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 di halaman 1dari 131

國 立 中 央 大 學

土 木 工 程 學 系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點承與摩擦基樁負摩擦力之模型試驗

研 究 生: 陳紀廷

指導教授: 黃俊鴻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七 年 一 月
摘要

本研究利用中央大學自行設計之基樁負摩擦力量測系統,探討樁體在工
作載重條件下,因鄰近地表覆土壓力增加而形成之土層壓密,所造成樁身承
受負摩擦力之現象。並變化點承土層之性質,以模擬點承樁與摩擦樁之負摩
擦力發展情形。試驗過程以循環加載方式逐步增加及減少覆土壓力,並利用
樁體各深度黏貼之應變計電阻值的變化,可得知樁身軸力分佈情形進而推算
樁表面單位面積摩擦力隨深度的變化、下拉荷載隨壓密時間的發展情形,以
及負摩擦力因土體回漲而減少的情形;並以樁頂、土表沉陷量配合壓密理論
來推估樁、土相對位移與摩擦力之間的關係。由試驗結果得知,點承樁所受
下拉荷載遠大於摩擦樁,承載砂層在樁體產生有限沉陷時即可發揮承載效果
以承受下拉力與工作載重;而摩擦樁試驗中,由於樁體產生較大沉陷量,而
拉高中立點位置,使負摩擦力影響範圍減少。由於摩擦樁受下拉力造成的軸
力增量遠小於點承樁之情形,故建議在需求承載力不高時,可藉由摩擦樁設
計方式,減少因下拉力而提昇的樁身強度要求,所造成的工程成本的增加。

關鍵字:樁基礎、負摩擦力、模型試驗、中立點

-I-
A study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developing
in point bearing pile and friction pile

ABSTRACT
Negative skin fri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problems in the design of
pile foundations in soft soils, which is governed by soil slip behavior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and highly depends on friction coefficient of interface, surface
loading, and axial load. The research designed two types of long-term model pile
tests under working load situation, point bearing pile and friction pile, to discuss
the mechanism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in different kinds of end bearing layers
when its surrounding ground consolidated in multi-stage, which is cyclically
added on the ground surface. From the research results, the neutral plane of point
bearing pile appears at about 85-90% of the compressible layer, and the
incremental axial force of pile rises to 50kg when the surcharge increases to
1kg/cm2. In case of friction pile, the settlement of pile is larger than the one of
point bearing pile. The neutral plane obviously moves downward as the
surcharge and compact time increases, the location of which ranges between 30
to 50% of the pile length. The incremental axial force of pile rises to 14kg when
the surcharge increases to 1kg/cm2. Due to negative skin friction highly
developing in point bearing pile, it is suggested to adopt fiction pile for lowering
construction cost when the construction only needs low demand of bearing
capacity.

Key words: piles, negative skin friction, downdrag, neutral plane, model test.

-II-
目錄

摘要············································································································· I
ABSTRACT ·······························································································II
目錄·········································································································· III
圖目錄······································································································· V
表目錄······································································································· X
第一章 緒 論 ···························································································· 1
1.1 前言 ··········································································································1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2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3
1.4 論文架構···································································································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 4


2.1 基樁與土壤間之摩擦性質 ·······································································4
2.2 負摩擦力發生之機制 ············································································· 11
2.3 基樁負摩擦力之估計 ·············································································14
2.3.1 中立點位置 ······················································································14
2.3.2 單樁負摩擦力之推求 ······································································16
2.4 基樁負摩擦力之研究回顧 ·····································································23
2.4.1 現場量測法 ······················································································23
2.4.2 室內模型試驗法 ··············································································25
2.4.3 數值分析法 ······················································································29

第三章 單樁負摩擦力模型試驗····························································· 33
3.1 試驗規劃與設計 ·····················································································33
3.2 試驗土樣·································································································33
3.3 試驗儀器與相關設備 ·············································································35

-III-
3.3.1 移動式霣降機 ··················································································35
3.3.2 大型壓密儀與模型試驗箱·······························································36
3.3.3 模型計測樁 ······················································································40
3.3.4 荷載施加設備 ··················································································45
3.4 各式感應器之校正 ·················································································52
3.5 試驗方法·································································································56
3.5.1 試體製作 ··························································································56
3.5.2 模型樁之負摩擦力試驗···································································61
3.5.3 土體性質之相關試驗 ······································································63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 67


4.1 模型樁貫樁及靜置過程之受力反應······················································67
4.2 施加覆土應力下之土壤壓密沉陷行為 ··················································71
4.3 點承樁試驗施加覆土應力下土壤壓密與負摩擦力發展·······················73
4.3.1 各階壓密對點承樁軸力之影響 ·······················································78
4.3.2 各階壓密對點承樁表面摩擦力之影響 ···········································86
4.3.3 循環試驗對於點承樁軸力分佈之影響 ···········································91
4.4 摩擦樁施加覆土應力下之土壤壓密與負摩擦力發展···························94
4.4.1 各階壓密對摩擦樁軸力之影響 ·······················································98
4.4.2 各階壓密對摩擦樁表面摩擦力之影響 ·········································104
4.4.3 循環加壓解壓對於摩擦樁軸力之影響 ·········································108
4.5 承載機制對負摩擦力發展的影響························································ 111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13


5.1 結論 ······································································································ 113
5.2 建議 ······································································································ 115

參考文獻·································································································116

-IV-
圖目錄

圖 2.01 黏土層中基樁受壓時周圍土壤位移發展情形 (Parry,1977)·············6


圖 2.02 鄰近樁表面土壤單元之應力狀態 (Parry,1977) ·······························7
圖 2.03 土壤單元受剪後之應力狀態 (Parry,1977) ·······································7
圖 2.04 δ = φ' 之破壞模式 (Parry,1977)··························································8
圖 2.05 以莫爾圓應力圖表示土壤單元之應力行為 (Parry,1977)················8
圖 2.06 基樁承載力示意圖 ·············································································13
圖 2.07 基樁負摩擦力示意圖 ·········································································13
圖 2.08 不等貫入深度基樁 值 (Tomlinson,1971)·····································18
圖 2.09 摩擦力(fn)與 N 值關係 (日本鋼管樁協會,1978) ···························22
圖 2.10 單向度壓密模型樁試驗儀 (Shibata,1982)······································26
圖 2.11 模型樁三軸試驗之底座設置 (張惠文等,1990) ······························27
圖 2.12 離心模型試驗之儀器配置(王維漢,1997)········································27
圖 2.13 離心模型試驗之儀器配置 (Leung 等,2004) ··································28
圖 2.14 模型樁試驗儀器配置(謝依航,2006) ···············································28
圖 2.15 雙曲線關係彈簧法之概念 (Wong 等,1995) ···································31
圖 2.16 相適彈簧法所取之參數關係圖 (Wong 等,1995) ···························31
圖 2.17 有限元素法 2D 與 3D 所建立之網格(Jeong 等,2004) ····················32
圖 2.18 Components of the interface constitutive model in FLAC3D
(Comodromos 等,2005) ···································································32
圖 3.01 移動式霣降機示意圖 ·········································································37
圖 3.02 移動式霣降機實景 ·············································································38
圖 3.03 盛土漏斗·····························································································38
圖 3.04 大型壓密儀與模型試驗箱配置圖······················································39
圖 3.05 試驗箱底部詳圖 ·················································································40

-V-
圖 3.06 試驗採用應變規、接著劑與模型樁 ··················································42
圖 3.07 應變計黏貼方法示意圖 ·····································································42
圖 3.08 模型計測樁樁身設計圖 ·····································································43
圖 3.09 模型計測樁組裝完成圖 ·····································································44
圖 3.10 模型樁校正架 ·····················································································44
圖 3.11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示意圖··································································46
圖 3.12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成品 ·····································································47
圖 3.13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與樁連接之部分 ··················································47
圖 3.14 覆土應力施加系統 ·············································································48
圖 3.15 UCAM-10 資料擷取器 ·······································································50
圖 3.16 CR-10X 資料擷取器··········································································50
圖 3.17 1cm 位移計校正結果 ·········································································53
圖 3.18 10cm 位移計校正結果 ·······································································54
圖 3.19 SM-500 荷重計校正結果 ···································································54
圖 3.20 試驗樁全橋配置 加載-卸載校正結果···············································55
圖 3.21 溫度校正樁全橋配置 加載-卸載校正結果 ·······································55
圖 3.22 落距與相對密度之關係圖 (陳弘文,1999)······································57
圖 3.23 管徑與相對密度之關係圖(陳泓文,1999) ··································58
圖 3.24 飽和作法示意圖 ·················································································58
圖 3.25 黏土試體製作相關流程圖 ·································································60
圖 3.26 感測元件之架設 ·················································································62
圖 3.27 各感測元件之架設 ·············································································62
圖 3.28 手持式扭剪計 ·····················································································64
圖 3.29 無圍壓縮試驗儀器配置 ·····································································64
圖 3.30 單向度壓密試驗 ·················································································64
圖 3.31 單向度壓密試驗結果 ·········································································66

-VI-
圖 4.01 點承樁試驗貫樁過程軸力之變化······················································68
圖 4.02 摩擦樁試驗貫樁過程軸力之變化······················································68
圖 4.03 點承樁負摩擦試驗流程與試驗相關配置圖 ······································69
圖 4.04 摩擦樁負摩擦試驗流程與試驗相關配置圖 ······································70
圖 4.05 矩形分佈超額孔隙水壓雙向排水消散分佈圖 ··································72
圖 4.06 土體壓密沉陷量隨深度分佈情形······················································72
圖 4.07 壓縮土體各深度沉陷與時間關係······················································73
圖 4.08 0.25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一循環)······74
圖 4.09 0.5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二循環)········74
圖 4.10 0.5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75
圖 4.11 1.0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75
圖 4.12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一循環)······76
圖 4.13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二循環)········76
圖 4.14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77
圖 4.15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77
圖 4.16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79
圖 4.17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80
圖 4.18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0
圖 4.19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1
圖 4.20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1
圖 4.21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82
圖 4.22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82
圖 4.23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83
圖 4.24 1.0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83
圖 4.25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一循環)·········84
圖 4.26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84

-VII-
圖 4.27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錯誤! 尚
未定義書籤。
圖 4.28 1.0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85
圖 4.29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一循環)··········87
圖 4.30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87
圖 4.31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8
圖 4.32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8
圖 4.33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89
圖 4.34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89
圖 4.35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90
圖 4.36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90
圖 4.37 各循環初始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91
圖 4.38 各循環 0.25kg/cm2 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92
圖 4.39 各循環 0.5kg/cm2 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92
圖 4.40 各階覆土應力狀態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93
圖 4.41 0.25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一循環)······95
圖 4.42 0.5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二循環)········95
圖 4.43 1.0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96
圖 4.44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一循環)······96
圖 4.45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二循環)········97
圖 4.46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97
圖 4.47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99
圖 4.48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100
圖 4.49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100
圖 4.50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101
圖 4.51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101

-VIII-
圖 4.52 1.0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102
圖 4.53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一循環)·······102
圖 4.54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103
圖 4.55 1.0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103
圖 4.56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一循環)········104
圖 4.57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105
圖 4.58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105
圖 4.59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106
圖 4.60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106
圖 4.61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107
圖 4.62 各循環初始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 ································109
圖 4.63 各循環 0.25kg/cm2 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109
圖 4.64 各循環 0.5kg/cm2 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 110
圖 4.65 各階覆土應力狀態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 110

-IX-
表目錄

表 2.1 不同樁材摩擦係數之比較 (Potyondy,1961) ····································· 9

表 2.2 不同樁材摩擦係數之比較 (Potyondy,1961) ···································· 10

表 2.3 β 建議值 (Garlanger,1974)······························································· 20

表 2.4 β 建議值 (日本鋼管樁協會,1978) ··················································· 20

表 3.1 砂性土壤之基本物理性質 ·································································· 34

表 3.2 黏性土壤之基本物理性質.·································································· 34

表 3.3 簡易扭剪試驗結果 ··············································································· 65

表 3.4 無圍壓縮試驗結果 ··············································································· 65

-X-
第一章 緒 論

1.1 前言

樁基礎是國內工程建設上常採用之基礎形式,雖然樁基礎施工上較
淺基礎施工困難,且工程成本所需較高,但因具有克服淺層土壤承載力
不良;在沖刷掏空地基疑慮之處可提供穩定承載、能承受較大的水平載
重、貫入岩盤後結構物變形量較小等優點,故國內重大公共工程、以及
高樓結構物等,均大量採用基樁工程為各式結構物的基礎。

台灣地狹人稠,近年來海埔新生地、垃圾掩埋場回填等土地開發案
逐漸興盛,由於這類回填土體具有較大的壓縮性,若以淺基礎施作,容
易產生承載力不足及沉陷量過大的問題,偏心載重以及壓縮土層厚度不
一均容易造成差異沉陷,致使結構物無法正常使用,故多採用樁基礎來
提供結構物承載力,但基樁貫穿壓縮土層,貫樁後受地表加載,或因工
程需要進行降水工法,均會使壓縮土層產生壓縮沉陷,引起負摩擦力對
基樁承載產生不利的影響。

樁基礎可以將上部結構體的重量傳遞到較深的土層或岩盤上,利用
樁身表面摩擦力及樁端點支承力來抵抗荷重。一般情形下,承受載重的
基樁,樁身摩擦力方向和樁頂加載方向相反,但當樁身通過壓縮性土層,
地表加載或地下水洩降會引起壓縮土層產生壓密變形,壓縮土層以上土
體,亦會因壓縮土層的壓密沉陷,使土層對樁的相對位移逐漸由向上轉
為向下,樁身提供的支承力因相對向上位移量減少而降低,當土對樁體
產生與樁頂受力相同方向之摩擦力,稱之為「樁身表面負摩擦力」或簡
稱為「負摩擦力」。由於負摩擦力與樁基礎所受荷載的方向一致,導致
樁軸向之作用力增加,對基樁產生下列不利之影響(歐晉德,1987年):

-1-
(1) 樁底承載力降低。
(2) 使樁身正摩擦力減少。
(3) 增加樁身之作用荷重。
自1960年代開始負摩擦力問題在基樁工程界中受到注意,逐漸展開
有系統的研究,1970年代由於大型工程逐漸增加,在地盤下陷較嚴重的
區域如曼谷、東京等或黏土層極厚的區域如瑞典、挪威、芬蘭等,因負
摩擦力而發生基樁失敗之案例增加,使負摩擦力問題因而受到相當重視
(歐晉德,1986)。

1.2 研究動機與目的
由於現地基樁負摩擦力試驗,需耗費大量時間與費用,但現地地層
特性複雜,影響負摩擦力發展因素太多,不易瞭解點承與摩擦基樁受鄰
近地表循環加載與卸載,所產生的負摩擦發展特性,故較便宜之模型試
驗與數值模擬等,成為較為可行的分析研究方法。本研究利用現有模型
試驗設備,可將壓縮土層壓密時間縮為較短的優勢,以覆土應力循環加
載與卸載,逐階增加與減小覆土應力的方式,觀察其對於負摩擦力行為
的影響;並變化點承土層之性質,比較樁底貫入承載砂層與否,對負摩
擦力發展機制的影響。

-2-
1.3 研究方法與流程

本研究係利用模型計測樁,藉黏貼於計測樁內之應變規,量測模型
樁體受力之變化,配合樁頂荷重計讀數,可求得模型樁在不同深度之受
力狀況,推算樁身表面摩擦力及樁底承載應力,試驗藉由變化點承土層
性質,探討承載機制差異,對基樁負摩擦力發展之影響,利用覆土應力
循環逐階增加,研究壓縮土層壓密與回脹對負摩擦力之影響。試驗過程
以手持式扭剪儀及無圍壓縮試驗,求得試驗土體之強度參數,並利用單
向度壓密試驗,求取土層壓密相關參數。

1.4 論文架構

本論文以五個章節分別對各項研究內容與流程進行說明與討論,各
章節內容簡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以及論文架構。
第二章 文獻回顧:負摩擦力之理論以及整理歸納目前已有的基樁表面負
摩擦力相關研究與試驗。
第三章 單樁負摩擦力模型試驗:說明試驗規劃、試驗設備與模型計測
樁、試驗土樣準備、試驗程序。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針對量測之基樁軸力依深度分佈,對負摩擦力
行為作分析探討及比較兩組試驗之行為差異。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綜合本研究之各項結果,歸納簡要之結論,並對未
來可能之研究方向提出建議。

-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負摩擦力對於填土區或軟弱土層中的樁基礎具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力;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分別以不同的研究方式,針對負摩擦力發生機制
以及負摩擦力對樁行為的影響進行研究。目前研究負摩擦力的方式大致
上可以分為三類:(1)現場試驗法(2)室內模型試驗法(3)數值分析
法。其中以現場試驗法所得的結果最接近真實的情況,但是現場試驗法
在施行上有時效性、經濟性及通用性上的問題,於是室內模型試驗及數
值分析法就成為其他可以替代的研究方法。

2.1 基樁與土壤間之摩擦性質

由於樁-土界面行為相當複雜,且樁-土間之摩擦阻抗受到許多因素影
響,因此樁基礎設計理論與實際仍有差距存在。Azzouz 等人(1990)指出,
樁身與土壤間摩擦力的影響因素許多,概括為以下幾點:
(1) 現地狀況:包含土層分佈、土壤的力學行為、土壤基本性質、地
下水位等。
(2) 基樁特性:包括樁的外徑、形式、樁體的材質、樁表面粗糙度、
以及樁底是閉口式或開口式等。
(3) 樁土界面:土壤對基樁的附著力、兩者之勁度比、土體的剪動變
形與破壞等。
(4) 置樁過程:置入的方式、歷時的長短、置樁過程中對於土體的擾
動程度等。
(5) 荷重行為:基樁承受荷重之方式與方向、荷重之速率、荷重置放
的時間等。

-4-
以下針對前人對樁-土間摩擦力行為機制研究結果作簡單說明。樁-
土界面剪動破壞機制,Parry 與 Swain (1977)研究樁-土界面受剪之破壞機
制指出,於受剪初期,基樁周圍土壤應力狀態處於遠小於莫耳-庫倫破壞
狀態,界面尚無明顯的破壞面。隨著剪應力增加,土壤逐漸產生徑向之
裂縫,強度減弱導致樁表鄰近土體形成軸向裂縫,最後導致破壞(圖 2.01)。
對樁-土界面摩擦角而言,Parry 與 Swain (1977)描述基樁設置後,鄰
近樁表面土壤單元之應力狀況如圖 2.02 所示。基樁於承受荷重期間,土
壤單元之應力狀態發生改變如圖 2.03 所示,當荷重繼續增加,其摩擦阻
抗可表示成:
τ s = σ h′ ⋅ tan δ (2.1)
式中, τ s 為表面摩擦阻抗, σ h′ 代表水平有效應力, δ 代表樁-土界面

的摩擦角。對於軟弱黏土,Parry 建議可以 φ ′ (土壤有效內摩擦角)代替 δ ,

此時應力狀態如圖 2.04 所示。假如 σ h′ > σ v′,則破壞模式可能發生於 N 或

P 點,如圖 2.05。至於 δ 角較難決定,Parry 建議可為:


1

−1 ⎛ 1⎞
2
⎛ 1 ⎞ ⎤2
2

δ = tan ⎢⎜1 + ⎟ ⋅ sin φ ′ − ⎜1 − ⎟ ⎥ (2.2)


⎣⎢⎝ n ⎠ ⎝ n ⎠ ⎦⎥

式中, n = σ h′ / σ v′ 。較值得爭議的是,本式中 Parry 等人並未將樁材表

面粗糙度對 δ 角之影響列入考慮。對樁身表面粗糙度而言,許多學者根據
不同的試驗方式研究指出,樁-土界面摩擦性質受樁表面粗糙度的影響甚
大。Potyondy 於 1961 年利用直接剪力試驗探討不同的樁材與土壤間的摩
擦行為,發現樁材與土壤間之摩擦角 δ,會因樁材種類的不同而改變,如
表 2.1 所示。廖新興(1995)提出相同土體狀況時,樁身摩擦行為,主要由
樁身表面承受之正向應力所影響,其次為樁材之表面粗糙度。
以黏性土壤為例,直接從剪力試驗結果發現,隨著樁材表面粗糙度

-5-
增加,樁-土界面的摩擦行為愈接近土體自身摩擦行為(張惠文等,1990)。
粗糙度較低時,破壞發生於樁-土界面;粗糙度較高時,破壞發生於土體
內部(林杏性,1992)。粗糙度直接影響樁-土界面的摩擦係數(盧玉磺,
1993)。

圖 2.01 黏土層中基樁受壓時周圍土壤位移發展情形 (Parry,1977)

-6-
圖2.02 鄰近樁表面土壤單元之應力狀態 (Parry,1977)

圖2.03 土壤單元受剪後之應力狀態 (Parry,1977)

-7-
圖2.04 δ = φ' 之破壞模式 (Parry,1977)

圖2.05 以莫爾圓應力圖表示土壤單元之應力行為 (Parry,1977)

-8-
表2.1 不同樁材摩擦係數之比較 (Potyondy,1961)

-9-
表2.1(續) 不同樁材摩擦係數之比較 (Potyondy,1961)

-10-
2.2 負摩擦力發生之機制
在一般載重情形中,基樁承受垂直荷載,由基底承載力與樁周摩擦力提
供綜合支承效果。樁周圍摩擦阻力係因樁體與地層之相對位移而產生,當樁
體向下位移大於土體下沉情形時,樁土界面產生向上阻力,即一般之正表面
摩擦力(Positive Skin Friction),或簡稱正摩擦力(Positive Friction)如圖2.06。
而當樁基礎貫穿軟弱黏土層時,由於地表自然下陷,或因地表填土,大
量抽取地下水,引致樁周圍之土層產生大量壓縮沉陷時,當土層沉陷大於樁
體下陷,對樁周表面即產生下拉力,使樁之軸向作用力增加,此摩擦力稱為
負表面摩擦力(Negative Skin Friction),或稱為負摩擦力(Negative Friction),
如圖2.07。
負摩擦力發生的主要原因大致為(歐晉德,民國76年):
(1) 基樁座落於回填土地層中,當樁周圍之壓縮性土壤,受回填土之載
重而發生壓縮沉陷導致負摩擦力之發生。
(2) 基樁座落於較敏感性之黏土地層中,於打樁過程中,樁體四周土層
產生擾動,完工後逐步壓密而生成負摩擦力。
(3) 由於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降低,產生區域性的地盤下陷,此現
象在正常壓密或輕度過壓密的黏土地層中最為明顯。
打樁造成土壤擠壓,超額孔隙水壓消散,使樁身附近土壤壓密情形,即
使地表沉陷僅數公釐亦有可能造成極大的負摩擦力(Fellenius等,1969),負
摩擦力產生情形在正常壓密或輕度過壓密的黏土或壓縮性地層中最為明顯。
影響負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如下數點(歐晉德,民國76年):
(1) 基樁四周及端點下方地層種類影響:包括地層之種類、壓縮性、
強度、地基四周地層與樁端點下方承載層之相對勁度等。

-11-
(2) 超加載重或地下水變化情形:包括超加載重施加的時間及速率,
相對於基樁設置之時間,地下水位洩降的範圍及其變化程度。
(3) 基樁本身之性質:包括基樁材料、形狀、樁的配置及間距、設置
樁的方法、樁的斷面形狀、樁表面處理的方式等。
有關在現場狀況中克服負摩擦力的對策工法,可改變基樁設計,藉由樁
斷面積增加,或使用強度較高的樁材,來提高樁身的可承受荷重;其餘的方
法,則是採特殊對策工法來減少樁體受到的負摩擦力,對策工法可區分為樁
體本身直接或間接傳遞負摩擦力。

◎使樁體本身直接傳遞負摩擦力的處理方法:
(1) 摩擦樁
由於樁身與樁底的土壤勁度相當,較支承樁的產生較大樁體沉
陷,使樁身承受之負摩擦力減小。
(2) 擴座樁
利用擴座的樁底提供較大的容許支承力,且負摩擦力作用之樁
段樁徑較細,利用減少表面積使負摩擦力的影響較小,增加安
全性及經濟性。
(3) 分擔樁
應用群樁降低負摩擦力的方法,在支承樁外再打設分擔樁,或
使用較小間距之群樁埋設,利用應力重疊效應,減少負摩擦力
影響。

-12-
◎不使樁體本身直接傳遞負摩擦力的處理方法:
(1) 雙套管樁
內套樁身支承建築物及傳遞軸向力,外套管承受負摩擦力作
用,外管限定為鋼管,內管可採用鋼管樁或PC樁。
(2) 表面處理法
利用在樁身表面塗覆瀝青或柏油系材料,形成一滑動層 (Slip
Layer),故此種樁又稱為SL樁。此作法起源於荷蘭,經試驗證明
(Bjerrun,1969;Moh et al,1985),1mm厚的柏油保護層(Bituman
Coating),即可有效降低90%之負表面摩擦力。

圖 2.06 基樁承載力示意圖 圖 2.07 基樁負摩擦力示意圖

-13-
2.3 基樁負摩擦力之估計

基樁負摩擦力推求方式,仍有相關研究持續進行探討,由於負摩擦力對
工程安全性的影響,得到工程界的廣泛注意,目前工程設計中對負摩擦力之
推求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項目:
(1) 中立點位置的決定
(2) 單樁負摩擦力之推求
(3) 群樁中負摩擦力之變化

2.3.1 中立點位置

基樁表面摩擦力的發生乃因土層與樁體間的相對位移,由於壓縮土層與
樁產生之相對移動,受樁端點阻力之影響極大,於樁體上之某位置樁體與土
層間無相對位移,此位置稱為中立點,中立點以上部份,樁體表面承受負摩
擦力作用,中立點以下之樁體則承受正摩擦力。藉由預測中立點位置,可概
估樁身所受負摩擦力的大小,再利用中立點之軸向應力最大的特性,檢討該
斷面的材料強度是否足夠。若以樁表面特殊處理來克服負摩擦力影響,只需
對中立點以上部份進行施作,藉此減少工程成本。
理論上中立點位置應可由樁身之 變位以及土層之沉陷量計算而得
(Broms,1979),但事實上地盤下陷量之分佈甚難決定(Long and Healy,
1974),因而一般設計仍按照實測值為依據。根據前人發表之文獻(Endo 等
人,1969;Fellenius and Broms,1969)均發現此中立點大致在壓縮地層中樁
長的百分之六十六至百分之九十七位置,此中立點位置主要受壓縮土層與樁
端點地層間之相對勁度所影響,如樁打入承載岩盤中,其中立點會很接近樁

-14-
底端,負摩擦力幾乎在全部樁體表面發生,若樁係穿過壓縮層而進入較緊密
砂層中,則中立點位置約在壓縮層與砂層界面上方若干距離,因此若將負摩
擦力的發生長度考慮為基樁在壓縮層中之全長,通常偏於保守,日本建築學
會所出版「建築基礎構造設計規準同解說」(1974)即建議中立點深度(Ln)為:
(1) 摩擦樁及局部點承樁(端點地層 N 值小於 20 之情形)
Ln=0.8L (2.3)
(2) 點承於砂土或砂礫土層基樁
Ln=0.9L (2.4)
(3) 點承於岩盤或極堅實黏土層之基樁
Ln=l.0L (2.5)
而 L 對摩擦樁而言,代表全部樁長,對其他樁而言代表樁頂至壓縮上
層底部界面之長度。
中華民國「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基礎構造設計規範」建議之 Ln 為:
Ln=(0.7~0.95)L (2.6)
式中 L 代表壓縮土層厚度。
Walker 與 Darvall 所建議之 Ln 值為:
Ln=(0.66~0.97)L (2.7)
式中 L 是指壓縮土層中之樁長,係數大小則視壓縮土層與樁端點所在
土層之相對勁度而定,如擊入岩盤中之點承樁其中立點則接近樁底。
Bowles(1988)以垂直方向力平衡方式,推求得到中立點深度 Ln 與樁長度
L 之關係如下:
L ⎛ L q ⎞ 2q
Ln = ⋅ ⎜⎜ + 0 ⎟⎟ − 0 (2.8)
Ln ⎝ 2 γ′ ⎠ γ′

式中 q0 表示地表上額外覆土應力, γ ′ 代表土壤浸水單位重。一般皆視

q0 = 0 ,也就是地表上沒有額外覆土的狀況,帶入重新整理後可得:

-15-
L
Ln = ≈ 0.707L (2.9)
2

但此式並不適用於點承樁,即樁端貫入高勁度承載層或岩盤的狀況。
日本「建築基礎構造設計規準同解說」中規定,位於軟弱地盤內之摩擦
樁,及樁底端在 N 值為 20 以下地盤的不完全點承樁(允許危害產生沉陷以內
之沉陷)時,其中立點就假設在摩擦樁長度或沉陷層厚的 80%位置上。若就
點承樁而言,基樁是點承在岩盤或堅硬的硬土層上,其中立點位置則是在沉
陷層的最下方;點承在 N 值為 50 以上的砂以及砂礫層上時,其中立點就假
設在沉陷層厚的 95%位置上,視情形而做適當的修正。

2.3.2 單樁負摩擦力之推求

單樁負摩擦力 (PNF ) 的估算,通常考慮最大值,可以下式表示:


Ln
PNF = ψ ∑ Li ⋅ f ni (2.10)
0

上式中 PNF :中立點以上之總負摩擦力值

ψ : 樁周長
L n : 地表至中立點之長度

f ni : 樁表面負摩擦力值
Li : 考慮發生負摩擦力土層之厚度
樁身摩擦力估算,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總應力分析法
(2) 有效應力分析法
(3) 總應力與有效應力組合分析法
(4) 經驗法則

-16-
以下就根據這幾種方法作說明:
(1) 總應力分析法

基樁承受快速加載時,超額孔隙水壓來不及自黏土中排出,基樁在
承受載重初期,土壤處於不排水狀態承受剪力作用,此時樁表面之摩擦
阻抗,可利用總應力或有效應力方式估計。由於總應力分析係法以土壤
之不排水剪力強度作為依據,土壤於不排水狀態下承受剪力作用時,利
用總應力方式分析樁表面之摩擦阻抗,可不需考慮加載過程所造成的有
效應力或孔隙水壓的變化;但總應力所據以分析的土壤不排水剪力強
度,依然與土壤的壓密應力有關。
直接利用土壤不排水剪力強度 c u 估計最大摩擦力,為工程界傳統上

所使用之方法(α-method),其基本公式為:
fs = α ⋅ cu (2.11)
c u 為不排水剪力強度,可經由無圍壓縮試驗、不排水三軸試驗、直

剪試驗或現場十字片剪試驗求得。α稱為「附著係數」(Adhesion factor),
其值視樁材料與地層之性質而異,樁表面粗糙者如木樁,混凝土樁之 α
值較鋼樁為高,基樁之打設步驟亦影響附著係數值,如 Tomlinson(1971)
研究指出在倫敦黏土層中,打擊樁之表面摩擦力值較以壓入式基樁之值
為高,發現對較短之打擊樁,α 值約為 0.85,長樁則減至約 0.65,而壓
入式基樁中,短樁之 α 值則約為 0.6,長樁則更小至約 0.5,圖 2.08 為
Tomlinson 建議之附著係數值。Burland(1973)亦指出 α 之值視土層及樁
形式而變化,約在 0.3 至 1.5 範圍,Broms(1966)提出對於不排水剪力強
度小於 0.5kg/cm2 之黏土層中,鋼樁之 α 值約為 0.5,混凝土樁則為 0.8,
木樁則高至 1.0。

-17-
在總應力分析方法中,假設樁載重之破壞發生於樁周圍不排水情況
下之土壤,因此黏土之不排水剪力強度將完全控制黏土中基樁之摩擦阻
抗。通常樁-土間實際之摩擦阻抗僅為土壤不排水強度的一部份而非全
部,亦即α≦1,但也有α>1 的情況,此情況主要為打樁後,樁周土壤
壓密之結果。而α值即為摩擦阻抗與土壤不排水剪力強度之比,主要是
由樁載重試驗結果反算求得。
就軟弱正常壓密黏土或粉土地層而言,在應用上需考慮 c u 值隨深度

增加之程度,即 c u 與 σ v′ 之比值,通常正常壓密黏土層 c u 隨深度加深而變

大。

圖 2.08 不等貫入深度基樁α值 (Tomlinson,1971)

-18-
(2) 有效應力分析法

土壤之剪力強度主要取決於土壤內部之有效應力狀態,而樁表面摩
擦阻抗與土壤應力狀態以及施加剪力過程之排水狀況有關。基樁承受外
加載重後,不考慮樁體強度不足破壞情形,由於樁-土界面及樁周土壤均
承受剪力的作用,將造成樁-土系統發生兩種破壞模式,一為發生於土體
內部之土壤受剪破壞,另一為發生於樁-土界面的滑動破壞。於土體內部
發生受剪破壞時,樁材及表面粗糙度將不影響樁表面之摩擦阻抗,則主
要影響因素應為破壞面上之有效應力、土壤有效凝聚力、土壤有效內摩
擦角。
有效應力法普遍用在負摩擦力的估計上,其基本形式為
f n = σ v′ K tan δ f = β σ v′ (2.12)

上式中,K 表示樁-土界面之側向土壓力係數,δ f 為土層與基樁表面


間之有效摩擦角, σ v′ 則為土層之有效覆土壓力,K 值大小不僅因土層之

強度特性而異,亦受到基樁型式之影響,如打擊式基樁其 K 值常較鑽掘
式基樁為大,大位移基樁之 K 值較小位移基樁之 K 值來的大,至於 δ f 則
受基樁材料及土壤地層性質所影響。
在分析上為求簡化,以 β 值代替 K tan δ f ,根據研究(Burland,1973),
對軟弱黏土 β 值約在 0.25 至 0.4 之間,Poulos(1975)說明對正常壓密黏土
而言,當塑性指數低於 15 時,β 約為 0.2,而當塑性指數高於 50 時,β
值增至 0.3。
Bjerrum 等(1969)曾根據現場量測結果,指出黏土層中鋼樁之 β 值約
為 0.18 至 0.26,Endo 等(1969)亦發現鋼樁之 β 值約為 0.20 至 0.35 不等,
根據所有研究大致可综合各種地層中 β 值如表 2.2,在設計上為方便計,

-19-
亦可直接採用下式(加拿大基礎設計手冊,1978,日本建築基礎構造設計
規準,1974):
f n = 0.3σ v′ (2.13)
日本相關究(鋼管樁協會,1978)亦提出各種土層之 β 值如表 2.3,均
具有參考價值。
表2.2 β建議值 (Garlanger,1974)

土 層 β值

黏 土 0.20 ~ 0.25
粉 土 0.25 ~ 0.35
砂 土 0.35 ~ 0.50

表2.3 β建議值 (日本鋼管樁協會,1978)

土 層 砂含量(%) β值
黏土及粉土 20以下 0.25 ~ 0.35
砂質粘土及粉土 20 ~ 50 0.35 ~ 0.55
砂質土 (N<10) 50 ~ 70 0.55 ~ 0.65

(3) 總應力與有效應力組合分析法

Vilayvergiya 及 Focht(1972)建議一種需要相當經驗之樁身摩擦阻抗
計算方法,此分析法結合總應力與有效應力,以決定在正常壓密黏土
中,長圓柱型打擊鋼樁的摩擦支承能力。本方法考慮打樁後有效覆土應
力 σ v′ 及樁身與周圍土壤間凝聚力 c u 之影響,假設樁周土壤之應力狀況經

-20-
打樁後達到理論最大被動土壓力 (σ v′ + 2cu ),再利用 42 支基樁載重試驗結

果反算求得經驗參數λ,因此本方法又稱為 λ 法。可以下式表示:
f s = λ ⋅ (σ v′ + 2 ⋅ cu ) (2.14)
式中,λ 為與基樁長度有關之經驗參數,基樁長度增加時,將使 λ
值減小。由於分析中假設樁周圍土壤應力達到最大被動土壓力狀態,因
此在某種程度上,較適用於打擊樁之摩擦阻抗分析。

(4) 經驗公式

土層所產生的負摩擦力可依據樁載重試驗之統計,利用 SPT-N 值、
CPT-qc 值或無圍壓縮強度等參數值推算。
Terzaghi 與 Peck(1948)對單樁負摩擦力的預估曾提出建議如下:土
層對樁的下拉力隨土層壓密程度的增加而增加。當下陷量極小時,不考
慮中立點的存在,最小值為零,但最大值不會超過黏土層厚度、樁的周
長及土層平均剪力強度的乘積,其一般通式可表如下:
Fs = H × U × cu (2.15)
式中,Fs 代表樁身表面摩擦力,U 代表樁斷面之周長,H 代表土層厚度,
c u (c u = q u 2) 代表土壤不排水剪力強度。

Velloso(1975)等根據大量靜力貫入儀試驗與修正標準貫入試驗的關
係而建議下式:
f s = 5.67 N (kpa) (2.16)
圖 2.09 為日本鋼管樁協會(1978)統計之負摩擦力與標準貫入試驗 N
值關係,據此,日本建築基礎構造設計規範中建議砂土層之負摩擦力為:
N
fs = 3 + (t m 2 ) (2.17)
5

Bjerrum 於 1973 年另提出:

-21-
σ v′
f s = K ⋅ σ v′ ⋅ tan φ + κ ⋅ (1 + 2 K ) ⋅ (2.18)
3
式中,K 為側向土壓力係數, κ 則為塑性指數之函數,代表土壤塑性之
影響。
Kerisel(1976)將不排水剪力強度與土壤摩擦角同時考慮而提出另一種估
計模式:
f s = 1.5 ⋅ cu ⋅ tan φ (2-19)
Zeevaert(1959)分析有效應力與土壤摩擦角而提出下式:
( )(
f s = σ v′ ⋅ tan φ ⋅ 1 − sin 2 φ / 1 + sin 2 φ ) (2-20)
Meyerhof(1976)建議利用 SPT 之 N 值估計摩擦力:
f s = χ m ⋅ N (kpa ) (2-21)
式中, χ m = 2.0 (大體積位移樁)或 1.5(小體積位移樁)。

Thorbum 及 Macvicar(1971)建議以圓錐貫入試驗考慮:
f s = 0.005 ⋅ qc (2-22)
式中,qc=圓錐貫入阻抗(kpa)

圖 2.09 摩擦力(fn)與 N 值關係 (日本鋼管樁協會,1978)

-22-
2.4 基樁負摩擦力之研究回顧

目前對基樁負摩擦力的行為已有之研究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類:
(1) 現場量測法。
(2) 室內模型試驗法。
(3) 數值分析法。
以下就針對這幾種研究方法做一簡單介紹。

2.4.1 現場量測法

現場量測法為在工址現場打設基樁,進行地表填土等工程行為,經長時
間的觀察記錄,整理累積量測資料來進行分析,屬於全尺度試驗。現場全尺
度試驗,其優點為最能夠確實地反應出基樁受負摩擦力影響的行為;但其缺
點為工期長,成本高,結果可重複利用性低,參數的研究及控制不易。
(1) Johannessen 和Bjierrum(1962)在挪威海埔新生地,觀測位於填土
區試驗樁,經過三年時間觀測,發現樁身受到400噸的負摩擦力,
導致樁尖貫入岩層約10㎝。利用樁身縮短量來反算樁身負摩擦力,
研究指出負摩擦力隨著孔隙水壓消散及樁土相對位移的增加而增
加。
(2) Fellenius 和Broms(1969)在瑞典的試驗中,觀測到在貫樁過程中
引起的超額孔隙水壓,使樁周土壤之有效應力趨近於0,孔隙水壓
約需五個月才恢復,進行兩階段的樁載重試驗後,在地表堆填兩米
高回填土,量測到約40噸的負摩擦力
(3) Endo(1969)等人,在日本東京深川市,以每六米黏貼一應變計量

-23-
測樁身之負摩擦力分佈,利用抽取受壓砂層之地下水,使上方黏土
層產生壓密,在經過兩年超額孔隙水壓消散後,土層下陷引起約300
噸的負摩擦力,並觀測出開口鋼管樁所受的負摩擦力較閉口鋼管樁
來的小。
(4) Indraratna(1992)等人利用現場填土試驗觀察負摩擦力的發展,試
驗地點位於曼谷市以東10公里處。研究中針對圍繞樁周土壤沉陷量
的多寡和沉陷速率設計試驗,同時分成長期與短期試驗分別進行觀
察。短期試驗以拔樁反求表面摩擦力,而長期試驗為觀測負摩擦力
發展情形。試驗結果顯示出瀝青保護層,對於減少負摩擦力影響的
成效,並提出短期試驗結果經由修正參數方式,可預測長期狀況下
的結果。
(5) Fellenius等人(2001)在美國愛達荷州,利用CPT試驗得到土層分佈,
打設貫入45m軟弱壓縮土層的閉口鋼管樁,試驗結果顯示,樁體殘
餘應力狀況,地表至地下10米負摩擦力幾乎全然發揮,而地下30米
以下的正摩擦力幾乎完全發揮,而10米至30米樁土界面幾乎沒有力
的傳遞。
基樁負摩擦力的現場試驗成果,確實呈現可能遭遇的情況,及確認改善
工法的成效,但現場試驗須耗費相當長的時間,試驗均須包含SPT採樣,或
CPT試驗來了解現地土層分佈情形,但各地地層特性不同,其參數分析不
易,。

-24-
2.4.2 室內模型試驗法

現場全尺度試驗,最能精確地反應負摩擦力對基樁的影響,卻必須花費
龐大的開銷以及冗長的時間,因此室內模型試驗便成為另一種替代方法。室
內模型試驗為利用N倍縮尺之模型,以外加的荷重或位移來模擬現實狀況中
可能發生之工程行為。雖然有尺寸效應的問題,但是在一定的程度範圍內依
然不失其代表性與參考價值。

(1) Shibata 等(1982)在大型圓桶中對黏土進行試驗,儀器配置如圖


2.10。於土體上部以氣袋施加荷重,使土體呈現類似單向度壓密的
行為,使樁體產生負摩擦力;該試驗亦可測孔隙水壓,了解有效應
力的變化。
(2) 張惠文等(1990)利用改造三軸室底座,裝設壓力感應計,量測因
土體壓密而造成模型樁上的負摩擦力,試驗儀器如圖2.11所示,此
設計可控制土體作用於樁身之正向應力,但是模擬正向應力隨深度
增加的情形,但是不能模擬正向應力隨深度增加的情形。

(3) 王維漢(1997)利用1/N縮尺模型置於N 倍重力加速度之離心機內,


使模型與原型之相對尺寸應力相同,儀器配置如圖2.12。模擬樁由
於軟弱土層中受自重壓密及地下水位下降引發壓密,而產生之負摩
擦力行為;藉由量測樁的軸向力,得到負摩擦力的分佈,以及其它
相關行為。

(4) Leung等(2004) 以1/N縮尺模型置於N 倍重力加速度之離心機內,


使模型與原型之相對尺寸應力相同,儀器配置如圖2.13。點承形式

-25-
模擬樁在離心機飛行時,受到土體自重壓密,以及利用將砂自由落
下形成覆土應力,兩階段使樁周圍之軟弱黏土產生壓密沉陷,使其
對樁產生負摩擦力,藉由模型樁之感測器觀察負摩擦力之行為。

(5) 謝依航(2006),以安裝應變計之模型計測樁,於土體上部施加地表
荷載,觀測軟弱土層因地表加載壓密,對樁體產生負摩擦利之行
為,利用溫度校正樁的設置,以惠斯頓電橋消除溫度效應,對軸力
量測的影響,儀器配置如圖2.14,研究指出中立點會隨壓密程度往
樁之底端移動。

圖2.10 單向度壓密模型樁試驗儀 (Shibata,1982)

-26-
圖2.11 模型樁三軸試驗之底座設置 (張惠文等,1990)

圖2.12 離心模型試驗之儀器配置(王維漢,1997)

-27-
圖2.13 離心模型試驗之儀器配置 (Leung等,2004)

資料擷取器


樁 土

頂 表

位 位
移 移
計 計

應變計
應變計

主動計規 模擬計規
圖2.14 模型樁試驗儀器配置(謝依航,2006)

-28-
2.4.3 數值分析法

近年來,電腦運算能力在各方面均大幅的提升,因此也被運用在地工實
驗的行為模擬上,當然負摩擦力也不例外。一般而言,進行現地全尺度試驗,
才最能真確的反應基樁發生負摩擦力的行為機制。然而欲由現地試驗獲得足
夠的分析資料,試驗時間往往相當攏長,歷時由數月甚至達到數年之長。因
此這數十年來,諸多學者對於基樁負摩擦力行為的研究與模擬,通常以數值
方法進行。

(1) Poulos等人(1975)提出點承樁下拉力的一種預測方法。當環繞樁周圍
的土壤發生壓密或沉陷的行為時,對樁將發生下拉力,而最大值將發生
在點承樁的基部。研究中主要在於以數值的方式,將土壤狀況簡化,並
探討各種土壤參數對負摩擦力影響。

(2) Alonso 等人(1984)提出界面應力轉換法,來描述單樁與土層間的作用


力。針對多種現地條件,以及負摩擦力發展現象,如樁土界面上的非線
性應力應變行為,非均質土壤,複雜載重等情形,以數值分析方法,求
取單樁受下拉力作用,所產生的變形及軸力分佈。

(3) Poulos(1989)以邊界元素法分析單樁及群樁系統受不同載重情形下之
負摩擦力行為,並討論其相關參數之影響;同時提出一套負摩擦力之分
析設計程序。

(4) Lim 等人(1993)以數值方法分析單樁位於雙層土壤中,其負摩擦力發


展行為,此分析法特色在於有考慮承載層土壤的壓縮效應,以及樁體貫
入承載層長度的影響,最後利用與現地量測記錄比較,其結果類似,藉
以證實此數值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29-
(5) Wong 等人(1995)以數值方法分析基樁在層狀土壤中受負摩擦力之反
應行為。以簡單的雙曲線關係彈簧來簡化,模擬樁土界面的複雜行為模
式,如圖2.15。其分析所需要的參數,可藉由傳統土壤試驗資料,利用
簡易分析程序而取得。圖2.16為該法所取之參數關係圖。
(6) Jeong 等人(2004)以2D及3D有限元素法,分析單樁及群樁受負摩擦力
時之行為。分別分析單樁及群樁情形下,受地表超載,探討樁體在受在
下拉荷載(Dragload)時,其軸力反應與滑動變形之間的關係,如圖2.17、
圖2.18,研究結果指出群樁總數對下拉荷載的影響,較樁間距明顯,故
建議以分擔樁的打設來降低下拉力。

(7) Comodromos等人(2005)利用FLAC三維非線性之數值分析,提出樁所受下
拉力,取決於樁於群樁中的位置、樁體表面摩擦性與界面的剛度比,研
究中顯示樁頭固定的摩擦樁所受到的下拉力,較樁頭自由的點承樁來的
巨大;該數值分析亦驗證了樁表面塗上保護層對下拉力降低的貢獻。

-30-
wc ( z )
Pi Pi = f (wi )
Layer I

Layer II

wi = wad − w pd

w pd Pi
Layer III
wad

(a) (b)

Downdrag on Pile in Layered Soil Deposit: (a) Pile in Layered


Soil Undergoing Settlement; (b) Discretization of Problem
圖2.15 雙曲線關係彈簧法之概念 (Wong等,1995)

1200 1.2

1000
FIELD VANE FACTOR , µ

1.0

800
RATIO

0.8
µ
600 0.6

400 0.4
E50 / cu(for OCR<3)
200 0.2

0 0.0
0 20 40 60 80 100

PLASTICITY INDEX, PI
Variations of E50/cu for Clay with OCR<3 (Duncan and Buchignani
1976)
and Correction Factor (µ) for Vane Shear Strength (Bjerrum 1972)
with Plasticity Index

圖2.16 相適彈簧法所取之參數關係圖 (Wong等,1995)

-31-
圖2.17 有限元素法2D與3D所建立之網格(Jeong等,2004)

target face

S ks

S=slider
T=tensile strength D
D=dilation
ks=shear stiffness kn
kn=normal stiffness
P

圖2.18 Components of the interface constitutive model in FLAC3D


(Comodromos等,2005)

-32-
第三章 單樁負摩擦力模型試驗

為瞭解基樁於負摩擦力作用情況下之長期行為,本研究以縮尺模型基樁
於室內利用重模試體進行植樁、加載、負摩擦力作用行為探討。以下分別就
模型樁試驗之規劃與設計、試驗土樣性質、監測儀器設備、試體製作及試驗
方法及試驗檢核作一說明:

3.1 試驗規劃與設計

本研究探討摩擦及點承基樁在工作應力狀態下,覆土壓力增加土體壓
密,基樁受負摩擦力作用下之長期行為,規劃以現有的模型計測樁,以軸對
稱方式黏貼應變計,搭配溫度校正樁以惠斯頓全橋配置來量測,進行長期測
試,並藉由較多的應變計之配置,來增加對樁身軸力分佈的了解。利用變化
試驗承載土層性質,來模擬點承樁以及摩擦樁,在樁身黏土層受施加的垂直
覆土應力狀態下,造成黏土層壓密沉陷,其產生負摩擦力的行為差異。比較
循環階段性的加載卸載軸力分布情形,來探討貫樁後地表加載之施加及解
除,對於樁身負摩擦力分布的影響。

3.2 試驗土樣

本試驗所使用之黏性土樣為台北沉泥。台北沉泥係取自台北市士林區文
林路之衛生下水道施作工地,為地表下約6~8m 處之灰色粉土質黏性土壤,
相關之基本物理性質,請詳見表3.1,所取用的砂性土樣為福隆砂,取自台
灣東北角福隆濱海的黃色細砂,主要成份為石英,包含少量的長石和雲母,
顆粒形狀為次角狀,其相關物理性質,詳見表3.2。

-33-
表3.1 砂性土壤之基本物理性質

砂樣 福隆砂
比重 2.65
有效粒徑D10 (mm) 0.18
有效粒徑D50 (mm) 0.27
均勻係數 Cu = D60 / D10 1.81
曲率係數 Cc = D30 2 /( D10 × D60 ) 1.07
最大乾密度 ( g / cm3 ) 1.64
最小乾密度 ( g / cm3 ) 1.34
統一土壤分類 SP

表3.2 黏性土壤之基本物理性質

土樣 台北沉泥
比重 GS 2.71
γ t (kN / m3 ) 17.66
e0 1.12
Wn (% ) 35.0
液性限度 LL(%) 40.0
塑性限度 PL(%) 22.6
塑性指數 PI(%) 17.4
統一土壤分類 CL

-34-
3.3 試驗儀器與相關設備

本研究係使用模型計測樁來模擬基樁承受負摩擦力之行為,相關試驗設
備包括大型壓密儀、模型試驗箱、荷載施加設備以及資料擷取系統等部份。
以下針對各項儀器設備作簡要說明:

3.3.1 移動式霣降機

霣降法是最常被用來製作乾砂試體的方法,此法之優點在於能以短時間
製作出試體,尤其是大型的標度槽或離心機試體。空氣中之霣降法一般所使
用的方法可分為固定式霣降法及移動式霣降法,然而固定式霣降法所製作出
的砂土試體通常會造成相對密度不均及大小顆粒析離的現象。Frettiet al.
(1995)指出以移動式霣降機霣降出之砂試體混合較為均勻,其水平向與垂
直向骨材顆粒間之相互影響可忽略,每霣降完一層,所上升之高度非常小,
因此砂層與砂層間之影響(Layering Effect)可忽略,由此可知移動式霣降
法可改善固定式霣降法之缺點。
為了製作均勻的砂土試體,本研究採用由陳泓文(1998)所設計之移動
式霣降機(Traveling Pluviation Assembly,TPA)來霣降砂試體。其細部構
造包括支撐鋼架、滑輪組(提供z方向移動)、盛土漏斗、柔性塑膠管(管
徑d=30 mm;管長L=110 cm)、八支不同直徑之鋼管(管徑d=10, 12, 14, 16,
18, 21, 25, 30 mm;管長L=100 cm)及二維滑動架(提供x-y方向位移),如
圖3.01、圖3.02及圖3.03所示。

-35-
3.3.2 大型壓密儀與模型試驗箱
為了製作均勻、且可重複製作之重模黏土試體,本研究採用黃耀弘
(1997)所設計開發之大型壓密儀與模型試驗箱進行試體製作。此一壓密設
備外觀呈圓筒狀,如圖3.04 所示。圖中上半部為大型壓密儀,下半部則為
模型試驗箱,玆分別介紹如下:

(1) 大型壓密儀
此大型壓密儀係由壓密儀主體以及相關輔助設備所共同組成。其中,壓
密儀主體部份包含大型氣壓缸、加壓軸桿以及透孔金屬加壓板;相關設備則
包含空氣壓縮機、氣壓調節系統等,其最大壓密應力可達7 kg/cm2。對於模
型試驗箱中之重模土樣,可藉由調整上下氣壓缸之壓力差值,傳遞一穩定的
應力,經加壓軸桿傳遞至透孔金屬加壓板上而施加予土樣表面,使重模試體
進行壓密。

(2) 模型試驗箱
此模型試驗箱係由一套相同內徑、不同高度、具延伸連結翼板之中空鋁
合金圓柱及底座所組合而成。鋁合金圓柱內徑均為40 cm,高度則分別有10
cm、20 cm、30 cm以及60 cm。其中,除60 cm 高之圓柱為供試體壓密使用
之延伸環外,其餘三環可依試驗所需之高度,於底座上任意組立。本研究採
用組立高度為60 cm 之試驗箱來進行試體製作。此外,各環頂側翼板均設有
U 型凹槽以供防水油圈(O-ring)植入,以防止壓密與試驗期間內水分滲漏。
而在底座部份,則由長、寬皆為60 cm、厚3 cm 之正方形鋁合金版構成。版
面設有透水石、內部鑽設有輸水導管,可供作試體壓密期間之排水,或是試
驗過程中試體水位之監測使用,如圖3.05 所示。

-36-
圖3.01 移動式霣降機示意圖

-37-
圖3.02 移動式霣降機實景

圖3.03 盛土漏斗

-38-
圖3.04 大型壓密儀與模型試驗箱配置圖

-39-
圖3.05 試驗箱底部詳圖

3.3.3 模型計測樁
本研究利用謝依航改良的模型計測樁,進行樁體承載反應量測,模型計
測樁之外徑為18mm,乃考慮Parkin等人(1980)以及Parkin與Lunne(1982)提出
標度槽尺寸與邊界效應影響,對於疏鬆砂土( Dr < 30%)或軟弱土壤而言,當
標度槽與模型樁體之直徑比大於20以上時,試驗之邊界效應可忽略不計。而
Baligh(1985)的研究成果顯示,模型樁體於黏性土壤中推進時其影響區域僅
及於2倍錐體直徑以內之範圍。本研究試驗箱與樁體之直徑比約為25,大致
可滿足前述邊界條件之要求。
在樁體的細部設計方面,本研究之試驗規劃,模型計測樁須具備量測樁
身軸力與樁底荷載之能力,因此以樁身軸力量測以及底部荷載量測為目標,

-40-
而設計依據為試驗過程中可能受到之最大荷載。由前段所述之樁體外徑,考
慮樁底承載影響範圍為向下延伸4d (d為樁徑),且預留加載位移緩衝深度考
量下,以45cm為樁體之埋置深度(此時長徑比為L/d=25)。
綜合考量上述條件,樁身採用梁能(2003)設計之模型計測樁段來進行
試驗,以內部貼附應變規(strain gage)之中空管件設計模型基樁。該模型樁採
用鋁合金(純鋁含量95%)作為模型基樁之樁體材質,為使應變規能確實量測
荷載變化,樁身管壁厚度僅為0.5mm,考量樁體製作之經濟性、應變規貼附
之便利性,及日後單一應變規毀損時之更替性等綜合考量下,以多段管件接
合作為模型樁組成方式,將原樁底荷重單元取消,以避免樁底進水造成量測
上的影響,於樁底以2cm長之相同斷面樁段來維持樁身長度、並於其內壁黏
貼應變規,取代樁底之鈕扣型荷重計,來量測樁底支承力。
應變規採用日本東京測器研究所(TML)生產型號為WFLA-3-23-5L與
WFLA-6-23-5L之應變規,此類型應變規具有防水特性,及以鋁製材料為零
點漂移校正,與試驗設計相契合,在預計中立點附近的樁體,黏貼長度較短
之WFLA-3-23-5L型應變規增加量測點數。為避免樁頂施力偏心產生的彎矩
影響軸力量測情形,以應變規對稱黏貼於樁段管壁內側,即完成單一樁段製
作,而應變規黏貼方法與按壓的施加,如圖3.07所示。
將處理完成之2cm、12cm以及5個5cm之7組樁段,與具有螺紋公、母接
頭結合,組合完成即構成一長45.7cm、直徑1.8cm之中空模型計測樁身,如
圖3.08所示。樁身頂部與具有二側孔之延伸管相連,應變規導線皆由側孔引
出;樁身底部連接60°傾角樁椎,其整體的完成圖如圖3.09,再以王維漢
(1997)所設計之模型基樁校正架(圖3.10)進行校正,取得軸力與測得電壓
變化值之間的校正係數,利用校正係數即可將試驗中電壓變化量,轉換為軸
力變化量,求取軸力分佈狀態。

-41-
圖3.06 試驗採用應變規、接著劑與模型樁

位置卡榫 應力施加線
鋼管樁
鋼棒

紙作墊片 電線固定
應變計

鋼管樁 應變規、P2膠 應力施加線

電線固定
對齊線 紙作墊片

圖 3.07 應變計黏貼方法示意圖

-42-
18mm
18mm

11mm 50mm

20mm
18mm
17mm
strain
gauge

50 mm
45.7mm

0.5mm
11mm

120mm 60° tip

Material Aluminum
20 mm

圖3.08 模型計測樁樁身設計圖

-43-
圖3.09 模型計測樁組裝完成圖

圖3.10 模型樁校正架

-44-
3.3.4 荷載施加設備

對於長時間之荷載施加,載重的穩定性及持續性是重要的考量因素,本
研究利用呆重(砝碼)加載作為穩定荷載施加方式。本研究之荷載施加設備,
包含基樁載重施加系統,以及覆土應力施加系統,二套系統分述如下:

(1)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
研究採用梁能(2003)所設計之基樁載重施加系統,由鋼纜–滑輪組與
導向軸承設備組成,利用砝碼進行基樁載重施加,可確保樁頂載重於試驗過
程中為定值,過程中利用動滑輪滑動溝槽保持載重作用位置與方向在樁體中
心軸線上。系統中滑輪組部份,係由三組定滑輪、一組動滑輪以及固定側板
共同組成,而動滑輪之軸桿上設有可將荷載傳至樁頂之垂直連桿。為確保連
桿施力方向與位置,桿件穿過獨立導向軸承透過荷重計以及球座與樁頂相
接。荷重計與球座的設計目的,在於施加荷載之確認以及避免樁頂承受扭
矩。此外,針對加載期間之樁頂沉陷,則在樁頂延伸元件,置放位移計進行
量測。此套加載系統之設計配置如圖3.11所示,實際成品如圖3.12、3.13所
示。

(2) 覆土應力施加系統
為維持長期試驗過程覆土應力施加穩定及持續性,採用梁能(2003)設
計之鋼纜–滑輪組與省力槓桿組成的覆土應力施加系統。當試體之覆土應力
為1kg/cm2時,對應地表荷載達到1257kg,利用力矩比為1:7 之省力槓桿加
上動滑輪的省力套件,可以藉90kg之呆重荷載施加時,達到覆土應力為
1kg/cm2 的試驗要求。而在應力穩定與平衡考量下,以包圍式框架為加載設

-45-
備之設計方式。整體加載設備之示意圖與實體如圖3.14所示。其中,試體係
置於框架之底板,鋼纜之一端繫於框架、另一端與槓桿連接,調整框架上定
滑輪位置,使覆土應力板置中,避免其與試驗箱摩擦,造成覆土應力的下降。
覆土應力的施加係透過動滑輪連接透孔金屬板,將鋼纜之拉力轉為向下之應
力施加於土體表面。框架中央上方設有手動式機械推桿,可將模型樁體以擬
靜態(quasi-static)方式,透過金屬板中央預設埋入洞,植入模型樁試體。

圖3.11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示意圖

-46-
圖3.12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成品

圖3.13 基樁載重施加系統與樁連接之部分

-47-
圖3.14 覆土應力施加系統

(3) 資料擷取系統

對於試驗過程中各計測元件所量得的資訊,本研究使用二套獨立擷取系
統分別針對樁頂荷重計、樁頂位移計、地表位移計以及樁體內部之應變規進
行同步計讀。樁體內部應變規之反應透過日本共和(Kyowa)電業株式會社
生產之UCAM-10A資料擷取器(圖3.15)、GP-IB與IEEE488訊號轉換介面、以
及所對應擷取軟體配合個人電腦進行記讀。其中,樁頂荷重計、樁頂位移計
與土表位移計,所測得資料採用美國Campbell Scientific公司生產之CR-10X
資料擷取器(圖3.16)、SC-32A訊號轉換介面、以PC208W資料擷取軟體,配
合個人電腦進行數據收集。樁體內應變規受軸力影響其反應透過日本共和
(Kyowa)電業株式會社生產之UCAM-10A資料擷取器、GP-IB與IEEE488

-48-
訊號轉換介面、及所對應擷取軟體配合個人電腦進行記讀。採用二套系統進
行資料擷取之原因如下:
(a) 量測元件種類限制:CR-10X 擷取器內部不具備對應之惠斯頓電橋電
路,無法進行單一應變規之資料擷取,而UCAM-10A 則具有此項功能。
(b) 頻道(channel)數量限制:CR-10X 與UCAM-10A 擷取器主機分別具
有6 個與10 個獨立接收頻道,而試驗過程所需之頻道總數則為12個,
採用二套系統可解決此一問題。
(c) 掃瞄速率與風險分攤:對於本研究中所使用之各式量測元件,皆可以
UCAM-10A主機配合延伸掃瞄箱(scanning box)、以單一系統方式進
行量測。然而,在掃瞄量測的過程中,由於頻道數較多且元件形式不
一,將造成資料擷取速率的降低,對於加載瞬間樁體反應的掌握較為
不易。此外,UCAM-10A 主機係以一般之家用電源(110V,60Hz)
為作動電力,在可靠度上略較以12V 鉛酸電池為電力來源之CR-10X
擷取器為不足。故在風險分攤的考量下,採用二套系統並行方式進行
量測。

-49-
圖3.15 UCAM-10資料擷取器

圖3.16 CR-10X 資料擷取器

-50-
本研究所採用之資料擷取器相關技術資料及特性如下:

UCAM-10A 資料擷取器之特性:

1. 支援各式感測元件:主機內建對應線路,可配合外部應變規以單橋
(single bridge)或半橋(half bridge)方式進行感測,亦可連接全橋
(full bridge)型式之獨立感測元件進行計讀,可應用範圍廣。
2. 主機直接記讀:主機機體內建熱感式印表機,於不連接個人電腦情況
下可將擷取所得之資料以直接列印方式進行獨立記讀作業。
3. 可程式化擷取功能:主機透過GP-IB與IEEE488訊號轉換介面與個人
電腦連線後,即可於對應之擷取軟體中進行記讀頻道、時序之設定,
而擷取之資料以預設之檔案名稱自動存入電腦硬碟中。

CR-10X 資料擷取器之特性:

1. 具有非破壞性記憶體:當電力不足時,已收集之資料及設定擷取時序
(trigger sequence)將自動儲存,電力恢復後自動啟動接續量測。
2. 以電池作為電力來源:採用DC12V 鉛酸免加水電池為電力來源,可
確保電力狀態穩定並免除訊號干擾。在一般操作情況下(單獨使用主
機量測時),可提供約2~3個月的電力供應。當電力不足時,可以專用
變壓器直接進行充電。
3. 程式化資料收集:透過資料擷取軟體及訊號轉換介面,可進行多階程
序、多種感測器之即時、定時量測。

-51-
3.4 各式感應器之校正

模型樁試驗是利用模型樁受力時,藉由模型計測樁內之應變規,量測模
型樁體受力時所產生的位移變化,配合一些感應器如位移計、荷重計等監測
整體實驗的進行。因此為取得正確的實驗數據,在每一次進行試驗前均須對
每個感應器做完整校正。

¾ 位移計校正
將位移計固定於位移計校正架上,將位移計之轉接至資料擷取器
CR-10X完成連線。以1mm的距離逐次調整螺旋測微尺,直到位移計達
最大衝程為止,記錄螺旋測微尺的讀數與CR-10X所量得之輸出結果。
校正結果如圖3.17。以相似步驟校正10cm位移計,其逐次調整間距為
0.5cm,校正結果如圖3.18。

¾ 荷重計校正
樁頂荷重計SM-500是由Interface公司所生產的,其荷載量測範圍為
500lb。校正方式乃將荷重計固定於荷重計校正架上,並將接頭接至於
CR-10X資料擷取器上完成連線。以砝碼加壓的方式加壓至實驗所需之
荷載範圍,而後再逐次減壓直到完全卸載。校正過程中紀錄CR-10X所
量得之輸出結果。校正結果如圖3.19。

-52-
¾ 樁身應變規校正
試驗中採用之兩種型號樁身應變規均為120Ω應變計,藉由模型計測樁
內之應變規因樁體受力產生變化,導致應變規電阻改變,量測輸出電壓之差
異而達到量測樁體受力之目的。校正方式乃將模型計測樁裝置於校正專用架
上,樁尖對準固定圓孔,樁頂套上校正樁帽與秤盤,將各應變規之接線連接
至UCAM-10A資料擷取器完成連線。以砝碼加壓的方式加壓至實驗所需之荷
載範圍,再逐次減壓直到完全卸載。校正過程中紀錄UCAM-10A所量得之輸
出結果。試驗過程先以四分之一橋檢測各應變計之黏貼情況,樁體組裝完
成,後以二分之ㄧ橋分別對實驗樁與對照樁進行校正,最後以試驗時避免溫
度效應影響所採取的全橋連接配置,來做整體校正,最後校正結果如圖3.20
及圖3.21。

10
壓縮 y =0.5534x+0.01
伸張 R2=0.9996
8
位移 mm

0
0 5 10 15 20
電壓值 mV

圖3.17 1cm位移計校正結果

-53-
8

壓縮 y =1.0021x+0.033
伸張 R2=0.9991
6
位移 cm

0 2 4 6 8

電壓 mV
圖3.18 10cm位移計校正結果

100

80 加載 y=19.417x
卸載 R2=1
60
荷載 kg

40

20

-20
-5 -4 -3 -2 -1 0 1
電壓值 mV
圖3.19 SM-500荷重計校正結果

-54-
80 gauge 1 R2=0.9989
gauge 2 R2=0.9994
gauge 3 R2=0.9992
gauge 4 R2=0.9995
60 gauge 5 R2=0.9989
gauge 6 R2=0.9988
gauge 7 R2=0.9989
荷載 kg

40

20

-800 -600 -400 -200 0


電壓 mV
圖3.20 試驗樁全橋配置 加載-卸載校正結果

80 gauge 1 R2=0.9984
gauge 2 R2=0.9991
gauge 3 R2=0.9993
gauge 4 R2=0.9991
60 gauge 5 R2=0.9994
gauge 6 R2=0.9992
gauge 7 R2=0.9987
荷載 kg

40

20

-800 -600 -400 -200 0


電壓 mV
圖3.21 溫度校正樁全橋配置 加載-卸載校正結果

-55-
3.5 試驗方法
3.5.1 試體製作
樁基礎為點承型態且樁周為軟弱黏土層時,當黏土層產生沉陷,樁的負
摩擦力就因此而產生。本試驗主要用於模擬上述的情況,因此試體主要分為
承載層及黏土層;試體的製作需以移動試霣降機、抽氣機、大型壓密儀與模
型試驗箱進行重模試體之製作。以下針對試體製作方法作一說明:

(1) 承載層
承載層是以福隆砂霣降而成,製作方法如下:
1. 決定砂土試體之相對密度(本研究採用之相對密度為70%),利用
圖3.22 及圖3.23求出適當之鋼管管徑及霣降高度。
2. 降下霣降機之盛土漏斗,並將柔性塑膠管連接於漏斗出口。
3. 將鋼管連接於柔性塑膠管下方,並將鋼管管口封住。
4. 將試驗砂土倒入漏斗後,再將漏斗拉升至適當高度。並將鋼管固定
於二維滑動架上。
5. 將模型試驗箱置於可控制升降霣降推車上,置於鋼管下方,調整霣
降高度(即鋼管出口至試體表面之距離)。為使砂土均勻霣落,調
整漏斗的高度,避免柔性塑膠管彎曲。
6. 開啟鋼管管口開始進行霣降,霣降路徑採用U形迴圈路徑法,如圖
3.01 所示,此目的為使各層之表面保持平整,以確保鋼管到試體
表面的霣降高度維持一定,進而使相對密度達到均勻。
7. 每層霣降厚度不得超過鋼管直徑,因此完成一層霣降後封住鋼管
管,利用可升降推車重新調整鋼管至預定霣降高度。

-56-
8. 重複第6、7 步驟直至砂土達到預定厚度為止。
9. 吊放試體至應力施加系統平台上,進行抽真空飽和。鎖定壓克力厚
板,利用抽氣機於上方抽真空,並以極緩慢速度之將水滴入試體上
方之海綿,控制注水速率,使滲流水能滲入試驗箱底部之後,再向
上提升水位面,以確保試體達到較高之飽和度,並避免因水滴直接
沖擊試體表面造成凹陷,其配置如圖3.24。

100

d=1.0 cm
d=1.2 cm
80 d=1.4 cm
d=1.6 cm
d=1.8 cm
相對密度,Dr(%)

d=2.0 cm
60 d=2.5 cm
d=3.0 cm

40

20

0
0 20 40 60 80 100
落距,h (cm)

圖3.22 落距與相對密度之關係圖 (陳弘文,1999)

-57-
100

h=40 cm
80 h=50 cm
h=60 cm
h=70 cm
h=80 cm
相對密度,Dr(%)

60

40

20

0
0 1 2 3 4
管徑,d (cm)

圖3.23 管徑與相對密度之關係圖(陳泓文,1999)

圖3.24 飽和作法示意圖

-58-
(2) 黏土層

利用福隆砂所構成承載層,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在製作黏土試體過程中
成為良好的排水界面,其上需覆以濾紙以避免泥漿與砂層相互污染。自沉澱
槽桶取適量之土樣置入攪拌器中,加水拌合至約具液限 2 倍以上之均勻泥
漿,平均拌合時間約為 2 小時。攪拌完成之泥漿過 60 號篩並以每層約為 30
cm 之分層方式緩緩置入模型箱中,以確保泥漿的均勻,並於各層利用搗棒
趕出土體中氣泡。重覆上述之步驟直到試體所需高度為止,隨灌製土體高度
的增加,依序接上試驗箱之壓密環及延伸環。
在土體灌製完成後,靜置 24 小時,利用其自重沉澱後,於試體表層約
有數公分厚的水層,將此水份舀除至約離土表 5 公厘。將不織布擺設於泥漿
表層,之後緩緩均勻的舖置約 1 公分之砂層以供排水。鋪設過程須慎防泥漿
外翻的情形。完成後連接大型壓密儀,將連接處鎖緊後,架設量測單元後,
即可進行各階段之壓密。
在預壓密作業過程中,先將底鈑之排水閥門開啟,之後即施加約 0.1
kg/cm2 之預壓密應力開始進行試體壓密。試體壓密過程中,以位移計配合資
料擷取系統進行土體表面沉陷量之監測,以確知試體之壓密過程。本研究所
施加之預壓密應力依序為 0.1、0.2、0.5、1.0 kg/cm2,待最末階之壓密完成
後,即可得到一近乎等強度剖面之試體。黏土試體製作相關流程如圖 3.25,
以此方法完成的台北沉泥試體,其含水量約為 30.28%,且分別進行無圍壓
縮試驗,以及手持式扭剪試驗儀來進行扭剪試驗,以上二種試驗所求得之平
均不排水剪力強度分別為 Su(UC)=0.124 kg/cm2 及 Su(torvan)=0.13 kg/cm2。

-59-
開始

取土

攪拌

達兩倍液性限度

過#60篩

真空飽和

澆置

達試體壓密所需之高度

壓密

主要壓密完成

拆模

裁土

結束

圖3.25 黏土試體製作相關流程圖

-60-
3.5.2 模型樁之負摩擦力試驗
1. 將壓密完成之土體裁切成60公分高試體,並安裝試驗用延伸環。
2. 於土體表面覆蓋一層透水織布以及鋪設透水砂層,為日後施加覆土
應力時,防止黏土由覆土應力加壓板上之透氣孔擠出。
3. 吊放試體至覆土應力施加系統平台,並使試體表面浸泡於水面下以
維持試體飽和,隨後將覆土應力加壓板放置於試體上層。
4. 將樁以穩態貫入方式(約0.3cm/sec)植入試體中至預定深度,其間以
荷重計及樁身應變規監測樁體至入過程之荷載反應。
5. 將試體靜置72小時,以充分消散土體中因基樁貫入所激發之超額孔
隙水壓。
6. 於延伸環上架設載重架、土表位移計、樁頂位移計,並裝設基樁載
重施加系統連接及荷重計,將各計測元件與資料擷取系統連接。其
配置狀況如圖3.26、圖3.27。
7. 施加樁載重。以預定之荷載施加於樁頂,並啟動資料擷取系統進行
計讀,其中各階載重之施加時機則以前階載重之樁頂沉陷率小於
0.25mm/hr為取決標準。
8. 利用呆重控制由槓桿與滑輪組成的覆土應力系統,透過覆土應力加
壓板施加覆土應力於土體,本試驗分為三階覆土應力,三循環每循
環解壓至樁荷載初期之情形,分別為0.25、0.5、1.0kg/cm2,第一循
環加至0.25 kg/cm2後解壓,第二循環逐階加至0.5 kg/cm2而後解壓,
第三循環逐階加至1.0 kg/cm2而後解壓。
9. 維持水面在覆土應力板表面,持續各項監測至實驗結束。

-61-
圖3.26 感測元件之架設

圖3.27 各感測元件之架設

-62-
3.5.3 土體性質之相關試驗
(1)手持式扭剪計(mini-torvane)
為得知試體剖面土壤之不排水剪力強度,拆模過程中,利用手持式扭剪計
對土壤進行不排水剪力強度量測。為減少誤差,在壓縮土層選定三個不同
高度各施作五個扭剪值,去除最大及最小的兩數值後,得到平均不排水剪
力強度。扭剪計有直徑為 19 公厘、25 公厘及 48 公厘的三個扭轉片,如
圖 3.28,試驗結果參見表 3.3。
(2)無圍壓縮試驗
以直徑 36mm 高 70mm 之薄管,在壓縮土層分區取樣,進行無圍壓縮試
驗,由得到的軸向應力、應變關係,求得土壤之不排剪力強度。本研究採
用應變控制,無圍壓縮試驗加壓速率為 0.7%/min,最大軸向應變為 20%,
軸向荷載 A ΔL
如圖 3.29,試驗結果如表 3.4,其中 Su = ,A = 0 ,ε = 。
2× A 1- ε L0

(3)含水量試驗
試體拆模時,於壓縮土層內,三個不同高層中,各取一塊土體,量測其濕
土重,及烘乾後乾土重來計算土體含水量。
(4)單向度壓密試驗
以重模完成預壓密完成之土體,進行單向度壓密試驗,如圖 3.30,求取壓
縮指數 Cc、再壓指數 Cr、壓密係數等土體參數 Cv,可供沉陷量及沉陷速
率之估算,試驗結果如圖 3.31。

-63-
圖3.28 手持式扭剪計 圖3.29 無圍壓縮試驗儀器配置

圖3.30 單向度壓密試驗

-64-
表3.3 簡易扭剪試驗結果

點承樁土體試驗
深度 試驗結果 平均值
8 cm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5 kg/cm2 0.132 kg/cm2
20 cm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0 kg/cm2
30 cm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5 kg/cm2 0.132 kg/cm2
摩擦樁土體試驗
深度 試驗結果 平均值
7 cm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30 kg/cm2
20 cm 0.125 kg/cm2 0.130 kg/cm2 0.135 kg/cm2 0.130 kg/cm2
30 cm 0.125 kg/cm2 0.130 kg/cm2 0.130 kg/cm2 0.128 kg/cm2

表3.4 無圍壓縮試驗結果

點承樁土體試驗
深度 試驗結果(Su) 平均Su
9 cm 0.1249 kg/cm2 0.1266 kg/cm2
20 cm 0.1270 kg/cm2 0.1243 kg/cm2 0.1252 kg/cm2
27 cm 0.1239 kg/cm2 0.1246 kg/cm2

摩擦樁試驗
深度 試驗結果(Su) 平均Su
13 cm 0.1265 kg/cm2 0.1219 kg/cm2
28 cm 0.1221 kg/cm2 0.1267 kg/cm2 0.124 kg/cm2
39 cm 0.1219 kg/cm2 0.1231 kg/cm2

-65-
1.05

1.00 Cc=0.235
Cr=0.031
0.95 Cv(OC)=0.02
0.90

e 0.85

0.80

0.75

0.70

0.65
10 100 1000 10000
Vertical effective Stress [log scale] (kPa)

圖 3.31 單向度壓密試驗結果

-66-
第四章 試驗結果與分析

利用變化承載土層來模擬樁體承載機制的差異,本研究先製作一組樁體
貫入承載砂層之模型試驗,模擬點承樁之情況,另外製作ㄧ組底部沒有承載
層的情況,模擬摩擦樁的狀況。貫樁完成待孔隙水壓消散後,即開始三個循
環的覆土應力施加,主要針對施加垂直覆土應力對於基樁之負摩擦力發展,
及卸除覆土壓力後,軸力的恢復情形,以及比較上述兩組試驗,其負摩擦力
發展狀態及樁體沉陷之差異情形。 以下將針對各項試驗所得結果進行分析
及討論。
4.1 模型樁貫樁及靜置過程之受力反應
試驗進行前先完成溫度校正樁貫樁,與超額孔隙水壓消散,再進行試驗
組的貫樁程序,以穩態方式(約 0.3cm/sec)貫入土體 45cm,圖 4.01 及圖 4.02
分別為兩組試驗中樁體貫入過程,樁體各深度軸力隨貫入深度的變化情形,
樁頂施加的下壓力,會與貫樁過程中樁底阻抗及入土樁體表面阻抗平衡,在
樁體所在位置尚未進入土體,其承受的軸向力與樁頂施力相當,圖形中可觀
察到模型樁於黏土層前進時,樁身平均摩擦應力約為 0.045kg/cm2,樁底最
大阻抗約為 1.96 kg/cm2,在第一組試驗中,可看出當模型樁接觸到承載砂層
時,可看出阻抗快速上升,但砂層中的樁表摩擦力卻減少至約 0.014kg/cm2,
因砂土無凝聚力,且此時砂層之垂直應力僅約 0.043 kg/cm2,但樁底承載力
大幅提升至 15.72 kg/cm2。可看出樁貫入砂層後,可對上部結構提供較大的
支承力。
當樁以穩態貫入時,土體會因為貫樁而激發超額孔隙水壓,並擾動樁周
土壤,因此樁周土壤會隨時間逐漸趨於穩定,貫樁產生之超額孔隙水壓約需
72 小時才會完全消散。圖 4.03 與圖 4.04 分別表示點承樁與摩擦樁負摩擦力
試驗之相關配置與試驗流程。

-67-
0
SM- 500
gauge 1 gauge 5
5
gauge 2 gauge 6
gauge 3 gauge 7 gauge 7
10 SM-500
gauge 4

15
Penetration (cm)

20
gauge 6

25
gauge 5

30
gauge 4
35 Clay gauge 3
Sand
gauge 2
40

gauge 1
45

0 20 40 60 80

Load (kg)
圖4.01 點承樁試驗貫樁過程軸力之變化

0
gauge 1 gauge 5
SM- 500

5 gauge 2 gauge 6
gauge 3 gauge 7
gauge 7
10 gauge 4 SM-500

15 gauge 6
Penetration (cm)

20 gauge 5

25
gauge 4

30
gauge 3
35
gauge 2
40
gauge 1
45

0 10 20 30
Load (kg)

圖4.02 摩擦樁試驗貫樁過程軸力之變化

-68-
圖4.03 點承樁負摩擦試驗流程與試驗相關配置圖

-69-
圖4.04 摩擦樁負摩擦試驗流程與試驗相關配置圖

-70-
4.2 施加覆土應力下之土壤壓密沉陷行為
由於試體配製的限制,無法於試驗過程中量測各層土體的變形量,故利
用Terzaghi單向度壓密理論來估算壓密土層各深度的位移,邊界條件上試驗
之合金試驗箱可束制土層側向變形,壓縮土層上下均有排水砂層,均可排除
超額孔隙水壓,以覆土應力版施加均佈荷載,所激發的超額孔隙水壓視為矩
形分佈,依上述條件以理論公式推算超額孔隙水壓消散情形,如圖4.05所
示,圖中縱軸z為自壓縮土層表面起算之深度,H代表壓縮土層厚度,又
Terzaghi理論之基本假設土體的壓縮完全是由孔隙水的排除造成的體積減
少,進而推求出壓縮土層其沉陷量隨深度之分佈(圖4.06),與壓縮土層中各
深度其沉陷量隨時間的發展狀況,(圖4.07),
壓縮土層之壓密相關係數,藉由試體重模完成裁切下的土體進行取樣,
進行單向度壓密試驗求得壓縮指數Cc為0.235;再壓指數Cr為0.031,而解壓
再壓階段壓密係數Cv約為0.02,可估計其出點承樁土體配置主壓密完成約需
28小時,摩擦樁土體配置則約需70小時。
本研究中點承樁試驗,壓縮土層均位於樁身影響範圍以內,樁底貫入沙
層之中,而摩擦樁試驗,貫入之樁長僅達82%壓縮土層厚度,因覆土應力增
加所造成土層沉陷情形,樁底以下的土層壓密所造成的沉陷量一併使樁體產
生下沉,不會使樁土產生相對位移,而樁底以上之土層壓密,促使土層對樁
體產生向下的相對位移,促成負摩擦力的發展。而樁土相對位移量最大的地
表,由於其排水路徑短,超額孔隙水壓消散最快,有效應力增加最迅速,而
樁底承載力隨有效應力逐漸增加,因排水路徑長所需要較長的發展時間。

-71-
Ue/U0
0.0 0.2 0.4 0.6 0.8 1.0
0.00
Tv=0

Tv=0.05
0.25
0.1
0.15
0.2
0.3
0.4 0.5 0.6 0.7
z/H

0.50 0.80
0.90
0.98

0.75

1
1.0 0.8 0.6 0.4 0.2 0.0

壓密比 Uz (Δσ'/Δσ)
圖 4.05 矩形分佈超額孔隙水壓雙向排水消散分佈圖

0.0

0.2

0.4
z/H

Tv =0.025
0.6
Tv =0.05 Tv =0.50
Tv =0.10 Tv =0.60
Tv =0.15 Tv =0.70
0.8 Tv =0.20 Tv =0.80
Tv =0.30 Tv =0.90
Tv =0.40 Tv =0.98
1.0
0.0 0.2 0.4 0.6 0.8 1.0
沉陷量/總壓密沉陷量
圖 4.06 土體壓密沉陷量隨深度分佈情形

-72-
1.0
z/H=0.0
z/H=0.2
z/H=0.4
0.8
沉陷量/總壓密沉陷量
z/H=0.6
z/H=0.8
z/H=1.0
0.6

0.4

0.2

0.0
0.0 0.2 0.4 0.6 0.8 1.0
t/Tv
圖 4.07 壓縮土體各深度沉陷與時間關係

4.3 點承樁試驗施加覆土應力下土壤壓密與負摩擦力發展
點承樁試驗中,以量測資料配合理論推估之樁體沉陷與土體壓密沉陷隨
深 度 的 分 佈 如 圖 4.08~ 圖 4.11 所 示 , 圖 4.08 為 第 一 循 環 覆 土 應 力 增 加 至
0.25kg/cm2 狀態下,樁土無相對位移之中立點位於0.85倍壓縮土層厚度附
近,圖4.09為第二循環覆土壓力增加至0.5kg/cm2狀態下,樁體沉陷與土體沉
陷的剖面圖,圖形與圖4.08相類似,僅沉陷量大小之差異,圖4.10為第三循
環中覆土壓力由0.25kg/cm2增加至0.5kg/cm2狀態,圖4.11為第三循環覆土壓
力由0.5kg/cm2 增加至1.0kg/cm2 狀態樁體沉陷與土體壓密沉陷隨深度的分
佈,各圖形中樁與土無相對位移之中立點,隨著壓密的進行會略微下降,深
度約在0.85~0.9倍壓縮土層厚度,而圖4.12~圖4.14顯示樁頂、土表沉陷與樁
身所受Downdrag load依時間發展的關係圖,可看出Downdrag load發展趨勢
與土表的沉陷情形一致,當土體沉陷量隨壓密時間逐漸穩定,Downdrag load
也趨於定值。

-73-
0

10
Elevation (cm)

15
Δσ=0.25 kg/cm2
Time after surcharge
20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 hr 3hr
25
6hr 6hr
12hr 12hr
30 18hr 18hr
Clay 144hr 144hr
35
Sand
40

45
0.0 0.5 1.0 1.5 2.0
Settlement (mm)
2
圖 4.08 0.25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一循環)

10
Elevation (cm)

15
Δσ=0.5 kg/cm2
Time after surcharge
20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 hr 3hr
25
6hr 6hr
12hr 12hr
30 18hr 18hr
Clay 144hr 144hr
35
Sand
40

4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Settlement (mm)
2
圖 4.09 0.5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二循環)

-74-
0

10
Elevation (cm)

15
Δσ=0.5 kg/cm2
Time after surcharge
20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 hr 3hr
25
6hr 6hr
12hr 12hr
30 18hr 18hr
Clay 144hr 144hr
35
Sand
40

4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Settlement (mm)
2
圖 4.10 0.5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

10
Elevation (cm)

15
Δσ=1.0 kg/cm2
Time after surcharge
20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 hr 3hr
25
6hr 6hr
12hr 12hr
30 18hr 18hr
Clay 144hr 144hr
35
Sand
40

45
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Settlement (mm)
2
圖 4.11 1.0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

-75-
0.0 0
Δσ=0.25 kg/cm2

5
0.5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Settlement of pile
10
Settlement of Soil
1.0
Downdrag force

15

1.5

20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Time(hr)
圖 4.12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一循環)

0.0 0
Δσ=0.5 kg/cm2
0.5
10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1.0

Settlement of pile
1.5 Settlement of Soil 20
Downdrag force
2.0

30
2.5

3.0 40

0 20 40 60 80 100 120
Time(hr)
圖 4.13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二循環)

-76-
0.0 20
Δσ=0.5 kg/cm2

25
0.5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Settlement of pile 30
Settlement of Soil
1.0
Downdrag force
35

1.5
40

2.0 45
0 20 40 60 80 100 120
Time(hr)
2
圖 4.14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

0.0 35
Δσ=1.0 kg/cm 2

40
0.5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Settlement of pile 45
Settlement of Soil
1.0 Downdrag force
50

1.5
55

2.0 60
0 20 40 60 80 100 120
Time(hr)
2
圖 4.15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

-77-
4.3.1 各階壓密對點承樁軸力之影響
點承樁負摩擦試驗是模擬工作載重下,鄰近區域受到地表均佈加載,研
究負摩擦力對樁體承載力的影響,試體流程以及試驗相關配置如圖4.03,試
驗初始條件設定為施加覆土應力前,樁身軸力分佈情形。試驗以30kg為工作
載重(0.5倍單樁之極限承載力),施加垂直載重於樁頂,點承樁負摩擦試驗
中,僅第三循環有逐階加載卸載,各循環中相同覆土壓力狀態下,其穩定後
軸力分佈結果均相近,故僅取較具代表性的試驗結果來進行說明。
圖4.16~4.20為試驗中各階加載,其軸力隨深度之分佈結果,在覆土應力
施加前,樁體承受的30kg設計載重,大部份由樁底承載力所提供,以有效應
力法估算,可以發現砂層摩擦力,幾乎完全發揮,但由於垂直有效應力小,
其影響很有限,隨著覆土應力的增加,樁身所受最大軸力由30kg遞增至
83kg,考驗著樁身的斷面強度是否足夠,而隨著覆土應力之增加,發現砂層
由於超額孔隙水壓迅速排除,提升之摩擦阻抗減少負摩擦力引起的軸力增
量,減輕樁底所需分擔的支承力。
第二循環由初始覆土壓力狀態,直接加載0.5kg/cm2試驗流程中,圖4.17
其軸力的變化顯示出中立點隨著壓密時間的增加,有向下移動的趨勢;中立
點附近的軸力分佈其變化較為緩和,此乃起因無法達到可提供完全摩擦阻抗
的相對位移量,由於越接近中立點其樁土間的相對位移量較小,所以變化較
為緩和,但隨著有效應力的上昇,相同的小相對位移其可提供的摩擦阻抗也
升高,也使中立點附近由平緩弧型轉逐漸突出。各階覆土應力施加穩定後,
軸力隨深度的分佈狀態與謝依航(2006)相同土體配置之試驗結果相似。
本文將Downdrag force定義為施加覆土應力引起樁身軸力較初始軸力狀
態之變化量,含蓋樁身摩擦阻抗損失及負摩擦力的不良影響,圖4.21~圖4.24

-78-
為各階段覆土應力下,Downdrag force隨深度的分配情形,大部分壓縮土層
內,Downdrag force持續增加,僅僅壓縮土層底部可觀察到Downdrag force
的減少,其可能原因為樁體沉陷較土層壓密沉陷對該處相對位移影響較大,
以及較高覆土應力使此區段可以提供較高的摩擦阻抗,而砂層中可以明顯發
現隨著覆土應力的上昇,砂土摩擦力的上升可減少Downdrag force的影響。
圖4.25~圖4.28各深度Downdrag force依時反應行為,樁頂由荷重計觀測
樁頂自由端的軸力狀態,故該點不受土體壓密下拉影響,由上往下越接近中
立點其Downdrag force數值越大,過了中立點繼續增大便由於樁土相對位移
減少,使樁身可提供的正摩擦力下降,而下拉力隨土層深度增加,越接近中
立點Downdrag force時,其增加幅度會趨於緩和,由Downdrag force的依時反
應圖,可以看出Downdrag force的變化量隨時間逐漸減少,在主壓密完成後,
逐漸趨於一穩定值。

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0.5Hr 30Hr
10 1.5Hr 120Hr
3Hr
6Hr
Elevation (cm)

12Hr
20 18Hr

30
clay
sand
40

50
15 20 25 30 35 40 45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16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79-
0
Δσ=0.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Δσ=0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6Hr 120Hr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10 20 30 40 50 60 70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17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Δσ=0 kg/cm2
10 0.5Hr
1.5Hr
3Hr
Elevation (cm)

6Hr
20 12Hr
18Hr
30Hr
120Hr
30
clay
sand
40

50
15 20 25 30 35 40 45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18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0-
0
Δσ=0.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Δσ=0.25 kg/cm2
10 0.5Hr
1.5Hr
3Hr
Elevation (cm)

6Hr
20 12Hr
18Hr
30Hr
120Hr
30
clay
sand
40

50
10 20 30 40 50 60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19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0
Δσ=1.0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Δσ=0.25 kg/cm2
10 Δσ=0.50 kg/cm2
0.5Hr
1.5Hr
Elevation (cm)

3Hr
6Hr
20 12Hr
18Hr
30Hr
120Hr
30
clay
sand
40

5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20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1-
0
Δσٛ=0.25 kg/cm2
Δσٛ=0.0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Elevation (cm)

6Hr 120Hr

20

30

40

50
0 5 10 15 20 25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21 0.2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0
Δσٛ=0.5 kg/cm2
Δσٛ=0.0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Elevation (cm)

6Hr 120Hr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22 0.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82-
0
Δσٛ=0.5 kg/cm2
Δσٛ=0.25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Elevation (cm)

6Hr 120Hr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23 0.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0
Δσٛ=1.0 kg/cm2
Δσٛ=0.5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Elevation (cm)

6Hr 120Hr

20

30

4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24 1.0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3-
25
Δσٛ=0.25 kg/cm2 位置 1

Downdrag force (kg) 20 位置 2

15
位置 3

10
位置 4

位置 5
5
位置 6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25 0.2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50
Δσٛ=0.5 kg/cm2 位置 1

40 位置 2
Downdrag force (kg)

30
位置 3

20
位置 4

位置 5
10
位置 6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圖 4.26 0.5kg/cm2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84-
50
Δσٛ=0.5 kg/cm2 位置 1

Downdrag force (kg) 40 位置 2

30
位置 3

20
位置 4

10 位置 5
位置 6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27 0.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70
Δσٛ=1.0 kg/cm2 位置 1
60
位置 2
Downdrag force (kg)

50

40
位置 3
30
位置 4

20
位置 5
位置 6
10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28 1.0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85-
4.3.2 各階壓密對點承樁表面摩擦力之影響
不同深度應變規量測之軸力差值,即為應變規間樁身表面摩擦力之貢
獻,利用軸差力平均法,將軸力差值除以此段深度之樁身表面積,即得該樁
段表面積摩擦力,點承樁各樁段單位面積摩擦力隨深度分佈如圖4.29~圖4.32
所示,而圖4.33~圖4.36則為為各樁段單位面積摩擦力隨時間變化。從砂土層
的樁身摩擦力分佈可以觀察到,覆土應力增加後,承載砂層可提供摩擦阻抗
提升,隨著樁體的些微沉陷,樁身摩擦力即迅速提升,壓縮土層則隨著土體
壓縮,逐漸產生的樁土相對位移,以及有效應力隨超額孔隙水壓消散逐漸上
升,使樁身摩擦力逐漸提升,在摩擦力隨深度分佈圖,可看出越接近中立點
樁身所提供摩擦阻抗較低,可瞭解本試驗中摩擦力發揮程度,大致由樁土相
對位移的發展情形所控制,由於模型試驗的尺寸關係,各深度的有效應力變
化差異很小,其摩擦阻抗大致受到覆土應力所控制,所以在相同土層當樁土
相對位移足夠時,會有相似的單位面積摩擦力。

-86-
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6Hr 120Hr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0.15 -0.10 -0.05 0.00 0.05 0.10 0.15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4.29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0
Δσ=0.5 kg/cm2
Δσ=0.0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6Hr 120Hr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0.3 -0.2 -0.1 0.0 0.1 0.2 0.3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 4.30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87-
0
Δσ=0.5 kg/cm2
Δσ=0.25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6Hr 120Hr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0.3 -0.2 -0.1 0.0 0.1 0.2 0.3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 4.31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0
Δσ=1.0 kg/cm2
Δσ=0.5 kg/cm2
0.5Hr 12Hr
10 1.5Hr 18Hr
3Hr 30Hr
6Hr 120Hr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0.4 -0.2 0.0 0.2 0.4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 4.32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88-
0.15
Δσ=0.25 kg/cm2
樁段1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0.10

樁段2
0.05

0.00 樁段3

樁段4
-0.05
樁段5
樁段6
-0.10 樁段7

-0.1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33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0.3
Δσ=0.5 kg/cm2
樁段1
0.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樁段2
0.1

0.0 樁段3

樁段4
-0.1
樁段5
樁段6
-0.2 樁段7

-0.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34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89-
0.3
Δσ=0.5 kg/cm2
樁段1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0.2

0.1 樁段2

0.0 樁段3

樁段4
-0.1
樁段5
樁段6
-0.2 樁段7

-0.3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35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0.6

樁段1
0.4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樁段2
0.2

0.0 樁段3

樁段4
-0.2
樁段5
樁段6
-0.4 樁段7

-0.6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36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90-
4.3.3 循環試驗對於點承樁軸力分佈之影響
在點承樁負摩擦力試驗中,藉由第三循環逐階加載覆土應力,觀測各階
覆土壓力狀態其軸力分佈情形,是否與第一第二循環之試驗結果相似,圖
4.37~4.39,分別顯示各循環相同覆土應力狀態下,其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布
情形,而圖4.40為整合點承樁試驗在各階段穩定軸力隨深度的分佈,在試驗
第三循環進行時發現,0.25 kg/cm2及0.5kg/cm2的覆土應力施加,靜置過程中
樁土的沉陷與樁身軸力變化趨於穩定所需的時間較第一第二循環試驗來的
短;由圖表中可看出經施加覆土應力後,解壓靜置穩定其樁身軸力會有些微
上升的狀態,土表附近的單位面積摩擦力變小,而樁底提供的支承力佔整體
支承力的百分比會較高。相同的覆土應力狀態下,在經過越高的覆土應力狀
態後,在解壓所量測之穩定値會與初次量測值變化越大。
0
Δσ=0kg/cm2
初始狀態與各循環卸除覆土壓力
至初始狀態穩定後之軸力分佈
10
Initial condition
第一循環卸載
第二循環卸載
Elevation (cm)

第三循環卸載
20

30
clay
sand
40

50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Pile axial force(kg)
圖4.37 各循環初始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91-
0
Δσ=0.25 kg/cm2
第一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加載
10 第三循環卸載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25 30 35 40 45 50
Pile axial force(kg)
圖4.38 各循環0.25kg/cm2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0
Δσ=0.5kg/cm2
第二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加載
10 第三循環卸載
Elevation (cm)

20

30
clay
sand
40

5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39 各循環 0.5kg/cm2 覆土應力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92-
0
Δσ=0kg/cm2
Initial condition
第一循環卸載
第二循環卸載
10 第三循環卸載
Δσ=0.25 kg/cm2
Elevation (cm)

第一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加載
20 第三循環卸載
Δσ=0.5kg/cm2
第二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加載
30 第三循環卸載
Δσ=1.0kg/cm2
第三循環加載

40

5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40 各階覆土應力狀態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93-
4.4 摩擦樁施加覆土應力下之土壤壓密與負摩擦力發展
圖4.41~4.43為各階覆土應力狀態下,以實測的樁體沉陷量及地表沉陷
量,利用理論推估隨土體各深度之壓縮沉陷行為,樁體在樁載重過程中,即
產生0.4mm的樁體沉陷,而在施加覆土應力後,樁體也產生沉陷,如圖4.41
樁體沉陷增加會使中立點較高,並促使樁底承載力的發揮,局部保持樁對土
向下相對位移,共同提供承載力來抵抗土體沉陷對樁產生的下拉荷載以及樁
頂施力,伴隨壓密的進行,中立點逐漸下降,中立點附近其樁土相對位移也
逐漸增加,壓密逐漸趨於完成,土體沉陷狀態會趨向於ㄧ直線。圖4.42、圖
4.43,在施加覆土應力壓密沉陷穩定後,繼續增加覆土應力會使中立點繼續
下降,且使樁土相對位移增加。綜合各圖結果,在初次施加覆土應力時,樁
體所產生的沉陷變化大於後續各階試驗結果,隨覆土應力的提升與壓密逐漸
完成,均會使樁土的相對位移增加,使中立點向下移動。

圖4.44~圖4.46為各階覆土應力狀態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土
表沉陷及下拉力發展穩定所需的時間,明顯高於點承樁試驗,此乃因壓縮土
層較厚,造成壓密時間較長才能穩定,樁體沉陷方面,由於底部未貫入承載
砂層,發揮樁底承載力所需樁體沉陷量較大,且承載力不足以抵抗下拉力與
工作載重時,樁體繼續沉陷,提高中立點,增加正摩擦力發揮的區域,並減
少負摩擦力的作用,各項數據於覆土應力施加後,約需六十小時左右才會達
到穩定。

-94-
0

10
Δσ=0.25 kg/cm2
Time after surcharge
Elevation (cm)

15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20 3 hr
6hr
12hr
25
18hr
144hr
30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hr
35 6hr
12hr
40 18hr
144hr
45
0 1 2 3 4 5
Settlement (mm)
2
圖 4.41 0.25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一循環)

0
Δσ=0.5 kg/cm2
5 Time after surcharge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10 3 hr
6hr
Elevation (cm)

12hr
15
18hr
144hr
20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hr
25 6hr
12hr
30 18hr
144hr
35

40

45
0 2 4 6 8
Settlement (mm)
2
圖 4.42 0.5kg/cm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二循環)

-95-
0
Δσ=1.0 kg/cm2
5 Time after surcharge
Pile settlement profile

10 3 hr
6hr
Elevation (cm)

12hr
15 18hr
144hr
20 Soil settlement profile
3hr
25 6hr
12hr
30 18hr
144hr
35

40

45
0 2 4 6 8 10 12
Settlement (mm)
圖 4.43 1.0kg/cm2 覆土應力樁體沉陷與土壤壓密沉陷比較(第三循環)

0.0 0

0.5 Δσ=0.25 kg/cm2


Settlement of pile
2
1.0 Settlement of Soil
Downdrag force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1.5
4

2.0

6
2.5

3.0
8
3.5

4.0 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hr)
2
圖 4.44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一循環)

-96-
0.0 8.5

Δσ=0.5 kg/cm2
0.5
Settlement of pile
9.5
Settlement of Soil
1.0
Downdrag force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1.5
10.5

2.0

11.5
2.5

3.0
12.5
3.5

4.0 13.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hr)
2
圖 4.45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二循環)

0 12

Δσ=1.0 kg/cm2
Settlement of pile
1 Settlement of Soil 14

Downdrag force(kg)
Settlement(mm)

Downdrag force

2 16

3 18

4 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Time(hr)
2
圖 4.46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土沉陷與下拉力之關係(第三循環)

-97-
4.4.1 各階壓密對摩擦樁軸力之影響
摩擦樁負摩擦力試驗模擬工作載重下,地表均佈加載造成土體壓密,樁
體受負摩擦力影響情形,試驗流程與相關配置如圖4.04所示,試驗以10kg的
樁頂載重作為工作載重,將尚未增加覆土應力前,樁身軸力分佈,視為初始
狀態,此次摩擦樁負摩擦試驗中,每循環均逐階加載卸載,僅取較具代表性
的試驗結果來進行說明。
圖4.47~4.49為試驗中各覆土應力狀態時,其軸力隨深度分佈狀態,在初
始狀態時,樁頂施加的10kg設計載重,多由樁體摩擦力來承擔,樁表平均單
位面積阻抗為0.031kg/cm2,圖4.47可看出第一階加載0.25 kg/cm2後,在加壓
過後的短期,表土附近由於土體沉陷量大於樁體的沉陷量,摩擦力逐漸由正
値轉變為負值,而中立點以下,其軸力隨深度的變化接近直線,隨著壓密的
時間拉長,樁身中立點逐漸下降,最後穩定深度約在0.35倍樁長,樁身所受
最大軸力約為15kg。
第二循環在覆土應力0.25 kg/cm2 狀態穩定後,將覆土應力提升至0.5
kg/cm2,接近地表區域其樁身軸力與0.25 kg/cm2穩定狀態的變化量很小,但
可以發現到中立點位置隨壓密進行有明顯的下降,使下拉力大幅增加,樁底
所支承的載重也隨著負摩擦力的發揮而提高,中立點最後約穩定深度在0.44
倍樁長處,樁身所受最大軸力約為19kg。
第三循環待0.5 kg/cm2覆土應力狀態穩定後,提升至1.0 kg/cm2覆土應
力,其樁身軸力變化較與接近地表區域附近,只較前一階狀態稍微上升,認
為是相對位移足夠摩擦阻抗發揮,隨著垂直有效應力的上升,使其摩擦阻抗
逐漸提升,而中立點伴隨壓密進行略為下降,而中立點附近由於樁土相對位
移的增加而產生了較大的Downdrag force變化,最後中立點穩定在0.5倍樁長

-98-
深度,樁身所受最大軸力約為23.3kg。
圖4.50~4.52為摩擦樁試驗中,不同覆土應力狀態下Downdrag force隨深
度的變化,在各階土表附近樁身所受Downdrag force隨深度迅速上升,接近
中立點其上升速度減緩,而在樁下半段區域,Downdrag force隨深度會有下
降的情形,是因為樁對土體產生較大的相對位移,使樁身正摩擦力提升,減
少Downdrag force,而於樁底部所測得的Downdrag force即為施加覆土應力所
造成的樁底承受荷載的增加量。圖4.53~4.55為各深度承受之Downdrag force
隨時間之分佈,可以看出隨主壓密的完成,Downdrag force的也趨於穩定。

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1.5Hr 12Hr
10 3Hr 24Hr
6Hr 36Hr
9Hr 144Hr
Elevation (cm)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12 14 16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47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99-
0
Δσٛ=0.5 kg/cm2
Δσٛ=0.25 kg/cm2
1.5Hr 36Hr
10 3Hr 144Hr
6Hr
Elevation (cm)

9Hr
12Hr
20 24Hr

30

40

50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48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0
Δσٛ=1.0 kg/cm2
Δσٛ=0.5 kg/cm2
1.5Hr
10 3Hr
6Hr
Elevation (cm)

9Hr
12Hr
20 24Hr
36Hr
144Hr

30

40

50
0 5 10 15 20 25
Pile axial force(kg)
2
圖 4.49 1.0kg/cm 覆土應力下樁體軸力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100-
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1.5Hr 9Hr
10 3Hr 12Hr
6Hr 24Hr
36Hr
Elevation (cm)

144Hr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50 0.2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0
Δσٛ=0.5 kg/cm2
0.25 kg/cm2
1.5Hr 9Hr
10 3Hr 12Hr
6Hr 24Hr
36Hr
Elevation (cm)

144Hr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12 14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51 0.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101-
0
Δσٛ=1.0 kg/cm2
0.5 kg/cm2
1.5Hr 9Hr
10 3Hr 12Hr
6Hr 24Hr
36Hr
Elevation (cm)

144Hr
20

30

40

50
0 5 10 15 20
Downdrag force (kg)
2
圖 4.52 1.0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隨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10

位置 1
8
Downdrag force (kg)

位置 2

6 位置 3

位置 4
4
位置 5

2 位置 6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53 0.2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102-
14

12 位置 1
Downdrag force (kg)
10 位置 2

位置 3
8
位置 4
6
位置 5
4
位置 6

2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54 0.5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20

位置 1

15
Downdrag force (kg)

位置 2

位置 3
10
位置 4

位置 5
5
位置 6

位置 7
0
位置 8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Time (hr)
2
圖 4.55 1.0kg/cm 覆土應力下 Downdrag Force 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103-
4.4.2 各階壓密對摩擦樁表面摩擦力之影響
以應變計及荷重計測得結果,利用軸差力平均法,計算表面摩擦力分佈
概況,摩擦樁各樁段單位面積摩擦力隨深度分佈如圖 4.56~圖 4.58 所示,可
觀察出摩擦力隨深度類似階梯狀的分佈,可以看出樁土相對位移越大,所激
發的摩擦力越大,在表土附近因為有最大的土對樁向下相對位移,故產生了
最大負摩擦力,而越接近中立點,相對位移越少,所提供的摩擦阻抗也隨之
降低,在樁底附近樁對土有最大的相對位移,故其周圍有較大的正摩擦力發
生,圖 4.59~圖 4.61 則為為各樁段單位面積摩擦力隨時間變化。可以發現在
主壓密完成後,樁身摩擦力變化也大致趨於穩定。

10 Δσٛ=0.25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Elevation (cm)

1.5Hr 12Hr
3Hr 24Hr
20 6Hr 36Hr
9Hr 144Hr

30

40

50
-0.15 -0.10 -0.05 0.00 0.05 0.10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 4.56 0.2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一循環)

-104-
0
Δσٛ=0.5 kg/cm2
Δσٛ=0.25 kg/cm2
1.5Hr 12Hr
10 3Hr 24Hr
6Hr 36Hr
9Hr 144Hr
Elevation (cm)

20

30

40

50
-0.20 -0.15 -0.10 -0.05 0.00 0.05 0.10 0.15
2
Unit skin friction (kg/cm )
2
圖 4.57 0.5kg/cm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二循環)

0
Δσٛ=1.0 kg/cm2
Δσٛ=0.5 kg/cm2
1.5Hr 12Hr
10 3Hr 24Hr
6Hr 36Hr
Elevation (cm)

9Hr 144Hr

20

30

40

50
-0.20 -0.15 -0.10 -0.05 0.00 0.05 0.10 0.15 0.20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圖 4.58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阻抗依深度分佈(第三循環)

-105-
0.15
Δσ=0.25 kg/cm2
樁段1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0.10


樁段2

樁段3
0.05
樁段4

0.00 樁段5

樁段6

-0.05
樁段7

-0.1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Time (hr)

圖 4.59 0.2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一循環)

0.15
Δσ=0.5 kg/cm2
樁段1
0.10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樁段2

0.05
樁段3

0.00 樁段4

樁段5
-0.05
樁段6

-0.10 樁段7

-0.15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Time (hr)

圖 4.60 0.5kg/cm2 覆土應力下樁身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二循環)

-106-
0.20
Δσ=1.0 kg/cm2
0.15 樁段1

Unit skin friction (kg/cm2)


0.10 樁段2

0.05 樁段3

0.00 樁段4

樁段5
-0.05
樁段6
-0.10
樁段7
-0.15

-0.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Time (hr)

圖 4.61 1.0kg/cm2 覆土應力下摩擦力依時反應(第三循環)

-107-
4.4.3 循環加壓解壓對於摩擦樁軸力之影響
在摩擦樁負摩擦力試驗中,藉由三循環逐階加載卸載覆土應力,觀測其
軸力分佈情形,圖4.62~4.64,分別顯示各循環相同覆土應力狀態下,其軸力
穩定後隨深度分布情形,而圖4.65整合點承樁試驗在各階段穩定後軸力隨深
度的分佈,可以發現,在兩階相同加載狀態之間,未施加更高的覆土壓力狀
態,其覆土應力解壓再壓所得到的軸力分佈結果很相似,若在兩次量測間
為,繼續加載後進行卸載,其軸力分佈較大差異,以解壓至初始覆土應力狀
態為例,在壓密時負摩擦發揮區的樁身,其解壓後的摩擦力會較初始摩擦力
來的低,而正摩擦發揮區,其單位面積摩擦力則較初始值來的高,樁底提供
的支承力也會略微上升。
覆土壓力提升時,可看出樁底承載力會隨著超額孔隙水壓消散逐漸提
升,由圖4.65可看出隨覆土應力的增加,超額孔隙水壓消散後,樁底提供之
承載力隨垂直有效應力而增加,至1.0 kg/cm2軸力穩定時,樁底發揮的承載
力與樁頂施力接近,其中立點約處於入土樁體一半深度附近,而0.25kg/cm2
與0.5kg/cm2,樁底發揮之支承力較樁頂施力來的小,中立點所在深度會小於
一半入土樁長。由於試驗尺寸的限制,無法模擬現場土層強度隨深度增加的
情形,對於中立點所在位置的影響,點承樁基礎由於其中立點位置,主要由
承載層發揮支承力所需有限樁體沉陷量與土層壓縮情形所控制,土層強度隨
深度的發展對中立點影響不大,但會影響樁身所受Downdrag load大小,而
摩擦樁樁底承載能力不足,其中立點取決於力平衡之狀態,而樁身正摩擦力
區域較深,故可預期樁體的中立點會落在較低位置,而樁體的沉陷與土表的
沉陷比例,也會較試驗的狀態來的小。

-108-
0
Δσ= 0 kg/cm2
Initial condition
10 第一循環卸載
第二循環卸載
第三循環卸載
Elevation (cm)

20

30

40

50
0 2 4 6 8 10 12 14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62 各循環初始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

0
Δσ=0.25kg/cm2
第一循環加載
10 第二循環加載
第二循環卸載
第三循環加載
Elevation (cm)

20 第三循環卸載

30

40

50
0 5 10 15 20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63 各循環 0.25kg/cm2 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

-109-
0
Δσ=0.5kg/cm2
第二循環加載
10 第三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卸載
Elevation (cm)

20

30

40

50
0 5 10 15 20 25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64 各循環 0.5kg/cm2 覆土應力軸力穩定後隨深度分佈

0
Δσ=0kg/cm2
Initial condition
第一循環卸載
第二循環卸載
10
第三循環卸載
Δσ=0.25kg/cm2
第一循環加載
Elevation (cm)

第二循環加載
20 第二循環卸載
第三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卸載

30 Δσ=0.5kg/cm
2

第二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加載
第三循環卸載
40 Δσ=1.0kg/cm2
第三循環加載

50
0 10 20 30
Pile axial force(kg)
圖 4.65 各階覆土應力狀態穩定後軸力隨深度分佈

-110-
4.5 承載機制對負摩擦力發展的影響
點承樁主要的支承力主要由樁底貫入良好承載層所提供,砂土層中超額
孔隙水壓消散很快,在工程界認為樁沉陷量只要達到樁徑的1.5%,樁身摩
擦力即可完全發揮,而樁底承載力需沉陷量達到至少5%樁徑,才能使樁底
提供全部的承載力,且砂土摩擦角高於黏土,故其承載層在樁體有些微沉陷
量時,即可發揮承載力達到力平衡狀態,在大部分壓縮土層中,土體沉陷量
會高於樁體沉陷量,使樁體產生負摩擦力,致使樁身所受到的軸力增加,一
般工程上當樁埋入堅固岩盤時,甚至將整個壓縮土層均視為負摩擦力作用之
區域。
本試驗點承樁負摩擦力試驗,在初始狀態即對樁體施加30kg之工作載
重,但也僅能使樁體產生微小沉陷,而在樁底有效應力提升後,工作載重情
況下承載層所能提供支承力,更是微乎其微,故試驗結果中立點位於0.85倍
壓縮土層深度,與一般理論推導出的結果相當。
摩擦樁負摩擦力試驗中,樁身均處於黏土層中,當樁處在堅實的黏土
中,樁的沉陷量達樁徑5%時,樁身的表皮摩擦力可完全發揮,當沉陷量達
到10~20%樁徑時,才能使樁底提供完全的承載力,為使承載力發揮所需的
位移較點承裝樁來的大,而樁底的承載力,當基樁負摩擦力逐漸發展開來
時,基底之超額孔隙水壓也局部消散,樁底的承載力也隨著樁沉陷逐漸發
揮,而試驗結果之樁底承載力在有效應力提升的狀態下,也會提高。
一般工程上建議摩擦樁的中立點深度設定在0.8倍樁長,但由於本試驗
在覆土壓力提升前,即模擬工作應力下,樁體受力的情形,當進行樁載重試
驗時樁對土即產生一向下相對位移,而後進行覆土應力施加,在施加初次覆
土壓力階段,隨土體壓密樁體也逐漸下降,當樁體沉陷量使樁底幾乎發揮承

-111-
載力,此時樁身之樁頂施力加上負摩擦力作用,會等於正摩擦力加上樁底承
載力,但土體尚未壓密完成,會持續對樁體產生向下相對位移,使負摩擦力
提高,正摩擦力作用區域減少,由於樁底支承力已經無法提高,此時樁體產
生沉陷,僅會調整中立點位置,使樁體達到力平衡的狀態。而繼續增加覆土
應力,會使土體沉陷量加大,但樁底承載力也隨著有效應力的提升而升高,
在1kg/cm2接近穩定狀態,樁底承載力與樁頂施力相當,其中立點深度約在
一半樁長處。
當土體受覆土應力增加而產生壓密沉陷,樁體會由於樁對土向下相對位
減少,甚至產生土對樁的向下相對位移,為使樁體達力平衡,樁體也產生沉
陷,最後穩定之沉陷量取決於樁底提供的支承力大小,當樁底為良好承載
層,樁體些微沉陷即可使樁身達到力平衡狀態,而樁底為壓縮土層時,藉由
樁體沉陷,使土對樁向下相對位移減少,隨樁體沉陷使樁底承載力逐漸發揮
而達到力平衡,但當樁底承載力完整發揮,而土體仍持續沉陷,則樁體會沉
陷一直到達到力平衡。
由試驗結果發現摩擦樁受到下拉荷載造成軸力增量遠小於點承樁之情
形,在需求承載力不高時,可藉由摩擦樁設計方式,減少因下拉力而提昇的
樁身強度要求,造成的工程成本的增加。

-112-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5.1 結論
本研究對於負摩擦力對於基樁的影響,利用黏貼應變計之模型計測樁,
模擬單樁受到地表填土後,探討壓縮土層壓密沉陷所引起負摩擦力行為,利
用試驗土體的配置,來分析點承樁及摩擦樁其行為之差異,综合本研究所得
各項試驗結果,茲提出下列主要幾項結論:

1. 本試驗受試驗尺寸之限制,影響樁體受力土層之有效應力差距範圍
很小,其影響性遠小於施加之覆土應力,無法模擬現場土層強度隨
深度增加之情形,與樁表面摩擦阻抗隨深度增加之情形,致使樁土
相對位移足夠時,其樁身單位面積摩擦力會有趨於一致之情形。

2. 點承樁基礎由於受地表填土後,所產生負摩擦力影響,大致由承載
層的表面摩擦以及樁底承載所承受,樁體產生較小沉陷情形時,承
載砂層的摩擦阻抗與樁底承載力均迅速發揮,使樁體沉陷量能控制
在有限的範圍內,中立點深度約在0.85~0.9倍壓縮土層厚,由於中立
點較低,所承受的下拉荷載亦較大。

3. 摩擦樁樁底所能提供的承載力有限,並需要較大的樁體沉陷量才能
有效發揮,較大的沉陷量使其中立點較點承樁來的高,在模擬工作
荷載條件下,樁底承載力發揮仍不足以抵抗負摩擦力及工作荷載,
樁身會繼續產生沉陷,藉此來達到平衡的狀態。

4. 樁頂施力以及中立點以上負摩擦力荷載,將由中立點以下正摩擦力
以及樁底承載平衡,在摩擦樁試驗中,樁底承載力不足時,由樁體
繼續沉陷使中立點上升,沉陷停止於達到力平衡狀態,由於樁頂受

-113-
力,使中立點較一般的建議值來的高;點承樁試驗中,承載砂層小
位移狀態即可提供相當足夠的承載力,故其中立點位置大致上由壓
密土層壓縮狀態與基樁微小沉陷量所控制。

5. 在0.25kg/cm2、0.5kg/cm2、1.0kg/cm2三階覆土應力下,摩擦樁承受的
最大軸力其增量分別為5 kg、9 kg、14kg,而點承樁之最大軸力增量
則分別為13.5 kg、27.4 kg、49.8kg,故在所需承載力不高時,可利用
摩擦樁設計,減少為滿足因負摩擦力而提昇的樁身強度要求,所造
成的工程成本的增加。

6. 覆土應力解除,基樁因粘土吸水回脹,使樁土相對位移逐漸回歸初
始狀態,負摩擦力會有減少情形。觀察解壓至初始覆土應力狀態近
地表區域,樁身表面所提供的正摩擦力與未增加覆土壓力時來的
小,在有施加覆土壓力的階段,樁頂附近的負摩擦力會較為提升,
均使樁底承受較大的荷載。
7. 基樁之軸力分佈與負摩擦力情形,隨土體壓密趨近完成,其軸力與
負摩擦力變化會逐漸緩和趨向一穩定值,本研究之點承樁試驗軸力
趨於穩定平均約需17個小時,而摩擦樁試驗則約需42個小時,應該
是壓縮土層厚度增加1.6倍所造成的影響。
8. 在施加覆土壓力下,土表附近對樁體會有最大的向下相對位移,所
激發的負摩擦力最大,又點承樁近地表處的樁土相對位移大過於摩
擦樁之樁土相對位移,其所產生的單位面積負摩擦力也較摩擦樁來
的大。

-114-
5.2 建議
1. 基樁產生負摩擦力的主要原因有大量抽取地下水、地表加載、壓密
中土壤在貫樁完成後持續壓密等狀況,本試驗針對過壓密土壤,地
表加載未超過預壓密壓力之情形來做討論,建議可以針對其他引起
負摩擦力之原素來進行試驗模擬,加以研究。
2. 壓密試驗中,過壓密土壤的Cv遠較正常壓密土壤的Cv來的大,故解
2
壓再壓所需的穩定時間較短,由於試驗採1kg/cm 為預壓密應力,與
試驗過程之最大覆土應力相等,可設計施加超過預壓密應力之覆土
應力,循環性的試驗,探討穩定時間,及較大的殘餘沉陷量等因素,
對樁體軸力分佈造成的影響。
3. 基樁負摩擦力產生均與樁土間的相對位移有關,在相同壓密條件
下,有機質土壤在主壓密結束後,有效應力變化微小,此時仍產生
較大二次壓縮沉陷,建議可針對有機質土層觀察其二次壓縮沉陷對
於樁體中立點位置以及軸力的影響。
4. 抽取自由含水層之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使土層所受的有效應
力增加,其模式與地表加載的狀況類似;而魚塭等抽取受壓含水層
之地下水時,理論上對壓縮土層產生三角型的超額孔隙水壓,是否
可藉由改良儀器或數值分析,探討此種情形下負摩擦力的發展行為。
5. 現地試驗結果提出孔隙水壓與負摩擦力發展有密切關係,因此建議
可藉孔隙水壓計配置來觀測負摩擦力與有效應力間的相對關係,其
配置方法與量測位置需仔細考慮。
6. 本研究僅採一種壓縮土樣進行研究,建議未來可以使用不同土樣進
行負摩擦力試驗,觀察彼此間之差異,確認試驗結果之適用性。

-115-
參考文獻

1. 毛懿夫,
「基樁負摩擦力之實驗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
程學系,中壢(1987)。
2. 王韋舜,
「基樁抗壓與抗拉極限承載力之差異」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
學土木工程學系,中壢(2004)。
3. 王維漢,
「單樁負摩擦力之行為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
程學系,中壢(1997)。
4. 王獻增,
「台北盆地黏性土壤不排水剪力強度之研究」
,碩士論文,國立
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中壢(2000)。
5. 謝依航,
「基樁負摩擦力之模型試驗」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
程學系,中壢(2006)。
6. 林杏性,
「黏性土壤與不同材質基樁間之摩擦特性」
,碩士論文,國立中
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中壢(1992)。
7. 內政部營建署,
「建築技術規則建築構造篇基礎構造設計規範」
,中華民
國建築學會,第24~25頁,(1988)。
8. 日本鋼管樁協會,「表面負摩擦力之作用」,鋼管樁協會報告第二號
(1978)。
9. 張惠文、廖新興、陳國隆,
「黏性土壤與剛材間之摩擦特性」
,中華民國
第十四屆全國力學會議,中壢,第841~850頁,(1990)
10. 梁能,
「基樁軸向承載之依時行為」
,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
學系,中壢(2003)。
11. 譚志豪,
「黏土壓縮與壓密行為之研究」
,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
工程學系,中壢(2002)。

-116-
12. 蔡雅惠,「降水引致單樁基礎負摩擦力行為之有限元素分析」,碩士論
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中壢(2001)。
13. 楊麗文、陳敏雄、張瑞佳、謝百鍾,「以現地試驗調查中和地區黏土之
工性質」
,地工技術雜誌,第36期,第20~32頁,(1991)。
14. 歐晉德,
「基樁負摩擦力」
,地工技術雜誌,第18期,第24~33頁,(1987)。
15. 廖新興,
「黏性土壤中鑽掘樁之摩擦特性」
,博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
木工程學系,中壢(1995)。
16. 盧玉璜,
「黏性土層中基樁之摩擦行為」
,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土木
工程學系,中壢(1993)。
17. Alonso, E.E., Josa, A., and Ledesma, A.,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Pile:A
simplified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Procedure.” Geptechnique, Vol.34, No.3,
pp.341~357 (1984).
18. Azzous, A.S., Baligh, M.M., and Whittle, A.J., “Shaft Resistance of Piles in
Clay”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CE, Vol.116, No.2,
pp.205~221 (1990).
19. Baligh, M.M., and Vivatrat, V., “A Manual on Prediction of Pile Downdrag
on End Bearing Piles”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Source Data:
u7616 (1975).
20. Bjerrum, L., Johannesson, I.J., and Eido, O., “Reduction of Skin Friction on
Steel Piles to Rock” Proceedings of 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Vol.2, pp.27~34 (1969).
21. Bowles, J.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4th Edition, Mc Graw-Hill
Book Company, pp.745~753, pp.843~848 (1988).
22. Comodromos, E.M., and Bareka, S.V., “Evaluation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Effects in Pile Foundations Using 3D Nonlinear Analysis” Computers and

-117-
Geotechnics, Vol.32, No.3, pp.210~221 (2005).
23. Endo, M., Minou, K., and Shibata, T., “Negative skin Friction Acting on
Steel Pipe Piles in Clay” Proceedings of the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Vol.2, paper 85~92 (1969).
24. Fellenius, B.H., “Unified design of piles and pile groups.”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TRB Record 1169, pp.75~82(1989) .
25. Fellenius, B.H., and Broms, B.B., “Negative Skin Friction for Long Piles
Driven in Clay” Proceedings of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Vol.2, paper 93~97 (1969).
26. Fellenius, B.H., “Results from long-term measurement in piles of drag load
and downdrag”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43, pp.409~430 (2006).
27. Fellenius, B.H., Harris, D., and Anderson, D.G.“Static loading test on a 45 m
long pipe pile in Sandpoint, Idaho”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41,
pp.613~628 (2004).
28. Indraratna, B., Balasubramanian, A.S., Phamvan, P., and Wong, Y.K.,
“Development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Driven Piles in Soft Bankok
Clay” Canadian Geotechnical Journal, Vol.29, pp.393~404 (1992).
29. Johannessen, I.J., and Bjerrum, L., “Measurement of the Compression of a
Steel Pile to Rock due to Settlement of Surrounding Clay” Proceedings 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Vol.2, pp.261~264 (1965).
30. Jeong, S., Lee, J., and Lee, C.J., ”Slip Effect at the Pile-Soil Interface on
Dragload” Computers and Geotechnics, Vol.31, No.2, pp.115~126 (2004).
31. Kerisel, J., “Old Structures in Relation to Soil Condition” Geotechnique,
Vol.25, No.3, pp.433~483 (1976).
32. Leung, C.F., Liao, B.K., Chow, Y.K., and Kog, Y.C., ”Behavior of Pile
Subject to Negative Skin Friction and Axial Load” Soils and Foundations,

-118-
Vol.44, No.6, pp.17~26 (2004).
33. Lim, C.H., Chow, Y.K., and Karunaratne, G.P.,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Single Piles in a Layered Half-Spa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and Analytical Methods in Geomechanics, Vol.17, No.9, pp.625~645 (1993).
34. Meyerhof, G.G., ”Bearing Capacity and Settlement of Pile Foundation”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CE, Vol.102, No.3, pp.195~228
(1976).
35. Parry, R.H., and Swain, C.W., “ Effective Stress Methods of Calculating
Skin Friction on Driven Piles in Soft Clay” Ground Engineering, Vol.10,
pp.24~26 (1977).
36. Potyondy, J.G., “Skin Friction between Various Soil and Construction
Materials” Geotechnical, Vol.11, No.4, pp.339~353 (1961).
37. Poulos, H.G., “Pile Behaviour-Theory and Application” Geotechnique,
Vol.39, No.3, pp.365~415 (1989).
38. Poulos, H.G., and Davis, E.H., Pile Foundation Analysis and Design, Series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1975).
39. Poulos, H.G.and Davis, E.H., “Prediction of Downdrag Force in
End-Bearing Pile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ASCE, Vol.101,
No.2, pp.189~204 (1975).
40. Shibata, T., Sekiguchi, H., and Yukitomo H., “Model Test and Analysis of
Negative Skin Friction Acting on Piles” Soils and Foundation, Vol.22, No.2,
pp.29~39 (1982).
41. Tomlinson, M. J., “Some Effects of Pile Driving on Skin Friction,” Behavior
of Piles, London, Institute of Civil Engineering, pp.107-114(1971).
42. Wong, K.S.and Teh, C.I., “Negative Skin Friction on Piles in Layered Soil
Deposits”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Vol.121, No.6, pp.457~465
(1995).

-119-

Anda mungkin juga menyuk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