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a di halaman 1dari 117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近斷層設計地震研究

簡文郁 張毓文 邱世彬 劉勛仁

報告編號:NCREE-14-005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6 月
NCREE-014-005

近斷層設計地震研究
Study on the Near-Fault Effect in Design Earthquake

*簡文郁 **張毓文 **邱世彬 **劉勛仁

Wen-Yu Jean, Yu-Wen Chang, Shyh-Bin Chiou and Hsun-Jen Liu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員
**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執行期間:100 年 1 月 1 日至 101 年 12 月 30 日
總計畫名稱:耐震設計規範研析與修訂
總計畫主持人:許健智
執行單位: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

中華民國 103 年 6 月
June 2014
摘要
我國耐震設計規範對鄰近第一類活動斷層之工址,規定需依工址與斷
層線距離之遠近,考慮近斷層調整因子,提高其耐震設計地震需求。現行
規範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 2000 年公告之第一類活動斷層位置及其
相關地震參數,分別規定其近斷層調整因子。而中央地質調查所於 2010 年
公告新版活動斷層分布圖,台灣地區第一類活動斷層共公告 20 條,其中,
除原 2000 年版公告的 12 條外,新增 9 條(新城、三義、大甲、鐵鉆山、彰
化、大茅埔-雙冬、六甲、旗山及鹿野等斷層),刪除 1 條(神卓山斷層)。因
此,相較於現行耐震設計規範的版本,對於鄰近新增活動斷層工址的耐震
設計地震必須重新訂定,藉由近斷層調整因子之研究,建議並擬定適當的
耐震設計地震。本研究沿用現行規範的精神,以定值法之分析結果配合機
率法之地震危害度分析,比較台灣地區近斷層區域之設計需求,建議新增
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作為耐震設計規範之參考。

關鍵詞:近斷層效應、活動斷層、設計地震、近斷層調整因子


 
ABSTRACT
Near-fault seismic ground motions are frequently characterized by intense PGA and
pulse-like velocity of relatively long period that clearly distinguish them from typical
far-field ground motions, and cause much more damage. The understanding of ground
motions in the near-fault region is important for seismic risk assessment in populated areas
that overlie fault zones.
After the 1999 Chi-Chi (Taiwan) earthquake, the normalized near-fault design
response spectrum for sites near the Type I active faults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Taiwan
seismic design code. Previously, two near-fault factors, NA and NV, were defined for the
short period (acceleration control) and long period (velocity control) domains because the
effect is substantially greater at longer periods. Based on the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the design requirement for structures at overlie fault zones are defined in the
seismic hazard level of 10% and 2% probability of exceedance within 50 years (return
period of 475 years and 2,500 years). On these corresponding seismic hazard levels, the
seismic hazard contribution from area source is a reference for developing the near-fault
factors of active faults. In present Taiwan seismic building code, the reference spectral
response acceleration at short periods 0.3 second and 1 second of the return period of 475
years and 2,500 years are (0.8, 0.45) and (1.0, 0.55). However, seven Type I active faults
that published by Central Geological Survey in 2000 have been defined the near-fault
factors, NA and NV, by the foregoing assumption and result of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In 2010, CGS bulletins the revised active fault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the new
evidences of paleo-seismology investigations. It is a summary that there are total 33 active
faults (Type I and II) in Taiwan. This paper aims at developing the near-fault factors of the
9 additional Type I active faults in order to consider the near-fault effect at the seismic
demands specified in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s.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must account fo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randomness of earthquake occurrences,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ce of the
seismicity and the active fault characteristic on the near-fault factors is self-evident.
Therefore, for the particular site, especially near the fault, a deterministic approach to
seismic hazard assessment will be used to decide the seismic demand. The method defines
a maximum credible earthquake (MCE) in terms of magnitude and distance and then
calculates the ground-motion value by attenuation models. For maintaining the near-fault
factors in present seismic building code, a reduction factor will b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prime result of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and deterministic approach. Based on the
information from paleo-seismological studies, additional faults in 2010 also can be
categorized using the same criterion. It is a fact that the reduction factor is a concept of the
specific ratio used procedure to define the near-fault factor for additional faults. The
proposed reduction factor to avoid a substantial modification in the current seismic design
code is more appropriate at present.
Keywords: Near Fault Effect, Active Fault, Design earthquake, Near-fault factor


 
目 錄
摘要 ....................................................................................................................... 3
ABSTRACT .......................................................................................................... 4
目 錄 ................................................................................................................... 5

第一章 前言 ......................................................................................................... 7

1.1 近斷層效應 ................................................................................................ 7


1.2 現行規範對近斷層效應之考量 ................................................................ 8
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 9
1.4 研究內容 .................................................................................................. 10
第二章 近斷層調整因子之發展 ....................................................................... 17

2.1 近斷層效應分析 ..................................................................................... 17


2.2 近斷層區域地震力之計算 ..................................................................... 18
第三章 台灣活動斷層參數資料庫 ................................................................... 23

3.1 斷層系統 ................................................................................................. 23


3.2 斷層地震活動參數群組 ......................................................................... 24
3.3 斷層地震活動參數假設 ......................................................................... 33
第四章 近斷層區域之地震危害度分析 ........................................................... 45

4.1 活動斷層發生機率之設定 ..................................................................... 45


4.2 地震動衰減律 ......................................................................................... 50
4.3 NGA 反應譜與規範設計反應譜之比較 ................................................ 54
4.4 PSHA 重分析結果................................................................................... 55
第五章 近斷層調整因子設定 ........................................................................... 79

5.1 DSHA 分析 .............................................................................................. 79


5.2 關係函數(Correlation factor)η ............................................................... 83
5.3 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分析............................................. 84

 
5.4 斷層影響範圍檢討 ................................................................................. 85
5.5 近斷層調整因子設定檢討 ..................................................................... 86
5.6 近斷層工址設計反應譜比較 ................................................................. 86
第六章 結論 ..................................................................................................... 110

參考文獻 ........................................................................................................... 111


 
第一章 前言
台灣屬於西環太平洋地震帶系列島弧群島之一,位於歐亞大陸板塊與
菲律賓海板塊的複雜交界面上。在地體構造上,台灣東北部為菲律賓海板
塊於北緯 24 度附近向北向下隱沒在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於東南方位置,歐
亞大陸板塊於東經 121.5 度附近向東向下隱沒在菲律賓海板塊之下。由於菲
律賓海板塊每年以約 7-14 公分的速度向東北方向推擠歐亞大陸板塊,此擠
壓作用使台灣地震頻繁並產生數條活動斷層。在上個世紀中台灣因活動斷
層相關地震而死亡的人數超過 7780 人(鄭世楠等,1999),尤其 1999 年 921
集集地震對整個社會造成極大之衝擊。除造成傷亡外,鄰近斷層之橋梁、
校舍等建物因近斷層效應而破壞。

1.1 近斷層效應

由國外斷層相關的地震與 1999 年集集地震的實際近斷層之測站紀錄,


分析可發現近斷層地震動的基本特徵包括有:

(1) 高 PGA 及高 PGV:近斷層的高 PGA 由集集地震之測站即可了解,數個


測站測得 PGA 大於 0.5g。而由 TCU068 及 TCU052 測站的速度歷時亦可
發現比過去北嶺地震中 Rinaldi Receiving 測站(RRS)的 186cm/sec 還高的
PGV 值。高頻且延時短暫的尖峰加速度,對結構物的影響較小,反之,
低頻且作用延時長的加速度脈衝(Acceleration Pulse),是導致結構物破壞
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低頻的高速度脈衝(Pulse like):近斷層地震之特性為出現脈衝似的地表速


度或地表位移。圖 1.1 為 TCU068 及 TCU052 測站於 921 地震的加速度
歷時與速度歷時,其顯示了地表能量集中於速度歷時的近斷層現象,及
低頻的脈衝波,延時達 5 秒以上。

(3) 顯著的永久地表位移:近斷層地震瞬間強大的破壞力,讓地表快速擠壓
變形而產生顯著的永久地表位移。就位移量來看,北端測站明顯大於南
端,在最北端的 TCU068 測站之永久位移甚至達 8 公尺以上(圖 1.2),在


 
石崗壩所觀測到之位移可確認此永久位移之發生。

(4) 上盤效應:上盤效應為近斷層地震動的一個重要特徵,尤為逆衝斷層的
上盤效應十分明顯。921 地震與 1994 年的北嶺地震均有明顯的上盤效應
於實測紀錄中被發現。以地震動分佈來看,引發 921 地震的車籠埔斷層
的東西兩側,東邊(上盤)PGA 值及分佈均高於西邊(下盤),如圖 1.3 所示。

近斷層地震動的影響由上述實際紀錄可以了解其特性能造成建物嚴重
破壞。

1.2 現行規範對近斷層效應之考量

合理評估近斷層區域之強地動特性,減緩斷層錯動所造成之地震災
害,是為使建物在受到地震後仍能維持機能,並符合「大震不倒」之設計
精神,並降低傷亡。1999 年後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進而規定,鄰近斷層
之建物耐震設計用之地震力必須考慮近斷層調整因子以修正近斷層效應。
規範中規定鄰近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告的第一類活動斷層(林啟文等,2000)
的結構所採用之設計地震力,除一般規定外,必須進一步考慮近斷層效應,
並於規範的第 2.5 節增列各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

近斷層調整因子之設定,採用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Analysis, PSHA)程序,分析步驟如下說明:

(1) 以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程序,配合特徵地震模型(Youngs and


coppersmith, 1985)考量相關活動斷層的地震潛勢,採用其結果決定
相關設計地震參數;
(2) 鄰近第一類活動斷層的鄉鎮區在 475 年及 2500 年回歸期之短週期和
一秒週期震區水平譜加速度係數設定分別採(0.8,0.45)及(1.0,0.55);
(3) 由選定不同距離之近斷層工址的 PSHA 結果與設定之震區水平譜加
速度係數比較,決定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

近斷層調整因子隨著工址與斷層線之距離不同而有所變化,一定距離
後,近斷層效應將不控制地震力,設計地震則回復一般震區考量。但在活

 
動斷層因特徵位置或錯動證據被進一步發現的情況下,斷層參數將會有所
變動,近斷層調整因子則需進一步進行調整或新增。自 1997 年開始,中央
地質調查所致力於台灣活動斷層之調查,除於 2000 年公告一版本外,2010
年公告新版之活動斷層分布圖(林啟文等,2009)。相較下,被編列為第一類
活動斷層之數量增加,因此,探討並提出新增列活動斷層所需之近斷層調
整因子建議為本研究之目的。

1.3 研究動機與目的

1.3.1 研究動機

現行規範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 2000 年公告之第一類活動斷層


位置,分別規定其近斷層調整因子,共計有七個斷層系統。2010 年中央地
質調查所公告新版活動斷層分布圖,指出台灣地區共有 33 條活動斷層,位
置分佈如圖 1.4 所示。其中,第一類活動斷層除原 2000 年版公告的 12 條外,
新增 9 條,分別為新城、三義、大甲、鐵鉆山、彰化、大茅埔-雙冬、六甲、
旗山及鹿野等斷層,並刪除神卓山斷層,此版本下,我國第一類活動斷層
共公告 20 條。由活動斷層分佈位置顯示,新增列活動斷層影響範圍甚廣,
尤位於西部平原之鄉鎮市區,多數行政區之設計地震需求需進一步考慮近
斷層效應之影響。圖 1.5 顯示在考量 20 條活動斷層後,其設計地震需求可
能變動的鄉鎮市區範圍,變動最多區域位於西部地區。為提供此些鄉鎮區
之耐震設計需求,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必須建立。

1.3.2 活動斷層參數之比較

活動斷層是指最近仍在活動,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再次發生錯動的
斷層。一旦發生錯動,除了散發地震波外,也可能造成地盤的錯動,或導
致山崩,土壤液化,甚至發生海嘯等對人工結構物造成嚴重的破壞。為更
瞭解活動斷層之活動參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Central Geological
Survey, MOEA)擴大活動斷層調查的廣度與深度,針對台灣活動斷層之地
質、斷層特性進行一系列調查,於 2002 年起配合國家防災型科技計畫,推
動為期五年的「地震地質調查及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針對台灣地

 
區重要的活動斷層進行地質精查與觀測,除了確認活動斷層位置外,更涵
蓋了地震危害度評估相關參數的調查,例如斷層的長期滑移速率、短期滑
移速率、最大可能地震規模、和斷層活動週期等,並於 2010 年公告新一版
的活動斷層分布圖,其參數如表 1-2 所列,包括長度、斷層性質、上次可能
錯動的時間及歷史規模等。表中顯示既有斷層相較於 2000 年版的活動斷層
參數(表 1-1),其回歸期與長度上有明顯的變化,如 1999 年錯動過的車籠埔
斷層,2010 年版本修訂為 92 公里,且經由槽溝開挖調查與定年得到回歸期
約為 350 年;觸口斷層修正為 28 公里;池上斷層沿線為 67 公里,經調查
花東縱谷斷層系統之回歸期約為 150 年(林啟文等,2009)。此些活動斷層多
數自 1900 年來曾經錯動過,且地震規模大於 7.0 以上,如花東縱谷斷層相
關的 1951 年一系列的縱谷地震序列,西部梅山斷層於 1906 年錯動產生規
模 7.1 的地震,均造成多人傷亡。除此外,因於一萬年以來曾經錯動過之跡
證被發現而被改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包括大甲斷層、彰化斷層、旗山斷層、
鹿野斷層等。此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之參數如斷層長度,上次錯動過之時
間與可能回歸期皆須審視,並應用於地震危害度分析中。

1.3.3 研究目的

完整的 PSHA 程序相當繁瑣、耗時,對危害度曲線之工程應用上,不


同分析者也有不同的觀點。現行規範版本之近斷層調整因子經分析完成並
公布實行後至今,台灣地區之地震活動變化及斷層活動跡證的再發現,均
與過去差異甚大。在時空背景不同的情況下,若同樣進行 PSHA 程序,結
果將因地震活動與活動斷層參數設定不同而不同,因此,延續過去架構進
行 PSHA 重新分析,定義各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則現行耐震設計規範
勢必需進行大規模的改版,此舉對既有或正在興建之耐震結構衝擊較大。
有鑑於此,本研究期望以一關係函數,既能延續規範之精神,且不變動既
有斷層的近斷層調整因子,合理的建立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1.4 研究內容

10 
 
特定工址在耐震設計上之地震需求,可應用 PSHA 機率法及 DSHA 定
值法分析獲得。PSHA 機率法分析是針對工址附近之區域地震活動(Eb)及活
動斷層特性-規模(Mc)、再現期(Tc),估算工址在未來特定週期內可能之地震
需求,為一機率統計之方法,分析結果隨著地震活動參數及特徵模型變化
而有所不同。DSHA 定值法分析由活動斷層錯動可能引發之規模(Mc)及與工
址之距離(R),套用地震動衰減律求得近斷層區域之地震動值,是為一直接
探討近斷層地震需求之方法。

現行耐震設計規範之近斷層調整因子是參考特徵地震模型機率式地震
危害度分析之結果制定。為延續規範精神,針對已列於現行規範之既有斷
層,可在過去 PSHA 機率法結果與 DSHA 定值法分析間得到關聯性。此關
係函數η於本研究中將被建立,針對第一類活動斷層參數,分別進行 PSHA
機率法與 DSHA 定值法分析,將工址、斷層特徵地震規模、再現期與距離
等各函數進行討論及分析,探討關係函數η用於建立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
斷層調整因子之可行性。

11 
 
表 1-1、中央地質調查所第一類活動斷層性質表(2000 年版)

(2005 年版建物耐震設計規範所使用)

斷層 地表破裂
斷層名稱 歷史最大地震 備註
性質 長度
獅潭斷層 15 公里 M7.1
逆斷層
神卓山斷層 5 公里 (1935.04.21)
右移兼逆 M7.1
屯子腳斷層 7 公里
斷層 (1935.04.21)
M7.3
車籠埔斷層 逆斷層 105 公里
(1999.09.21)
M7.0
梅山斷層 右移斷層 13 公里
(1906.03.17)
大尖山斷層 25 公里 M7.1 以中埔地震為歷
逆斷層
觸口斷層 67 公里 (1941.12.17) 史最大地震
右移逆 M6.3
新化斷層 6 公里
斷層 (1946.12.05)
米崙斷層 >25 公里
玉里斷層 左移兼逆 37 公里 M7.3
池上斷層 斷層 11 公里 (1951.11.25)
奇美斷層 18 公里

12 
 
表 1-2、中央地質調查所第一類活動斷層性質表(2010 年版)
長度
斷層名稱 斷層性質 上次錯動時間 歷史地震規模
(公里)
新城斷層 28 逆移 <300 年 >7.0
獅潭斷層 12 逆移 ML7.1*
1935 年 (1935.04.21)
屯子腳斷層 14 右移 新竹-台中地震
三義斷層 33 逆移 全新世? -
大甲斷層 8 逆移 全新世? -
大甲斷層
22 逆移 全新世? -
(清水,南段)
鐵砧山斷層 13 逆移 全新世? -
彰化斷層 36 逆移 全新世? -
ML7.3
車籠埔斷層 92 逆移 1999 年 (1999.09.21)
集集地震
大茅埔-雙冬斷層 69 逆移 1999 年 -
ML7.1
梅山斷層 13 右移 1906 年 (1906.03.17)
梅山地震
大尖山斷層 25 逆移兼右移 1999 年 ML7.1
(1941.12.17)
觸口斷層 28 逆移 <10000 年 中埔地震
六甲斷層 17 逆移兼左移 <10000 年 -
ML6.1*
新化斷層 6 右移 1946 年 (1946.12.05)
新化地震
旗山斷層 30 逆移 7,189 年前 -
米崙斷層 8 左移兼逆移
瑞穗斷層 33 逆移兼左移 1951 年 ML7.3
(1951.11.25)
玉里斷層 23 左移兼逆移 縱谷地震序列
池上斷層 67 逆移兼左移 2003 年
鹿野斷層 17 逆移 更新世晚期 -
*歷史地震規模參考臺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鄭世楠等人著,1999)

13 
 
TCU068(East-West Direction)
500 Original ground motion
(gal)

-5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0 Original ground motion


100
(cm/s)

0
-100
-2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TCU052(North-South Direction)
400
Original ground motion
200
(gal)

-200

-4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 )
200
Original ground motion
100
(cm/s)

-100

-2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Time (sec.)

圖 1.1、921 地震 TCU068 及 TCU052 測站的加速度與速度紀錄

圖 1.2、921 地震 TCU068 及 TCU052 測站的永久位移圖

14 
 
1999/9/21 Earthquake
ML=7.3
Depth=8km Observed PGA
24 .4
NSY
Gr id Site
RTD Site WYP TWQ1
TSMIP S ite TWQ
WDS
24 .2 TCUP TWT
TWT
Building(1 -3F)
Building(4-7F) TCU (ga l)
WDD
damage extent WCH 400
24 .0
Latitude,(N)
0 3 5 WPL 250

TYC
WNT SML 80
WTC
23 .8
25
CHN6
WDL
WGK 8.0
23 .6 WSF
CHN5
TWO1
CHN2 2.5
CHY ALS
CHN7 YUS 0.8
23 .4
120 .0 120 .2 1 20.4 12 0.6 120 .8 121 .0 1 21.2

Longitude,(E)

圖 1.3、921 地震上下盤之地震動分佈及建物損傷狀態

圖 1.4、2010 年地調所公布之第一類活動斷層位置
15 
 
圖 1.5、考慮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可能之變動鄉鎮區
(475 年回歸期、短週期之水平震區係數)

16 
 
第二章 近斷層調整因子之發展
1999 年因車籠埔錯動引發集集地震,造成重大傷亡及財產損失後,相
關政府及學術單位認為應將鄰近斷層之鄉鎮之設計需求提高,以能考量活
動斷層錯動時之地震危害。因此,2005 年版的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為考
慮台灣地區第一類活動斷層(中央地質調查所 2000 年版之活動斷層分佈圖)
之影響,以近斷層調整因子配合各鄉鎮之水平震區譜加速度係數考量近斷
層效應,達到符合鄰近活動斷層工址之耐震需求。

2.1 近斷層效應分析

在地質或地震紀錄中顯示,與活動斷層有關的大規模地震具有週期
性,是再現期可預測。有鑑於此,Youngs and Coppersmith(1985)提出特徵地
震模式,以斷層滑移速率評估活動斷層相關地震的發生機率。現行規範為
納入第一類活動斷層對地震動之影響,於地震危害度分析中採用特徵地震
模式,以斷層滑移率及地震矩決定地震發生機率,計算工址受到活動斷層
特徵地震危害之程度(羅俊雄等人,2002)。而傳統地震危害度分析並無考慮
活動斷層特徵地震之影響,因此兩者之比值即為規範考量近斷層效應之調
整因子。

考慮不同斷層距離下之多個工址,每一工址皆可求得一組考慮斷層特
徵模式之危害度分析結果,取回歸期為 475 年及 2500 年之地表運動參數,
配合傳統之地震危害度分析結果,工程應用上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可被直接
獲得,如下式

SaS 475
N A 475 
S SD
(2.1)
SaL 475
NV 475

S LD

其中 N A475 為 475 年回歸期之短週期譜加速度值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V 475 為 475 年回歸期之長週期譜加速度值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17 
 
SaS 475 為考慮特徵地震模式之危害度分析結果於 475 年回歸期之短週期
譜加速度值

S SD 為傳統危害度分析結果於 475 年回歸期之短週期譜加速度值

SaL 475 為考慮特徵地震模式之危害度分析結果於 475 年回歸期之長週期


譜加速度值

S LD 為傳統危害度分析結果於 475 年回歸期之長週期譜加速度值

2500 年回歸期之近斷層調整因子亦採用同樣方式獲得。由於第一類活動斷
層所在區域在當時之背景地震資料經由傳統地震危害度分析,結果皆屬於
強震區,因此式(2.1)中震區之代表設計地震的短週期及一秒週期水平譜加
速度係數,在 475 年回歸期及 2500 年回歸期分別為( S SD , S LD )=(0.8,0.45);
( S SM , S LM )=(1.0,0.55)。現行規範依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於 2000 年公
告之第一類活動斷層位置,共七個斷層系統,以此為背景的基準值分別設
定其近斷層調整因子。以車籠埔斷層為例,其近斷層調整因子隨距離變化
如表 2-1 所列。

2.2 近斷層區域地震力之計算

對近斷層區域而言,工址所屬震區之短週期及一秒週期水平譜加速度
係數深受該斷層之特性,及工址與斷層間之水平距離的影響。由於各行政
區域所有工址的震區水平譜加速度係數為鄉、鎮形心位置之均布危害度分
析結果,則近斷層工址之需求將會被低估,致使設計地震力不足以抵抗該
斷層引發之地震。因此,必須額外考慮近斷層調整因子 NA 與 NV,使近斷層
區域建築物之設計地震力可以被合理估計。

有鑑於此,現行規範之 2.5 節提供近斷層區域工址之設計需求計算式,


如下所示

S DS  S SD Fa N A ; S MS  S SM Fa N A ; N A  1.0 (2.2)

S D1  S1D Fv NV ; S M 1  S1M Fv NV ; NV  1.0 (2.3)

18 
 
其中,Fa 與 Fv 分別為反應譜等加速度段與等速度段之工址放大係數,依規
範 2.4 節規定計算,但採水平譜加速度係數 S SD (或 S SM )與 S1D (或 S1M )為一般震
區工址之設計地震需求,如圖 2.1 所示。

各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計算之基準震區係數皆使用同一基準,分別
採用對應回歸期之最大震區係數,亦即回歸期 475 年及 2500 年基準震區係
數分別為 SS  0.8 、 S1D  0.45 、 SSM  1.0 、 S1M  0.55 。因此考量近斷層地區之
D

設計地震需求時,應以(0.8,0.45)及(1.0,0.55)計算之,故原規範 2-6 及 2-7


式應修訂為:

S DS  0.8Fa N A ; S MS  1.0Fa N A ; N A  1.0 (2.4)

S D1  0.45Fv NV ; S M 1  0.55Fv NV ; NV  1.0 (2.5)

式(2.2)、(2.3)與式(2.4)、(2.5)之比較,以鄰近屯子腳斷層左右兩側約 8
公里的台中市豐原區及大甲區之案例工址為例(假設為第一類地盤),位置如
圖 2.2 所示。兩案例工址於一般震區 475 年之設計地震需求如下:

豐原區案例工址: S S  0.8, S L  0.45


D D

大甲區案例工址: S S  0.7, S L  0.4


D D

案例工址因鄰近屯子腳斷層而需考慮近斷層調整因子,以設計地震為例,
距 離 8 公里下其短週期與長週期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分別為 NA=1.1 ,
NV=1.15。兩案例工址所需之地震力使用不同公式所得到之結果如表 2-2 所
列,表中以現行規範計算設計地震需求(2.2 式及 2.3 式),結果顯示相同距
離之近斷層工址,大甲區案例工址之設計地震明顯會被低估約 12.5 %左
右。採用 2.4 式及 2.5 式後,對於近斷層工址設計地震需求方會趨於合理。

另外,現行規範中考量震度隨工址與斷層距離增加而衰減,近斷層調
整因子 NA 及 NV 為距離的函數,由於部份近斷層地區之設計及最大考量譜
加速度係數背景值( SSD 、 S1D )及( SSM 、 S1M )非為(0.8,0.45)及(1.0,0.55),因此
建議近斷層調整因子的查詢表中應增列 NA、NV 值為 1.0 之範圍,藉以過渡
至較低背景需求之非近斷層區域。
19 
 
表 2-1、現行規範中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列表
近車籠埔斷層調整因子 N A 與 NV

(a) 設計地震之調整因子
r≦2 km 2km<r≦5 km 5km<r≦8 km 8km<r≦12 km r>12 km
NA
1.23 1.16 1.07 1.03 1.00
r≦2 km 2km<r≦5 km 5km<r≦8 km 8km<r≦12 km r>12 km
NV
1.36 1.32 1.22 1.10 1.00
(b) 最大考量地震之調整因子
r≦2 km 2km<r≦5 km 5km<r≦8 km 8km<r≦12 km r>12 km
NA
1.25 1.20 1.10 1.03 1.00
r≦2 km 2km<r≦5 km 5km<r≦8 km 8km<r≦12 km r>12 km
NV
1.50 1.45 1.30 1.15 1.00

表 2-2、同斷層距離下不同行政區工址的設計地震需求計算結果

案例工址 豐原區 大甲區


(R=8 公里) S SD  0.8, S LD  0.45 S SD  0.7, S LD  0.4

譜加速度係數 S SD S LD S SM S LM
現行規範
0.88 0.52 0.77 0.46
2.2 式與 2.3 式
採用修正式
0.88 0.52 0.88 0.52
2.4 式與 2.5 式

20 
 
圖 2.1、現行規範一般震區工址之設計地震分佈

21 
 
S LD  0.4
S SD  0.7 S LM  0.5
S SM  0.9

S SD  0.8 S LD  0.45
S SM  1.0 S LM  0.55

圖 2.2、案例工址所在區域之位置

22 
 
第三章 台灣活動斷層參數資料庫
由台灣過去 3 百多年之災害地震紀錄觀察,若將其中死亡人數超過百
人的地震定義為劇災型(大規模)地震,則由表 3-1 的統計資料可以發現,平
均約 15~20 年即發生一次劇災型地震,多數地震災害均發生於西部平原區
(圖 3.1) (鄭世楠等,2003),且與活動斷層錯動有關,共造成超過 10,700 人
死亡,主因於西部平原區開發較早,人口與建設較密集。在 20 世紀共發生
了 6 次的劇災型地震,且隨著土地開發利用與人口的增加,平均每年因地
震而死亡的人數已高達 76 人,這樣的年平均災害規模已與颱洪所造成的災
害規模相當。如 1906 年因梅山斷層錯動所引發的梅山地震、1946 年與新化
斷層相關的新化地震,1999 年因車籠埔斷層錯動所發生規模 ML7.3 的集集
地震等。在台灣中部發生傷亡慘重的 921 集集地震後,地震與活動斷層的
相關資訊與課題逐漸受到各界重視。

3.1 斷層系統

活動斷層是指最近仍在活動,並且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再次發生錯動的
斷層。一旦發生錯動,除了散發地震波外,也可能造成地盤的錯動,或導
致山崩,土壤液化,甚至發生海嘯等對人工結構物造成嚴重的破壞。過去
西部地區的致災地震幾乎均與(第一類)活動斷層之錯動有關,這類地震的特
性是地震規模大、震源淺,引起的地震動強烈,範圍也廣,加上此一區域
的人口密集,開發較多,地震災害規模反而遠比東部地區大。在地震防災
與震損評估時應特別注意這些活動斷層之影響,也必須了解其地震活動之
模式及參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繼 2000 年發佈台灣活動斷層分布圖
後,由 2002 年起成立數個活動斷層調查的專門性研究計畫,積極進行斷層
的地震活動調查研究。2009 年起亦陸續針對台灣活動斷層調查結果公布了
一系列的新的調查報告(第 17、19、21 及 23 號特刊,林啟文等,2007, 2007,
2008, 2009)。本研究彙集最新的調查報告,整理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之地
震活動基本參數如表 3-2 所示,包括斷層形式、上一次發生時間,可能的再
現期及規模等,各斷層的地震活動參數摘要說明於本報告第 3.3 節中說明。

23 
 
針對此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本研究整合地質調查特徵將其由北至南區分
為 12 個斷層系統,如下所列:

(a) 新城斷層
(b) 獅潭、屯子腳斷層帶
(c) 車籠埔斷層
(d) 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帶
(e) 大茅埔-雙冬斷層
(f) 三義斷層
(g) 大尖山、觸口斷層帶
(h) 梅山斷層
(i) 六甲斷層
(j) 新化斷層
(k) 旗山斷層
(l) 花東縱谷斷層系統南北段:包括米崙、瑞穗、嶺頂、奇美、池上、
玉里、鹿野、利吉等斷層

以上的活動斷層系統建立,乃依據部分斷層根據調查結果發現其可能具有
相關性,如獅潭、屯子腳等斷層,同為 1935 年地震所引發,逆衝性質的獅
潭斷層向下延伸至平移性質的屯子腳斷層,其是否因地形轉折之影響仍為
未知數,故其間於地底下之關聯性可能隱含為同一條斷層。而花東縱谷在
南段部分涵蓋了池上、玉里等斷層,因板塊擠壓其相關性可視為同一系列。
彰化斷層則因 1848 年歷史地震影響範圍與地形特徵顯示其與大甲、清水斷
層於地表下可能成一系統。

3.2 斷層地震活動參數群組

進行地震災害潛勢或危害度分析與評估時,需建立地震活動的機率模
型。近十餘年,學者研究發現斷層的地震活動常能符合規模可預測、再現
期 可 預 測 的 特 徵 地 震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模 型 (Stein et. al., 1997;
24 
 
Youngs and Coppersmith, 1985; Schwartz and Coppersmith, 1984; Sykes and
Menke, 1985、2006)。台灣地區部分第一類活動斷層的大規模地震活動,經
由古地震調查研究符合時間可預測 (Time-Predictable)。以資料最為齊全的
車籠埔斷層為例,調查研究顯示在過去 2000 年內,共發生過 6 次相關的古
地震(Chen et al., 2004, 2004(b), 2005, 2007;http://cgsweb.moeacgs.gov.tw/),
其特徵地震的平均再現期約為 360 年,資料特徵如圖 3.2 所示。車籠埔斷層
是目前全台斷層中,古地震調查成果最豐富詳實的斷層,已足以建立其特
徵地震活動機率模型,且其再現期的 COV 值(Coefficient of Variation)約在
0.3-0.35 之間。以土耳其北安娜圖尼亞斷層為例,其特徵地震再現期的 COV
值約在 0.5,兩相比較,車籠埔斷層特徵地震活動的再現期的可信度算是相
當高的。

然而,地震活動模型存在不確定性,在地震危害度分析或災害潛勢評
估時必須被詳細考慮。前述所區分的 12 個斷層系統的(古)地震活動資料內
涵與可靠(信)度並不一致,本研究依活動斷層的地震活動相關參數的完整及
確定程度,將地調所公告的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分成三個群組,分別建立
其地震活動之機率模型及對應之不確定性參數。各活動斷層之(特徵)地震規
模及再現週期參數評斷之依據,可信度的依序為:

(1) 具有古地震調查資料及/或歷史(文獻)地震紀錄,此成果為可信度最
高之參考資料;

(2) 具有斷層曾經錯動之位移紀錄,且有短期的滑移速率觀測資料,可
參考建立活動週期,此成果為可信度次之之參考資料;

(3) 僅有活動斷層基礎資料,如斷層型式、位置、長度與傾角等幾何資
訊,缺乏斷層的地震活動相關資料與參數,難以建立特徵地震模型。

各斷層之活動相關參數,主要綜整自中央地調所之活動斷層調查計畫
的一系列成果(http://cgsweb.moeacgs.gov.tw;林啟文等,2007; 2008;2009)
及各學界對於活動斷層等相關發表文章,說明整理如下所述,並表列於表
3-2 中。依據各研究成果所建立的資料庫中,部分斷層在古地震研究方面,
25 
 
仍缺乏有力的相關資料。

3.2.1 第一群組活動斷層特徵(G1-1)

屬於此群組的斷層,其地震活動參數之建立,主要參考地質調查及古
地震調查研究中所獲得的成果。由槽溝開挖及碳十四分析定位,獲得明確
的古地震資料及地震規模(錯動量),並搭配有明確之歷史地震紀錄,此成果
為可信度最高之參考資料。車籠埔斷層、梅山斷層、新化斷層、花東縱谷
斷層系統等屬於此一群組。但各斷層之古地震資料之品質與內涵仍有差
異,對地震災害潛勢評估之影響不同,建議以不同的再現期 COV 值來反映,
其 COV 值依資料信心度,建議設在 0.3-0.4 之間。各斷層特徵與地震活動
參數摘要如下:

(a). 車籠埔斷層:為逆移斷層,由臺中縣豐原市北陽里,向南延伸至南投縣
竹山鎮,長約 76 公里。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Mw7.6)時,豐原以東至
卓蘭之間形成新的地表破裂,長約 16 公里,因此總長約 92 公里。1999
年集集地震後,陳文山等(Chen et al., 2005;2007)整合車籠埔斷層的十
數個槽溝的調查結果,以及其他研究者的成果,認為過去 3,000 年以來
車籠埔斷層形成地表破裂的地震次數共有 7 次,發生時間如下:西元
1999 年、距今 365±65 年前、距今 735±55 年前、距今 905±15 年前、距
今 l,540±160 年前、距今 l,805±95 前與距今 3,000±160 年前。最後 6 次
古地震之間的發生時距最小約 200 年,最長約 700 年,平均週期為 350
年發生一次。最老兩次古地震的時距相距約 1,200 年,似乎較之後的地
震時距長,原因可能是之間應尚有多次的古地震事件未被發現。經由多
個槽溝資料分析,獲得的長期滑移速率為 6.94 公厘/年(陳文山,2006)。
車籠埔斷層的發震模式屬於時間可預測的再發性模式(time-predictable
recurrence model ),就是說當應力累積達到特定臨界值時,地震就會發
生(Shimaki and Nakata , 1960)。若以長期的滑移速率來推估車籠埔斷層
下次可能的地震時間,約西元 2340±95 年(Chen et al. , 2007)。

(b). 梅山斷層:為右移斷層,由嘉義縣梅山延伸至民雄,呈東北東走向,長
26 
 
約 13 公里,是 1906 年規模 ML7.1(修正 ML6.8)嘉義大地震發生的地震斷
層。陳文山等(2003b)根據槽溝調查發現,有構造經碳 14 定年發現其發
生年代小於 300 年(280-180 年,150-10 年)。根據歷史資料顯示,1792 年
嘉義地震可能與梅山地震斷層的錯動有關(鄭世楠等人,2006)。兩次地
震間隔時距約 114 年。

(c). 新化斷層:為右移斷層,呈東北東走向,由臺南縣新化東北方的那菝林,
向西延伸至新化西北方的北勢,長度約 6 公里。1946 年 12 月 5 日規
模 6.3 地震造成的地震斷層。在新化斷層共有 4 條槽溝開挖,由那菝林
2 號槽溝剖面與 3 號槽溝剖面的沉積層以及斷層的截切關係,可以區分
3 期古地震造成的斷層(陳文山等,2004b)。依據調查,新化斷層共發現
三次古地震紀錄,最早一次形成時間約在西元前 7500-6600 年,第二次
約為西元前 20-360 年,第三次就是西元 1946 年。以跨斷層的 GPS 速度
場量測結果,新化斷層擁有 6.33mm/yr 的變化量,相對於水平錯動量
2m,則再現期約為 316 年。新化斷層有多次古地震事件,除最近的 1946
年地震之外,在過去 1900 年間,有 3 次以上的活動紀錄。由於新化斷
層附近之地震活動度自 1900 年來發生地震的頻率不高,除 1946 年的災
害地震外,1736 年在台南地區發生規模 ML6.5 的災害地震,推斷其與新
化斷層有相當密切的關連。故以此二次災害地震發生時間為主,計算其
間隔的時間為 210 年。

(d). 花東縱谷斷層系統:

 米崙斷層:由花蓮縣七星潭海岸,向南延伸至花蓮市美崙山西南方,
長約 8 公里,與 1951 年 10 月地震相關。米崙台地的相關研究中整理
出 14C 定年結果,顯示米崙台地的長期抬升速率大約是 4.5mm/yr 以
上(Yu and Kuo, 2001)。有關東部地區海水面變化的研究推論階地最早
的形成時間可能在 5,000-6,000 年之內。假設南米崙階地群的九群階地
代表九次甚至更多的古地震事件,那麼米崙斷層的活動週期可能只有
六、七百年而已,甚至更短。

27 
 
 瑞穗斷層:位於台東縱谷北部與海岸山脈的交界,由花蓮縣光復鄉東
富村,向南延伸至玉里鎮春日里,長約 33 公里。瑞穗斷層除了誘發
1951 年的地震之外,還發現 3 次的古地震事件,活動週期約 190±20
年。依據調查三次古地震的時間分別為西元 1951 年、<260 年 BP、
150-440 年 BP、500-640 年 BP,平均約 170-210 年,下次地震發生時
間約為 2,140±20 年(Chen et al., 2007)。

 玉里斷層:位於台東縱谷中部與中央山脈的交界,由花蓮縣瑞穗鄉瑞
良村,向南延伸至玉里鎮客城里,長約 23 公里。玉里斷層有明顯的
歷史地震,由槽溝地層與構造特徵分析,古地震事件計有兩次,而斷
層兩側地層高差約為 2.5 公尺。第一次古地震事件為西元 1951 年 11
月花東地震所造成的地表破裂,地表隆起高度為 0.75 公尺,1951 年
之前地震造成垂直抬升量為 175 公分,因此兩次地震之間平均每年的
抬升速率應大於 7 公厘,且預測其地震規模在 7.0 以上。以平均抬昇
速率(陳文山等人,2004a)計算,1951 年地震造成落差約 75 公分,之
前地震事件的垂直抬升量為 175 公分,初步推估兩次地震事件相距
250 年。向北延伸可能連接瑞穗斷層。

 奇美斷層:位於海岸山脈的中部,為逆移斷層,由玉里鎮春日里向東
北延伸經德武、奇美村至花蓮縣豐濱,長約 30 公里。南端在春日鄉
附近連接瑞穗斷層及池上斷層。尚未有全新世活動的證據,列為第二
類活動斷層。

 池上斷層:位於台東縱谷南部,由花蓮縣玉里鎮春日里,向南方延伸
至臺東縣鹿野鄉瑞隆村,長約 67 公里。1951 年與 2003 年發生的地震
(兩者皆規模 6.8),池上斷層都有造成地表破裂。池上斷層依據槽溝開
挖的結果,在過去 800 年間,有 5 至 10 次的古地震事件,活動週期
為 50 至 160 年。

 鹿野斷層:位於台東縱谷與中央山脈的交界,呈南北走向,由台東縣
鹿野鄉鹿寮向南延伸至卑南鄉檳榔附近,長約 17 公里。槽溝開挖結
28 
 
果顯示,全新世沈積層受到褶皺與斷層作用,列為第一類活動斷層。

 利吉斷層:位於臺東縱谷南端,為逆移斷層,東北走向轉南南東走向,
由臺東縣延平鄉鸞山向南延伸至岩灣,再轉向東南延伸至臺東市,長
約 20 公里。屬於第二類活動斷層。

花東縱谷系列斷層,包括有米崙、嶺頂、池上、奇美、玉里、鹿野等斷層,
Yen et al.(2008)依據槽溝開挖的結果整合全段的花東縱谷斷層,其共有三次
古地震發生,分別為 1951 年、西元 1736-1898 年及西元 1564-1680 年,平
均再現期約 150 年,平均的滑移率約為 17.0-24.4mm/yr,且地震規模多大於
7.0-7.2。

3.2.2 第二群組活動斷層特徵(G1-2)

屬於此群組的斷層,其地質調查的資料,如斷層位置明確,曾經錯動
之位移等明確,但古地震調查成果仍缺乏有力的證據。藉由布置的 GPS 觀
測網,可以有短期的滑移速率提供參考,由曾經發生的錯動資料,可概估
可能之活動週期。本研究將獅潭、屯子腳斷層、新城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
層等歸於此一群組。對地震災害潛勢評估之不確定性影響,建議再現期 COV
值設為 0.5。各斷層特徵與地震活動參數摘要如下:

(a). 獅潭、屯子腳斷層:獅潭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走向,長約 12 公
里。屯子腳斷層為右移斷層,呈東北東走向,由臺中縣泰安向西延伸,
經內埔(屯子腳)至清泉崗,長約 14 公里。兩者皆為造成 1935 年新竹-
臺中地震的地震斷層。文獻紀錄獅潭斷層有 3 公尺的落差,推估發生過
兩次以上的地震事件。由以往的開挖調查顯示,在地表淺處斷層的移距
約 5 公尺,超過 1935 年地震所造成的移距,因此獅潭斷層可能有多次
活動的紀錄。在后里台地最上部的階地堆積層沉積之後,除了 1935 年
地震所造成的地震斷層截切紅土臺地堆積外,並未觀察到岩層傾動或撓
曲等現象,因此在紅土臺地堆積堆積後斷層可能僅有 1 次活動的紀錄。
饒 瑞 鈞 等 (2006) 以 GPS 測 量 資 料 分 析 跨 斷 層 的 速 度 場 變 化 , 在
2002-2006 年間跨過獅潭斷層的速度場變化,平行斷層走向的分量為-4.5
29 
 
公厘/年,呈右移形式,垂直斷層走向的分量為 5.5 公厘/年,呈壓縮形式,
抬升速率 3.6 公厘/年。由上述證據顯示 1935 年的地震使兩者於地表下
相連,兩條斷層可能在地表下已可視為同一系列。若以抬升速率 3.6 公
厘/年及 3 公尺的落差,時間長度約 833 年,若發生兩次以上的地震,平
均約 400 年一次。

(b). 新城斷層:為逆移斷層,北起新竹縣關西,向西南方延伸至苗栗縣頭份,
長度約 28 公里。連結數口鑽井的鑽探資料研判,新城斷層傾角約 31 度。
李元希等(2002)觀察頭前溪南岸新城斷層截切低位階地礫石層,雖無明
顯的崖,但研判該地形面形成過程七、八千年間中斷層至少活動過 2
次。由 3 個槽溝剖面的結果分析,新城斷層最近一次活動約在距今 300
年內,由歷史地震紀錄此期間可能在新竹地區發生的大地震紀錄共有 3
次,分別為西元 1811 年、1815 年與 1881 年;這些地震的受震範圍遠
至福建省以及台灣南部地區,以此研判 1811 年與 1815 年地震可能都屬
於規模 7 以上的大地震(陳文山等人,2006)。石同生等(2003)利用定年
資料及不同來源的資料進行計算,所推估出的滑移速率初步評估斷層的
滑移速率最快可達 1.6mm/yr,最慢也應超過 0.7mm/yr。若由斷層活動一
次垂直位移量 1.3、1.85 公尺,配合長期滑移速率,粗估新城斷層再現
週期約為 1,300-1,800 年左右。

(c). 大茅埔-雙冬斷層:為逆移斷層,分為兩段,由臺中縣和平鄉烏石坑,向
西南延伸至南投縣鹿谷鄉,長約 58 公里(總長度)。北段由烏石坑至東勢
鎮慶東里(大茅埔),呈北東走向,稱為大茅埔斷層,長約 14 公里。大茅
埔-雙冬斷層在 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時有形成地表破裂,地震後也有
明顯的抬升現象。由大甲溪南岸新社鄉新六村向南延伸的部分,稱為雙
冬斷層,長度約 44 公里。大茅埔-雙冬斷層截切頭科山層礫岩,其形成
時代在更新世中晚期以後,由 GPS 分析結果,顯示在集集地震之後 6
年,地殼仍處在調適變形狀態。

(d). 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根據古文獻之分析,有研究認為 1848 年規

30 
 
模 7.2 彰化地震起因於彰化斷層之活動(鄭世楠等人,2002),而其震區
分佈範圍涵蓋北邊的大甲斷層與清水斷層,且該次之地震造成超過一千
人死亡,故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可能為一系統斷層。

 彰化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北西向南轉南北走向,由彰化縣和美鎮,
向南延伸至田中附近,長約 32 公里。彰化斷層可能已經延伸至地表,
但是斷層跡被表沖積層或山麓堆積物所掩蓋。藉由鑽探與岩心定年結
果,研判彰化斷層北段已延伸至地表。

 大甲、鐵砧山斷層:大甲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走向,由苗栗縣
通霄附近,向南延伸至臺中縣大肚,長約 23 公里,由甲南至大肚的
這一段以往稱為清水斷層。大甲斷層為向東傾斜約 20-25 度低角度逆
斷層,北起於大安溪,南至沙鹿附近。鐵砧山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
北東走向,由鐵砧山北緣,向南延伸至臺中縣沙鹿,長約 15 公里。
鐵砧山斷層截切更新世晚期的沉積層,它的形成與大甲斷層有關。由
野外調查與鑽探岩芯中的岩層比對結果,地表淺處大甲斷層的垂直移
距約 50-70 公尺,斷層前緣已截切穿出地表。利用斷層兩側鑽井岩芯
與定年分析大甲斷層南段區域,合計得到大甲斷層的垂直滑移速率為
1.7-5.5mm/yr。

3.2.3 第三群組活動斷層特徵(G1-3)

屬於此群組的斷層,其地震活動之研究成果皆為不確定性資料。無可
信資料足以建立其特徵地震活動之機率模型,在地震危害度分析或地震災
害潛勢評估可能仍須輔以經驗判斷。三義斷層、大尖山、觸口斷層系統、
六甲斷層及旗山斷層等屬於此一群組。

(a). 三義斷層:證據顯示在全新世曾經活動,為逆移斷層,可分為兩段,北
段略成東西走向,由苗栗縣大湖鄉大窩,向西延伸至三義,長約 8 公里;
南段呈南北走向,由三義向南延伸至大甲溪,長約 16 公里。共計有 24
公里。經野外調查結果認為三義斷層已經錯動低位河階礫石,及河床上
的一土壤層,故近期已有過活動。大甲溪新隧道口鐵橋下的水利設施工
31 
 
程,鐵橋西側下重新下蝕,侵蝕的結果,讓整個斷層帶清楚的顯露出來。
此一剖面,明顯可見一斷層面,呈北東 44 度至 60 度,斷層傾角 33-47
度。

(b). 大尖山、觸口斷層:

 大尖山斷層:為逆移斷層,由南投縣竹山鎮嶺腳,向西南方延伸至嘉
義縣竹崎鄉金獅寮,長約 25 公里,依斷層特性可分為南北兩段。大
尖山斷層的北段在 1999 年 921 集集大地震時也有形成地表破裂。綜
合野外調查結果,大尖山斷層的北段為一高角度向東南傾斜的逆移斷
層,在 1999 年集集地震時有活動,但主要為右移形式,兼逆移性質;
大尖山斷層的南段則為低傾角的逆移斷層,沒有發現近期活動的記
錄。由井的岩芯資料綜合,分析大尖山斷層的地下剖面,在桶頭附近
的斷層面傾角大於 72 度,斷面呈高角度傾斜。大尖山斷層的南段由
樟湖山附近向西南延伸至嘉義縣竹崎鄉金獅寮與水社寮斷層、觸口斷
層連接,但缺少可供觀察的露頭。由地殼變形的監測結果,指示大尖
山斷層仍具相當的活動潛勢。

 觸口斷層:為逆移斷層,依性質可分為兩段:北段呈南北走向,由嘉
義縣牛稠溪北側福建坪至觸口,南段呈北北東走向,由觸口延伸至臺
南縣關子嶺東方,長度合計約 28 公里。觸口斷層具有潛移的特性。
在關子嶺以南,觸口斷層向南延伸的部分稱為崙後斷層(或烏山頭斷
層),一直延伸至臺南縣新化的菜寮溪北岸,長度超過 40 公里。在觸
口斷層的地球物理探勘測線,斷層面西側的上部是礫石與砂層,研判
觸口斷層面向東傾斜,近地表的斷層面約 60 度,向下傾角漸緩約
30~40 度,結合淺層震測與地電測勘分析結果,觸口斷層為高角度向
東傾斜,斷層帶內的岩層受到強烈的擠壓變形作用。在地形上,觸口
斷層位於丘陵區與西部衝上斷層山地的交接界,將這些階地分為 3
階,由最低一階的定年結果,研判觸口斷層曾在 38,000 年前活動過,
雖然沒有其它定年資料,但以階地下伏的頭嵙山層為斷層接觸為依

32 
 
據,他研判 80 萬年以來,觸口斷層至少活動過 3 次。由地層的層位
落差計算觸口斷層上盤相對下盤的長期滑移速率約 14.0 公厘/年。

(c). 六甲斷層:為逆移斷層,呈北北東走向,由嘉義縣六重溪附近,向南延
伸至烏山頭水庫的臥牛山,長約 17 公里。近期的調查結果顯示,六甲
斷層在地下淺部截切距今 1 萬年內的沉積層。六甲斷層在地形上呈現明
顯的線形,而由鑽探結果證實六甲斷層的存在,在近地表處為一向東傾
斜 30 度的斷層,但此斷層可能尚未穿出地表。陳文山等(2006)整合野外
露頭、鑽井及定年資料分析,估計六甲斷層的長期滑移速率,六甲斷層
的長期抬升滑移速率約為 6.33±0.06 公厘/年,由斷層面傾角約 30 度計
算,其長期水平滑移速率約為 12.7 公厘/年。

(d). 旗山斷層:斷層由高雄縣旗山鎮,向南延伸至高雄縣仁武鄉,長約 30
公里。旗山斷層由主斷層與多條分支斷層構成變形帶,寬度約 40 至 400
公尺之間,斷層截切年代 7,189±160 年的沉積層,指示近期有活動紀錄。
區域性大地測量方面的研究結果均顯示旗山斷層現今為一逆滑為主的
斷層。GPS 測量結果顯示現今的旗山斷層兩側約每年有 10 毫米以上的
壓縮量,以及 10 毫米的右移分量。

3.3 斷層地震活動參數假設

前節綜整活動斷層方面之研究成果,在地震與活動斷層之關聯性、斷
層活動度、定年資料、斷層長度、再現週期與古地震研究等方面,部分斷
層如第二群組與第三群組之活動斷層仍缺乏完整、充分的資料建立其活動
參數。因此,現階段對於各群組活動斷層之特徵地震的瞭解,部分斷層能
經由古地震研究明確的掌握活動斷層的再現週期參數,概略評估斷層特徵
地震在某段期間內發生的最大可能性,而部分斷層(第三群組)的地震參數資
料相當缺乏,部分參數必須藉助地震學研究所建立的經驗公式來協助。

由於地震規模大小在以往的地震學研究與相關統計結果中,發現其大
小與活動斷層之破裂長度關係密切。Wells and Coppersmith(1994)根據加州
地區 224 筆斷層地震分析出不同斷層形式的斷層長度 L(公里)與震矩規模
33 
 
Mw 之間的關聯性。所得到之經驗式如下式,並繪於圖 3.3:

Strike Slip Fault: M w  5.16  1.12  log10 ( L),   0.28


Reverse Fault: M w  5.00  1.22  log10 ( L),   0.28 (3.1)
Normal Fault: M w  4.86  1.32  log10 ( L),   0.34

然而,在不同的應用領域對地震規模有許多定義方式,本研究所引用
的地震資料、模型及衰減律,對地震規模的定義主要有兩種:芮氏規模 ML
及震矩規模 Mw。由式(3.1)所得到之地震規模為震矩規模 Mw,因此為得到
芮氏規模 ML 以便應用於地震動衰減律,則需應用兩者之轉換關係。Lin and
Lee(2008)採原氣象局對外公佈之地震資料之芮氏規模 ML 配合 Harvard
Centroid Moment Tensor 的資料庫(Harvard CMT)中之震矩規模 Mw,所建立
之轉換關係如下:

e   M L  e   7.51
M W  7.2  log10 [10 7.2
],   0.955  ln(10) (3.2)
1  e   7.51

適用於淺層地震,其中待定係數β為回歸分析所得。另外,Wu et al. (2001)


重新定位台灣地震資料庫,其中 921 地震規模被重新訂定規模為 ML7.1,並
應用於其轉換關係之建立上。結果如下式:

ML  4.533ln(MW )  2.091 0.14 (3.3)

此關係式顯示台灣淺源地震(深度 35 公里以內)在 Mw 於 5.0-5.5 範圍內,ML


會有高估之現象,而規模 5.5-6.5 的地震則接近 1:1,在規模大於 6.5 以上
之地震 ML 會呈現飽和之現象。圖 3.4 比較 Lin and Lee (2008)與 Wu et al.
(2001)兩規模轉換式之結果,圖中橫軸為經由式(3.1)所得之震矩規模 Mw,
以式(3.2)與式(3.3)可得到芮氏規模 ML,為圖中縱軸。以實際 921 地震為例,
車籠埔斷層破裂長度約 92 公里,發生地震規模為 ML7.3 (參考美國地質調查
所(U. S. Geological SurveyUSGS)為 Mw7.6),如圖中黑點所在位置,由於 Wu
et al.(2001)所採用 921 地震的芮氏規模為 7.1,因此轉換式之結果會略低。

各斷層系統之特徵規模估算,將斷層長度依式(3.1)進行估算,經式(3.2)

34 
 
轉換為 ML,相關流程如圖 3.5 所示。由斷層長度估算及轉換所得各活動斷
層之可能特徵地震規模如表 3-3 中所列,其中曾經發生過歷史地震之活動斷
層,其特徵地震採用歷史地震規模之紀錄。如車籠埔斷層曾經發生 ML7.3
的 921 地震,其特徵地震則為 ML7.3;而米崙斷層的縱谷系統,由長度估算
的規模為 ML7.2,但因 1951 年曾發生 ML7.3 的花蓮地震,因此,米崙斷層
之特徵地震採用歷史地震規模,訂為 ML7.3。然而,梅山斷層於 1906 年錯
動產生規模 M7.1 的地震,但將實際上的破裂長度代入式(3.1)及式(3.2)估算
規模僅有 ML6.7,顯示過去所紀錄的規模可能過為高估,因此針對梅山斷層
特徵地震的評估,本研究採用長度 25 公里所估算之 ML6.7 為參考。

其中旗山斷層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於近年公告之活動斷層圖,斷層於
旗山鎮向南延伸至仁武之間長約 30 公里,為第一類活動斷層,而旗山鎮以
北約 40 公里的北段部分(2000 年公告之資料,現改稱作內英斷層)因活動性
證據不明顯而被移除(林啟文等人,2009),斷層位置如圖 5.6 所示。由國家
地震工程中心針對台灣三大科學園區所建立之微震監測網於 2006 年起至
2008 年之監測結果中,卻在原旗山斷層北端(現為內英斷層)觀測到異常的
微震(ML>1.0)群集現象,且該微震群在深度分佈上呈現與斷層走向垂直、向
東南高角度下傾,深度約在 5~12 公里之間,如圖 5.7 所示。除此外,2010
年 3 月 4 日於高雄縣甲仙地區發生規模 6.4 的地震,3 月 5 日亦發生規模 5.2
的餘震,該地震震央落於原旗山斷層北段末端,相對位置如圖 5.6 所示。從
微震震源機制解上,沿著原旗山斷層北段的解皆顯示許多一致的逆移破裂
機制,破裂面走向也與斷層相近。這些微震結果可能暗示原旗山斷層北段(現
為內英斷層)可能仍有應力釋放活動,且在因構造地形阻擋延伸之斷層北端
產生應力聚集的現象,造成密集之微震活動;而由高角度之微震群分佈是
否也暗示旗山斷層未來有再向北延伸發展之可能(林哲民等人,2010),則值
得注意。因此旗山斷層之特徵規模設定為 7.0,PSHA 則採用 7.3~6.8,可屬
於較為保守之計算。

表 3-3 綜整中央地質調查所之調查與各學者之相關研究,建置 12 個斷
層系統之斷層參數,包括可能之規模大小與回歸期,該結果將為後續進行
35 
 
各活動斷層之地震危害度分析所需之參考。

36 
 
表 3-1、台灣地區死亡百人以上之重大災害地震一覽表(鄭世楠等,2003)
編 震央位置 深 規 人員傷亡 房屋損毀
日期 地震名稱
號 緯度 經度 度 模 死亡 受傷 全倒 受損
01 1736/01/30 台南地震 23.100 120.300 6.5 266 120 556 235
02 1792/08/09 嘉義地震 23.600 120.500 7.1 713 781 24190
03 1815/10/13 花蓮地震 24.000 121.700 7.7 113 243
04 1839/06/27 嘉義地震 23.500 120.500 6.5 117 534 7575
05 1845/03/04 台中地震 24.100 120.700 6.0 381 4220
06 1848/02/12 彰化地震 24.120 120.580 10 7.2 1030 22664
07 1862/06/07 台南地震 23.200 120.200 7.0 >500 >500
08 1867/12/18 基隆地震 25.300 121.700 7.0 數百
09 1904/11/06 斗六地震 23.575 120.250 7 6.1 145 158 661 3179
10 1906/03/17 梅山地震 23.550 120.450 6 7.1 1258 2385 6772 14218
11 1935/04/21 新竹台中地震 24.350 120.820 5 7.1 3276 12053 17907 36781
12 1941/12/17 中埔地震 23.400 120.475 12 7.1 358 733 4520 11086
13 1964/01/18 白河地震 23.267 120.600 18 6.1 106 650 10520 25818
14 1999/09/21 集集地震 23.852 120.816 8 7.3 2444 8700 >10000
註:欄位空白表示資料欠缺。

37 
 
表 3-2、台灣第一類活動斷層調查研究彙整之地震活動基本參數表
形 長度 走 傾 上次地震 歷史 可能的 長期滑移速率
編號 斷層名稱
式 (km) 向 角 發生時間 規模 回歸期 (mm/yr)
1300-1800
04-HCG 新城斷層 R 28 50 35 <300 年 >7.0 1mm/yr

05-STN 獅潭斷層 R 12 23 -80 1935 年 (ML)7.1 400 年 3.6mm/yr
06-SYI 三義斷層 R 24 52 40 全新世? - - -
07-TCA 大甲斷層 R 23 45 23 全新世? - - 0.4-2.6mm/yr

08-TCS 鐵砧山斷層 R 15 45 -25 全新世? - - -

09-TTC 屯子腳斷層 SS 14 60 90 1935 年 (ML)7.1 400 年 -

10-CHA 彰化斷層 R 32 0 32 全新世? - - 10-4.3mm/yr

車籠埔斷層
11-CLP R 92 0 40 1999 年 (ML)7.3 200-700 年 6.94mm/yr
及其分支

上盤速率為
大茅埔- 雙 17-45mm/yr
12-TMP R 58 0 40 1999 年 (ML)7.3 -
冬斷層 下盤速率為
8-34mm/yr
14-MSN 梅山斷層 SS 13 80 70 1906 年 (ML)7.1 116 年 5.95mm/yr

15-TAS 大尖山斷層 R 25 45 72 1999 年 (ML)7.3 - -


6.33±0.06mm/
17-LCA 六甲斷層 R 17 40 30 <10000 年 - -
yr
18-CKU 觸口斷層 R 28 23 60 <10000 年 - - 3.9mm/yr
1900 年/(3
19-HHA 新化斷層 SS 6 70 90 1946 年 (ML)6.3 6.33mm/yr
次)
23-CHN 旗山斷層 R 30 45 65 7189 年 - - >10mm/yr
600-700 年
26-MLN 米崙斷層 R 8 30 65 1951 年 (ML)7.3 >4.5mm/yr
(9 次)
12.5-16.0
28-RSU 瑞穗斷層 R 33 23 45 1951 年 (ML)7.3 190±20 年
mm/y
30-YLI 玉里斷層 R 23 23 40 1951 年 (ML)7.3 250 年 >7mm/yr
31-CSG 池上斷層 R 67 23 60 2003 年 (ML)6.7 50-170 年 26.4mm/yr
32-LYH 鹿野斷層 R 17 0 35 2006 年 (ML)6.4 - -
註:彙整自中央地質調查所第 17、19、21 及 23 號特刊(林啟文等,2007;
2007; 2008;2009)

38 
 
表 3-3、本研究活動斷層之斷層參數表
估算 估算
上次發 規模 規模 特徵 回歸期
形 歷史
名稱 長度 群組 生地震 Mw ML 規模 COV R.P.
式 規模
時間 (Wells et (Lin et al., ML (年)
al., 1994) 2008)
車籠埔斷層 92 R G1-1 1999 年 (ML)7.3 7.6 7.3 7.3 0.35 350
梅山斷層 25* SS G1-1 1906 年 (ML)7.1 6.9 6.7 6.7 0.4 115
新化斷層 6 SS G1-1 1946 年 (ML)6.1 6.1 6.3 6.3 0.45 210
花東縱谷斷層
南、北段
(米崙、嶺頂斷
156* R G1-1 1951 年 (ML)7.3 7.5 7.3 7.3 0.45 150
層、瑞穗、玉里、
池上、奇美、鹿
野、利吉斷層)
獅潭斷層
50* R G1-2 1935 年 (ML)7.1 7.2 7.1 7.1 0.5 350
屯子腳斷層
1700
新城斷層 28 R G1-2 >7.0 6.8 7.0 7.0 - 1500
年??
彰化斷層
大甲斷層 79* R G1-2 1848 年 (M)7.2 7.3 7.3 7.3 0.5 350
鐵砧山斷層

大茅埔-雙冬斷層 69 R G1-2 ?? - 7.6 7.3 7.3 - 700

三義斷層 33 R G1-3 全新世? - 6.8 7.0 7.0 - 1500


大尖山斷層
53* R G1-3 ?? - 7.6 7.3 7.3 - 1500
觸口斷層
<10,000
六甲斷層 17 R G1-3 - 6.5 6.7 6.7 - 1500

距今
旗山斷層 30 R G1-3 7189 年 - 6.8 7.0 7.0 - 1500

* 經過判斷後之斷層長度

39 
 
圖 3.1、台灣地區死亡百人以上之重大災害地震震央分佈圖(鄭世楠等,2003)

40 
 
 

Y = 364 * X - 194

2500
EV7:235475 ?

2000
2000
2000

1650

1500 1520
1270
Year

1060 1160
1000 1030

570
500
400
240

0 50
0 1 2 3 4 5 6 7
Event Number, No.

(a) 資料來源:Chen et al. (2005)


2500

1999
2000
1999
1707

1500 1577
1327
1117 1217
1000 1087

627
500
297
307

0 107

E5 E4 E3 E2 E1 ChiChi
Event Number, NO.

(b) 資料來源:Chen et al. (2007)

圖 3.2、車龍埔斷層古地震之發生時間示意圖

41 
 
 

8.4
Mean+1
8

7.6
Mean

7.2

6.8

6.4
Wells and Coppersmith(1994)
Mw=4.86+1.32*log(L), =0.34
6

0 40 80 120 160 200


Length(km)  

(a) 正斷層

(b) 逆斷層

圖 3.3 斷層長度與規模之換算關係

42 
 
 

8 CLP Fault

7.5

Lin and Lee(2008)


6.5

Wu et al.(2001)
6

5.5

5 5.5 6 6.5 7 7.5 8


Magnitude,Mw  

圖 3.4、不同地震規模之轉換關係

圖 3.5、各斷層系統長度與規模的轉換關係示意圖

43 
 
 

圖 3.6、旗山斷層與內英斷層位置,及鄰近之微震分佈

旗山斷層

圖 3.7、旗山斷層北端(內英斷層)之微震活動情形與 2010 年 3 月 5 日的地震


震央位置
44 
 
 

第四章 近斷層區域之地震危害度分析
本報告第二章中說明現行耐震設計規範對於近斷層調整因子之決定,
係採 PSHA 機率法,活動斷層以特徵地震模型模擬求得近斷層區域之譜加
速度需求。地震危害度分析是一個複雜的機率分析過程,目的乃在建立工
址某一地震參數(PGA、PGV、PGD、Sa、Sv、Sd …等)的年超越機率曲線,
即危害度曲線(hazard curve)。選定某一特定之年超越機率可得到工址在危害
度曲線所對應之地震參數(例如 PGA)做為耐震設計參考。

針對本研究所列之 12 個斷層系統,各設定六個鄰近斷層之工址,距斷
層最短之水平距離分別為約 1km、2km、5km、8km、10km 及 12km,分析
求得特定距離下不同回歸期之設計地震需求。

4.1 活動斷層發生機率之設定

一般以卜桑(Poisson)地震模型模擬活動斷層的活動特性至地震危害度
分析過程中,其概念為假設每一年斷層之地震發生率是相同的,即地震是
獨立(Time-Independent)。但由斷層古地震調查研究(陳文山等,2005)發現,
斷 層 的 地 震 活 動 多 屬 於 時 間 可 預 測 (Time-Predictable) 的 特 徵 地 震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其地震發生率會因斷層靜止期(elapse time, Te)不
同而異(簡文郁等人,2007)。如車籠埔斷層經古地震調查得其平均回歸期(Tr)
約為 200~350 年,最大間距可達 700 年,依據時間可預測模型的觀念,1999
年錯動過的車籠埔斷層於下一次地震發生前,未來 Tp 年再發生錯動的機率
極低,換算為等值年發生率則趨近於 0。換言之,鄰近車籠埔斷層之工址,
結構物在有效之設計年限內,未來 Tp 年內受到車籠埔斷層之威脅極低。反
之,梅山斷層上次發生錯動引起地震災害的時間距今已百年,即 Te 已達 100
年,若假設其特徵地震的再現期為 150 年,則在近期內再發生錯動的機率
將會高於其平均地震發生機率,梅山斷層在未來 Tp 年內將控制附近工址之
地震危害度。圖 4.1 顯示,以回歸期為 150 年之斷層,在 Te / Tr < 0.5 之情況,
卜桑的分析模型將會高估地震發生機率,使得來自斷層之地震危害度被高
估,反之亦反。
45 
 
 

本研究針對各活動斷層對工址之地震危害將採用特徵地震模型之假
設,除卜桑(Poisson)模型外,針對部分活動特性資料明確之活動斷層,如車
籠埔斷層、米崙斷層等,將再以時間可預測(Time-Predictable)模型進行
PSHA,以茲比較。PSHA 所採用之特徵地震模型說明如下:

(1) 卜桑(Poisson)模型:

斷層之發生機率採取對數分佈(exponential distribution),其危害函數為
一常數。基本定義假設每一個地震的發生是獨立的,其行為往往是未知的,
大部分地震發生的時間為隨機發生,認為在某一區段時間裡,每個地震的
發生機率是一樣的。假設某一地震現象(例如工址地震動參數 Y > y)的年平
均發生率為 λ,且地震的發生在時間上互為獨立事件,則 T 年內發生 k 次此
地震現象假設為卜桑過程(Poisson Process),其機率可表為

e  T (T ) k
P(k )  ; k  0, 1, 2  (4.1)
k!

因此 T 年內發生此事件一次以上的超越機率為

P ( k | k  1)  1  e  T (4.2)

其中為 e  T 不發生此事件的機率。

穩態的 Poisson 過程,描述地震的發生在時間上基本假設為:

(a) 在時間上任一點,地震最多只能發生一次。

(b) 在 不 相 重 疊 的 時 間 中 , 每 筆 地 震 的 發 生 具 有 統 計 獨 立 特 性
(Time-independent)。

(c) 在 Δt 的時間內,穩態的 Poisson 過程其地震發生率 ν 為一常數。

就物理意義來說,意味著一個地震的發散的能量並不影響下一個地震
系列的時間。其過程並不符合地震的回彈理論(elastic rebound theory),但它
對主震發生的描述卻是一個準確的模式。特徵地震再現之機率密度函數為
46 
 
 

f (t )   e  T (4.3)

故其累積機率密度函數為

t t
F (t )   f (t )dt    e t dt  1  e T (4.4)
0 0

其中 λ 為地震發生率,T 為地震發生間隔。

於本研究中,各活動斷層系統之回歸期 Tr 已被假設,依據此模型之假
設,則活動斷層於未來 Tp 時間內之地震年發生率為 ν=1/ Tr。

(2) 時間可預測(Time-Predictable; Time-Verying)模型:

將斷層視為一種系統,斷層破裂而引發地震為此一系統的失敗現象,
則可藉由可靠度理論來進行危害度分析。即以條件機率函數,評估斷層系
統的靜止期 Te 後,未來 Tp 年內可能之發生錯動機率。此模型主要針對活動
參數明顯之斷層系統,如車籠埔斷層、花東縱谷斷層系統等。有別於大地
震的發生所遵循穩態的卜桑模式,多考慮了時間 T 的變化於機率分佈函數
中。因為根據應力累積的觀念,認為大地震發生後應力累積時間會增長,
因此前一次地震發生後,在下一次災害性地震發生的機率應為時間之函
數,此假設在條件機率分析模型中可有較為完善的考慮。

假設斷層錯動而引發地震的再現期之機率密度函數為 f(t),Tr 為其再現


期之期望值,則此斷層系統從上一次錯動(時間 0)起算至時間 t 尚未失敗(錯
動)的機率,以可靠度函數 R(t)表示
t 
R(t )  1  Q(t )  1   f ( )  d   f ( )  d (4.5)
0 t

其中 Q(t)為累積失敗機率分布函數(failure distribution function)。而危害函數


(hazard function)定義為

f (t )
h(t )  (4.6)
R(t )
47 
 
 

以 Te 表示自上次發生錯動至目前或欲評估之時間,且在此 Te 時間內斷層並
未錯動。實務應用上對工程規劃設計或地震防災之需要,常必須評估在接
下來的一段時間 Tp 內, t  [Te , Te  Tp ] ,斷層系統的失敗機率 Qc (Tp Te ) ;此為
事後機率(posterior probability)問題,或為一條件機率函數,基於在 Te 時間
內系統未失敗之條件。 Qc (Tp Te ) 可由下式計算
Te TP

Qc (Tp Te ) 
 Te
f ( )  d
 1
R (Te  TP )

R (Te )
 Te
f ( )  d
(4.7)
 1  exp    h( )  d 
Te TP

 Te 

則等值年發生率  Qc (Tp Te ) / Tp 。

系統失敗的機率多採用數學上之機率分佈函數模擬。在統計上有數種
可 能 機 率 分 佈 函 數 , 如 韋 伯 分 佈 (Weibull distribution) 、 對 數 常 態 分 佈
(Log-normal distribution)、伽瑪分佈(Gamma distribution)等,將用以探討台
灣地區時變性地震發生行為的描述。各機率密度函數整理如下:

(a) 韋伯分佈(Weibull density distribution):

 x  1  ( x  )
f x ( x)  ( ) e (4.8)
 

其中 β 為形狀參數(shape parameter),θ 為尺度參數(scale parameter)。此分


佈下的平均失敗時間 ν 及變異數 σ 分別為:

1  2 1 
  (1  ) ;  2   2 (1  )  [(1  )]2  (4.9)
    

(b) 對數常態分佈(Log-normal density distribution):

1  1  ln x   2 
f x ( x)  exp      (4.10)
2  x  2    
48 
 
 

此分佈下的平均失敗時間 λ 及變異數 ξ 分別為:

1 2
  ln    2 ;  2  ln(1  ) (5.11)
2 2

(c) 伽瑪分佈(Gamma density distribution):

 ( x)  1  x
f x ( x)  e (4.12)
(  )

此分佈下的平均失敗時間 ν 及變異數 σ 分別為:

  ;   (4.13)
2

將 x=Tr,為地震事件的再現週期或再現間隔,且由地震目錄或地質調查研
究決定。

通常,古地震調查研究的資料有限,很難用於推定特徵地震再現期之
機率密度函數 f(t),必須做合理之假設,模型參數可由古地震調查研究的資
料,統計分析其再現期的期望值與 COV 值來決定。將上述所提及之機率密
度函數(PDF)及其累積機率密度函數(CDF)繪出於圖 4.2 進行比較,圖中的橫
軸時間對再現期的期望值 Tr 作正規化,並假設為 COV 值為 0.5。圖中並把
車籠埔斷層的古地震調查資料(Chen et al., 2007)計算得到的離散機率分佈
函數資料分別以『+』及『●』點繪於圖中比較。通常,樣本空間所取得的
統計資料落於中間區域的資料較具有統計上的可靠性,配合圖 4.3 中不同
COV 值的分布比較,車籠埔斷層活動的機率特徵符合 COV 值為 0.3~0.5 的
對數常態分佈(簡文郁等,2006;Chang et al., 2007)。

各斷層系統進行地震危害度分析所採用之活動參數如表 4-1 所列,分別


由北至南、西至東排列,參數包括所採用的特徵模型、再現週期、年發生
率及規模範圍等。表中將活動斷層之再現期依據古地震調查與相關資訊之
可信度區分為三個群組(G1-1、G1-2 及 G1-3)。各斷層分別列出 Poisson 模
49 
 
 

型與 Time-Predictable 模型評估之未來 50 年之等值地震發生率,其中


Time-Predictable 模型之機率分佈函數採用對數常態分佈。

另外,由於 G1-3 群組斷層在地質上之活動跡証均在全新世以前,資料


並不明確足以進行再現期之判定。因此,對於該群組斷層再現期之假設,
本研究先選取車籠埔斷層(CLP)、花東縱谷系列斷層(LV) 與梅山斷層(MSN)
等不同斷層長度且特徵地震規模確定的斷層進行再現期設定之討論,了解
其變化於 PSHA 之影響。以近斷層約 2 公里之工址為例,採用 Poisson 模
型以不同回歸期進行 PSHA,在 50 年 10%的年超越機率下之 0.3 秒與 1.0
秒譜加速度值的結果繪於圖 4.4。結果顯示,活動斷層再現期之設定在接近
1500 年之後,PSHA 所得到之地震動值會趨近一定值,地震危害不再受到
斷層控制。因此,針對再現期不明確的 G1-3 群組斷層,均保守假設活動斷
層之再現期為 1500 年,並採用 Poisson 模型計算年發生率。

4.2 地震動衰減律

當地震發生時,能量由斷裂帶(面)以波的形式傳播至工址,由於傳播路
徑材料及幾何上的關係,地震動(以 PGA 為例)必定發生衰減現象,在工程
上地震動 y 之衰減律可表為

Y  f (M, R)

其中 M, R 分別為地震規模及震源距離。

4.2.1 台灣衰減律

工程上有多種常用的衰減律形式,以中央氣象局台灣地區 TSMIP 強震
網的地震資料分析,發現以 Campbell(1981)所提出的衰減律模型最能符合台
灣地區地震資料的衰減特性。其所採用之模型如下式:

PGA(g)  b1 e b2 M [ R  b4 exp(b5 M )] b3 (4.14)

其中 b1~b5 為常係數可由回歸分析求得。一般地震危害度分析多以堅硬地盤
(Hard Site)衰減律為基礎進行分析,獲得設計所需之基本參數。圖 4.5 為本

50 
 
 

研究所採用之堅硬地盤(Hard Site)衰減律(Jean et al., 2006),以下簡稱為


NCREE06,其進行回歸分析所需之地震紀錄,來自中央氣象局平均分散於
全台灣之自由場強地動觀測網(TSMIP)及速報系統(TREIRS),為 1995 年以
後所記錄。另外,地震資料庫為 59 個 ML5.0 以上,震源深度為 35 公里以
內的淺源地震(包括 921 主餘震及 331 地震資料),於地震網中屬堅硬地盤測
站之地震紀錄。各地震動衰減律之係數如圖 4.5 中之列表,分別為最大地表
加速度(PGA)、0.3 秒的譜加速度值(Sas)及 1.0 秒的譜加速度值(Sa1),此三種
參數為耐震設計規範中建立均佈簡化耐震設計反應譜所需。公式中 M 為芮
氏規模 ML,R 為工址至破裂面最短距離(km),y(g)為兩水平向之幾何平均值
(Geometric Mean),為一般堅硬地盤所使用。

4.2.2 NGA衰減律

太 平 洋 地 震 工 程 研 究 中 心 (Pacific Earthquake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PEER)近年完成 NGA 計畫(Next Generation Attenuation of Ground
Motions Project)之執行,其蒐集全世界的強震資料,建置一完整之強震資料
庫,並結合各地學者發展不同模式之地震動衰減律,於 2008 年完成。該計
畫共 5 組專家團隊分別建置 5 組地殼震源(Shallow Crustal Earthquakes)衰減
模型,簡稱 NGA 衰減律。衰減律模型如下:
1. Norman Abrahamson and Walter Silva (簡稱 AS08)
2. David Boore and Gail Atkinson (簡稱 BA08)
3. Kenneth Campbell and Yousef Bozorgnia (簡稱 CB08)
4. Brian Chiou and Robert Youngs (簡稱 CY08)
5. I. M. Idriss (簡稱 I08)
其廣義模型說明如下

ln Yˆ  f mag  f dis  f flt  f hng  f site  f sed (4.15)

NGA 衰減律所採用之地震動資料庫蒐集了全世界的強震資料,包含多
筆因斷層錯動之地震,如 1999 年 921 集集地震紀錄、1994 年加州北嶺地震
等。無論在資料分析方法,或新增具物理意義之參數,皆有相當大的突破,
51 
 
 

如考量斷層之破裂機制、上下盤之效應、方向效應等。同時針對場址效應
考慮了代表場址特性之剪力波數及土層放大之理論模型。對距離之定義
上,各衰減律略有不同定義之考量。部分新發展之 NGA 地震動衰減律於分
析資料庫引用了大量之台灣地區大地震之紀錄,由 1999 年集集地震資料分
析發現,以斷層地表破裂線計算距離,則集集地震之地震動觀測值與衰減
律評估值相近,故本研究採用工址至斷層地表破裂面之最短距離。

圖 4.6 將 NCREE06 衰減律與 CY08、BA08 及 CB08 等 NGA 衰減律進


行比較,以車籠埔斷層(921 地震)參數為參考,地震規模 ML=7.3(Mw=7.6),
繪出地震動值與距離之關係,並與 921 地震實際地震紀錄進行比較,包括
最大地表加速度(PGA)、0.3 秒的譜加速度值(Sas)及 1.0 秒的譜加速度值(Sa1)
之估算。結果顯示 NGA 衰減律分析引用了大量之台灣大地震紀錄,因此直
接引用於描述台灣大地震之地震動特性;NCREE06 衰減律建置時所採用與
斷層相關之地震紀錄雖僅有 921 地震資料,但其估算結果與 NGA 衰減律接
近,顯示 NCREE06 衰減律雖僅考慮了規模與距離之衰減特性,藉由斷層資
料之加入,對於斷層地震所引起之地震動特性亦能有適當的描述。

4.2.3 大陸華南地區衰減律

台灣與大陸地區同受到歐亞板塊擠壓作用,本研究收集了多位中國大
陸學者針對大陸強震區域及福建地區之強震資料所發展出之地震動衰減
律,將進行比較以瞭解區域地質對地震動估算之差異性。

描述大陸華南地區之地震動特性之衰減律模型多採用霍俊榮等人
(1992)所提出,依據不同地區之強震紀錄發展該區域適用之回歸係數:

(a) 工址位於大規模地震的潛在震源區,選用可表現地震加速度的近場距離
飽和與規模飽和特徵的加速度衰減模型Ⅲ型(霍俊榮等人,1992)

log(Y) = C1 + C2M + C3M+ C4×log(R + C5 e ( C6M ) ) (4.16)

(b) 工址近場區域不存在大規模地震的潛在震源區,進行地震危險性分析時
可不考慮規模飽和問題,因此可選用只考慮近場距離飽和的加速度衰減
52 
 
 

模型Ⅱ型(霍俊榮等人,1992)

log(Y) = C1 + C2M + C4×log(R + C5 e ( C6M ) ) (4.17)

式中 Y 為最大地表加速度,單位為 cm/s2 (gal)、M 為表面波規模、R 是震央


距,單位 km; C1、C2、C3、C4、C5 和 C6 是回歸係數、σ 為標準差。大陸地區
之衰減律對於地震動衰減特性之描述區分為長軸及短軸方向,即考量所謂
的“長短軸效應”。該效應指的是,地震烈度的分佈,一般呈扁長的橢圓形,
地震烈度沿短軸方向衰減,要比長軸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佈的長
軸方向與龍門山斷裂帶的延伸方向完全一致,為東北-西南向。而成都主城
區和整個成都平原恰好位於與龍門山斷裂帶走向大體垂直的短軸方向上,
地震烈度衰減特別快,所以成都主城區的震害就相當輕微。

本研究所蒐集之大陸地區之地震動衰減律,分析用之強震資料及衰減
模式簡要說明如下:

[1] 汪素雲等人(2000)應用大陸地區規模 5.0 以上之強震資料,將中國分區


分別建立地震動衰減律,模型為霍俊榮等人(1992)所提出。其中大陸東
部地區之最大加速度(PGA)衰減律及有效加速度(EPA)衰減律如表 4-2
所列。

[2] 盧建旗等人(2008)收集了華中、華南、東北等地區 6 級以上 51 筆地震的


地震動資料,運用單隨機變數加權最小二乘回歸法得到中強地震活動區
烈度衰減律,該研究參考式(4.16)及式(4.17)得到回歸係數如表 4-3 所
示,其分析結果如圖 4.7 所示。

[3] 蔡輝騰等人(2009)收集福建及鄰區內 28 筆破壞性地震資料,並對地震資


料進行烈度等效處理、近遠場補點、資料加權處理,加強對大震近場與
遠場的控制。福建及鄰區是我國華南地區地震活動相對比較頻繁的區
域,歷史上發生過 1604 年福建泉州海外 7.5 級地震及 1918 年廣東南澳
7.3 級地震。回歸分析結果如表 4-4 所列,包含長軸及短軸方向係數。

將上述之大陸地區地震動衰減律與 NCREE06 衰減律比較規模 ML7.0


53 
 
 

之衰減特性,結果如圖 4.8 所示,其中規模之轉換關係採用 Lin et al. (2008)。


由結果顯示臺灣與大陸地區的衰減律於近距離處估算結果接近,但臺灣地
震動的衰減較大陸地區快,主要因為台灣屬於年輕的造山帶,與區域地質
特性相關的衰減因子 Q 值較低。

4.3 NGA反應譜與規範設計反應譜之比較

內政部營建署於 2005 年公告之「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中,對


於耐震設計地震之規定開始朝微分區之方向發展。配合行政區之劃分,設
計地震以鄉鎮區為單位,主要依據地震危害度分析之結果,分別指定 475
年、2500 年回歸期之設計地震,以長、短週期譜加速度值定義簡化之設計
反應譜。規範中對於簡化之耐震設計反應譜之公式如下:

結構週期範圍 譜加速度公式 週期區間 式

較短週期 Sa = SAS(0.4+3T/ T0 ) T0.2 T0 (a)

短週期 Sa = SAS 0.2 T0 T T0 (b)

中週期 Sa = SA1/T T0 <T2.5 T0 (c) (4.18)

長週期 Sa = 0.4SAS 2.5 T0 <T (d)

一般而言,耐震設計採用反應譜計算結構物在地震中之受力大小,為
保守考慮,規範制定耐震設計反應譜時,常會加一個下限值的限制式
(4.18.d)。

由於設計地震評估多以堅硬地盤之地震動衰減律為基準,評估工址附
近之震源對工址可能構成之地震動潛勢;若工址之地盤條件不屬於堅硬地
盤,需再以地盤放大係數調整其設計地震。我國耐震設計規範亦採用此一
程序,地盤之放大係數(Fa、Fv)於耐震設計規範中規定。部份特定工址之設
計地震評估,可直接以該工址地盤條件相合之衰減律為基準,例如 NGA 衰
減律。

54 
 
 

圖 4.9 應用車籠埔斷層參數,包括規模、傾角及斷層形式等,考慮 1 公
里與 10 公里距離及不同地盤條件,以 NCREE06 衰減律之估算值建立簡化
設計反應譜,並與三組 NGA 反應譜進行比較。圖中 NGA 反應譜由於使用
不同結構週期之衰減律,為一平滑化之反應譜。比較結果顯示在 Vs30=760
m/sec 之場址,工址越接近斷層,NGA 之 CY08 反應譜在短週期處會大於簡
化反應譜。在距離大於 10 公里後,此四個反應譜結果將會近似;在 Vs30=360
m/sec 之場址,簡化反應譜會與 NGA 反應譜接近。大致上,由 NCREE06
衰減律之 0.3 秒及 1.0 秒週期譜加速度所建立之簡化反應譜,地盤條件接近
Vs30=360 m/sec,能涵蓋 NGA 平均反應譜,屬於一合理偏保守之反應譜。

由於工址鄰近活動斷層,NCREE06 衰減律對於上、下盤位置之地震動
估算是否合理則進行討論。假設工址距斷層 2 公里(設定工址之 Vs30 為 360
m/sec),初步以 NGA CY08 衰減律與 NCREE06 衰減律估算地震動值如表
4-5 所列。由 NGA CY08 衰減律得到最大譜加速度估算值落於 0.2~0.25 秒,
上盤位置之地震需求可達 2.08g,對應於 NCREE06 衰減律,其平均的短週
期值為 1.28g。NCREE06 衰減律之結果約為 NGA CY08 衰減律上、下盤估
算結果的平均值,結果如圖 4.10 所示。由上述比較,顯示 NCREE06 衰減
律對於台灣地區活動斷層地震之地震動值的估算接近 NGA 衰減律之平均
值,故 NCREE06 衰減律將被用於本研究各活動斷層之 PSHA 與 DSHA。

4.4 PSHA重分析結果

為了解近斷層效應對設計地震力的影響,針對各斷層系統設定不同距
離工址進行 PSHA,工址分佈如圖 4.11 所示。分析時活動斷層參數參考表
4-1,表中所列各活動斷層之年發生率,為分別採用 Poisson 模型與對數機
率密度函數之條件機率分析模型(Time-Predictable),套用式(4.2)及式(4.7)計
算未來 50 年內之等值年發生率。在 Time-Predictable 模型中,以車籠埔斷
層及梅山斷層為例,上一次發生時間至今靜止期(Te)分別為 13.33 年(1999
年~2013 年)及 106.5 年(1906 年~2013 年),依據古地震調查資料兩斷層之平
均再現期(Tr)為 350 年及 150 年,假設 COV 值=0.35 及 0.4,則未來 50 年兩

55 
 
 

條斷層錯動的機率分別為 0%及 68%。車籠埔斷層因應力累積需要約 300 年


的時間,故未來 50 年的發生機率極低,反之,梅山斷層因應力理論應累積
時間已接近再現期,故未來 50 年發生錯動的機率是高的。

各活動斷層系統 PSHA 結果繪於圖 4.12-圖 4.24。結果顯示,斷層若上


一次地震發生時間確定,靜止期遠小於再現期,如車籠埔斷層(圖 4.17)及獅
潭、屯子腳斷層(圖 4.13)等,此時採穩態的 Poisson 模型比 Time-Predictable
模型高估斷層的地震危害程度。然而,當斷層之靜止期接近或大於再現期,
Time-Predictable 模型的等值年發生率會高於 Poisson 模型,顯示錯動的機率
高,地震危害之貢獻也會相對提高,如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圖 4.16)
與梅山斷層(圖 4.20)。隨著斷層距離越遠,近斷層效應控制工址之地震危害
就越小,所應考慮之設計地震需求則會降低,由一般區域震源控制。

活動斷層參數變化對 PSHA 之影響,由現行規範對活動斷層所使用的


參數與現今的調查資料之差異亦可了解。以鄰近車籠埔斷層約 1 公里的工
址為例,其現行規範所需的設計地震力計算如下:

(a) 現行規範設計值:PSHA 使用之回歸期約為 700 年,規範中設計地震與


最大考量地震之短週期和一秒週期震區水平譜加速度係數為

475年:
S SD = 0.8×1.23 = 0.984 ; S LD = 0.45×1.36 = 0.612
2500年:
S SM = 1.0×1.25 = 1.25 ; S LM = 0.55×1.50 = 0.825

(b) 本研究之 PSHA:實際之古地震調查結果回歸期約為 350 年,採用 Poisson


模型之 PSHA 結果(圖 4.17),設計地震與最大考量地震之短週期和一秒
週期震區水平譜加速度值為

475年:
S SD = 1.35 ; S LD = 0.86
2500年:
56 
 
 

S SM = 1.41 ; S LM = 0.92

上述差異除斷層參數外,亦包含區域地震(Eb)之變化。由於 PSHA 程序
所採用之地震模型與時、空背景有關,同一工址在不同時期之 PSHA 結果
亦有所不同。圖 4.25 為台灣中部、西部及東部之工址地震危害度曲線比較,
結果顯示台灣地區因環境地質構造之變化,使得地震活動並不均勻,尤以
中央山脈區隔的東部地區,因屬於板塊交界帶,其區域地震活動高於其他
地區,此為現行規範對於各行政區之設計地震需求以鄉、鎮分區進行考量
之原因。再者,因近年中央氣象局地震資料庫對大地震規模之修正及區域
地震活動的變化,亦讓地震危害度重分析會與當初規範的分析結果存在時
空上的差異。圖 4.25 的結果中顯示在 475 年回歸期及 2500 年回歸期下,平
均區域地震的耐震需求已高於當時所設定計算近斷層調整因子的規範基準
值 ( S SD , S LD )=(0.8,0.45);( S SM , S LM )=(1.0,0.55)。因此,由上述比較顯示
活動斷層回歸期(Tc)之變化與時、空上區域地震(Eb)的改變,將影響 PSHA
之結果。若以 PSHA 程序制訂近斷層調整因子,現行規範勢必將需大幅度
修訂。

 
 

57 
 
 

表 4-1、各斷層系統於 PSHA 及 DSHA 分析的參數


PSHA 分析 DSHA 分析
群 未來 50 年
斷層 上次發生
組 再現期 ML 分析模型 之等值年 長度 ML
地震時間
發生率
Poisson 0.000667
G1-2 新城斷層 - 1500 7.3 ~ 6.8 28 7.0
Time-Verying -

獅潭-屯子腳 Poisson 0.002857


G1-2 1935 350 7.4 ~ 6.9 Time-Verying 50 7.1
斷層 0.000503
(COV=0.5)
Poisson 0.000667
G1-3 三義斷層 - 1500 7.3 ~ 6.8 33 7.0
Time-Verying -
Poisson 0.002857
G1-1 車籠埔斷層 1999 350 7.6~7.1 Time-Verying 92 7.3
0.000000
(COV=0.35)
彰化、大甲、 Poisson 0.002857
G1-2 1848 350 7.6~7.1 Time-Verying 79 7.3
鐵砧山斷層 0.002690
(COV=0.5)
大茅埔-雙冬 Poisson 0.001429
G1-2 - 700 7.6 ~ 7.1 69 7.3
斷層 Time-Verying -
大尖山-觸口 Poisson 0.000667
G1-3 - 1500 7.6 ~ 7.1 53 7.3
斷層 Time-Verying -
Poisson 0.008696
G1-1 梅山斷層 1906 115 7.0 ~ 6.5 Time-Verying 25 6.7
0.013537
(COV=0.4)
Poisson 0.000667
G1-3 六甲斷層 - 1500 7.0 ~ 6.5 17 6.7
Time-Verying -
Poisson 0.004762
G1-1 新化斷層 1946 210 6.5 ~ 6.0 Time-Verying 6 6.3
0.001585
(COV=0.45)
Poisson 0.000667
G1-3 旗山斷層 - 1500 7.3 ~ 6.8 30 7.0
Time-Verying -

花東縱谷系 Poisson 0.006667 71


G1-1 1951 150 7.6 ~7.1 Time-Verying 7.3
列斷層 0.005569 110
(COV=0.45)

58 
 
 

表 4-2、大陸東部地區地震動衰減律(汪素雲等人,2000)

(a) Ⅲ型:最大加速度(PGA)衰減律係數

C1 C2 C3 C4 C5 C6 備註
0.4394 1.1382 -0.0347 -2.3469 0.727 0.573 長軸
0.0116 0.8824 -0.0193 -1.8275 0.1142 0.7236 短軸

(b) II型:有效加速度(EPA)衰減律係數

C1 C2 C3 C4 C5 C6 備註
2.304 0.747 0.0 -2.590 2.789 0.451 長軸
1.184 0.585 0.0 -1.764 1.046 0.451 短軸

表4-3、大陸地區中強地震活動區之加速度衰減律(盧建旗等人,2008)

(a) Ⅲ型:最大加速度(PGA)衰減律係數及標準差

C1 C2 C3 C4 C5 C6 σ 備註
1.4418 0.7711 0.0234 -2.0293 0.95 0.45 0.085 長軸
0.7695 0.7870 -0.0250 -1.7815 0.45 0.50 0.130 短軸

(b) Ⅱ型:有效最大加速度(EPA)衰減律係數及標準差

C1 C2 C3 C4 C5 C6 σ 備註
2.9793 0.6247 0.00 -2.5682 2.789 0.451 0.134 長軸
1.8440 0.4804 0.00 -1.7870 1.046 0.451 0.084 短軸

59 
 
 

表4-4、福建及鄰區之地震動衰減律(蔡輝騰等人,2009)

(a) 模型Ⅱ:最大水平加速度(PGA)衰減律係數(σ=0.232)

長軸方向係數
C1 C2 C4 C5 C6
2.7130 0.2705 -1.4509 2.2681 0.3058
短軸方向係數
C1 C2 C4 C5 C6
2.4595 0.2689 -1.4109 1.5029 0.3153

(b) 模型Ⅲ:最大水平加速度(PGA)衰減律係數(σ=0.232)

長軸方向係數
C1 C2 C4 C5 C6
2.3980 0.4256 -0.0106 -1.5954 2.9443
短軸方向係數
C1 C2 C4 C5 C6
2.1262 0.4211 -0.0103 -1.5512 1.9726

表4-5、鄰近斷層系統之工址(R=2km)可能之地震動值
活動斷層參數 NCREE06 NGA(CY08)
地震規模 ML7.3 Mw7.3
斷層距離 Rrup=2km Rrup=2km
地震動估算值, (g) PGA Sa(0.3s) Sa (1.0s) PGA Sa (0.20s) Sa (1.0s)
(上盤) 0.80 1.28 0.82 1.05 2.08 1.00
地震動估算值, (g) PGA Sa (0.3s) Sa (1.0s) PGA Sa (0.25s) Sa (1.0s)
(下盤) 0.80 1.28 0.82 0.63 1.37 0.75

60 
 
 

圖 4.1、回歸期 Tr 之特徵地震於未來 Tp 時的發生機率與靜止期(Te)關係比較


 

1.0 1.0

PDF
0.8 0.8

CDF

0.6 0.6

0.4 0.4

0.2 0.2

0.0 0.0
0.0 0.5 1.0 1.5 2.0 2.5 3.0
Normalized Time, (t/Tr)

圖 4.2、特徵地震再現期之機率密度函數與累積機率密度函數比較
(COV=0.5)

圖 4.3、特徵地震再現期之不同 COV 值之對數機率密度函數比較


61 
 
 

(a) 車籠埔斷層
 

 
(b) 花東縱谷斷層系列
 

(c) 梅山斷層
 

圖 4.4、活動斷層再現期於 PSHA 之影響比較


62 
 
 

The parameters of reference attenuation forms(NCREE, 2006)


Period b1 b2 b3 b4 b5 σlnErr
PGA 0.0028 1.7331 2.0639 0.0999 0.7719 0.7815
Sas (T=0.3s) 0.0079 1.7253 2.0489 0.1199 0.7850 0.7201
Sa1(T=1.0s) 0.0027 1.7731 2.0419 0.1154 0.7714 0.7018

y  PGA( g )  f  M , R   b1eb2 M  R  b4 exp(b5 M ) 


 b3

PGA-Attenuation Curve, GeoMean[EW,NS) Sas-Attenuation Curve, GeoMean[EW,NS) Sa1-Attenuation Curve, GeoMean[EW,NS)


Data : M = 5.0 -- 7.5; Depth = 0-35 km, S1 Site Data : M = 5.0 --- 7.5; Depth = 0-35 km Data : M = 5.0 --- 7.5; Depth = 0-35 km
4 4
3 3

2 2

1E+000 1E+09 1E+09


8 8
7 7
6 6
5 5
4 4
3 3

2 2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1E-001 1E-19 1E-19
8 8
7 7
6 6
5 5
4 4
3 3
Sas, Ca2003, M=7 Sa1, Ca2003, M=7
2 2
Sas, Ca2003, M=6 Sa1, Ca2003, M=6

1E-002 1E-29 Sas, Ca2003, M=5 1E-29 Sa1, Ca2003, M=5


8 8
7 Data, M=7.0-7.5 7 Data, M=7.0-7.5
6 6
5 5
4 Data, M=6.0-7.0 4 Data, M=6.0-7.0
3 Data, M=5.5-6.0 3 Data, M=5.5-6.0
2 Data, M=5.0-5.5 2 Data, M=5.0-5.5
CA03S1, M=7
CA03S1, M=6
1E-003 CA03S1, M=5 1E-39 1E-39
8 8
Data, M=7.0-7.5 7 7
6 6
Data, M=6.0-7.0 5 5
Data, M=5.5-6.0 4 4
Data, M=5.0-5.5 3 3

2 2
1E-001 1E+000 1E+001 1E+002 1E-1 1E+0 1E+1 1E+2 1E-1 1E+0 1E+1 1E+2
Distance, km Distance, km Distance, km

圖 4.5、台灣地區堅硬地盤地震動衰減律及其係數

圖 4.6、NCREE06 衰減律、NGA 衰減律與實際地震紀錄之比較


(以 921 地震紀錄為參考)

63 
 
 

圖 4.7 大陸地區中強地震活動區之加速度衰減律(盧建旗等人,2008)

圖 4.8 大陸華南地區與臺灣之地震動衰減律比較

64 
 
 

Vs30=300m/sec Vs30=300m/sec 

Vs30=760m/sec Vs30=760m/sec 

圖 4.9、耐震設計規範之簡化反應譜與 NGA 平均反應譜之比較


 
Response Spectrum(Damping=5%)
10
Vs30=360m/sec
Mw=7.3(ML7.3)
Reverse Fault
R=2km
1
Sa,g

0.1
CY08(hanging wall)
NCREE06
CY08(footing wall)
0.01

0.01 0.1 1 10
Period ,sec

圖 4.10、不同地震動衰減律之估算值

65 
 
 

(a) 新城斷層 (b) 獅潭、屯子腳斷層帶

(c) 三義斷層 (d) 車籠埔斷層

(e) 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帶 (f) 大茅埔-雙冬斷層

圖 4.11、分析時所假設工址與活動斷層之相對位置

66 
 
 

(g) 大尖山、觸口斷層帶 (h) 梅山斷層

(i) 六甲斷層 (j) 新化斷層

(k) 旗山斷層

圖 4.11(續)、分析時所假設工址與活動斷層之相對位置

67 
 
 

(l) 花東縱谷斷層北段 (m) 花東縱谷斷層南段

圖 4.11(續)、分析時所假設工址與活動斷層之相對位置
 
 

圖 4.12、新城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68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13、獅潭、屯子腳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

69 
 
 

圖 4.14、三義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圖 4.15、大茅埔-雙冬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70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16、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

71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17、車籠埔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

72 
 
 

圖 4.18、大尖山、觸口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圖 4.19、六甲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73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20、梅山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

74 
 
 

(a) Poisson模型

(b) Time-Predictable模型

圖 4.21、新化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

75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22、花東縱谷系統斷層北段之 PSHA 分析結果


76 
 
 

(a) Poisson 模型

(b) Time-Predictable 模型

圖 4.23、花東縱谷系統斷層南段之 PSHA 分析結果

77 
 
 

圖 4.24、旗山斷層之 PSHA 分析結果(Poisson 模型)


 
 
 

 
圖 4.25、台灣不同區域地震活動之地震危害度曲線

78 
 
 

第五章 近斷層調整因子設定
由前一章節之研究成果顯示,活動斷層之活動跡證在過去與現階段有
差異,若延續過去採用機率式地震危害度分析(PSHA),藉由特徵地震模式
考量活動斷層之影響,重新分析各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則現行耐震設
計規範勢必需進行大規模的改版,此舉對既有或正在興建之耐震結構衝擊
較大。為保持規範之一致性,既有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不變動之條件下,
本研究針對既有斷層進行 DSHA 定值法分析,將斷層特徵地震規模、再現
期與距離等因素納入討論,並與 PSHA 結果建立關係函數η,進而探討其
應用於新增列之活動斷層之合理性。

5.1 DSHA分析

現行規範對於近斷層工址在耐震設計上之地震需求,以 PSHA 機率法


分析得到,考慮了工址附近之區域地震活動(Eb)及活動斷層特性-規模(Mc)、
再現期(Tc)。在評估活動斷層影響的方法中,DSHA 定值法是為估算近斷層
效應最直接的方式,由活動斷層可能之規模(Mc)及與工址之距離(R),套用
地震動衰減律求得近斷層區域之地震動值,分析結果隨著活動斷層特徵規
模不同而改變。此兩種方式求得地震需求之差異在於,PSHA 可同時考慮區
域地震(Eb)與活動斷層活動(Mc, Tc)之貢獻,DSHA 則直接反應活動斷層之影
響,與再現期(Tc)無關。

由表 4-1 中,12 個活動斷層系統可能之特徵地震可歸類為五種規模大


小,將其配合 0.3 秒短週期譜加速度值(Sas)及 1.0 秒長週期譜加速度值(Sa1)
的地震動衰減律(NCREE06),在不同距離下工址可能之地震動大小如圖 5.1
所示。比較各活動斷層 DSHA 與 PSHA 之分析結果,如圖 5.2~圖 5.13 所示,
圖中黑色實線為 DSHA 對地震動的評估結果,藍點與紅點為採用不同機率
模型之 PSHA 結果。應用上,以 475 年及 2500 年回歸期之規範基準值( S SD ,
S LD )=(0.8,0.45);( S SM , S LM )=(1.0,0.55)為依據(圖中紫色線),將圖中黑色
實線視為鄰近斷層工址所應達到的設計地震力,利用橫軸的距離對應右邊
縱軸即可推求該距離下,工址之設計地震力需求在配合規範基準值時所需
79 
 
 

調整之倍率,此倍率即為近斷層調整因子。既有斷層之結果中亦繪出規範
中隨距離變化之近斷層調整因子,以茲比較。針對各活動斷層分析結果,
依據群組分類,分別說明如下:

(a) G1-1 群組:為斷層參數調查資料明確,且再現期較短之活動斷層。

 車籠埔斷層:分析結果如圖 5.2 所示。圖中 R=2 公里之工址,其 475


年回歸期之短週期譜加速度值 Sas,直接由左邊縱軸得設計地震力約
為 1.3g,對應右邊縱軸可得近斷層調整因子 NA 約為 1.63,略高於
現行規範的 1.23。對應兩種地震模型進行 PSHA 之結果顯示,採用
Time-Predictable 模型分析時,因其未來 50 年之等值年發生率趨近
於 0,故地震危害會由一般震源所控制(圖中紅色點),接近規範基準
值。若以卜桑地震模型分析(圖中藍色三角形),顯示近距離工址之
地震危害會被車籠埔斷層所控制,接近 DSHA 結果。另一方面,
DSHA 為直接反映工址受到活動斷層之影響,比較結果顯示過去規
範對於車籠埔斷層回歸期之設定是大於實際古地震調查成果的 350
年,因此 PSHA 結果在短週期處會低估斷層之影響,導致設定之近
斷層調整因子會略低。

 梅山斷層:分析結果如圖 5.3 所示。由於梅山斷層之再現期約 115


年,自上一次地震在 1906 年發生後,現今靜止期已接近再現期,
未來地震發生機率高,因此,採用兩種特徵地震機率模型之 PSHA
結果均接近,並相似於 DSHA 結果。鄰近工址之地震危害在設計地
震與最大考量地震下皆會由梅山斷層所控制,影響範圍在接近斷層
10 公里區域內。由於梅山斷層再現期之資訊明確,現行規範對其所
建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與 DSHA 分析結果是相當的。

 花東縱谷斷層:分析結果如圖 5.4 所示。該斷層上一次發生地震時


間為 1951 年,在 150 年再現期的假設下,未來 50 年之再發生機率
顯著,Time-Predictable 模型模擬之等值年發生機率約為 0.005569,
卜桑地震模型模擬年發生機率約為 0.006667,兩者發生機率接近。
80 
 
 

因此,由圖中結果顯示,PSHA 分析結果在 475 年及 2500 年回歸期


處,鄰近工址之地震危害由米崙斷層貢獻度高,結果均接近 DSHA
結果。由於斷層再現期之假設較先前分析為短且正確定較高,因此
設計地震力所對應之近斷層調整因子會略高於現行規範。

 新化斷層:分析結果如圖 5.5 所示,結果與梅山斷層相近,皆因靜


止期與再現期接近,PSHA 與 DSHA 分析結果相近,在 475 年與 2500
年回歸期時,工址之地震危害度會被斷層所控制。由於其斷層長度
較短,受活動斷層影響之範圍較小,現行規範設定在 6 公里區域內。

(b) G1-2 群組:為資料較 G1-1 群組不明確但有一定可信度之斷層。

 獅潭、屯子腳斷層:結果如圖 5.6 所示。上一次地震時間為 1935 年,


靜止期與再現期之比例接近 0.5。PSHA 採用 Time-Predictable 模型
之分析結果顯示,475 年回歸期之設計地震受到斷層影響較小,主
要控制長回歸期處的地震危害。而採用 Poisson 模型之 PSHA 結果
接近 DSHA 結果。故現行規範對此斷層之設定,在設計地震下是略
為保守,乃因過去的分析對於活動斷層參數之設定略保守。

 大茅埔-雙冬斷層:由於該斷層鄰近車籠埔斷層,依據地質調查資
料,1999 年的集集地震的發生,導致該斷層有錯動跡象。對於同時
鄰近車籠埔斷層及大茅埔-雙冬斷層的工址,地震需求須分別進行探
討。分析結果如圖 5.7 所示,進行 PSHA 時,車籠埔斷層因再現期
明確採用 Time-Predictable 模型,大茅埔-雙冬斷層設定為 700 年再
現期,並採 Poisson 模型進行分析。分析結果顯示,鄰近大茅埔-雙
冬斷層之距離小於 5 公里(距離車籠埔斷層遠)時,最大考量地震將
被斷層所控制,接近 DSHA 結果。在 475 年回歸期,附近工址之地
震危害將由一般震源所控制。針對車籠埔斷層而言,由於未來 50
年內之年發生機率小,斷層並不控制 PSHA 結果。因此,結果可反
映背景地震之變化,顯示近年來更新的地震目錄及地震危害度分析
參數,使背景地震之危害度貢獻皆略高於現行規範之基準值,來自
81 
 
 

於台灣東部遠域大地震之影響。

 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帶:分析結果如圖 5.8 所示,最近一次發


生地震時間為 1848 年,在參數設定上亦屬於靜止期接近再現期之
活動斷層,因此其 PSHA 與 DSHA 分析結果是接近的,鄰近斷層之
工址,設計地震與最大考量地震將會被此斷層帶所控制。而其斷層
長度約 80 公里,影響範圍約 12 公里區域內。

 新城斷層:分析結果如圖 5.9 所示。由於其再現期接近 1500 年,現


今靜止期與再現期之比例是較小的,因此工址受到斷層控制主要在
長回歸期處,即在最大考量地震時須加強考慮此斷層之影響。

(c) G1-3 群組:為調查資料不明確之斷層,對於此群組斷層之再現期設定均


定義為 1500 年。此群組多為 2010 年被中央地質調查所重新定義的第一
類活動斷層,包括三義斷層、六甲斷層與旗山斷層,其中大尖山、觸口
斷層帶以被現行規範所定義。分析結果繪於圖 5.10 至圖 5.13。由於此類
之斷層活動度並不明確,PSHA 採用卜桑特徵地震模型。分析結果顯示
再現期較長的活動斷層,工址在耐震分析上所需考慮之最大考量地震會
由斷層所控制,此時 PSHA 結果都會接近 DSHA。由於此群組之活動斷
層多位於台灣西部,地震活動度較東部低,因此背景地震之影響會接近
或低於現行規範之基準值,而因斷層長度不長,影響範圍會較小,多約
為 8 公里左右。

由上述結果顯示,再現期較短之活動斷層,採用 Poisson 模型的 PSHA


結果中,475 年及 2500 年之設計地震均會被斷層所控制,並與 DSHA 結果
相近,如車籠埔斷層、梅山斷層。主要控制因素除再現期較短外,斷層之
特徵地震亦會影響長回歸期處之地震危害,如梅山斷層因現行規範所考慮
之規模接近 ML7.1,因而需調整之比例較高。而具有長再現期特徵之活動斷
層,鄰近工址在設計上所需之最大考量地震(2500 年回歸期)會被活動斷層
所控制,此時 PSHA 接近 DSHA,但對於 475 年回歸期之設計地震則活動
斷層之影響則較小,如大尖山、觸口斷層。
82 
 
 

已列於現行規範中之既有斷層,在 PSHA 與 DSHA 結果之比較下,顯


示現行規範對於近斷層調整因子之設定是偏保守的,主要因為斷層再現期
在設定上有所差異。在現行規範中,鄰近斷層工址之設計地震力須考慮近
斷層效應,為規範基準值乘上近斷層調整因子,而 DSHA 結果直接視為地
震需求。因此,本研究探討兩者可能之關聯性,作為新增列活動斷層設定
近斷層調整因子之參考。

5.2 關係函數(Correlation factor)η

隨著區域地震活動(Eb)在時、空序列上的不同、活動斷層特徵參數(Tc)
的再發現,PSHA 結果會有大幅度之更動,進而影響近斷層調整因子之設
定。因此,DSHA 法可避免結果受到區域地震活動變化與活動斷層參數改
變之影響,直接獲得設計地震需求。為能保持現行規範的一致性,本研究
以一關係函數η(Correlation factor)代表既有斷層過去 PSHA 結果與 DSHA
間之關聯性,如式(5.1)表示:

PSHA( Eb , M c , Tc , R )
 ( Eb , Tc , M c )  (5.1)
DSHA( M c , R )

其中 PSHA(Eb, Mc, Tc, R)是現行規範中既有斷層過去 PSHA 結果,以規範基


準值乘上特定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A 及 NV 得到;DSHA(Mc, R)為同一工
址採定值法分析之地震動值。
本報告第 4.4 節中,以台灣中部、西部及東部之地震危害度曲線進行比
較,顯示近年中央氣象局地震資料庫對大地震之規模修正及區域地震活動
的變化,亦讓地震危害度重分析與當初規範的分析結果存在時序上的差
異。若此差異要被考慮,則設定近斷層調整因子時所採用之背景值(區域地
震之地震危害(Eb))便有所不同,此為採用 PSHA 機率法重新考量活動斷層
之近斷層調整因子所遭遇之問題。因此,式 5.1 之關係函數η,將當時之區
域地震活動(Eb)之影響直接由 PSHA(Eb, Mc, Tc, R)中反映。對應於 DSHA(Mc,
R),此公式可涵蓋 DSHA 所無法反應區域地震活動之變化,包括活動斷層
規模與再現期變動之影響。
83 
 
 

5.3 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分析

依據規範,鄰近斷層工址之設計地震需求,為短週期和一秒週期震區
水平譜加速度係數的規範基準值與近斷層調整因子之乘積。近斷層調整因
子為經由 PSHA 所定義,套用式(5.1),則設計地震與最大考量地震下的關
係函數(Correlation factor)η可被計算如下:

 D 0.8N A 1.0 N A
  A  SDSHA  AM 
SDSHA

;
S S
 (5.2)
 D  0.45 N 0.55NV
V
M 
 L DSHA
SL L
SDSHA
 L

其中式中上標 D 與 M 分別為回歸期 475 年之設計地震及 2500 年之最大考


量地震,下標 A 與 L 則對應短週期和一秒週期震區水平譜加速度係數。各
斷層系統之 DSHA,採用 NCREE06 地震動衰減律,套入斷層之特徵地震及
工址距離,估算可能之地震動值,包括 0.3 秒、1.0 秒週期之譜加速度值。
現行規範所列之既有斷層如表 5-1 所列,表中亦列出當時進行 PSHA 所設定
之參數。再現期可區分為四類:花東縱谷、梅山與新化等斷層約為 100~300
年;獅潭與屯子腳斷層可能在 300~400 年;車籠埔斷層設定為 700 年左右;
大尖山、觸口斷層則大於 1000 年。以近斷層工址(2km)之工址為例,其關
係函數η應用式 5.2 之計算結果列於表 5-1 中,其分佈與所對應之活動斷層
再現期的比較如圖 5.14 所示。圖中顯示關係函數η隨著斷層之再現期變長
而遞減;再現期大於 1500 年後,關係函數η會趨近一定值,表示活動斷層
對工址設計地震力之影響開始不顯著,亦即表示工址之地震潛勢受一般區
域地震控制。

表 5-1 列出既有斷層之關係函數η,為 PSHA 與 DSHA 所求得設計地震


力間之比例關係,將應用於對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步驟如
下:
1. 以表 4-1 中列出之新增列活動斷層之參數,進行 DSHA 求得不同距
離下工址之設計地震需求。
84 
 
 

2. 將新增列活動斷層再現期,參考圖 5.14 中具相近再現期(推估)之既


有斷層,得到關係函數η。以旗山斷層為例,假設再現期為 1500
年,關係函數η所須對應之既有斷層為大尖山-觸口斷層,大茅埔-
雙冬斷層則參考車籠埔斷層。
3. 以 關 係 函 數 η 比 例 調 整 設 計 需 求 , 並 對 應 規 範 基 準 值 (( S SD ,
S LD )=(0.8,0.45);( S SM , S LM )=(1.0,0.55)),獲得隨不同距離下之近
斷層調整因子。
4. 採同樣流程,各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可被建立。

上述之定值法分析,採用 NCREE06 衰減律進行計算,分析結果為堅硬


地盤所適用。依據分析成果與流程,近斷層工址於耐震設計所需之近斷層
調整因子可被計算,表 5-2 為本研究針對新增列活動斷層所建議之近斷層調
整因子,隨距離變化,超過影響範圍則回歸一般震區。

5.4 斷層影響範圍檢討

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之活動斷層位置,配合應考慮近斷層效應之
距離範圍,被涵蓋的鄉、鎮、市行政區分布如圖 5.15~5.27 所示。近年來,
由於行政區之規劃已有所變更,本研究除針對新增列之活動斷層與附近行
政區逐一繪出檢視外,對於既有斷層亦進行檢討,以供現行規範參考。圖
中之影響範圍乃參照表 5-2 之最大距離,以斷層線為中心向左右兩邊展開所
涵蓋之區域。以 GIS 軟體套疊目前之行政區與斷層影響範圍,以既有斷層
之車籠埔斷層(圖 5.17)與大尖山、觸口斷層(圖 5.19)為例,在斷層沿線的影
響範圍內,會發現部分行政區並未被現行規範納入須考慮近斷層效應,如
鄰近車籠埔斷層的清水、沙鹿與梅山等鄉鎮,位於大尖山、觸口斷層沿線
的古坑鄉等,均須被定義為近斷層區域。重新比較後,被遺落而未被標示
之行政區或單一鄉鎮僅一小區域位於影響範圍,則即被挑出,結果提供建
物規範參考。

圖 5.27 為旗山斷層之影響範圍,由圖中可以發現鄰近斷層之行政區的
475 年回歸期水平震區譜加速度係數為 0.6~0.7,屬於弱震區。斷層於 2010

85 
 
 

年被提升為第一類活動斷層,依據規範,斷層附近行政區之水平震區係數,
會因近斷層效應而實質變更為強震區,進而提高為 0.8。由於提高幅度太大,
對既有或正在興建之建物衝擊過大,因此,未免相鄰鄉鎮之設計地震差異
過劇,旗山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在大於 8 公里後多設定一階級,使行政
區之設計地震在規範基準值乘上近斷層調整因子會接近一般震區之設定。

5.5 近斷層調整因子設定檢討

鄰近活動斷層之工址之設計地震需求,可經由 PSHA 與 DSHA 得到,


分析時採用參數包括斷層規模、斷層長度、再現期,其中斷層長度與斷層
規模呈正比。將設計地震需求配合規範基準值(( S SD , S LD )=(0.8,0.45);( S SM ,
S LM )=(1.0,0.55)),所得到之近斷層調整因子進行檢視,進一步探討與斷層
參數間之關聯性,避免過度保守或低估。

圖 5.28 為 12 個斷層系統與工址距離 R=2 公里時,其近斷層調整因子


與斷層長度、斷層再現期之關係比較,包括 475 年與 2500 年回歸期之結果。
圖 5.28(a)中顯示,近斷層調整因子隨著斷層長度(規模)變大,其中梅山斷層
(MSN)為既有斷層,過去 PSHA 採用的規模接近 7.1,雖其斷層長度較短,
但近斷層調整因子之設定是較為保守。反觀,大尖山、觸口斷層(TC)其特
徵規模與車籠埔斷層(CLP)相當,但近斷層效應之調整顯示略低於車籠埔斷
層,此與斷層再現期設定有關。隨著斷層再現期變大,近斷層調整因子之
趨勢會變小,對近斷層效應之考量則會有所差異。2500 年回歸期之近斷層
調整因子亦有相同之比較結果。

由上述比較,顯示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設定,與斷層特
性有關,大致上與斷層長度(規模)呈正相關性,與再現期呈負相關性。

5.6 近斷層工址設計反應譜比較

由於第一類活動斷層數量增加,工址將可能同時鄰近多條活動斷層,
因此設計地震及最大考量地震均必須同時涵蓋多條活動斷層之地震危害。
規範增加新增列活動斷層影響的行政區後,可能發生工址決定設計地震反

86 
 
 

應譜時,短、長週期處之譜加速度值會由不同斷層控制,如圖 5.29 所示。


如一同時鄰近車籠埔斷層與大茅埔-雙冬斷層之工址案例,圖中為 475 年回
歸期設計地震反應譜。比較結果顯示,工址之設計反應譜,短週期處之譜
加速度值由大茅埔-雙冬斷層所控制,長週期則由車籠埔斷層所控制。

依據規範精神,結構物之耐震設計必須考量最具威脅之地震,因此,
若工址鄰近多條活動斷層時,必須依照規範流程獲得多條設計反應譜後,
取一包絡反應譜以能同時涵蓋各斷層之影響(劉勛仁等,2014)。

87 
 
 

表5-1、現行規範既有斷層之關係函數η

現行規範 475 年回歸期 2500 年回歸期


所設定之 斷層 ML
再現期 Scale A* Scale V* Scale A* Scale V*

花東縱谷 7.3 0.85 0.83 0.99 1.01


100~300 6.7
梅山 0.91 0.89 1.08 1.12
年 (7.1)
新化 6.3 0.89 0.80 1.17 1.10

300~400 獅潭 7.1 0.79 0.73 0.98 0.95


年 屯子腳 7.1 0.79 0.72 0.98 0.95
(~700 年?) 車籠埔 7.3 0.73 0.71 0.93 0.96
~1000 年 大尖山、觸口 7.3 0.69 0.60 0.90 0.91

*A與V分別為短、中長週期之譜加速度值

88 
 
 

表5-2 新增列活動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建議值
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A 不需考慮近斷
1.35 1.25 1.10 1.05 1.00 層效應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V 不需考慮近斷
1.40 1.25 1.10 1.05 1.00 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A 不需考慮近斷
1.33 1.18 1.10 1.05 1.00 層效應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V 不需考慮近斷
1.50 1.32 1.20 1.10 1.00 層效應

大茅埔-雙冬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A 不需考慮近斷
1.35 1.25 1.10 1.05 1.00 層效應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V 不需考慮近斷
1.40 1.25 1.10 1.05 1.00 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A 不需考慮近斷
1.25 1.15 1.10 1.05 1.00 層效應
r ≦2 km 2<r ≦5 km 5<r ≦8 km 8<r ≦12 km 12<r ≦14 km r >14 km
NV 不需考慮近斷
1.50 1.35 1.20 1.10 1.00 層效應

89 
 
 

新城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A
1.10 1.05 1.0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V
1.15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A
1.20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V
1.35 1.20 1.1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三義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A
1.10 1.05 1.0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V
1.15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A
1.20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6<r ≦8km r >8 km


NV
1.35 1.20 1.1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90 
 
 

六甲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r>6 km
NA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r>6 km


NV
1.15 1.1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 ≦2 km 2<r ≦4 km 4<r ≦6 km r>6 km
NA
1.10 1.05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 ≦2 km 2<r ≦4 km 4<r ≦6 km r>6 km


NV
1.25 1.10 1.0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旗山斷層
(a) 475 年回歸期
r≦2 km 2<r≦4 km 4<r≦6 km 6<r≦8 km 8<r≦10 km r>10km
NA
1.15 1.10 1.05 1.00 0.9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2 km 2<r≦4 km 4<r≦6 km 6<r≦8 km 8<r≦10 km r>10km


NV
1.20 1.10 1.05 1.00 0.9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b) 2500 年回歸期
r≦2 km 2<r≦4 km 4<r≦6 km 6<r≦8 km 8<r≦10 km r>10km
NA
1.20 1.10 1.05 1.00 0.90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r≦2 km 2<r≦4 km 4<r≦6 km 6<r≦8 km 8<r≦10 km r>10km


NV
1.35 1.20 1.10 1.00 0.95 不需考慮近斷層效應

91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92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圖 5.1、DSHA 分析不同特徵規模之活動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地震動值

圖 5.2、DSHA 及 PSHA 分析車籠埔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V Ratio NA Ratio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93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因子
圖 5.3、DSHA 及 PSHA 分析梅山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A Ratio

圖 5.4、DSHA 及 PSHA 分析花東縱谷斷層系統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


NV Ratio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94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整因子
圖 5.5、DSHA 及 PSHA 分析新化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A Ratio

圖 5.6、DSHA 及 PSHA 分析獅潭、屯子腳斷層帶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


NV Ratio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95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斷層調整因子
NV Ratio NA Ratio
圖 5.7、DSHA 及 PSHA 分析大茅埔-雙冬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

圖 5.8、DSHA 及 PSHA 分析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帶在不同距離下之近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NV Ratio NA Ratio

96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圖 5.9、DSHA 及 PSHA 分析新城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圖 5.10、DSHA 及 PSHA 分析三義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V Ratio NA Ratio NV Ratio NA Ratio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NV Ratio NA Ratio

97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調整因子

圖 5.12、DSHA 及 PSHA 分析六甲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圖 5.11、DSHA 及 PSHA 分析大尖山、觸口斷層帶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

NV Ratio NA Ratio NV Ratio NA Ratio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NV Ratio NA Ratio

98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1 [g] Spectral Acceleration, Sas [g]

圖 5.13、DSHA 及 PSHA 分析旗山斷層在不同距離下之近斷層調整因子

NV Ratio NA Ratio
 

(a) 475年回歸期

(b) 2500年回歸期

圖 5.14、既有活動斷層(再現期)之關係函數分佈

99 
 
 

既有斷層:獅潭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10~12km
SDS=0.7~0.8

圖 5.15、獅潭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既有斷層:屯子腳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10~12km
SDS=0.7~0.8

圖 5.16、屯子腳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0 
 
 

既有斷層:車籠埔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新增鄰近斷
層之鄉鎮

移除之鄉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12~14km
SDS=0.7~0.8

圖 5.17、車籠埔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既有斷層:梅山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新增鄰近斷
層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8~10km
SDS=0.7~0.8

圖 5.18、梅山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1 
 
 

既有斷層:大尖山、觸口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新增鄰近斷
層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8~10km
SDS=0.7~0.8
古坑鄉於原規範表2-1中
僅鄰近梅山及車籠埔斷層

圖 5.19、梅山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既有斷層:新化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新增鄰近斷
層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5~7km
SDS=0.7~0.8

圖 5.20、新化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2 
 
 

既有斷層:花東縱谷斷層

原規範鄰近
斷層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新增鄰近斷
層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12~14km
SDS=0.7~0.8

圖 5.21、花東縱谷斷層系統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新增斷層:新城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影響範圍

R=6~8km
SDS=0.7~0.8

圖 5.22、新城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3 
 
 

新增斷層:彰化、大甲、鐵砧山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12~14km

SDS=0.7~0.8

圖 5.23、彰化斷層系統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新增斷層:大茅埔-雙冬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12~14km
SDS=0.7~0.8

圖 5.24、大茅埔-雙冬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4 
 
 

新增斷層:三義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6~8km
SDS=0.7~0.8

圖 5.25、三義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新增斷層:六甲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D
回歸期
S S

R=4~6km

SDS=0.7~0.8

圖 5.26、六甲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5 
 
 

新增斷層:旗山斷層

納入斷層考
量之鄉鎮
未納入考
量之鄉鎮

竹南 鄉鎮
0.7 475年
回歸期 S
SD

R=6~8km
SDS=0.6~0.7

圖 5.27、旗山斷層影響範圍與行政區分佈比較
 
 

106 
 
 

1.6 1.6
LV

1.4 1.4 MSN

NV@2km
NA@2km

LV TS CH
ML ML
MSN CLP
TS CH 6.3 to 6.31 ST 6.3 to 6.31
TZ 6.7 to 6.71
TZ
ST 6.7 to 6.71
1.2 7 to 7.01 1.2 7 to 7.01
HHA CLP
7.1 to 7.11 CSN 7.1 to 7.11
CSN TC 7.3 to 7.31 HHALCAHCG
SYI TC 7.3 to 7.31
LCAHCG
SYI
475yrs 475yrs
1 1

0 40 80 120 160 0 40 80 120 160


Fault Length,[km] Fault Length,[km]
1.6 1.6
LV

MSN
1.4 LV 1.4 CH TS

NV@2km
NA@2km

MSN CH TS CLP
ST
TZ
TZ
ST
HHA CLP
1.2 1.2 CSN
CSN
TC HHA LCA
SYI
HCG
TC
LCA
SYI
HCG
475yrs 475yrs
1 1

0 400 800 1200 1600 0 400 800 1200 1600


Return Period,[year] Return Period,[year]  

(a) 475 年

1.6 1.6
2500yrs LV

TS CH CLP
MSN ML
1.4 ML 1.4 ST
TZ
TC 6.3 to 6.31
6.3 to 6.31 6.7 to 6.71
6.7 to 6.71 HCG
CSN
SYI
CH LV 7 to 7.01
HHA MSN 7 to 7.01 HHA
7.1 to 7.11
ST
TZ TS CLP 7.1 to 7.11 LCA
1.2 1.2 7.3 to 7.31
HCG
CSN
SYI TC 7.3 to 7.31

LCA
2500yrs
1 1

0 40 80 120 160 0 40 80 120 160


Fault Length,[km] Fault Length,[km]
1.6 1.6
LV

CH CLP
TS
MSN
TZ
ST TC
1.4 1.4
SYI
HCG
CSN
LV CH
MSN
HHA HHA
TZ
ST TS
CLP LCA
1.2 TC
SYI
HCG
CSN 1.2

LCA
2500yrs 2500yrs
1 1

0 400 800 1200 1600 0 400 800 1200 1600


Return Period,[year] Return Period,[year]

(b) 2500 年

圖 5.28、近斷層調整因子與斷層長度、再現期之比較

107 
 
 

車籠埔斷層
大茅埔‐雙冬斷層

近斷層 距離 Na Nv SDS SD1 Tc


(km) (SC1) (SC1)
(1)車籠埔斷層 3.04 1.16 1.32 0.93  0.59  0.64 
(2)大茅埔‐雙冬斷層 4.53 1.25 1.25 1.00  0.56  0.56 

(a)

車籠埔斷層
大尖山斷層

近斷層 距離 Na Nv SDS SD1 Tc


(km) (SC1) (SC1)
(1)大尖山斷層 0.26 1.15 1.15 0.92  0.52  0.56 
(2)車籠埔斷層 6.50 1.07 1.22 0.86  0.55  0.64 

(b)

三義斷層

大甲斷層

近斷層 距離 Na Nv SDS SD1 Tc


(km) (SC1) (SC1)
(1)三義斷層 10.51 N.C. N.C. 0.70  0.40  0.57 
(2)大甲斷層 13.56 1.00 1.00 0.80  0.45  0.56 

(c)

圖 5.29、工址考慮多條活動斷層之設計反應譜比較
 

108 
 
 

新城斷層

獅潭斷層

近斷層 距離 Na Nv SDS SD1 Tc


(km) (SC1) (SC1)
(1)新城斷層 2.29 1.05 1.10 0.84  0.50  0.59 
(2)獅潭斷層 8.91 1.10 1.10 0.88  0.50  0.56 

(d) 

屯子腳斷層

大甲斷層

近斷層 距離 Na Nv SDS SD1 Tc


(km) (SC1) (SC1)
(1)大甲斷層 7.00 1.10 1.10 0.88  0.50  0.56 
(2)屯子腳斷層 8.82 1.10 1.15 0.88  0.52  0.59 

(e)

圖 5.29(續)、工址考慮多條活動斷層之設計反應譜比較

109 
 
 

第六章 結論

2010 年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新版之第一類活動斷層分布圖,第一類活
動斷層除原 2000 年版公告的 12 條外,新增 9 條,分別為新城、三義、大
甲、鐵鉆山、彰化、大茅埔-雙冬、六甲、旗山及鹿野等斷層,並刪除神卓
山斷層,共計有 20 條活動斷層。比較斷層位置,新增列的活動斷層影響行
政區範圍甚廣,尤位於西部平原之鄉鎮市區,多數行政區之設計地震皆需
進一步考慮近斷層效應之影響。

2005 年耐震設計規範對鄰近第一類活動斷層的鄉鎮區,設計地震須以
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反映近斷層效應。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是參
考特徵地震模型之地震危害度分析結果與當時背景地震(區域地震)所制
訂。受限於時、空背景不同,與活動斷層跡證再發現,若同樣進行 PSHA
程序,結果將因地震活動與活動斷層參數設定不同而不同,規範必會有大
幅度的改版,對既有或正在興建之耐震結構衝擊較大。現階段,為保持規
範之一致性,本研究對已被現行規範納入近斷層考量之第一類活斷層(既有
斷層),進行 DSHA,並建立與現行規範所規定之設計地震需求間之關係,
稱為關係函數η。此函數η隨著斷層再現期變長而遞減;再現期大於 1500
年後,關係函數η會趨近一定值,表示該活動斷層對工址設計地震之影響
開始不顯著,亦即工址設計地震受區域地震控制。對於新增列活動斷層,
參考 DSHA 的結果與既有斷層之關係函數η,配合規範基準值(( S SD ,
S LD )=(0.8,0.45);( S SM , S LM )=(1.0,0.55),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
即可被建立。在未來,若活動斷層特徵地震活動性被修正,本研究所得之
關係函數經驗式仍可採用。

本研究依活動斷層之活動跡證的完整及確定程度,將地調所公告的 20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分成三個群組,保守假設其地震再現期分別為 350 年、
700 年及 1500 年;而其特徵地震規模則依據古地震資料或由斷層長度依可
靠經驗模型評估。依據活動斷層參數,配合圖 5.14 之既有斷層之關係函數
經驗式,新增例斷層之近斷層調整因子(NA 與 NV)如表 5-2 所列。在設定上,
110 
 
 

近斷層調整因子與斷層特性有關,大致上與斷層長度(規模)呈正相關性,與
再現期呈負相關性。

除此外,以旗山斷層為例,其附近之鄉鎮原為地震需求較低之區域,
因旗山斷層提升為第一類活動斷層後,這些鄉鎮鄰近旗山斷層區域之地震
潛勢提高,為能銜接遠離旗山斷層且地震需求較低之區域,而增加一個近
斷層調整因子小於 1.0 之過渡區間,使設計地震之變化較為和緩。

針對每一條活動斷層,本研究以 GIS 軟體,將活動斷層影響範圍與所


涵蓋之行政區進行比較,逐一檢視,剔除無須考慮或提出未被規範納入之
行政區,提供參考。另外,由於第一類活動斷層達 20 條,單一行政區可能
同時鄰近多條活動斷層,使設計地震之短、長週期處之譜加速度值會由不
同斷層所控制。依規定,設計地震之制定必須能涵蓋最具威脅之地震潛勢,
故鄰近多條活動斷層之工址,其設計地震反應譜則為一包絡反應譜,以能
涵蓋能同時涵蓋各斷層之影響。

111 
 
 

參考文獻

1. Boore D. M. and G. M. Atkinson (2008). Ground-Motion Prediction Equations for the


Averag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PGA, PGV, and 5%-Damped PSA at Spectral Periods
between 0.01s and 10.0s, Earthquake Spectra, 24, pp. 99-138.
2. Campbell K. W. and Y. Bozorgnia (2008). NGA Ground Motion Model for the Geometric
Mean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PGA, PGV, PGD and 5% Damped Linear Elastic
Response Spectra for Periods Ranging from 0.01 to 10s, Earthquake Spectra, 24, pp.
139-171.
3. Campbell, K. W. (1981). Near-Source Attenuation of Peak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Bull.
Seism. Soc. Am., 71(6), pp. 2039-2070.
4. Chang, Yu-Wen, Wen-Yu Jean, Kuo-Liang Wen, Chin-Hsiung Loh (2007). The
Application of Time-Predictable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 Model for Evaluation of
Design Earthquake in Taiwan, The Proceedings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cations of Statistics and Probability in Civil Engineering(ICASP10), Paper
No.CH072 (CD-ROM), Japan.
5. Chen, W. S., C. C. Yang, Y. C. Yen, L. S. Lee, K. J. Lee, H. C. Yang, H. C. Chang, Y. Ota,
C. W. Lin, W. H. Lin, T. S. Shih and S. T. Lu (2007). Late Holocene paleoseismicity of the
southern portion of the Chelungpu fault, central Taiwan: Evidence from the Chushan
excavation site, Bull. Seism. Soc. Am., 97(1B), pp. 1-13.
6. Chen, W. S., Lee, K. J., Lee, L. S., Ponti, D. J., Prentice, C., Chen, Y. G., Chang, H. C. and
Lee, Y. H. (2004). Slip rate and recurrence interval of the Chelungpu fault during the past
1900 years.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115-116: 167-176.
7. Chiou B. S. J. and R. R. Youngs (2008). An NGA Model for the Average Horizontal
Component of Peak Ground Motion and Response Spectra, Earthquake Spectra 24, pp.
173-215.
8. Jean, W. Y., Y. W. Chang, K. L. Wen, C. H. Loh (2006). Early Estimation of Seismic
Hazard for Strong Earthquakes in Taiwan, Natural Hazards, Vol. 37, 1-2, pp. 39- 53.
9. Lin P. S. and C. T. Lee (2008). Ground-Motion Attenuation Relationships for
Subduction-Zone Earthquakes in Northeastern Taiwan, Bull. Seism. Soc. Am., Vol. 98, No.
1, pp. 220–240.

112 
 
 

10. Ota, Y., Y. G. Chen, and W. S. Chen (2005). Review on paleoseismological and active fault
studies in Taiwan in the light of the Chichi earthquake of September 21, 1999,
Tectonophysics 408, pp. 63-77.
11. Schwartz, D. P. and K. J. Coppersmith (1984). Fault behavior and characteristic
earthquakes: Examples from the Wasatch and San Andreas fault zones, J. Geophys. Res.,
89, 5681-5698.
12. Stein, R. S., Barka, A. A., and Dieterich, J. H. (1997). Progressive Failure on the North
Anatolian Fault Since 1939 by Earthquake Stress Triggering, Geophys. J. Int., 128:
594-604
13. Sykes, L. R. and Menke, W. (1985). Implications of Fault Slip Rates and Earthquake
Recurrence Models to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Estimates, Bull. Seism. Soc. Am.
75(4): 939-964.
14. Sykes, L. R. and Menke, W. (2006). Repeat Times of Large Earthquakes: Implications for
Earthquake Mechanics and Long-Tern Prediction, Bull. Seism. Soc. Am. 96(5):
1569-1596.
15. Shimaki, K., and Nakata, T. (1960). Time-predictable recurrence model for large
earthquakes: Geophy. Reser. Letters, 7, 279-282.
16. Wells D. L. and K. J. Coppersmith (1994). New Empirical Relationships among
Magnitude, Rupture Length, Rupture Width, Rupture Area, and Surface Displacement,
Bull. Seism. Soc. Am., Vol.84, No.4, pp. 974-1002.
17. Wen-Shan Chen, Chih-ChengYang, I-ChinYen, Long-ShengLee, Kun-JieLee,
Hsiao-ChinYang, Hui-ChengChang, YokoOta, Chii-WenLin, Wei-HsiungLin,
Tung-ShengShih,andShih-TingLu (2007). Late Holocene Paleoseismicity of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helungpu Fault in Central Taiwan : Evidence from the Chushan Excavation
Site, Bull. Seism. Soc. Am. 97(1B), pp1-13.
18. Wu Y. M., T. C. Shin, and C. H. Chang (2001). Near Real-Time Mapping of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nd Peak Ground Velocity Following a Strong Earthquake, Bull. Seism. Soc.
Am., 91, 5, pp. 1218-1228.
19. Youngs, R.R., and Coppersmith, K. J. (1985). “Implications of fault slip rates and
earthquake recurrence models to probabilistic seismic hazard estimates,” Bull. Seism. Soc.
Am., 75, 939-964.

113 
 
 

20. Yen, I. C., W. S. Chen, C. C. Barry Yang, N. W. Huang, C. W. Lin (2008).


Paleoseismology of the Rueisuei segment of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eastern Taiwan,
Bull. Seism. Soc. Am., 98, 4, pp. 1737-1749
21. Yu, S. B., and L. C. Kuo (2001). Present-day crustal motion along the Longitudinal Valley
fault, eastern Taiwan, Tectonophysics, 333, pp. 199-217.
22. 內政部營建署 (2005)。建築物耐震設計規範及解說,營建雜誌社。
23. 石同生、盧詩丁、林偉雄、李元希 (2003)。新城斷層定位與斷層活動性研究,經濟
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四號,第 35-48 頁
24. 汪素雲、俞言祥、高阿甲、閻秀杰 (2000)。中國分區地震動衰減關係的確定,中國
地震,16 (2),99~106。
25. 林哲民、張道明、溫國樑、謝宏灝、陳阿斌、張麗琴、郭俊翔 (2010)。台灣科學園
區微震監測,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報告,NCREE-10-020。
26. 林啟文、張徽正、盧詩丁、石同生、黃文正 (2000)。台灣活動斷層概論,第二版,
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十三號,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共 122 頁。
27. 林啟文、陳文山、劉彥求、陳柏村 (2009)。台灣東部與南部的活動斷層:二萬五千
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 23 號,共 174 頁。
28. 林啟文、陳柏村 (2009)。台灣活動斷層條帶地質圖─19 條第一類活動斷層,地質,
第 28 卷,第 3 期,pp. 65-85。
29. 林啟文、盧詩丁、石同生、林偉雄、劉彥求、陳柏村 (2008)。台灣中部的活動斷層:
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 21 號,共 148
頁。
30. 林啟文、盧詩丁、石同生、陳致言、林燕慧 (2007)。台灣北部的活動斷層:二萬五
千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 19 號,共 130 頁。
31. 林啟文、盧詩丁、石同生、劉彥求、林偉雄、林燕慧 (2007)。臺灣西南部的活動斷
層:二萬五千分之一活動斷層條帶圖說明書,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第 17 號,
共 132 頁。
32. 李元希、石同生、盧詩丁、林燕慧、林偉雄 (2002)。新城斷層與新竹斷層活動性研
究。「台灣之第四紀」第九次研討會論文集,12-15 頁。
33. 陳文山 (2006)。槽溝開挖與古地震研究計畫(總報告)—「槽溝開挖與古地震研究」
與「光螢光定年」,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報告,95-08-1。
34. 陳文山 (2006)。古地震的調查研究,台灣之活動斷層與地震災害研討會,133-136。

114 
 
 

35. 陳文山、楊志成、楊小青、吳樂群、林啟文、張徽正、石瑞銓、林偉雄、李元希、
石同生、盧詩丁 (2004a)。從構造地形探討嘉南地區的活動構造。經濟部中央地質調
查所彙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彙刊,17 期,53-77 頁。
36. 陳文山、石瑞銓、楊小青、楊志成、葉明官、李龍昇、劉力豪、顏一勤、彭秋雯、
張徽正、林啟文、陳于高、李元希、林偉雄、石同生、盧詩丁 (2003b)。梅山斷層的
構造特性與古地震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4 期,137-146 頁。
37. 陳文山、李錫堤、石瑞銓、楊小青、楊志成、顔一勤、劉力豪、張徽正、侯進雄 (2004b)。
新化斷層的構造特性與古地震研究。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特刊,15 期,111-119
頁。
38. 陳文山、楊志成、楊小青、顏一勤、陳勇全、黃能偉 (2005)。台灣地區活動斷層的
古地震研究,台灣之活動斷層與地震災害研討會,pp. 131-135。
39. 蔡輝騰、蔡宗文、危福泉 (2009)。福建及鄰區水準基岩加速度反應譜衰減關係,中
國地震,25 (4),414~423。
40. 鄭世楠、葉永田 (2002),1848 年彰化地震與彰化斷層關係的初步研究,港灣報導,
第 61 期,38-47
41. 鄭世楠、葉永田 (2006) 。梅山地震歷史回顧,1906 梅山地震百週年紀念研討會。
42. 鄭世楠、葉永田、蕭乃祺、江嘉豪 (2003)。「災害地震目錄在 GIS 的建置」,九十一
年度防救災專案計劃成果研討會論文集。
43. 鄭世楠、葉永田、徐明同、辛在勤 (1999)。台灣十大災害地震圖集,中央氣象局與
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
44. 盧建旗、李山有、李偉 (2008)。中強地震活動區地震動衰減關係的確定,世界地震
工程,25(4)。
45. 簡文郁、張毓文 (2007)。台灣地震潛勢評估與地震危害度,2007 台灣地震損失評估
系統講習會,台北,台灣。
46. 簡文郁、張毓文、溫國樑、羅俊雄 (2006)。地震危害度分析和模擬地震設定,梅山
地震百週年紀念研討會,Paper No.31。
47. 饒瑞鈞、余致義、洪日豪、胡植慶、李建成、詹瑜璋、許麗文 (2006)。地震地質調
查與活動斷層資料庫建置計畫-活動斷層監測系統計畫總報告,經濟部中央地質調
查所,234 頁。
48. 中央地質調查所 http://cgsweb.moeacgs.gov.tw/
49. 霍俊榮,胡聿賢 (1992)。地震動峰值參數衰減規律的研究,地震工程與工程震動,

115 
 
 

1-11。
50. 羅俊雄,黃詠瑞 (2002)。臺灣地區地震危害度分析:考慮特徵地震模式,國家地震工
程研究中心, NCREE-02-032。

116 
 

Anda mungkin juga menyukai