苔白滑或白腻,脉沉弦或沉迟。方中巴豆辛热峻泻,以下沉寒冷饮结
聚;贝母清金化痰,开结解郁;桔梗开提肺气,排吐痰涎。三药合用,可使寒痰积冷
[138]
经吐、下而去。
“ 和以白饮之甘,取其留恋于胃,不使速下。” (柯琴《伤寒来苏集・伤
寒附翼》)“不利进热粥, 利过进冷粥,盖巴豆性热,得热则行,得冷则止。不用水而
用粥者,借谷气以保胃也。 ” [139](《医宗金鉴・订正伤寒论注》)  
 
3.2.2.24 桂枝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擘)  甘草二两 (炙)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三服。 
本方功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风湿相搏,其病势偏于肌
表为主要病机的病证。证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或见小便不利,大便
反快,脉浮虚而涩。桂枝附子汤证即《素问・痹 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之意。风寒湿痹证初起, 有发热,恶寒,汗出,身体疼痛脉浮,与太阳表证有类似之
处,但太阳病虽有身体疼痛,却无身重难以转侧,脉浮虚而涩之象。方中桂枝辛温,
温通经络,祛风散寒;附子辛热,温经扶阳,驱逐寒湿;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营卫,
扶正祛邪。诸药合用,可使风湿之邪从外而解。 
 
3.2.2.25 甘草附子汤 
 
甘草二两(炙),附子二枚(炮,去皮,破)
, 白术二两,桂枝四两(去皮)。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
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始。 
本方功用解表散寒,祛风除湿。张仲景用于治疗风湿相搏,病势偏重关节之证 。
证见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
或身微肿者,舌苔多为白腻或白滑,脉缓或涩。方中附子辛热,温经助阳而散寒;桂
枝辛温通阳,祛风通络,合附子则温阳通经祛风湿之力大;白术苦温健脾燥湿,得附
子则温运脾阳逐寒湿之力强。方名冠以甘草,取其益气和中,缓和诸药,使峻烈之剂
缓缓发挥作用,以驱尽风寒湿之邪。 
 
3.2.2.26 桂枝甘草汤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 。顿服。  
本方功能补助心阳。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心阳不振为主要病机的病证。证见其人
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甚者可见耳聋无闻。惕惕不安,或短气,头晕等,其
脉虚数,或缓弱,或结代。仲景认为是由于发汗过多,损伤心阳所致。此外,亦可见
于平素心阳不足者。方中桂枝扶助心阳,炙甘草益气补中,二味合用,辛甘化阳,可
振奋心胸之阳气。 
 
3.2.2.27 桂苓术甘汤 
 
茯苓四两  桂枝三两(去皮)   白术  甘草(炙)各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编者注:《金匮》有“小便则
利”四字)。 
本方功能通阳健脾,利水降冲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脾阳不振,水停心下为主
要病机的病证。证见心下逆满,气上冲胸,头晕目眩,甚则身为振振摇等。《金匮要
略》载本方还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以及短气有微饮,咳嗽,痰多稀白,
小便不利者。 本方以茯苓为主药,淡渗利水健脾;桂枝温阳降冲逆,配茯苓,通阳化
气,淡渗利水;白术健脾燥湿 ,脾健则水去饮消;桂枝配白术,健脾利湿,化气行水,
甘草和中,得术则崇土之力增。温能化气,甘能健脾,燥能胜湿,淡能利水,全方性
温和,温脾阳而利水,化湿浊则饮邪去,即“以温药和之”之法。 
 
3.2.2.28 附子泻心汤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 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本方功能泻热消痞,扶阳固表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邪热壅滞心下,兼有表阳虚
为主要病机的病证,证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同时又见恶寒汗出,舌苔白或舌
淡红苔微黄等。本方与大黄黄连泻心汤,同治无形邪热壅滞心下所致之热痞证,但本
证则不仅无形邪热壅滞心上,且兼表阳虚,卫外不固,是二者的主要区别点。方中大
黄、黄连、黄芩之苦寒,以麻沸汤浸渍,少顷,绞去滓,取其味轻气薄,以清泻邪热,
[]
达到消痞之目的;附子别煮取汁,使辛热之药发挥温经扶阳固表的作用。陈尧道 说:
“心下痞,故用三黄以泻痞,恶寒汗出,故用附子以回阳。无三黄则不能去痞热,无
[140]
附子恐三黄益损其阳,热有附子,寒有三黄,寒热互用,斯为有制之兵矣。” 。  
 
3.2.2.29 半夏散及汤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炙)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
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半夏有
毒,不当散服。 
本方功能散寒化痰,开结通痹。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寒客于咽兼痰结于喉为主
要病机的病证。证见咽痛,咽部红肿不甚,或色泽淡滞,痰涎较多,可兼有恶寒,咳
痰气逆,音哑,舌苔白,脉浮缓或略滑等。
《神农本草经》云半夏主“咽喉肿痛”,桂
枝主“结气喉痹”,故方中以半夏开咽喉之痹,桂枝散风寒之结,炙甘草和中缓急。
三药相伍“甘辛合用,而辛胜于甘,其气又温,不特能解客寒之气,亦能劫散咽喉怫
郁之热也” [141]。 方中半夏散及汤 ,指既可为散剂,亦可作汤服。 
 
3.2.2.30 小半夏汤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本方功能散饮降逆,和胃止呕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胃中停饮,胃失和降为主要
病机的病证。证见恶心,呕吐,不能进食,口不渴,或呃逆不止,脉弦,舌苔白滑等。
据《金匮》载,小半夏汤应用有三:一是痰饮呕吐而口不渴者。二是黄疸病由于误治
而致哕逆者。三是各种病伴有呕吐而不能进食者。方中“半夏味辛性燥,辛可散结,
燥能蠲饮,生姜制半夏之悍,且以散逆止呕也。” [142] 
 
3.2.2.31 当归生姜羊肉汤 
 
当归三两  生姜五两   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 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
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三合,服之。 
本方功能补养精血,散寒止痛。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血虚内寒为主要病机的病
证。证见腹中绵绵作痛, 喜温喜按,或有胁痛里急,面白无华,唇舌淡白,脉虚缓或
沉细等。方中“当归、羊肉兼补兼温,而以生姜宣散其寒。然不用参而用羊肉,所谓
[111]
‘精不足者,补之以味’也。”  “然胎前责实,故当归芍药散内加茯苓、泽泻,泻
其水湿;此属产后,大概责虚,故以当归养血而行血滞,生姜散寒而行气滞,又主以
羊肉味厚气温,补气而生血,俾气血得温,则血自散而痛止矣。此方攻补兼施,故并
治寒疝虚损,或疑羊肉太补,而不知孙真人谓羊肉止痛利产妇。”  [111 ] 
 
3.2.2.32 栝蒌薤白白酒汤 
 
瓜萎实一枚(捣) 薤白半斤 白酒七斤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本方功能化痰散结,宣痹通阳。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以上焦阳虚,阴寒、痰饮上
乘为主要病机的病证。证见胸部窒闷疼痛,短气,甚则胸痛彻背,或喘息咳唾痰浊,
多为形体肥胖,苔白厚腻等。本证与支饮虽然都有咳唾短气等症,但“支饮……乃饮
[111]
重而滞气,胸痹则由阳虚而气削,痰饮因之”。 二者在病机证候上,不尽相同。方
中瓜萎涤痰宽胸,薤白通阳散结,白酒辛温通阳,调达气血。三药相辅相成,使痰去
结散,阳气宣通,则诸证可愈。此方为本法之基础方。其中白酒为古代的一种米酒,
临证可用绍兴黄酒。 
 
3.2.2.33 桃花汤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粳米一斤。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 ,日三服。
若一服愈,余勿服。 
本方功用温中涩肠。张仲景用于治疗少阴病虚寒下利便脓血证。证见下利不止,
便脓血,腹痛,小便不利。还可见下利经久不愈,脓血色暗不鲜,腹痛绵绵,喜温喜
按,无明显里急后重,可伴有疲乏倦怠,脱肛等症。其脉细弱,舌淡苔白。本方证是
因脾肾虚寒,下元不固, 大肠滑脱而致。治宜温中固涩,涩肠止痢。方用赤石脂甘温
而涩,涩肠止利,《神农本草经》言其主:“泄痢,肠澼脓血,阴蚀,下血赤白”;干
姜辛热,守而不走,温中散寒;粳米味甘,养胃和中。赤石脂一半筛末冲服,意在令
其附着于肠道,以加强收敛作用。诸药合用,共起温中涩肠之效,故亦可以治疗中焦
虚寒之久泻。但本方温肾补虚之力不足,若久利而脾肾虚寒较甚之证,宜加入人参、
附子之类以增强益气补虚,温肾暖脾之效。 
 
3.2.2.34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一斤(碎),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三服。 
本方功用涩肠止泻。张仲景用于治疗下焦滑脱,下利不止证。证见下利日久不愈,
或滑脱不禁,或杂见粘液、脓血,或肛门脱出。其腹痛喜温喜按,所下脓血色暗不鲜,
无热象;脉迟弱或沉细,舌苔白。本方为涩肠固脱之剂。由于伤寒误下后,下焦虚寒,
大肠不固,故以赤石脂之甘酸涩温,酸涩收敛,甘温调中,以涩肠止利;禹余粮甘涩
而质重,固摄下焦而胜湿,二味皆为土中之精,粘着固涩,收敛滑脱,故为久痢之良
剂。 
[143]
对于本方的适用范围,吴 昆 论曰:“下之利不止者,下之虚其里,邪热乘其虚,
故利虚而不能禁固,故不止,更无中焦之证,故病在下焦。涩可以固脱 ,故用赤石脂,
重可以镇固,故用禹余粮,然惟在下焦者可以用之,若病在中焦而误与焉,虚者,则
二物之寒,益 坏中气;实 者,固而涩之,则邪无自而涩,必增腹胀且痛矣。慎之。” 
 
3.2.2.35 温经汤 
 
吴茱萸三两,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 、牡丹皮(去心 )、生姜、
甘草各二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去心)。 
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本方功用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张仲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漏下不止、或前或后、
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经停不至,而见傍晚发热、手心烦热、唇口干燥、少腹
里急、腹满;亦治妇人久不受孕。本方证皆因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冲为血海,
任主胞胎,二经皆起于小腹,与月经关系密切。冲任虚寒,血凝气滞,故漏下不止,
或月经不调,或小腹冷痛,久不受孕;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则濡润不足,故口唇干
燥;气血凝滞,内阻于里,故少腹里急而腹满;至于傍晚发热、手心发热,均属阴血
不足而致。证属虚实寒热挟杂,故非纯用祛瘀之法所宜,当以温经散寒与养血祛瘀并
用,使血得温则行,血行瘀消,诸症可愈。方中吴茱萸、桂枝温经散寒、通利血脉;
当归、芍药、川芎活血祛瘀、养血调经;丹皮祛瘀通经,并退虚热;阿胶、麦冬养阴
润燥而清虚热,阿胶还能止血;人参、甘草健脾益气,以资气血生化之源,并达统血
之用。冲任二脉均与足阳明胃经相通,半夏能通降胃气而散结,有助于祛瘀调经;生
姜温胃气以助生化。诸药合奏温经通脉、养血祛瘀之用,则瘀血去,新血生,虚热消,
月经调而病自解。本方寒热消补并用,但以温养冲任为主。 
 
3.2.2.36 胶艾汤 
 
川芎、阿胶、甘草各二两,艾叶、当归各三两 ,芍药四两,干地黄六两。 
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 内胶,令消尽, 温服一升,
日三服。不差,更作。 
本方功用养血调经,固摄安胎 。张仲景应用本方治疗阴血亏虚、冲任损伤所致的
崩漏、胞阻或胎动不安。本方所治之证乃由冲任脉虚,阴气不能内守所致。故以胶艾
汤调补冲任,固经养血。方中当归、芍药、川芎、地黄,补血和血,调经以养血;阿
胶养血补阴安胎;艾叶温经暖宫;二药又为调经安胎、治崩止漏的要药。甘草调和诸
药;配阿胶则善于止血;配白芍能缓急止痛;加入清酒以助药力,亦防出血日久留瘀
之意。诸药合用,既和血止血,又暖宫调经,亦治腹痛,安胎。实为妇科中之要方。 
临床上应用本方时可随证加减化裁,如腹不痛者,可去川芎;血多者,酌减当归
用量,并加贯众炭、地榆炭;气虚或少腹作坠者,加党参、黄芪、升麻;腰痠疼者,
加杜仲、续断、桑寄生;胎动不安者,加陈丝棉、苧麻根。但如血分有热,或由癥痼
为患,以致漏下不止者,本方宜慎用。 
 
结 语:关于寒与寒证实质的思考 

 
以上较为全面而系统地讨论了《伤寒杂病论》的寒与寒证。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
候,在撰写上面的段落的时候,有几个问题始终在我脑子里萦绕 :寒的实质是什么?
寒证的本质是什么 ?如何进行寒与寒证的定性与定量诊断?如果进行寒与寒证的研
究?还有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中医基础理论应该如何发展? 
 
1.寒的实质是什么 
 
如上所述,寒的本来意义是寒冷,是指人所处空间环境物理温度的低下。寒是六
气之一,是天地间的一种正气,与风暑湿燥火一样,它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不可缺少
的一种因素。但是,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寒气也能引起疾病。当寒气引起了疾病,
它便被称为 “寒邪”。在这个意义上,寒气与寒邪的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只不过它引
起的结果不同。寒是否引起疾病,与人体正气盛衰和寒气的强弱有关,并不与寒气或
寒邪的性质相关。 
不过,中医也认识到另外确也存在一种寒,它在本质上与六气的寒是绝然不同的,
它在本质上就是邪气。无论它是强是弱,亦无论它是否引起了疾病,它都是邪气。这
样的寒从来就不是天地间的正气。如中医所称的“寒毒”、引起寒疫之病的寒邪,以
及部分时行的寒邪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讲,这样的寒邪在本质上主要是那些当引起
了疾病以后,在其临床症状上表现出寒证特征的致病微生物,如细菌和病毒。 
这里也要谈谈寒邪是主因还是诱因的问题。六气的寒,也就是气象因素和物理因
素的寒,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致病的主因,如冻伤、寒冷过敏病就都是由寒冷引起。
而在某些情况下,它也可能仅仅是“寒证”发生的一种诱因,如临床症状具有寒证表
现特征的病毒性感冒、感染性肺炎、感染性肠炎等疾病,就常常是由于人体在受寒后,
其免疫力下降,抵抗能力低下,病原微生物得以侵入身体引起的疾病。 
应该说古代医学家没有能够完全认识清楚寒气和寒邪的本质,即使现代医家也没
有完全认识清楚寒气和寒邪的本质。中医很早就有“寒藏于肌骨中,至春变为温病,
至夏变为暑病”的说法,藏于肌骨中的“寒”是什么?它亦何种方式藏于身体?大约
二十年前,当现代科学发现“慢病毒”时,不少中医学者精神为之一振,认为慢病毒
的发现为中医“伏气”找到了依据,慢病毒就是伏邪。笔者认为,慢病毒与伏邪在特
性上确也有一些相同之处,但也肯定存在许多的不同。从一个方面看,中医所说的伏
邪发病可能并不存在任何在冬寒季节即侵入了人体的致病因素 ,中医提出伏气的概
念,大概主要是为了说明温病、暑温、疟疾等疾病的发病类型,同时也使之与冬日伤
寒联系起来。从另一个方面看,慢病毒发作所引起的疾病,可能也有不属于伤寒的疾
病。 
可以这样认为,中医寒邪包含着十分复杂的内容,它与环境温度、物理因素、气
象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等都有关系。笔者认为,一种致病因素,它是寒邪还不
是寒邪,最主要的可能还不在这种致病因素本身,而在于它所作用的人体。 
 
2.于寒外求寒 
 
寒邪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作为致病因素的寒的本身只可能找到部分的
答案,还有部分的答案,我们必须从致病因素以外去寻找,从这致病因素所作用的对
象也就是患者的机体去寻找,“于寒外求寒”。笔者认为,对寒邪本质的认识,如果不
考虑它的作用对象 ,那就很难获得全面的认识。根据导师傅延龄教授的临床观察 ,病
[58,144]
证类型与患者的体质密切相关;患者的体质因素是构成中医“证”的重要因素 。  
寒性体质者,感受外邪以后,一般情况下总是发为寒证。易言之,寒性体质者,无论
他感受了什么样的邪气,发生的病证通常都是寒证。热性体质者 ,无论他感受了什么
样的邪气,发生的病证通常都是热证。中医对于病因的主要认识方法是“审症求因”,
是根据病症的特点和特性认识病因。寒证的致病因素一般来讲都是寒。当然这里也要
考虑病因从化问题 。也就是说,寒证的初始致病因素有可能不是寒邪,而是寒邪以外
的某种因素。进入身体的病因迅速随着体质的寒性化为寒 。所以 ,寒邪的本质还是要
从病证去分析,从患者的体质去分析。笔者认为 ,寒是否与患者的基因有关?是否其
基因中即存在寒邪的本质,寒邪的元素? 
 
3.如何诊断寒与寒证 
 
虽然中医对寒与寒证的诊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找到了许多诊断寒与寒证的指
标,如恶寒、不渴、脉紧、舌白等,如《伤寒杂病论》论述了较为实用的方法,后世
医家也有很多的补充和发展。但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寒证的诊断还缺乏特异性
较强的指标,寒证的诊断有时是容易的,但有时却很困难。寒证的特异性诊断指标是
什么?这同样是一个与寒邪本质密切相关的问题。中医对寒邪实质认识的发展和进步
必将对寒证的临床诊断产生推动。寒热真假如何区分?如何诊断寒邪兼夹如寒热错杂
的病变?《伤寒论》半夏泻心汤证,寒热错杂,哪个或哪几个指标反映寒邪?诸如此
类,都是与寒与寒证实质相关的问题。 
 
寒与寒证实质的问题也是一个中医基础理论问题。 导师傅延龄教授说:
“ 中医学
”[143]  相对于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发展来讲,中医学
的发展取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
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医基础理论没有得到发展。导师傅延龄
教授说,“中医基础理论停滞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其载体――语言方面的缺陷:意
义含糊多变、名实分离、与其它学科隔绝,混乱驳杂。中医基础理论语言方面的缺陷
对中医学者治学也是不利的,它很容易导致不严谨的、不求实的 、不求进取的态度。”
[143]
 笔者认为 ,对寒及寒证的研究,也必须对相关的语言进行整理、定义、取 舍、补
充、修正,建立新的语言体系,由此建立新的《寒证论》。
附:从运气学说看寒气与寒证  

在运气学说中,寒在季节递迁中的运行规律主要可以通过主气和客主加临给予解
释。 
1.主气 
主气主时令正常之气。在正常情况下,时至而气至,气候正常 ,其施化,按着生、
长、化、收、藏的顺序正常发展。寒在一年主气六步中属终之气,即小雪节到大寒节,
相当于十月中到十二月中。寒气在此时正常到来,即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说:
“帝曰:其有至而至,… …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说:
“夫气之所至也,……太阳所至为寒雰,时化之常也。”即 太阳之气为气候寒冷;
气至正常就能行使寒气闭藏的功能。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一系列描述:“太
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太阳之气到来,寒气会聚,万物阳气收敛内藏)。”
“太阳所
至为藏,为周密(太阳之气到来,万物阳气秘藏,固密不泄)。”“太阳所至为刚故,
为坚芒,为立(太阳之气到来,万物刚强固密,坚利如芒,挺立不拔)。” 
但主岁之气亦有太过不及的变化,正如《素问 ・六微旨大论》 说:“帝曰:……
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不至 ,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
来气有余也。
”节令至而气候未到,为不及之年;节令未至而气候先到,为太过之年。
王冰注曰:
“假令甲子岁气有余,于癸亥岁末当至之期,先时而至也。乙丑岁气不足,
于甲子岁当至之期,后时而至也。故曰来气不及,来气有余也。言初气之至期如此。
岁气有余,六气之至皆先时;岁气不及,六气之至皆后时。”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中在此基础上加以具体论述:
“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
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
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
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 
气应时则气候调 ,民体顺,气逆时则气候变,气候变则民病。吴崑曰:
“ 当初乃
应,愆期为否。天既反常,人亦变病。”主岁之气, 未至而至,是主时之气的太过。
主时寒气太过,使其所胜之气发生变化,其病也在所胜之脏。 候其所胜之气的方法,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 说:“寒气大来,水之胜也,火热受邪,心病生焉。
”寒气大
来,这是寒水之气胜,水克火,故病在心。 
气时相应问题,广义地还须联系后面谈到的司天、在泉、间气及大运,客主加临
等进行分析,才能更好地掌握气象与物候、病候之间的关系。 
另外,主岁之气,虽然始于厥阴风木,终于太阳寒水,年年不变,为一年中温热
凉寒正常的主时之气。但若其淫胜,既能影响气候变化,也能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
寒气淫胜致病的规律 ,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太阳之胜,凝慄且至,非时
水冰,羽乃后化。痔疟发,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阴中乃疡,隐曲不利,互引阴股,
筋肉拘苛,血脉凝泣,络满色变 ,或为血泄,皮肤否肿,腹满食减,热反上行,头项
囱顶脑户中痛,目如脱,寒入下焦,传为濡泻。”意思是太阳寒气偏胜,凝敛寒栗之
气降临,有非时之冰冻,羽类之虫化育延迟。病人痔疮、疟疾发作,寒气逆而入胃,
则心内疼痛,阴部生疮疡,房事不利,两股内侧互相牵引,筋肉拘急,顽麻不仁,血
脉凝涩不通,络脉壅满而色变,有的便血,皮肤因气血痞塞而肿起,腹中胀满,饮食
减少,热气逆而上行,致使头项巅顶脑户之中疼痛,目珠因痛而如脱出,寒气入于下
焦,传变成为水泻。 
有胜气必有复气,所以《素问 ・至真要大论》又说:
“帝曰:六气胜复何如?岐伯
曰:……太阳之复,厥气上行,水凝而冰,羽虫乃死。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
满,头痛善悲,时眩仆, 食减,腰脽反痛,屈伸不便,地裂冰坚,阳光不治,少腹控
睾,引腰脊,上冲心,唾出清水,及为哕嗌,甚则入心,善忘善悲。神门绝 ,死不治。” 
 
2.客主加临 
客主加临,就是每年轮值的客气六步,分别加在年年不变的主气六步之上。临,
就是会合的意思。加临的方法,将司天之气加于主气的三之气上 ,在泉加于主气的终
之气上,其余四个间气依次相加。 
客主加临,主要是用以推测该年四时气候变化的正常与否。其对气候正常与否的
影响,是根据客主之间相得不相得,顺和逆的关系来表明的。如《素问 ・五运行大论》
说:
“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凡客主之气,五行相生,或客主同气,便是相得。
相得,则气候和平,人不病。如果是五行相克,便是不相得。不相得,就是气候反常
而人体致病。相克之中,又有主胜客和客胜主的不同,因而又有逆和从的不同情况。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
“主胜逆, 客胜从。”从,也就是顺的意思。 
当寒为客气之时,主要看它与主气的关系。具体来说,如辰戌年太阳司天的年份,
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客气为太阳寒水,本应暄暖之时,反为寒水所临,导致气候
异常,“寒气行,雨乃降”
,“民病寒,反热中,痈疽注下,心热瞀闷……”又如卯酉
阳明司天的年份,四之气主气为太阴湿土,客气为太阳寒水,导致寒湿共患 ,出现“寒
雨降,病暴仆,振栗,谵 妄,少气,嗌干引饮, 及为心痛,痛肿疮疡,疟寒之疾,骨
痿,血便。”又如寅申少阳相火司天的年份 ,五之气主气为阳明燥金,客气为太阳寒
水,气候上寒气早至,物候上“刚木早凋”。
《内经》告诫人们:“民避寒邪,君子周
密。
”又如丑未太阴司天的年份,终之气主客气均为太阳寒水,气候上“寒大举,湿
大化,霜乃积,阴乃凝,水坚冰,阳光不治”,民病 “感于寒,……关节禁固,腰脽
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又如子午少阴君火司天的年份,初之气主气为厥阴风
木,客气为太阳寒水,本应春气萌动,但却“寒乃始,蛰复藏, 水乃冰,霜复降,风
乃至,阳气郁,民反周密 ”
,故民病“关节禁固,腰脽痛”。而巳亥厥阴风木司天的年
份,二之气主气少阴君火,客气太阳寒水,客主之气相克伐,气候上“寒不去,华雪
水冰,杀气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数至”,寒气郁遏阳气,故“民病热于中”。 
在客主加临的关系上,是有胜气而无复气的。主气胜是逆,客气胜是顺。其致病
情况,太阳寒水司天,《素问・至真要大论》 中说:“太阳司天,客胜则胸中不利,出
清涕,感寒则咳;主胜则喉嗌中鸣。” 
这里没有讨论主运、客运、客运主运加临的情况,因为《素问》中论及甚少,其
与客气主气加临有多有矛盾之处。有学者研究表明,客运主运加临属于早期运气学说
内容,《素问》是以客气主气加临为主论述的。 
 
运气学说中,寒在超年中的运行规律可分为寒与五运(大运)
、寒与客气(司天、
在泉之气为主)以及运气合治三方面的内容。  
1.寒与五运(大运)  
五运主岁,有太过、不及及平气的不同。太过,即五运之气太过而有余。凡阳干
之年,均属运气太过之年。不及,指五运之气不足而衰少。凡阴干之年 ,均为运气不
及之年。平气之年指运太过而被抑制,或运不及而得资助的年份。抑制或资助,是指
当年轮值的司天之气,或地之四方正气与运的生克关系而言。 
寒(水 运)太过之年,《素问・五常政大论》称为“流衍之纪”。《气交变大论》
对寒太过之年的气候特点、病候特点作了描述:气候上,“寒气流行”、“寒气早至”;
病候上,水运太过,一则出现本气相应的脏气亢盛。岁水太过可表现为“寒气早至,
上应辰星。 甚则腹大胫肿,喘咳,寝汗出,憎风”
, 出现腹胀大,足胫浮肿,喘咳,
盗汗,恶风症状;二则出现所不胜之脏气被抑,岁水太过则心气被郁而出现“寒气流
行,邪害心火。民病身热烦心,躁悸厥,上下中寒,谵妄,心痛”
,出现身热心烦,
躁动心悸,寒气厥逆,全身皆冷,谵妄,心痛等症。 
值得注意的是,太过之年,不仅决定于岁运为阳干之年,还必须视其与司天的生
克关系而定。故《气交变大论》说“上临太阳, 雨冰雪霜不时降,湿气变物。病反腹
满,肠鸣溏泄,食不化,渴而妄冒”,即若寒太过之年又逢太阳寒水司天,则雨雪冰
霜不时下降,湿气大盛,使物变其形。病多见腹满,肠鸣泄泻,饮食不消化,口渴,
神志昏冒。 
太过之气也能产生复气,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曰:“流衍之纪,……政过
则化气大举,而埃昏气交,大雨时降,邪伤肾也”
,即水运太过,土气必然大举来复,
以致地气上升,尘埃昏蒙,大雨不时下降,邪气就会伤害肾脏。 
寒与不及之年的关系,是火不及则为寒。 
火气不及之年称为“伏明之纪”
。由于五运不及所不胜之气来乘,故气候出现所不
胜之气的特点,“岁火不及,寒乃大行” (《气交变大论》),“长气不宣,藏气反布,收
气自政,化令乃衡”(《五常政大论》)。并由于火运不及,水气来乘,金气失制而出现
“寒清数举”,物化特点为“生而不长,成实而稚”,病候特点,与本气相应的脏气偏
衰,
“其藏心”
“其发痛”“邪伤心也”,可出现“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肝
间及两臂内痛,郁冒朦昧,心痛暴瘖”;本气不及,所不胜之气来乘则出现相应病候。
即火运不及,水来乘火,出现“胁下与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屈不能伸,髋髀如别”(《气
交变大论》
),“其病昏惑悲忘,从水化也(《五常政大论》
)”;所不胜之胜气来复(本气
之子气),即火运不及,水气来乘,土气来复,出现“鹜溏,腹满, 食饮不下,寒中,
肠鸣”(《气交变大论》)。 
 
2.寒与司天、在泉 
司天、在泉属于客气范畴。客气,就是天阳之气本身的盛衰变化,也就是三阴三
阳之气。客气虽然和主气同样也是每年分六步走,但二者在六步的次第上则完全不同,
并且还随着纪年的地支而变化。《素问・六微旨大论》说:“上下有位,左右有纪,故
少阳之右,阳明治之;阳明之右,太阳治之;太阳之右,厥阴治之;厥阴之右,少阴
治之;少阴之右,太阴治之;太阴之右,少阳治之。” 指出客气六步的次第,是以阴
阳为序,三阴在前,三阳在后,它的顺序是:一阴厥阴风木,二阴少阴君火,三阴太
阴湿土,一阳少阳相火,二阳阳明燥金,三阳太阳寒水。 
客气不同于主气的年年不变,而是随各年纪年地支而演变。客气的三阴三阳互为
司天,互为在泉,互为间气,构成了六年一个周期的变化。 
虽然司天的位置在三之气上,但它的轮值是以纪年的地支为推演工具。正如《素
问・天元纪大论》说:“帝曰:其于三阴三阳合之奈何 ?鬼臾区曰:子午之岁,上见
少阴;丑未之岁,上见太阴;寅申之岁,上见少阳;卯酉之岁,上见阳明;辰戌之岁,
上见太阳;巳亥之岁,上见厥阴;少阴所谓标也,厥阴所谓终也”,即凡逢子午年,
则为少阴君火司天 ,丑未年则为太阴湿土司天,寅申年则为少阳相火司天,卯酉年则
为阳明燥金司天,辰戌年则为太阳寒水司天,巳亥年则为厥阴风木司天。也就是说,
司天随地支流转,随每年不同而变化。对推测该年的气候、病候的意义大于其作为客
气六步之三之气的意义,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岁半之前 ,天气主之;
岁半之后,地气主之;上下交互,气交主之,岁纪毕矣。”这里的“天气”,即指司天;
“地气”,即指在泉。可见司天和在泉,是统管值年客气一年,司天主管上半年,在
泉则主司下半年,司天又统管一年的气候与病候。 
司天、在泉之气,与生物的胎孕不育,有密切关系,这在《素问・五常政大论》
中有详细的描述。司天、在泉之气,对人体亦有影响。以太阳寒水司天为例,“太阳
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
泄,鼽衄善悲,时眩仆,运火炎烈,雨暴乃雹,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心澹澹大动,
胸胁胃脘不安,面赤目黄,善噫嗌干,甚则色炲,渴而欲饮。病本于心,神门绝,死
不治。所谓动气,知其藏也”,即是说太阳司天,寒气淫胜,则寒气非时而至,水多
结冰。人们多病内部血脉变化,发生痈疡,厥逆心痛,呕血,便 血,衄血,鼻塞流涕,
常常悲切,时发眩晕倒仆,如遇乘火运而火气炎烈,则水火相激,下暴雨冰雹。人们
手热,肘臂拘挛,腹部肿胀,心悸严重,胸胁胃脘不舒,面赤目黄,嗳气频作,咽喉
干燥,严重者面色焦黑, 口渴欲饮,病的根本在心脏。如果神门脉气断绝,多属不治
的死证。这就是所说的根据脉气的搏动,可以测知藏气的盛衰。 
 
3.寒与运气合治 
五运之气上应天,五岁一周期;三阴三阳六气下应地,六岁一周期,天地之气相
感,上下相临,而变生三十年一纪,六十年一周的德化政令变化。《 素问・天元纪大
论》说:“所以欲知天地之阴阳者,应天之气,动而不息,故五岁而右迁,应地之气,
静而守位, 故六期而环会,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 变,指
气候之变。由气候的变化,从而主治六十年的德化政令。天干纪运,地支纪气,以甲
子纪年,实际上就体现了运和气的合治。在这合治之中,存在着运与气的同化与非同
化。 
运与气同化(即运气同化),主要是看大运与司天、在泉三者之间五行属性的相
同情况,分为大运与司天之气相同的天符年,大运与岁支之气相同的岁会年,大运与
司天之气及岁支之气皆相同的太乙天符年以及大运与在泉之气相同的同天符,同岁会
年。分析运气同化年的要点在于注意运气偏胜的情况,大抵太乙天符年则全年运气皆
偏胜,天符年则偏重于上半年。岁会及同天符 ,同岁会又主要偏胜于下半年。 
运与气非同化包括运气从化和运气异化。运气从化(或运气兼化),往往是在本
运(大运)不及的情况下,被所胜及所不胜之气兼化,即被生克乘侮所制约。如火运不
及则被迫从属于所不胜之水气化,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所 说:“伏明之纪,少
徵与少羽同 ”
,就是火运不及被所不胜的水气从化之意。还须注意一种情况,即本运
之气不及(阴干年),上逢司天之气为所胜之气,大运本应克之。如不受其克反而侮之,
是气候最反常的情况,如火运不及,上逢司天之气为金,金不受克反主其政,气候严
重反常,夏行秋令,所谓“上商与正商同”
。 
运气异化主要是看大运与司天之气之间的生克关系而言。作为预测气候的逆顺和
疾病的轻重 。其中运与气相生则吉,相克则凶,《素 问・五运行大论篇》
:“病生之变
何如?气相得则微,不相得则甚”即是。后世提出气生运为顺化,气克运为天刑,运
生气为小逆,运克气为不和。 
运气合治的内容包括了平气年的内容。平气,是相对于“太过 ”和“不及 ”而言,
既非太过,又非不及,就叫平气。气候与节气同步,合期而至,是平气;五运气化平
衡协调、无胜无复,是平气。构成平气的根本原则是“岁运有余而被抑,岁运不及而
得助”。寒为大运的平气年称为“静顺之纪”(《五常政大论》)。  
所以,若分析某年的气候是否以寒为主、变化是否平和,就要结合上述因素来综
合分析。 
若以大运为主研究,则主要分析水运太过之年和火运不及之年,也就是六丙年(丙
子、丙午、丙寅、 丙申、丙辰、丙戌)和六癸年(癸丑、癸未、癸卯、癸酉、癸巳、
癸亥);又由于子午少阴君火与卯酉阳明燥金互为司天在泉,寅申少阳相火与巳亥厥阴
风木互为司天在泉 ,丑未太阴湿土与辰戌太阳寒水互为司天在泉,也就是说,丑未之
年是太阴湿土司天 、太阳寒水在泉,辰戌年是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都是以
寒为主和与寒有密切关系(寒湿为患)的年份,故若从生肖年入手研究,则应分析所
有丑未年和辰戌年,除与丙辰、丙戌、癸丑、癸未重复之年,还有乙丑、乙未、丁丑、
丁未、己 丑、己 未、辛丑、辛未年,及甲辰、甲戌、戊辰、戊戌、庚辰、庚戌、壬辰、
壬戌年。下面以列表形式分析以备一览。 
 
 
 
 
 
 
六丙年(寒水太过之年)运气合治 
 
运气特点及 
年份   干 支  大 运  司 天  在 泉  气象提示 
运气关系 
1936  丙子  太羽  君火  燥金  岁水太过,寒气  降水偏多 
1996  水  流行,运克气不 
2056  和,变化较大 
1906  丙午  太羽  君火  燥金  岁水太过,寒气  降水偏多 
1966  水  流行,运克气不 
2026  和,变化较大 
1926  丙寅  太羽  相火  风木  岁水太过,水齐  气温偏
1986  水  土化,运克气,  低,易发 
2046  不和,变化较大  暴雨水灾 
1956  丙申  太羽  相火  风木  岁水太过,水齐  气温偏
2016  水  土化,运克气,  低,易发
不和,变化较大  生 
暴雨水灾 
1916  丙辰  太羽  寒水  湿土  岁水太过,寒气  寒湿为主 
1976  水  流行,水齐土化, 
2036  天符年变化较大 
1946  丙戌  太羽  寒水  湿土  岁水太过,寒气  寒湿为主 
2006  水  流行,水齐土化, 
天符年变化较大 
 
 
 
 
 
 
 
 
 
 
 
 
 
 
 
六癸年(火运不及之年)运气合治 
 
运气特点及 
年份  干支   大运   司天  在泉   气象提示  
运气关系  
1913  癸丑  少徵  湿土  寒水  岁火不及,寒  寒雨数至,易发 
1973  火  湿流行,运生  生局部水灾,秋 
  气小逆  偏燥,冬偏冷 
1943  癸未  少徵  湿土  寒水  岁火不及,阳气  寒雨数至,局部
2003  火  屈服,寒湿流行,  水 
运生气小逆  灾;夏寒热交争; 
秋偏燥,冬偏冷 
1903  癸卯  少徵  燥金  君火  岁火不及,运克  平气年 
1963  火  气不和,同岁会 
 
1933  癸酉  少徵  燥金  君火  岁火不及,运克  平气年 
1993  火  气不和,同岁会 
 
1953  癸巳  少徵  风木  相火  岁火不及,气生  平气年 
2013  火  运顺化,类岁会、 
同岁会,变化平
和 
1923  癸亥  少徵  风木  相火  岁火不及,气生  平气年 
1983  火  运顺化,类岁会、 
2043  同岁会 ,变化 
平和 
 
 
 
 
 
 
 
 
 
 
 
 
 
辰年、戌年运气合治(除丙辰 、丙戌年)  
 
运气特点及 
年份  干支  大运  司天  在泉  气象提示 
运气关系 
1904  甲辰  太宫  寒水  湿土  岁土太过,运克  雨水偏多 
1964  土  气不和,岁会, 
同天符 
1934  甲戌  太宫  寒水  湿土  岁土太过,雨湿  雨水偏多 
1994  土  流行,运克气不 
2054  和,岁会,同天
符 
1928  戊辰  太徵  寒水  湿土  岁火太过,寒水  忽冷忽热, 
1988  来复,气克运,  变化无常 
2048  天刑,变化剧烈 
1958  戊戌  太徵  寒水  湿土  岁火太过,寒水  忽冷忽热, 
2018  火  来复,气克运,  变化无常 
天刑,变化剧烈 
1910  庚戌  太商  寒水  湿土  岁金太过,燥气  燥年,气温偏低 
1970    金  流行,寒政大举, 
  运生气小逆, 
  变化小 
1952  壬辰  太角  寒水  湿土  岁木太过,风气  多风偏寒湿 
2012  木  流行,寒水司天, 
气生运,顺 化 
1922  壬戌  太角  寒水  湿土  岁木太过,风气  多风偏寒湿 
1982  木  流行,寒水司天, 
2042  气生运,顺 化 
 
 
 
 
 
 
 
 
 
 
 
丑未年运气合治 
 
运气特点及  
年份  干支  大运  司 天  在泉  气象提示 
运气关系 
1925  乙丑  少商  湿土  寒水  岁金不及,炎火  平气年 
1985  金  乃行,湿土司天   
  主事,气生运,   
  顺化 
1955  乙未  少商  湿土  寒水  岁金不及,炎火  平气年 
2015  金  乃行,湿土司天 
主事,气生运, 
顺化 
1937  丁丑  少角  湿土  寒水  岁木不及,金兼  寒雨数至 
1997  木  木化,阴专其政, 
运克气不和 
1907  丁未  少角  湿土  寒水  岁木不及,金兼 寒雨数至, 
1967  木  木化,阴专其政, 冬季偏冷 
2027  运克气不和 
1949  己丑  少宫  湿土  寒水  岁土不及,木兼 多阴雨寒湿天
2009  土  土化,太乙天符, 气,易发水灾 
变化剧烈 
1919  己未  少宫  湿土  寒水  岁土不及,木兼 多阴雨风冷, 
1979  土  土化,太乙天符, 易发水灾 
变化剧烈 
1901  辛丑  少羽  湿土  寒水  岁水不及,湿乃 寒湿年, 
1961  水  大行,气克运天 冬季寒冷 
  刑,同岁会变化
  一般 
1931  辛未  少羽  湿土  寒水  岁水不及,湿乃 寒湿年, 
1991  水  大行,气克运天 冬季寒冷 
    刑,同岁会,变
化一般 
 
上面列举了涉寒年份的运气特点和气候特征,一方面解释天时气候,更是为说明
证候变化。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
“帝曰:太阳之政奈何?岐伯曰:辰戊之纪也……
凡此太阳司天之政, ……民病寒湿,发肌肉萎,足痿不收,精血溢”。清・何梦瑶在
《医碥》中指出:“运气之说,其大旨在详举六气… …以明人之病源,一以例人之病
情耳。明人之病源者,言人感六气而生气,欲人细推 所感之气,其中有无夹杂他气,
当兼治也。例人之病情者,天地之气,变幻无定,则人身之气,亦变幻无定,而病情
不可一律拘也。”清・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伤寒兼证・伤寒兼疫》中说:
“春应温
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 感而为病,长幼率皆相似,互相传染。其所以传染者,由寒
气中或挟厉风,或挟秽湿,病虽与伤寒相类,而因则同中有异”,并出方治“春分后
挟厉风而发,头疼形寒独甚者,苏羌达表汤加鲜葱白(三钱)、淡香豉(四钱)辛温发表。
秋分前挟秽湿而发,身痛肢懈独甚者,藿香正气汤加葱、豉,辛淡芳透。均加紫金片
以解毒”。这确是从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 
运气学说以主气来说明一年六个阶段中气候的“常 律”,用客气来说明各年气候
的“变律”。用客主加临来分析各年气候的变化。以运与气的相互关系来推演各年气
候与病候的复杂关系。这套独持的推算方法,意在说明气候与病候的变化。但是,任
何逻辑推理如果脱离了客观实践,就会陷入主观唯心论。后世有的运气学家把六十年
运气定式化,机械地推演六十年病候,“按图索骥”、“以方待病”,是与中医学辨证施
治原则相违背的。古代医家早已认识到这一点,《素问・至真要大论》已经指出:“时
有常位,而气无必也”。张景岳在《 类经・运气类》亦说:“ 读运气者,当知天道有是
理,不当曰理必如是也。……余自有知以来,常以五六之义,逐气推测 ,则彼此盈虚,
十应七八, 即有少不相符者,正属井蛙之见,而见有未至耳,岂天道果不足凭耶?今
有昧者,初不知常变之道,盛衰之理,……故每凿执经文,以害经意,徒欲以有限之
年辰,概无穷之天道,隐微幽显,诚非易见,管测求全,陋亦甚矣。……故善察运气
者,必当顺天以察运!因变以求气……”

主要参考文献 
 
1 贾新华,张伟.寒邪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7(6):
402-405 
2 陈灏珠主编.内科学(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1-13 
3 张秀琳,王月燕,刘改香.大鼠冷暴露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及血中红白细胞计数的变化.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24(l):15-17 
4 杨加珞,任佩天,宋志芳.寒冷和 SO2 对呼吸道的损伤及补肺汤的预防性治疗效果.浙
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5,5(3):16-17 
5 夏廉博.人类生物气象学.气象出版社,1986,177-178 
6 S.W.Tromp.Medical Biometerorology.Elsevier,Amsterdam 1963,1220 
7 P .Vogelaere. Hematogical variations at rest and during maximal and submaximal 
exercise in cold (0 degree)environment.Int J Biometeorol 1990,34(1):1 
8 G . sundaresan , et al. Certain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in subacute cold 
swimming stress.Indian J physiol 1990,34(1):57 
9 李文学,等.周围环境寒冷因素对小白鼠胸腺、末梢血淋巴细胞酸性非特异性脂酶的
影响.应用生理学杂志,1986, (1):76 
10 李文学,等.环境寒冷对大白鼠胸腺环核苷酸的影响.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88,
(12):288 
11 D.Ben-Nathan et al.The influence of cold or solation of mice to west nile 
virus encephalitis.Experientia 1990,46(3):285 
12 周正任,杨晓临,尹旭辉,等.应激反应时机体免疫功能变化的动态观察.中国医科
大学学报,1994,23(2):98-101 
13 尹旭辉,杨晓临,周正任.寒冷适应过程中小鼠脾细胞 NK 活性和 IL-2 产生能力的动
态变化.中国医科大学学报,1994,23(3):211-213 
14 尹旭辉,姜在福,杨晓临,等.寒冷对正常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6,15(6) :370 
15 田中伟, 段东印.冷暴露对小鼠体内 NK 细胞和 LAK 细胞活性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1,18(2) :100-101,105 
16 D.S.Kao,et al.Effect of cold exposure on the immune response of chickens. 
Poult Sci 1977,56(3):992 
17 J.A.Regnier,et al.Acute thermal stressor and synthesis of antibodies in 
chickens.Poult Sci 1980,59(5):985 
18 K .W.Kelly.Immune responses and plasma hormone concentrations in cold-exposed 
calve. Am J Vet Res 1984,45(12) :2617 
19 W .B.Grass. Effect of ascorbic acid on antibody response of stressed and 
unstressed chickens. Avian Dis 1988,32(3):483 
20 O.Hayashi,et al.Time relationship between anbient temperature change and 
antigen stimulation on immune response of mice. Int J Biometeorol 1986,33(1):
19 
21 Capon A,Demeurissc G,Zheng L. Seasonal variation of cerebral hemorrhage 
in 236 consecutive cases in Brussels. Stroke,1992,23(1):247 
22 市川隆.寒冷状态下鼠的循环功能及其影响.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
1995,15(2) :141-142 
23 任传成,刘久波,叶天雄,等.气象因素对微循环的影响.循环医学杂志,1999,9(3):
12-13 
24 于长青,祝之明,王利娟,等.冷应激高血压大鼠血管舒缩功能的研究.高血压杂志,
2002,10(2) :163-165 
25 俞丽丽,李力,陈鸣,等.寒冷刺激诱发孕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动物模型研究.第三
军医大学学报,2001,23(4):419-421 
26 杜立中,洪文澜,颜艳玲,等.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心输出量与脑肾动脉血流速度
动态研究.中华儿科杂志,1995,33(6):339-342 
27 刘春峰,贺建新,魏克伦,等.寒冷损伤对新生犬循环血容量的影响.中华儿科杂志,
1997,35(10):518-520 
28 罗金燕主编.胃肠运动与疾病.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6 
29 湛先保,李兆申.应激性溃疡发生机制研究进展.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8,
18:131 
30 薛静,马林儒,李文荣,等.冷浴刺激对胃电图影响的观察.临床消化病杂志,2000,
12(3):114-115 
31 桂先勇,潘国宗,柯美云.寒冷-束缚应激对大鼠结肠运动的后续效应.中华消化杂志,
1997,17(2) :94-96 
32 杨菊,侯晓华,何勇,等.寒冷浸水应激对大鼠胃液排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胃肠病
学,1998,3(3) :168 
33 许晓莉,向云,张艳,等.骤冷与饥饿对小鼠胃影响的实验研究.中国组织化学与细
胞化学杂志,1999,8(4):380-385 
34 尤柯,蔡万春,李晓卫,等.寒冷条件下夜间负荷行军人员 13 项内分泌指标测定.解
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4,12(4) :311-312 
35 Hackney AC.Aviat Space Environ Med.1995,66(4):325-329 
36 丛淑珍,邢凤有,王淑秋.寒冷条件下大鼠血浆、垂体、下丘脑中β-EP 含量的改变.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4,10(3) :324 
37 薛秀兰,曹惠君.寒冷条件下大鼠血浆及不同脑区中亮氨酸-脑啡肽、环一磷酸腺苷
等含量变化的影响.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11(6) :1-2 
38 星伴路.寒冷刺激对大鼠膀胱功能的影响以及针灸刺激的实验研究.国外医学中医中
药分册.2000,22(6):374-375 
39 严石林,李炜弘,王米渠,等.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操作标准的研究.中国中医药
信息杂志,2002,9(8):64-66 
40 王米渠,严石林,吴斌,等.虚寒证辨证因子等级量化标准的研究.辽宁中医杂志,
2003,30(4) :249-250 
41 王米渠,吴斌,严石林,等.虚寒证的辨证统计分析.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4,14
(1):4-5 
42 唐・孙思邈.千金翼方.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 
43 高飞.空调伤寒诊治一得.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22(2):50 
44 明・徐大椿.古今医统大全.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1 
45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0 
46 竺可桢著.竺可桢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481 
47 赵霖.赵霖谈饮食与营养.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60-63 
48 元・王好古.阴证略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5 
49 元・王好古.阴证略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7-48 
50 元・王好古.阴证略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1-52 
51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96 
52 李连方,尚品洁,杨金莲 .“六淫”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探讨.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4(1):87-93 
53 清・吴瑭.温病条辨.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170 
54 谢观.中国医学源流论.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18 
55 丁光迪.诸病源候论校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19 
56 清・章虚谷.医门棒喝.中医古籍出版社,1987,58 
57 清・柳宝诒.温热逢源.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12 
58 傅延龄.论“证”的性质、结构及证研究.医学与哲学,2000,21(11):41-44 
59 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7 
60 清・张志聪.黄帝内经集注.浙江古籍出版社, 2002,630-631 
61 匡调元.体质病理学研究.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78;(2):1 
62 匡调元编著.体质病理学与体质食疗学实验研究.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
77-81 
63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27 
64 清・张璐.张璐医学全书・伤寒缵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603 
65 神农本草经.学苑出版社,2002 
66 清・张秉成.本草便读.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67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68 清・张志聪.本草崇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23 
69 清・周岩.本草思辨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0 
70 清・章虚谷.伤寒论本旨.线装刻本 
71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5-6 
72 夏廉博.人类生物气象学.气象出版社,1986,93 
73 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605 
74 柴中元.熏法抉微.中国医药学报,1994,9(1)
:46-47 
75 唐・王焘.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71-72 
76 明・吴昆.医方考.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2-53 
77 元・王好古.阴证略例.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46 
78 宋・朱肱.类证活人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38 
79 宋・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59 
80 清・黄元御.黄元御医书十一种(中)
・伤寒悬解.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204 
81 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影印本).中国书店, 1992,224 
82 聂惠民.伤寒论集解.学苑出版社,2001,877-879 
83 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影印本).中国书店, 1992,237 
84 清・张令韶.伤寒论直解.福州醉经阁重刻本,1885 
85 宋・成无己. 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74 
86 明・方有执.伤寒论条辨. 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126 
87 聂惠民.伤寒论集解.学苑出版社,2001,916 
88 清・陈修园.伤寒论浅注.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7,169 
89 宋・郭雍.伤寒补亡论(影印本).中国书店, 1992,251 
90 陆瘦燕.留针温针伏针伏灸.中医文献杂志,1994,(3) :36-39 
91 晋・王叔和.脉经(影印本).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7,96 
92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191 
93 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50 
94 张凤婵.中西药配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100 例疗效分析.福建中医药,1999,22(3)

35. 
95 胡达坤.蛇床子散治疗阴道滴虫.新中医,1989,
(5):42. 
96 冯桥.蛇床子散加减治疗龟头、包皮念珠菌病 25 例.广西中医药,1999,22(3)
:35. 
97 唐・王焘.外台秘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5,416-417 
98 清・陈修园.金匮要略浅注.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 1958,40 
99 侯恒太.头风摩散外用治肌肤顽麻疼痛.河南中医,1988,(2)
:20 
100 郭新.头风摩散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25 例.浙江中医杂志,1996,31(8):348 
101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280,487 
102 清・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31,44 
103 张山雷.本草正义.本草经典补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7 
104 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105 元・朱震亨.本草衍义补遗.中国本草全书,第 22 卷.华夏出版社,1999,354-355 
106 清・黄元御.黄元御医学全书-长沙药解.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 
107 明・贾所学.药品化义. 中国本草全书,第 76 卷.华夏出版社,1999 
108 清・叶天士.本草再新.中国本草全书,第 138 卷. 华夏出版社,1999,476 
109 清・胡澍.本草疏证.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110 清・王旭高.王旭高医学全书.学苑出版社,2001,217 
111 清・徐彬.金匮要略论注.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 
112 清・黄宫绣.本草求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61 
113 明・张介宾.本草正. 本草经典补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1997,321 
114 清・吴仪洛.本草从新.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178 
115 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6 
116 元・吴瑞.日用本草.中国本草全书,第 22 卷.华夏出版社,1999,504 
117 唐・甄权.药性论.皖南医学院科研科,1983 
118 清・张璐.本经逢原.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 
119 明・李中梓.本草通玄.中国本草全书,第 95 卷.华夏出版社,1999,101 
120 元・李杲.用药珍珠囊.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21 唐・孟诜.食疗本草.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22 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4,260 
123 明・胡濙.卫生易简方.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4,144 
124 宋・赵佶.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933 
125 清・陈修园.长沙方歌括.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115-116 
126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人民出版社,1977,351 
127 清・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2 
128 宋・赵佶.圣济总录.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325 
129 明・倪朱谟.本草汇言.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614 
130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 本草经典补遗.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 
131 明・缪希雍.神农本草经疏.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487 
132 晋・葛洪原著,梁・陶弘景增补.补辑肘后方.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3,33 
133 清・汪绂.医林纂要.中国本草全书,第 103 卷.华夏出版社,1999,390 
134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53 
135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77 
136 清・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式好堂藏版 
137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304-305 
138 清・柯琴.伤寒来苏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141 
139 清・吴谦.医宗金鉴.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 
140 清・陈尧道.伤寒辨证.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7 
141 清・尤怡.伤寒贯珠集.上海卫生出版社, 1956,191 
142 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98 
143 明・吴昆.医方考.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5 
144 傅延龄.论体质与证.海峡两岸中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145 傅延龄,陈美惠,蔡坤坐.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首先应该解决语言问题.浙江中医学
院学报,2002,26(6):5 
146 程士德主编.内经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147 何文彬等编.素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148 王玉川.运气探秘.华夏出版社,1993 
149 杨力.中医运气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150 顾植山.疫病钩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151 俞根初著.三订通俗伤寒论.中医古籍出版社,2002 
 
注: 
1 论文中除特别出注, 
《素问》条文引自:何文彬等编.素问.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灵枢》条文引自:谭一松主编.灵枢经.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 
《伤寒论》条文引自:聂惠民主编.伤寒论讲义.学苑出版社,1995 
《金匮要略》条文引自:李克光主编.金匮要略讲义.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伤寒例》
、《辨脉法》
、《平脉法》条文引自:成无己.注解伤寒论.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 
2 方药部分出自同一本草著作的药物方剂一般合并一注。
致谢

 
今天,我能顺利完成我的论文,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傅延龄教授。傅老师知识渊博,
学贯中西,识见超拔,治学严谨。在课题的选题和写作过程中,傅老师都给予悉心的指
导与帮助,对于我的点滴进步,老师都及时给予鼓励。针对我的个人特点,老师提出治
学有两个要素,一是要有信心,二是要有思路。这些教诲对于我完成学业,以至于今后
都有莫大的帮助。学习期间由于生病,中断了学业,是老师不断的鼓励,让我终于坚持
下来。在此向老师表示深深地感谢! 
感谢在开题报告会上给予指导与帮助的陈明教授,史载祥教授,潘桂娟研究员,尉
中民教授,陶小华教授!您们的见解让我收益良多。 
感谢研究生处的王伟主任、徐毅老师、吴武兰老师、卜海安等老师对我的帮助!感
谢基础医学院的李澎涛教授、李献平教授、郝万山教授、郭华老师、陈晓红等老师对我
的帮助! 
感谢刘振民教授、盛亦如教授、王璁老师一直对我的鼓励与关心!  
感谢赵鲲鹏、李雪巧、丁晓刚、彭鑫、张林、 席军生、马艳红、颜嘉瑢、周小平、
崔秀丽、谢铮等同学对我的鼓励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家人、朋友长久以来对我的鼓励与支持! 
个人简历
 
 
 
姓名:王洪蓓              性别:女                    民族:汉族 
籍贯:浙江新昌            出生年月:1969 年 10 月 
 
 
教育和工作背景 
 
1988-1993 就读于北京针灸骨伤学院针灸系,获学士学位 
1993-1996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导师王友京研究员,硕
士 
1996-1997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教学处,实习研究员 
1997-2000 中国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血液科,助理研究员 
2001 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专业博士研究生(中间因病休学 1 年半) 
 
博士期间发表文章和论著 
 
1 略论气机升降学说,第一作者。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06,4(1):45-47 
2 中医诊断对于认识亚健康状态的意义,第一作者。湖北中医学院杂志,2006, ( 5)
:30-31 
3 张仲景方剂实验研究。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主编 

Anda mungkin juga menyu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